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藏巧於拙,才是處身之法

2020-12-20 國學書舍

人與人相處,有這樣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當你比別人過得差的時候,別人會笑話你,當你比別人過得好的時候,別人會嫉妒你。

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只能允許身邊的人和自己差不多,所以對於一個人來說,這就有點為難人了。

所以,在這種「為難」的情況下,一個人就要平衡自己的態度,來讓自己保持和別人「差不多」的範圍。

人生即是江湖,江湖也是一場武林,在這個武林之中,你要有一本屬於自己的武功秘籍,但是這個武功一定要深藏不露,不要去搶著做天下第一,但是在必要的時刻一定要有足夠多的實力。

你過窮的時候必然會受到尊嚴的踐踏,所以你需要捍衛自己的尊嚴,這本武功秘籍就是捍衛尊嚴的資本,但是你又不能將自己的武功長期顯露在外,因為一旦你擺下擂臺,找你挑戰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所以《菜根譚》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叫: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

做人寧可看起來笨拙一點,也不要顯得太過於機巧,寧可收斂一點也不要太鋒芒畢露,寧可隨和一點,也不要自命清高,寧可保留一些也不要太過於外顯,這些原則是立身處世是最有用的救命法寶,也是明哲保身的良策。

真正的聰明人不是顯露鋒芒,自以為是,而是深暗藏巧於拙的道理,平時能夠做到韜光養晦,約束自己的行為,沒有強出風頭,這才是真正的處世之道。

在魏青龍五年,魏明帝下詔,要求每一個人都向朝廷推薦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司馬懿這個時候推薦的人是兗州刺史王昶。

王昶平時為人謹慎寬厚,他常教導自己的後輩:生物成長的越快,死得就越快,成長得越慢,傷亡的也相對較慢,比如某些草,早晨開花,常常在晚上就凋零了,而松柏雖然生長緩慢,但是即便寒冬也能經久不衰。所以辦事情不要急於求成,做事情要把退縮當作前進,謙讓當作獲利,軟弱當作剛強,那就會很少有失敗,如果有人批評你,應該先反省自己的行為,是不是真的有問題,如果有證明別人說的對,如果沒有也證明人家說的不對而已,人家說對了就虛心接受,人家說的不對,對你也沒有什麼影響,沒有什麼值得抱怨的。

而王昶的言外之意就是不要意氣用事,放下恃才傲物的做法,才能避免自己招致災害。

一個人懂得低調處事,謙遜和氣才有一片相對廣闊的天地和發展的空間,就像老舍所說:「一個真正認識自己的人,沒法不謙虛,謙虛使人心縮小,像個小石卵,雖小卻極結實,結實才能真實。」

《道德經》有一句話: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最筆直的東西好像都有一些彎曲,最智巧的東西好像都有一些笨拙,最善辯的事物好像不善言辭一樣。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跟老子請教學問,談到怎麼為人處世的時候,老子就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善於做生意的人總是把珍貴的寶物隱藏起來,不輕易讓別人看到,有修養品德高尚的人,往往在表面會顯得很愚笨。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用笨拙掩飾聰明,用低調掩飾鋒芒,這才是真正的聰明。

