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鬥士暮年 壯心不已

2021-02-11 東南衛視

「臺灣新聞臉,周周有大牌」!

東南衛視今晚9:10

旺仔牛奶冠名播出的《臺灣新聞臉》

帶您深入了解這位馳騁文壇、政壇

嬉笑怒罵數十年的老頑童---李敖


日前,馳名兩岸的著名作家、學者、時事評論家李敖先生忽然自爆罹患腦瘤、最多再活三年。這個消息瞬間引起兩岸不少人的極大關注,還好他的經紀人出面澄清,表示情況並沒有李敖本人說的那麼嚴重!不過,這一消息還是讓喜愛李敖的廣大讀者、觀眾著實嚇了一大跳!算一算,李敖先生確實也很久沒公開露面了,東南衛視2月13日21:10播出的本期《臺灣新聞臉》即聚焦這位馳騁文壇、政壇、嬉笑怒罵數十年的老頑童。本期節目,演播間請來了三位嘉賓,分別是臺灣時事評論員蘭萱女士、李敖先生都要敬三分的資深媒體人鄭佩芬女士以及時事評論員張友驊先生,他們都與李敖先生有過直接接觸。


近日,久未露面的李敖向臺灣平面媒體透露,82歲的他延腦長了惡性腫瘤,醫生還說只剩3年可活。消息一出,李敖的親友和社會大眾都嚇了一大跳。2月6日晚,李敖在接受媒體電話採訪時描述了自己的病情。他說,他最近一年來左腿走路有點不方便,以為是老了,肌肉不行,不久前查出來是延腦裡邊的神經作祟,正式病名是「腦幹惡性腫瘤」。這個神經管到他的左腿,也管到他的吞咽,所以他現在吃東西很容易嗆到,連一不小心喝水都會嗆到了。雖然沒有影響到他的思考,可是影響到他的生活品質。如果再不治療的話,可能就會惡化。

不過就在第二天,李敖的經紀人鄭乃嘉在接受臺灣媒體電話採訪時澄清,李敖確實罹患腫瘤,但並不是惡性而是良性的,這個腫瘤屬於比較罕見的膠質瘤,但他強調絕對沒有李敖自己說的那麼嚴重。鄭乃嘉表示,這件事情只是給他一個警惕,就醫生的說法,是把療程做完,因為不是惡性腫瘤,所以基本上只要不擴大,他就沒太大問題。據了解,李敖找了3家醫院評估,目前已經接受電療並配合標靶藥物治療。

鄭乃嘉證實,儘管身體不佳,李敖似乎心情起伏並不大,現在最大的目標就是要在3年內出齊《李敖大全集》85冊,並坦言這是他餘生將要完成的一件大事。85冊的《李敖大全集》將是他生平所有作品的總集結,其中40冊在他60歲的時候就已經出版過,另外42冊的內容也已經完成,只是因為校對、印刷、經費等原因被暫時擱置,最後還有3冊尚在撰寫中。鄭乃嘉說,李敖現在每天還是工作10小時。而李敖本人在接受平面媒體採訪時更表示自己每天仍工作15小時。

1935年4月25日,李敖出生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父親李鼎彝、母親張桂貞,李敖在八個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五。1949年舉家赴臺,定居臺中。因為父母均接受過高等教育,豐厚的家學淵源讓李敖從小就比別人多看了好多書。1959年,李敖從臺灣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入伍從軍。1961年退伍後考入臺大歷史系研究所,開始在臺灣的自由主義刊物發表文章,因其博覽群書、學貫中西,文筆犀利,很快嶄露頭角,獲得胡適等人的賞識。這時候的李敖,狂傲性格已經盡顯無遺。他在自己的第一本書《獨白下的傳統》裡寫道:「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嘴巴上說我吹牛的人,心裡都為我供了牌位」。日後,李敖澄清說,這種說法是一種修辭手段,他說:「這就是文字表達的特色,第一、第二、第三名都是我,這個有張力、有技巧在那裡。」

此後數十年,李敖著作等身,不斷書寫文字,猛烈抨擊國民黨的專制統治,但也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他曾兩度被當局投入監獄,一共坐了6年多的牢。正因為如此,臺灣作家陳芳明在聽聞李敖的病情後,有感而發,向李敖表達了自己的敬意,他說,許多人不認同李敖的狂傲,但他說了許多真話,「沒有他,威權統治的臺灣可能更加酷寒」。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也表示年輕時讀到李敖的文章相當敬仰,他還說李敖是「九命怪貓」,長命百歲不是問題。

2015年4月23日,李敖為了慶祝自己80大壽,發表了一本新書,叫做《李敖風流自傳》。書中記載的情史之豐富,令人咋舌!李敖坦承,從年輕時代就喜歡漂亮女性,他的人生也總是有許多美麗的期許和際遇。

