古人是怎麼計算時間的,根據什麼來判斷時辰和年月的看看古人智慧

2021-01-09 有背景沒背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一年分為十二個月,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個小時,每小時有六十分鐘,而每分鐘有六十秒的時間制度來自西方,可以說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計時工具。但是,在現在的時間制度傳入我國之前,我們祖先們依靠的是怎樣的時間體系來生活的呢?

古時候,人們沒有準確計量時間的工具,只能通過太陽升降來判斷時間的早晚,正如古言所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百姓按照時辰判斷時間,依照太陽的高度,如日上三竿,即太陽升起來離地已有三根竹竿那麼高,一般對應現在早上的9-10點鐘,用來形容時間不早了。

人類最早使用計時儀器的原理是利用太陽的射影長短和方向來判斷時間的。其中,圭表是用來測量日中時間、定四季和辨方位;日晷是用來測量時間。二者統稱為太陽鍾。

1、關於圭表

通俗的說,就是垂直於地面立一根杆,通過觀察記錄它正午時影子的長短變化來確定季節的變化。垂直於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於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測量影長的標尺叫「圭」。

圭表通過測定正午的日影長度來定節令,定回歸年或陽曆年。通過古人進一步研究計算,他們還總結掌握了二十四節氣的圭表日影長度。因此,圭表不但可以用來制定節令,而且還可以用來在曆書中排出未來的陽曆年以及二十四個二節令的日期,從而為指導廣大勞動人民從事農事活動提供了重要依據。圭表的出現體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人類有了自己的計時工具,但其功能有限,完全可以確定的時刻只是正午時分。因此,古人在圭表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制出計時功能更齊全的計時裝置——日晷(guǐ)。

