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溝通中如何提問?好的問題把複雜變簡單,那該怎麼問?

2020-12-19 阿會財經
插畫來自藝術家Owen Gent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掌中含無限,剎那即永恆。——威廉·布萊克

職場中怎麼提問題。

提問有技術嗎?問問題還用學嗎?回答問題難,提問題不是張嘴就來嗎?

你在職場中真的會提問嗎?

一個好問題能讓複雜的事情變簡單,一個壞問題會讓簡單的事情變複雜。

有人說,成功是因為找到了正確的答案。

但很多成功者說,成功是因為他們提出了正確的問題

細細品,有什麼不同?

職場溝通的目的,是和別人建立值得信賴關係,然後去解決問題。

提出好的問題,好的問題本身遠比問題的答案更有力量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特別會提問呢?

怎麼才能問出一些重要的問題呢?

1、提問是思考的起點

從古代到現在,從國外到國內,各行各業裡最牛的人物,都是最會提問的人。

圖源網絡

莎士比亞的經典一問: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哲學家蘇格拉底,他問過的最著名的一個問題:我是誰?

愛因斯坦年輕的時候,曾有一次一邊觀察太陽一邊問自己:我能不能追上光呢?

一個人提問的能力比回答的能力更重要。

明辨始於善問。

人文主義作家蒙田在《隨筆集》中寫道:「我知道什麼?

在他生活的16世紀,許多人都認為自己掌握了直接來自上帝的真理,但蒙田卻勸他們,「請好好想想自己是否有可能錯了」。

法國啟蒙主義思想家伏爾泰說:

我用來判斷一個人的,是依據他提出的問題,而不是他給予的答案。

當代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最津津樂道的,職場就是和客戶之間的問答,不斷啟發對方找到真正的願景和使命。

阿蘭·圖靈在42歲決定剝奪自己的生命時,也無法回答這些問題。他只是在自己的著作《計算機與智能》的開篇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機器會思考嗎?」

會提問不僅是天賦的能力,也是可習得的手藝。

在每一次面試之後,我都會面試者:「我的問題都結束了,現在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嗎?」

從面試者問的問題,就可以判斷出這個人的很多能力。

在職場溝通中,每個人都會面對很多問題,也要不斷思考如何有效地提出問題。

美國編劇大師羅伯特·麥基寫道:

只有天才而沒有手藝,就像只有燃料而沒有引擎一樣,只能像野火一樣暴烈燃燒,但結果卻是徒勞無功。

提問的秘密在於不斷地提問。

提問是認知與溝通的語言方法論。

而且提問是職場溝通的底層能力,每個人都用得上。

提問更是一種人生態度。

人越長大,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提問卻越來越少。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是如何逐漸失去了提問的能力的?

「哪來的那麼多問題啊!別整天胡思亂想!」父母說。

「把我說的標準答案記下來!」老師說。

「我說的話聽不懂嗎?沒什麼問題,趕緊做!」管理者說。

「問這個有什麼用?能改變什麼嗎?又不能多掙錢。」朋友說。

當一個個提問被制止、貶低、扼殺,久而久之,人們懶得去問,甚至懶得去想了,好奇心被壓制,獨立思考和批評性思維的能力也進入休眠。

插畫來自藝術家Owen Gent

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終身學習,敢於打破邊界,培養跨學科的綜合思維。

通過提問,探索新知,啟發想像,提高認知,去解決職場中那些有些難度的問題。

2、點燃問題的導火索

如果問題是燃料庫,提問就是導火線。

在職場中,當工作遇到問題時,有的人就覺得,差不多行了,生活原本就這樣。

有的人則會探索,還想更進一步,可是自己不知道怎麼做。

應該怎麼辦呢?

要靠提問,向別人提問求教,或者向自己提問反思。

《提問的藝術》提出,提問可以歸納為兩步:

1、你要從問句開始,而不是用闡述或者命令。

假設你是公司的管理者,對員工的工作不滿意。

如果你說「我們需要改進與顧客溝通的質量」,這個效果可能不會很好。

你可以提問:「你怎麼評價我們今天的溝通表現?」

這個提問會讓員工自己琢磨一下:今天能給自己打幾分?哪兒做得好?哪兒做得不好?