寧可低調也不要自命清高,寧可退一步也不要急功近利,這是為人處世最佳的處事法則之一。

做人不太露鋒芒,才能避免讓自己的聰明成為禍害人生的條件,能屈能伸,韜光養晦才能成就大業,以守為攻,以退為進,深藏不露才是人生真正智慧。

作者|國學書舍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相關焦點

  • 《菜根譚》:藏巧於拙,寓清於濁
    《菜根譚》中寫道:「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意思是做人要把智巧隱藏在笨拙中,不可顯得太聰明,收斂鋒芒,才是明智之舉,寧可隨和一點也不可太自命清高,要學以退縮求前進的方法。
  • 道德經:藏巧於拙,才是人生最頂級的智慧
    在《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彰顯出了為人處世的智慧,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發,這句話就是: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要將聰慧藏在愚笨之中,明白但不需要過分的表現出來,活於濁世之中不要太過清高,懂得以退為進,這樣才是安身立命、保存自身的有用法寶。
  • 菜根譚名句大全
    --洪應明 《菜根譚》  【8】: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嘗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 《菜根譚》  【9】:熱鬧中著一冷眼,便省許多苦心思;冷落處存一熱心,便得許多真趣味。 --洪應明 《菜根譚》  【10】:世態有炎涼,而我無嗔喜;世味有濃淡,而我無欣厭 《菜根譚》  【11】:鷹立如眠,虎行似病,正是它攝人噬人的手段處。
  • 國學菜根譚取名:240個菜根譚裡聰明上進、奮發自強的名字
    景時出處:吾人時時以此景象注之心目,何患心思不活潑,氣象不寬平-閒適-菜根譚「景時」選自《菜根譚-閒適》,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我們心中有經常充滿這樣美好的意境,那麼就不用擔心我們的心靈不活潑、氣象不和平了。
  • 讀懂《菜根譚》經典10句,人生豁然開朗
    《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其中透著禪的意蘊,藏著道的機鋒、儒的義理,讀後使人氤氳蒙蔽的心靈豁然開朗。今天,跟著詩詞君一起讀《菜根譚》經典十句,讓心靈豁然開朗,遇見最好的自己。眾人以順境為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眾人以拂意為憂,而君子憂自快意中起。蓋眾人憂樂以情,而君子憂樂以理也。
  • 《菜根譚》: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無妨!
    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無妨,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這是《菜根譚》裡的一首詩,短小精悍的小詩裡透著處世的境界和智慧。工作和生活中,多吃點虧,才能夠看到更美的風景,不要時時處處斤斤計較,有時候貪小便宜吃大虧。
  • 《菜根譚》:四句處世箴言,讀懂智慧一生!
    文/飛魚《菜根譚》是元末明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其中,你可以找到暗藏處世的智慧和玄機,明白人生的意義,讀完之後會讓人心情豁然開朗。今天給大家解讀《菜根譚》經典的四句話。
  • 《菜根譚》名言20句,句句處世經典!
    直到最近遇到一個有點意思的版本——團結出版社出版的《菜根譚譯註》(還送一本宣紙本)。在這麼多《菜根譚》的版本中,可以說是一個異類。真正想讀《菜根譚》的,這本書乾淨利落,宣紙本則更能品味線裝風韻,可以裝一回古代書生了。簡單來說,這個版本有幾個優點        一、版本全。
  • 《菜根譚》中的五大人生哲學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修身處世的經典語錄,其文字簡練雋永,含義深遠,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由於其內涵深邃,不易盡述,筆者僅從此書中提煉五點,以饗眾人。 一,生活:濃而不欣,淡而不厭《菜根譚》首篇開宗明義,認為生活即是修行:從五更枕席上參勘心體,氣未動,情未萌,才見本來面目;向三時飲食中諳練世味,濃不欣,淡不厭,方為切實工夫。
  • 《菜根譚》經典名句,悟透了,一切便釋然了
    《菜根譚》斷斷續續看過很多遍,對於當中不少名句甚是喜歡。2020年初,和大家一樣,立下了大大小小的許多計劃,關於工作、關於生活、關於學習,很明顯我沒有做到。閒話休說,回到文章要聊的《菜根譚》。《菜根譚》是中國為人處世三大奇書之一,成書於明朝,是一部收集編著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時至今日,《菜根譚》的許多經典名句,依舊被推崇。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以下《菜根譚》經典名句,或許不能被所有人認同,但是小編的「心頭好」,鬥膽一說,以便拋磚引玉。