2、關於日晷日晷,又稱「日規」,意思是指太陽的影子,原理依然是通過光的投影來判斷時刻。其由一根晷針和帶有刻線的晷盤組成。當太陽的方位發生變動時,晷針在晷盤的投影所指的方向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根據長期的觀察總結,記錄確立了十二個時辰所對應的日影方位並以此來判斷時間。例如古時候的「午時三刻」就是指針投影指在日晷盤午時位置的第三個刻度。人類對這項發明的使用長達幾千年之久,稱得上是計時史上的寶貴結晶。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鐘錶,古人是如何計算時間的?其實很簡單
    一年的春夏秋冬、白晝黑夜,是如何來區分時間的,其實很簡單。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古代,人們是如何確定時間、如何計算時間和一些計算時間的計時工具,原來古人在時間計算這方面,確實是太有意思了。
  •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聰明的中國古人是如何計時的
    要知道,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最初了解「時間」這個概念並沒有什麼好的方法,他們只能參照日常生活中顯見的事物進行大致判斷,例如:何時天亮天暗,幾刻雞鳴犬吠等等。通過很長時間測定,人們才基本能夠進行平均的時間劃分,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時間點被命名而記下,如雞鳴、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
  • 古代的十二個時辰分別說明了什麼?古人的智慧真是不簡單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的生活、工作時間是以二十四小時記錄的。但是,在中國古代,時間記錄是以十二個時辰記錄的,依次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地支來記錄十二時辰。根據當前的時間系統,大約是兩個小時對應一個時辰。那麼,古人和現代人記錄時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古代行軍打仗斥候是如何來判斷敵軍人馬數量的?古人的智慧真是牛
    吃瓜群眾驚訝,這是在玩遊戲啊,能夠通過視覺觀察來判斷對方對方多少人馬,就算是一萬人馬,一個人頭的數也得不少時間吧。當然我們肯定也知道,絕對不會是通過數數來判斷人馬數量。既然是軍隊,那肯定是排列整齊,那通過軍隊的長度和寬度相乘來算人馬不就行了?
  • 「十二時辰」火出國門,古人的時間美學能有多驚豔?
    兩者結合,很容易將人的思緒帶入千餘年前那座繁華的城市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對於年份,古人也有很多計算方法如「歲星紀年法」,一歲為一年「幹支紀年法」,以十天幹、十二地支循環相配六十年一輪迴
  • 沒有鐘錶、手機的古代,古人是如何看時間的?
    就拿看時間來說,我們想要知道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什麼手錶啊,手機啊,電腦啊,都可以準確的告訴我們時間,但是在古代呢,古人是怎麼知道時間的呢?今天,作者為大家分享一些古代的計時方法,看看有哪些驚嘆到了你?太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太陽可以說是一種最簡單、最原始的看時間方式了,這也形成了古時候人們的勞作規律。
  • 古人常說「守身如玉」,為何不是「守身如金」?古人的智慧令人嘆服
    可見古人把玉看得和自己的貞操一樣重要,所以,古人才會說「守身如玉」。佩戴她有安全的感覺,可以驅災避邪,古人視玉為神物,是因為玉有靈性,其精光內蘊、純淨潔白、表裡如一、圓融無礙,一直是人類所共修的美德。自古以來,儒家文化便遵守「君子比德如玉」、「君子必佩玉」等傳統觀念。而孟子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所以當他提出守護貞操的重要性時,人們自然會想到用「玉」來做比喻。
  • 古人是怎麼「口吐芬芳」的?來看看古人都怎麼罵人
    但是在古代的古人又是怎麼罵人的呢?又是怎麼把罵人這種事罵的那麼藝術的?1.無後無後意思就是斷子絕孫的意思。這在把傳宗接代看得很重要的古代來說可是很惡毒的罵人的話了2.不沒不沒的意思就是不得好死的意思,古人同時把壽終正寢看得很重要,罵你不得好死也是很惡毒的話3.禽獸也就是字面意思,就是罵你不是人,現在被人罵不是人這樣的話感覺心裡一點波瀾都沒有
  • 在節氣中感受古人智慧與美好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根據太陽規律總結歸納出來的二十四個時間節點,用來記錄時間和指導農耕。二十四節氣還涵蓋了物候、農諺、時令、節日習俗等,一起構成燦爛的節氣文化。
  • 古代人通過什麼來測量時間?古代智慧的結晶
    我們知道在古代,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皇帝規定什麼時間上朝,大臣就必須要按時上朝。那麼,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是通過什麼來計算時間的呢?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最先懂得計時國家,在商朝的後期,中國就已經開始將一天的時間進行劃分,當時出現將晝夜分為100等分的百刻計時制,之後一直使用百刻計時制,直到清朝才被廢除。
  • 古人打井為何要丟倆烏龜進去?看完解釋,古人的智慧果然深不可測
    一、放烏龜下水,迷信角度被解釋得最多從迷信的角度講,我國很多的神獸都是和烏龜相關的,玄武就是最典型的,再比如龍的六子霸下,背著石碑,但形象非常像烏龜。所以打下的井能夠守護一方村民,喝了有烏龜的水就會擁有智慧等等的說法層出不窮,所以這是最普遍的一種解釋。
  • 「午時三刻」是幾點鐘,為何中國古人喜歡挑選「午時三刻」行刑?
    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行刑的時間並不是固定的,那麼古代的人又為什麼要規定在午時三刻行刑呢,難道是由於他們的法律規定嗎?其實不然,這個時間是由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因為古人的計時法與現代的我們是不相同的,他們的午時三刻與我們的也是不一樣的,想要知道午時三刻究竟是幾點,就要把這個時間拆開來午時"和"三刻"。
  • 古人夏天是怎麼製冰的?
    ,現在製冰都是用神馬冰箱啊,那麼古代人沒有冰箱到底是怎麼製作的呢?下面跟隨小編來揭秘看看吧!其實小編在探索這個問題的時候有發現兩個答案,一個就是其實古人是不製作冰的,而只是搬運冰塊儲藏然後用。還有一個答案就是古人還真的是有製冰的技術,那就是用硝石,所以到底是什麼情況我們不妨接著看看。
  • 古代女子沒有衛生巾和胸衣怎麼過?古人的智慧,讓人大開眼界
    不過,您仔細想下,古時候壓根就沒有粉底,沒有睫毛膏,沒有沐浴露,沒有女用剃鬚刀,沒有衛生巾……還有,她們「大姨媽」來的時候怎麼辦啊?天哪,古時候的女人是怎麼過的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1.古代女人上衣是肚兜,那她們穿內褲嗎?
  • 古人智慧:三生萬物,逢七必變,道出了亙古不變的自然規律
    古人的智慧是今人所難以想像的,譬如子平八字、六爻這些常見的佔卜方式,前者可以用來推算人生大體的軌跡,後者則可以具體到某一件事,只要心誠,加之佔卜師又有爐火純青的技藝,就可做出精準的預測。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世間的一切都是在"三"這個陰陽平衡的條件下產生的,他們背陰而向陽,並在激蕩中不斷的產生新的和諧之體。在中國古人的認知裡,世界上的東西都是由"三"得來的。
  • 從「寅時不開光,卯時亮堂堂」說古人對一晝夜的時間劃分
    原標題:從「寅時不開光,卯時亮堂堂」說古人對一晝夜的時間劃分   鍾金萬/文  學習、掌握和運用遵義方言,對於移風易俗、鄉村振興和文化自信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 未解之謎:古人到底有多智慧?快來看看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發明
    世界上有很多東西,都無法用科學來解釋。比如有許多古代的發明令現代人都嘆為觀止。我們甚至覺得放到今天都是非常難完成的,但是在古代,卻已經把它完成得很好了,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近代科技才製造出的東西,為何已被古人熟練使用,大家知道幾個呢?一起來看看古人到底有多智慧吧!
  • 古人云:女人顴骨高,什麼不用刀?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字字有道理
    這句話大家肯定都聽過,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一個人不能從外貌上判斷。只有相處久了,才能認清對方。話雖如此,但是古人卻很相信"觀人"術,喜歡通過觀察人來預測一個人今後的行為。《易經大全》中就有一些觀人方法,被稱作"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早年研究《易經》,並結合書中內容加以應用。
  • 看看古人的智慧!
    看看古人的智慧!奇技淫巧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總感覺它不是一個好詞,甚至有一層邪惡的意思在裡面。其實大家都誤會這個詞了,它本是個褒義詞,形容工匠們做出的東西極為驚奇,那麼古代房子裡面的奇巧東西都有什麼呢?
  • 古人的識人智慧,為啥「男怕水蛇腰,女怕小噘嘴」?真相原來如此
    古代由於科技的不發達,所以很多時候人們會根據長期的經歷和規律來判斷事物的發展,並會總結出一些俗語流傳給後世。這些俗語大致可以分為農耕類、相人類等。通過幾代人的歸納總結出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可以說一些俗語放在今天依然是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