這比你去灌輸一些評價,效果要好。

假設你是公司的員工,接受了工作任何以後,向管理者提問:「你對這個工作結果的期待是什麼?」

工作能力就是超越他人期待的能力。

這是第一步,先學會用問句。

2、問一些每個人都會想到的、最基本的問題。

工作中很多事看久了,就習慣了,不太去琢磨它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但是,仔細思考一下,會發現對一些事兒,其實我們並不太明白它們到底意味著什麼。

職場中經常有人說,工作需要創新,那麼可以提問:「你眼中的創新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開始考慮是什麼樣子的時候,距離完成創新就不遠了。

提問越基本的東西,越有效。

因為一些常識恰恰容易被忽略,所以問題反而能引起我們的反思,而且還能引導我們進入更深層的思考。

這兩步,解決的是「問什麼」。

當問題的導火線被找到,點燃它;問題爆炸,灰飛煙滅。

插畫來自藝術家Owen Gent

3、提問怎麼問

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是通過問題形成和加強的。好問題不僅能引導他人決策,也能幫助自我突破認知。——《關鍵提問》

在職場,看看提問是如何解決工作的具體問題的。

賈伯斯是一個特別有提問藝術的人。

有一天,賈伯斯去了電腦工程師的辦公室,那有一臺即將問世的新型電腦。

工程師開機,過程中花了幾分鐘時間。

賈伯斯說:讓啟動再快一點。

工程師們一看,趕緊加班加點,把開機速度提高了一些,於是就特別興奮地給賈伯斯展示。

賈伯斯看完開機,就問了一句話:這是你們能做到的最好的了嗎?

工程師們只得繼續沒日沒夜地改進,終於又把開機速度提高了幾秒。

一個好的提問,能讓工作取得更高的成就。

賈伯斯對電腦工程師說:「我敢打賭將來會有500萬人每天至少打開一次他們的蘋果電腦。所以,如果你們能把開機速度提高10秒,乘以500萬用戶,那就是每天5000萬秒,一年加起來就是12個人的一生。可以說,如果你將開機速度提高10秒,就是拯救了12條生命。」

大家聽聽啊,都上升到拯救生命的高度了,工程師們還能說什麼?繼續改進唄。

結果怎麼樣?最後還真就把開機時間又提高了10秒。

這樣的場景在職場經常出現,無論是提問題的,還是被提問題的。

「這是你能做到的最好的了嗎?」

這個提問是一種對自己更高的要求,可以激發出自身巨大的潛能,它也象徵了創新精神和驅動力,幫助自己成為更有價值的工作者。

下面來看「怎麼問」。三種提問方法:

1、封閉性提問

最典型的封閉型提問,是「是非題」,對方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

在職場中需要討論具體問題時,封閉型的提問經常用到。

而在人際交往中,就需要經常用到第二種提問方式,就是開放性提問。

2、開放性提問

開放性的問題需要更清楚的解讀,會帶來更豐富的互動。

就是沒有固定的答案。

「你是如何開始的?」

「你計劃是什麼?」

3、追問式提問

職場溝通中有時候為了發現並且解決一些問題,需要進行追問。

「怎麼實現目標?」

「怎樣提高需要的銷售能力?」

「怎樣增加新用戶?」

「怎樣能讓用戶增長得更快?」

「怎樣用戶不會流失?」

很多時候,通過一系列的追問才會獲得原本想要的答案。

總結一下三種提問方式:

封閉式的提問,適用於得到明確答案。

開放性提問,適合需要深談的人際溝通。

追問,適合在複雜情況中尋找核心問題。

插畫來自藝術家Owen Gent

提問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在職場中,很多人經常會被一些事情困擾,想要去解決困擾,但是往往找不到原因,更常見的情況是,經常連問題本身是什麼都描述不清楚。