  • 《菜根譚》:4種人生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咬得菜根香,尋出孔顏樂」,這話說的就是《菜根譚》。《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身、做人、處事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書中包含了種種智慧,而其中有4種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守拙樸《菜根譚》裡說:「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
  • 讀懂了《菜根譚》的人,為人處世一般都高人一等
    文 | LF·藍澈夫人引言①《菜根譚》原文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豔處,要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要回得頭早。節義之人濟以和衷,才不啟忿爭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謙德,方不開嫉妒之門。
  • 千古奇書:《菜根譚》全集 | 咬得菜根,百事可成
    >千古奇書:《菜根譚》16千古奇書:《菜根譚》17千古奇書:《菜根譚》18千古奇書:《菜根譚》19《菜根譚》處世箴言60句,發人深省!謙虛受益,滿盈招損攲器以滿覆,撲滿以空全;故君子寧居無不居有,寧處缺不處完。【譯文】攲器因為裝滿了水才傾覆,撲滿因空無一物才得以保全。所以一個品德高尚的君子,寧願處於無爭無為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爭有奪的場所,日常生活寧可感到缺欠一些,也不要過分美滿。5.
  • 《菜根譚》:幸福很簡單,簡單就幸福.
    物質簡單《菜根譚》有言:「異寶奇琛,俱民必爭之器。總不若尋常歷履易簡行藏,可以完天地渾噩之真,享民物和平之福。」奇珍異寶,都是人們為之爭搶的東西。又怎麼比得上簡單低調,可以保持天地間渾然的真氣,享受自然平和的福祉。世上的人,總是喜歡複雜金貴的事物。
  • 《菜根譚》六大經典語錄,品讀古人智慧,開闊思想,安頓身心!
    《菜根譚》認為,這些其實都只是一念之間的選擇,但結果卻有天地之別,由此可見轉變之難。伺察以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養智;奮迅以為速者,多因速度而致遲,故君子以重持輕。——《菜根譚》評析:現實生活中,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運用正確的手段去達到目的,如果急功近利,使用小聰明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去達到目的,那麼無疑是愚昧、糊塗的,最終只會給自己帶來悲慘的結局。
  • 新生兒取名:精選菜根譚中的女孩名字,簡單大方又洋氣!
    《菜根譚》以心學、禪學為核心,擁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大道,融合了處世哲學、生活藝術等等。反覆閱讀,能讓人受益頗深,有著振奮人心,使人奮發向上的力量。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 新生兒起名:這些出自哲學名著菜根譚中的國學名,個個好聽儒雅
    《菜根譚》是一部融合了儒釋道三家思想精華的奇書,以「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為中心思想,文辭對仗工整、優美簡練,還具有深邃豐富的寓意。而《菜根譚》因為具有陶冶性情、使人奮發向上的力量,同時也被作為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一本心靈指導書。
  • 《菜根譚》來告訴你
    ——《菜根譚》洪應明閱歷完世間的人情冷暖,才知道曠達、閒逸十足可貴,嘗遍了世間所有的味道,才知道恬淡、寡慾才是最真切的。成熟的男人,總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每一次磨難都會教會你一些東西,只有你去多經歷世間的人情冷暖,去嘗遍世間百味,你的眼光和心境才會有一個提升,即使是在人生低谷的時候,還是波瀾不驚,這才是一個成大事的人。王明陽絕對是一個標準的例子。
  • 沒事翻翻書《菜根譚》
    《菜根譚》成書於明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著者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早年熱衷仕途功名,晚年歸隱山林,潛心讀書立文,最終將自己的人生體會、讀書心得和生活參悟付諸筆尖,揮毫潑墨,著作了這洋洋灑灑的三百多條錯落有致的語錄世集。
  • 晏殊和曾國藩的大智慧:藏巧於拙,用晦於明
    但與晏殊不同的是,曾國藩沒有他的天生聰敏,曾國藩年少愚笨,秀才六考不中,23歲才以倒數的成績考取秀才。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曾國藩晚上背書,房梁上有個賊。賊聽他翻來覆去一直背不過,氣得從房梁上跑下來,背誦一遍跑了。這雖然是個笑話,但也說明曾國藩早年確實天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