憑藉著個性的開朗樂觀,李敖在和女性交流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絕對優勢。他主動承認和他談過戀愛的女友就有好多位。從前期的羅君若、王尚勤、小蕾、吳海蒂到劉會雲、胡因夢到最後情定王小屯,李敖自稱對每一段感情都真誠對待,甚至當兩段感情碰撞到一起時,李敖自己也會主動找一方做解釋說明:「我對你的喜歡是百分之一百,但那個千分之一千的人出現了!」

儘管女友眾多,但李敖只有兩次正式的婚姻,第一次結婚是1980年與著名影星胡因夢,雖然愛得濃烈,但也終究因為認識時間太短彼此不了解,甚至牽扯到李敖當時與別人的官司,兩人終於在歷時3個月零22天後分道揚鑣。但離婚後李敖還是多次公開盛讚過胡因夢的美貌,並在胡因夢50歲生日的時候,主動送上50朵玫瑰。

1985年,李敖認識了後來的第二任妻子王小屯,1992年兩人結婚,至今已25年,育有一子一女。李敖曾經說:「我太太比我小30歲,兒子比我小58歲,女兒比我小60歲,我有一個很奇怪的家庭,一回家就跟3個小孩子在一起。我像是他們祖父級的人,所以對他們充滿溺愛。」在情歸王小屯之後,李敖再也未跟其他女性發生情感糾葛。

 

臺灣聯合新聞網2月6日報導,李敖近日對臺灣時局發表看法,他表示在臺灣住了68年,為臺灣花很了多時間,現在深感臺灣已沒有希望,他說,「臺灣關著門這麼小,以前被蔣介石騙,現在被民進黨騙,但以前人們還可渾水摸魚,現在年輕人連魚都摸不到」,他認為民進黨要負最大責任。李敖說,民進黨起來後,大家期待它擊敗國民黨,但事實上民進黨根本是「小型國民黨」。他感嘆,臺灣的前途只剩向美國高價買武器,馬英九在任時已買武器買到最高點,現在蔡英文還要跟川普買。李敖指出,「美國會像一臺果汁機一樣榨乾臺灣,最後把臺灣賣掉」。

這是剛剛自爆得了腦瘤的李敖發表的言論,而這些看法與他12年前在臺灣立法機構當民意代表時的看法幾乎一模一樣。當年,為了阻擋民進黨當局通過三項軍購案,李敖使出了渾身解數,不僅痛罵臺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還在議場裡頭戴防毒面具、耍弄電擊棒、噴催淚瓦斯,阻擾相關議事進行。他告訴在場的其他臺灣民意代表:「我的方法就是焦土政策,我老了,我跟你們玩命!」

實際上,李敖的從政經歷相當短暫,2000年他曾代表新黨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卻宣布支持另一個候選人宋楚瑜。2004年,李敖以無黨籍參選臺灣民意代表並成功當選,2006年他投入臺北市長的選舉但無果,2008年李敖籌組政黨不成,也放棄了民意代表連任,就此告別臺灣政壇。對於短暫的從政經歷,李敖曾明確表示「我不是從政」,而是利用政治的舞臺宣傳他的理念。在離開政壇多年之後,目前李敖還會通過微博、臉書等社交媒體時時發表對政治議題的看法,針砭時弊。

李敖和國民黨威權統治鬥了大半輩子,但他的中國人認同始終堅定不移,他在參加200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就公開以「一國兩制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為競選綱領,李敖對記者表示,可惜臺灣太笨,聽不懂。李敖堅定反對所謂「臺獨」,反對所謂「公投制憲」,反對臺灣當局向美國軍購。

2005年9月19日,李敖赴大陸展開「神州文化之旅」,回到了闊別56年的大陸,分別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進行演講,在兩岸乃至全球華人中引起空前關注。這一年,李敖已經70歲!在行前,他接受臺灣「中國時報」專訪時風趣地表示,他這次到北京,是一個歸隊的「老同志」。李敖說,他想親眼看看新中國,臺灣太單薄了,大陸是臺灣的腹地,臺灣要靠大陸!在北京參訪時,同行的人觀察到李敖在天安門上喃喃自語:「真是大國氣象。」李敖在小時候待過六年的北京新鮮胡同小學參觀時,墨鏡後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兒。

正如李敖「神州文化之旅」活動組織者劉長樂講的,李敖的大陸行,是一個文化人對「文化原鄉」所表現出的強烈認同感,無論你身在何方,這片土地、這種文化對你的吸引力將超越意識形態、超越政治體制、超越地理、超越一切!


