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力。而作家以文學,傳達著對人的理解、對生活的理解。我們不妨藉助他們的視角,對生活以更深層的發掘。
4月7日,海峽衛視、優酷視頻聯合出品人文紀錄片《文學的日常》即將推出,疫情期間,讓思考和春天一起成長。
這是一部為文學、為文學家、為喜好文學(或嘗試喜歡)的你而做的紀錄片。以一位朋友拜訪作家的形式,進行兩天一夜的對談、走訪、體驗、觀察,開啟作家的精神花園,聽他們分享對時代及生活的認知與解讀。即將在4月7日推出的第一季中,有五位作家和他們各自一位朋友登場——
《文學的日常》第一季
作家和他的朋友
麥家X史航
《暗算》《風聲》,這兩部掀起中國當代諜戰影視狂潮的開山之作就是麥家的作品。他的作品風格峻峭,人物內心幽暗神秘,故事懸念迭起。《解密》被翻譯成33種語言,是世界圖書館收藏量第一中文作品,被《經濟學人》評為「2014年度全球十大小說」,英文版被收進英國「企鵝經典」文庫,是繼魯迅、錢鍾書、張愛玲後唯一入選該文庫中國當代作家。
來尋訪他的友人是史航,編劇界的「網紅」,主要作品有電視劇《雷雨》《鐵齒銅牙紀曉嵐》等。
馬家輝(中國香港)X焦元溥(中國臺灣)
馬家輝也算是當今作家界的「網紅」了,不少人認識他都是從《圓桌派》開始的。這位「灣仔之狼」可謂是「看透了紅塵」,對於社會的洞察、人性的分析入木三分,一本《龍頭鳳尾》字裡行間是香港的車輪滾滾、歲月濤濤。
焦元溥,則是臺灣音樂界的作家,精通古典音樂,他的作品《樂之本事》就是為了讓普通人也能讀懂古典樂作品。
馬原X吳嘯海
《岡底斯的誘惑》《拉薩河女神》《牛鬼蛇神》,多少人受困於馬原的「敘事圈套」,這位在中國小說界「以形式為內容」的開創者,會誠懇地告訴你:「我說你別當真的時候,其實我還是把你往溝裡帶。」幾年前,患上肺癌的他移居到西雙版納,柴門犬吠,經營著自己的悠然生活。
這一次來尋訪他的是自稱在「中央美院教畫畫」的吳嘯海,被法國權威藝術雜誌評為「十位未來潛力藝術家」之一。
阿來X謝有順
阿來的《塵埃落定》,當年可以說是「橫空出世」,詩意靈動的文字裡沉潛著人生的荒誕與悲哀,獨特的藏地風情驚豔了很多人,作品多年暢銷,出版界贊之為「印鈔機」。這位茅盾文學獎史上最年輕獲獎者,依然還在創作,但他卻說「文學死了」。
和他聊起這話題的是謝有順,咱福建籍的文學評論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曾被世界經濟組織達沃斯論壇評選為「全球青年領袖」。
小白X高翊峰(中國臺灣)
「用故事殺人,用故事救人」,滬上新一代講故事的高手小白,精於以文字構建一層又一層的「貓鼠遊戲」,以一本《封鎖》獲得了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有讀者認為,他的小說「透著上海式的精明」。
這回來和他對談的是同樣文字藏著幻象的作家高翊峰,著有小說《幻艙》《泡沫戰爭》《肉身蛾》等。
文學是什麼呢?
在我看來,庸常時,它激發我們對生活的想像力和熱情;困厄時,它護佑我們前往理想和新生;得意時,它讓我們回歸平靜和謙卑……餘華說:「沒有一種生活是可惜的,也沒有一種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滿了財富,只不過是你開採了還是沒有開採。」作家就把日常生活的財富開採出來的「挖寶人」。
4月7日起每周二,海峽衛視與優酷視頻同步推出《文學的日常》,邀你一同以文學扣開人生新的感悟。
END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