在職場中,我們要面對個人和團隊,開始和結束,成功和失敗。

我們不斷處理問題,經常陷入問題的旋渦,繼而再從湍急處跳脫。

每一個不甘被吞沒的思考者,都會忠誠於自己的好奇心。

保持提問的姿態,也許正是這個瞬息萬變時代的生存之道。

相關焦點

  • 如何提高職場中的溝通技巧和能力
    在我們的工作中,溝通其實是解決問題中的一個方式,一切都是為了目的而服務。只要你能把問題解決了,有的時候該爭的爭,該吵的吵。沒什麼其他好方法,如果吵一架能把問題解決了,我覺得那也未嘗不可。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能說會道固然是好的,友好地把問題協商和解決,但往往並不都是這個樣子,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有些人說:我要說話招人愛聽。
  • 7種溝通技巧,職場人必須掌握
    對話中的年輕人很有「勇氣」,但你也知道這絕對不是職場交流的正確方式。職場上的溝通,不是閒話八卦,要麼是想了解、匯報情況,要麼是向領導或者同事請教,特別是後面這種,非常需要一些溝通技巧。我們先來看一下職場中三種主要的溝通關係:上司對下屬,下屬對上司,平級同事。
  • 黃金圈法則:高手是怎麼提問的?
    紛紛擾擾的職場,如果不能第一時間辨明事情的本質,那麼就會徒增許多的力氣去處理。職場高手的特徵之一,不僅在於理清了雜亂無章的業務脈絡背後,依舊具備清晰的洞察本質的能力。那麼,他們是應該怎麼提問?是怎麼透過層層的表象,認清事物的本質?
  • 職場溝通技巧:不會說話?三個模板搞定90%的職場溝通!
    因此,在職場中,如何提高溝通技能和溝通效率?與大家分享三個很基本卻經常忽略的方法。一、要點法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隨意組織語言,可以用很多詞來表達意思,但在職場,我們必須避免這樣做。假如太複雜了,就會把許多事情合併起來,在不同的層次上討論。二、倒推法在職場交流中,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不去考慮對方想聽你說什麼,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說話。很多新手都會犯這樣的錯誤。舉例來說,當老闆問你「完成了嗎?」
  • 職場中為什麼會爭吵?情緒疏導成為職場溝通難題,快收藏!
    移動社交時代,人類的情緒變得更為複雜與細膩,影響也更為明顯。1、認識職場溝通現場對方的情緒要說職場上那些讓人不爽的溝通場景中,最讓人討厭的具體行為是什麼,那一定是對方在溝通現場表現出來的各種情緒。原來,這是某通訊公司在召開周例會,業務指標完成不好,作為銷售總監的王麗麗要求下級匯報工作,是尋找制約業務發展瓶頸的溝通會議。會上銷售經理楊洋匯報業務發展是因為合作夥伴沒有按照公司經營思路發展業務,對業務不重視導致業績沒有起色。顯然這次的部門工作溝通會是失敗的,作為上級領導,沒有指導下級該怎麼共同去解決合作夥伴問題,而銷售經理楊洋也沒有匯報清楚針對問題自己做了哪些工作?還存在哪些問題?
  • 職場員工:學會高效率溝通,你的職場晉升之路也能平步青雲!
    職場不是以年齡論資排輩的地方,能否做到有效溝通,高效率完成領導安排的任務,才是職場人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有效溝通,簡單說就是有結果、有截止時間、溝通雙方都了解溝通目標,能夠讓事情快速進行下去的一種溝通方式。只有當溝通效率能夠大幅提升時,我們才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更高效地完成公司領導安排的任務。那職場人士如何做到有效溝通?
  • 提問是個技術活,提對問題,升職加薪沒難度
    回憶一下面試時,面試官在結束面試前,都會問「你還有什麼問題嗎?」這時,你會如何回答?網上有很多教程,教大家要問公司戰略布局,不要問薪資等等。胖妹以前做過HR,有個畢業生令人印象深刻,最後這個環節問了一個問題:「貴司現在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直接把胖妹問懵了,當時作為一名小HR,哪裡知道公司遇到啥大困難啊。
  • 職場溝通出現問題,往往不是因為口才,而是邏輯
    並不是因為領導脾氣暴躁,而是她每次和領導的溝通都很不合拍。領導問她項目進度,她總是抓不到重點,匯報一些近期工作,或是說一些工作難題。領導無法從她的匯報中,全面客觀地了解項目進度,不得不逐一提問,才能獲得想要的答案。錢小姐的工作能力很強,但卻因為無法有效地進行向上溝通,讓她的綜合能力大打折扣。
  • 小早說 如何提高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職場中的表達能力,是指對崗位職責、業務性質、行業規律等專業信息的闡述和解釋能力。這種能力與平常意義上的表達不同,它側重於對專業詞彙、專業操作的領會和演繹。通俗一點來說,就是看你懂不懂行。懂行的人能用三言兩語把工作中複雜問題講解清楚。不懂行的人就麻煩了,別說講解了,就連聽別人說都費勁。因此,提高職場表達能力的根本途徑在於——讓自己儘快懂行。