更多精彩內容

敬請關注東南衛視

今晚9:10分

旺仔牛奶冠名播出的《臺灣新聞臉》

本節目由旺仔牛奶冠名播出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臺灣新聞臉》李敖:鬥士暮年 壯心不已
    日前,馳名兩岸的著名作家、學者、時事評論家李敖先生忽然自爆罹患腦瘤、最多再活三年。這個消息瞬間引起兩岸不少人的極大關注,還好他的經紀人出面澄清,表示情況並沒有李敖本人說的那麼嚴重!因為父母均接受過高等教育,豐厚的家學淵源讓李敖從小就比別人多看了好多書。1959年,李敖從臺灣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入伍從軍。1961年退伍後考入臺大歷史系研究所,開始在臺灣的自由主義刊物發表文章,嶄露頭角。李敖因此獲得胡適等人的賞識,這時候的李敖,狂傲性格已經盡顯無遺。
  • 陳文茜:妖姬暮年,壯心不已
    隨後,她又踩著高跟鞋走進首都圖書館,參加自己新書《樹,不在了》的新聞發布會。她與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對談,剖析時代的憤怒,又批評柴靜紀錄片《穹頂之下》閉門造車。這個李敖嘴裡「最聰明的女人」依然擁有高聳的胸,犀利的嘴。或許正如她自己所說,「如果我老了,不再憤世嫉俗,代表我和這個偽善的社會已經妥協了」。
  •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52歲的曹操,在建安這個江山支離破碎、戰亂紛爭不息的時代,真是名副其實的暮年老人了。然而江山凌亂,又已暮年,「天下一統」夢想還能實現嗎?曹操自然是不消極、不屈天命的。 哪怕是長壽的神龜和騰蛇,也終有灰飛煙滅的時候,何況凡人?我有限的生命,應當建功立業至死方休!年老的千裡馬,臥伏在馬槽邊,心中志向仍欲馳騁一日千裡。胸懷大志的好男兒,縱使兩鬢蒼蒼,依然心中有火,眼裡有光!
  • 犟人李敖
    出獄後,李敖作為無黨派人士,撰寫大量黨外文章,公論所在,蔚為重鎮。 李敖在世的83年裡,被他罵過的人高達5000人,臺灣當代學術界幾乎所有大師級人物,如殷海光、梁實秋、余光中、三毛等,都有李敖有過交往或交鋒。
  • 李敖其實早就死了
    有人說他是鬥士,是大學問家,也有人說他是小人,是精緻的商人。其中,很多的人的觀點是:以前很崇拜李敖,但後來就不崇拜了。這是為什麼呢?8哥今天就來8一8李敖。只談公事,不談私德。什麼私生活放蕩,什麼侵吞朋友財產,8哥都懶得去理。青年時期,李敖是無所畏懼的鬥士。
  • 永遠的李敖――寫於李敖先生逝世二周年忌日
    李敖先生逝世於這一天,無疑又給這個日子增添了悲涼色彩。在所有的雜文作家中,我最崇拜的有三位,依次是:魯迅、李敖、柏楊。在我的心目中,魯迅先生是無與倫比的,甚至是空前絕後的;李敖和柏楊先生各有千秋,論作品的藝術性,是柏楊先生的成就高;論作品的思想性,是李敖先生的博大精深。這三位作家都屬於偉大的「士」,但又各有側重。
  • 李敖去世了,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在一篇文章裡看到過這樣一句形容李敖的話,我覺得非常貼切。這句話說,「一個人如果只讀書不罵人,那麼他可能是個歷史學家;如果只罵人不讀書,那麼他可能是個流氓學家;而如果兩者兼備,那他就是李敖。」李敖身上具有一般文人身上沒有的痞氣,但同時他又具備非常深厚的學問,這讓他在中國文壇成為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他的筆下真的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而且文筆犀利,字字見血,句句封喉。這就形成了兩個非常極端的情況,喜歡李敖的人喜歡的不得了,為他的批判精神所傾倒,不喜歡他的人非常討厭他,覺得他毫無儒雅之氣,滿嘴跑火車。
  • 「我死後千刀萬剮」,李敖是狂士還是小丑
    「五百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罵我吹牛的人,心裡都為我供了牌位」「我從來不崇拜偶像,如果真的要崇拜偶像的話……我會照鏡子!」「我生平有兩大遺憾,一是我無法找到像李敖這樣精彩的人做我的朋友,二是無法坐到臺下去聽李敖的精彩演說」李敖對自己的評價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敖的自我吹捧和自大自戀是出了名的。李敖還有兩個特點人所共知,罵人和好色。李敖是嬉笑怒罵玩世不恭,據說一輩子罵了三千多人。