  • 《平凡的榮耀》白敬亭:不懂溝通的職場實習生,如何獲得領導信任
    哪怕是做對了一次卻被領導誤會了,他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碰上一個火爆脾氣的領導,白敬亭這樣的溝通方式,讓趙又廷多次揚言,實習期結束就趕緊走人。道理型的溝通模式,只是通過列數據、擺事實、講道理、拋問題的方式給到領導,只有問題、問題還是問題,讓本來就枯燥的職場溝通,永遠看不到結果。這樣的匯報,怎麼能打動領導呢?
  • 職場平級溝通,聰明人都這樣處理問題,難怪高效又簡單
    文章來源:職場在線達人想了解更多相關原創文章,歡迎添加關注職場當中的平級溝通也叫水平溝通,是指企業裡同等級別的人之間的溝通,許多管理者在同級溝通上缺乏技巧,不僅會讓自己苦惱,更容易讓下屬多做很多無用功。
  • 有問有答:領導幫了我一個忙,送禮她不收,該怎麼感謝她?
    【提問1】:領導幫了我一個忙,送禮她不收,該怎麼感謝她?問:巴赫你好!你真是一位讓我感動,讓我敬佩的女性!
  • 家長如何跟老師諮詢孩子學習問題?溝通技巧掌握不好,問了也白問
    一方面是你需要在和家長的溝通上,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能明白家長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有可能家長並不是想問孩子的學習問題,他只想得到老師一句:我會對孩子嚴加管教。一方面大部分家長在諮詢學習問題的時候,常常找不到重點。最常見的就是:老師,我孩子語文成績太差了,怎麼學啊?
  • 問問題也有講究,有效提問四大原則
    第二部分 課堂提問四原則根據過去二十多年的課堂提問問題調研結果,筆者總結為以下三大類:第一是問題本身:過於簡單、漫無目的、沒有趣味;第二是針對對象:用來控制課堂紀律的懲罰;第三是時間使用:提問過快、沒有等候3-5秒、沒有啟發作用等。那什麼是有效課堂提問?
  • 採訪技巧談 如何準備,如何提問?
    在現場直播的採訪中有時會遇到一些記者提出的問題令人大跌眼鏡,究其一個重要原因是記者沒有對問題有充分的準備、精心的思考和對新聞價值準確的判斷。提問題是一門學問,但僅僅會提問還不夠,記者的傾聽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採訪的成敗。前期準備和認真思考想在現場提的問題,是記者否能夠抓住採訪對象的最關鍵信息。
  • 「職場友誼該如何維持?」
    而職場上,因為經濟利益的關係,讓友誼變得不再那麼簡單。商業對手、合作夥伴要處處提防;同事之間也是不斷上演宮心計。在職場上因為要時刻面臨來自利益與競爭的考驗,使得去建立「友誼」變得很難。 那在職場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能靠利益維持嗎?並不是。
  • 強烈推薦|關乎你職場溝通中的那些秘密
    職場溝通:這個是一個惆悵的話題,也是職場大多數人逃不開的心結,明明自己很努力做事情,可到頭來總是得不到老闆的認可,這又是為什麼呢?在工作中面對老闆的不滿意,你可能會想:老闆也太挑了,老闆是不是故意要逼我走,老闆真的是傻逼......
  • 職場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豆瓜)
    掏心掏肺為孩子好,道理說了八百遍,她/他偏要處處跟你作對;……這些都是人際關係中的溝通問題,這些問題中的大部分通過「好好溝通」就能解決。那麼,職場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是有哪些呢?職場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豆瓜)但越來越複雜的人際網交織在一起,我們每天流轉於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中,有時候冷靜下來不禁想問一問自己:這些人際關係都是必要的嗎?
  • 什麼是「好」問題?賈伯斯每天問員工這句話
    若以職場環境為例,我在麻省理工的同事艾德格.夏恩(Edgar Schein)便力促領導者投身於「謙遜提問」(humble inquiry),他對此的定義是「這是一種導引對方的精緻藝術,提出你還不知道答案的問題,藉由展現出對他人的好奇與興趣來培養關係。」
  • 《內向者如何成為溝通高手》:7種方法提升內向者職場溝通力
    內向性格的人在職場通常是透明狀態,在公司害怕被領導看見,只會埋頭工作,同事把不屬於自己範圍的工作推給你你不敢拒絕,最後還要背鍋。在職場中,內向者面對領導,高價值人士會莫名緊張,說話不利索不敢表達。在會議中不被點名是不會主動發言的。內向者在職場中是弱者,內向的職場老實人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