  • 「電視老炮兒」李敖:我將歸來開放!
    觀眾們在看得痛快的時候,也許沒有想到,因為李敖先生的開口罵,鳳凰還曾接到香港政府近10萬港幣的罰款單。面對旁人對自己的質疑,李敖感嘆他們只看到了他的犀利,卻總是忽略了他的用心,這位不抽菸不喝酒,不娛樂不應酬的鬥士,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自己家的書房中度過,李敖曾經笑言,當我要找我崇拜的人的時候,我就照照鏡子。
  • 曹操《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譯文:神龜的壽命即使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結的時候;螣蛇儘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暮年:晚年。9.已:停止。10.盈縮:指人的壽命長短。盈,滿,引申為長。縮,虧,引申為短。11.但:僅,只。12.養怡:指調養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樂。13.永:長久。永年:長壽,活得長。14.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兩句是附文,跟正文沒關係,只是抒發作者感情,是樂府詩的一種形式性結尾。
  • 關於李敖的往事二三
    她和李敖是多年好友,忘年交,彼此非常熟悉,所以常在節目裡捎帶李敖。我因此知道了李敖患病的消息,想他年屆八十,又罹患腦瘤,恐時日無多。手機裡還存著他的電話,曾經猶豫說是不是打過去問候一下,又怕他不記得我,病中打擾他也實在不妥,算了吧。想著什麼時候他好一些我再去拜訪他,這一來,就看到他病逝的消息。
  • 程啟民一生追求弘揚「隸書」書法藝術 至此暮年 壯心不已 愈久彌堅
    程啟民 如今進入暮年的他,依舊堅持創作,力爭為後人留下更多的隸書作品,而夜以繼日的勤奮工作著。
  • 棄臺大選北大,懟韓寒考不上大學,李敖之子說他劍橋讀博一定回國
    所謂高級黑,就是懟人懟成名言如果提到哪個人因為罵人而出名,相信一般人腦子中的前三名裡都會有李敖一個席位。李敖年輕時是著名的狂生鬥士,無數人被他自由的、辛辣的、激情的文字吸引,為他吶喊助威。這位曾說自己要活到106歲,超過宋美齡(1898年3月4日—2003年10月24日,享年106歲)的狂生鬥士,就這樣離開了人世。名人的後代,始終帶有先人的印記無論是從基因遺傳的角度,還是由於從小到大的朝夕相處,我們每個人都是由父母從身體到頭腦全麵塑造到。李戡在很多訪談節目和文章裡也一直提到他受父親影響深遠。
  • 李敖去世| 兒子李戡談父親:我早晚要接父親的班
    Qyuedu:確實這些年來媒體對待李敖的態度有了不少的變化,從推崇讚賞到懷疑批評,你覺得問題出在哪裡?李戡:我爸爸沒變,是媒體變了。有媒體說他不敢批評大陸的現狀,可是為什麼非得他去批評?你們媒體很強,你們在這個土地上住了幾十年了你們可以去談嘛。
  • 兒子李勘談父親:我早晚要接父親的班 | 李敖去世
    Qyuedu:確實這些年來媒體對待李敖的態度有了不少的變化,從推崇讚賞到懷疑批評,你覺得問題出在哪裡?李戡:我爸爸沒變,是媒體變了。有媒體說他不敢批評大陸的現狀,可是為什麼非得他去批評?你們媒體很強,你們在這個土地上住了幾十年了你們可以去談嘛。
  • 為什麼古龍是唯一一個不被李敖罵的臺灣名人?
    李敖可謂打遍江湖無敵手,一般只有他罵別人的份,別人根本不敢還口的。甚至有閒人統計數據,李敖大罵過的人數超過4000人了。李敖還批評金庸,金庸武俠小說裡那些俠義部分,都是虛偽,金庸沒一樣做得到。金庸曾經去臺灣的時候,拜訪過李敖。金庸說自己信佛,自己對錢財已經很看淡。
  • 李敖:韓寒寫的只是感想,缺乏務實的資料,我兒子就不一樣了
    李敖:韓寒寫的只是感想,缺乏務實的資料,我兒子就不一樣了李敖是我國當代一位不可替代的「國學大師」,他本人確實是夠狂,把中國近現代名家罵了一遍,其中自然也包括「國畫大師」範曾。範曾本人狂則狂矣,他兒子李戡也是狂的沒邊,跟大陸新生代「意見領袖」韓寒槓了一架。
  • 李敖去世:一個快意恩仇的「王八蛋」
    世人多少摸爬滾打中磨平稜角,他卻唯獨不變那橫眉冷對、滿口髒話的「真性情」。李敖無論寫文演講,並不避諱粗詞,「肛門」「屁股」之類的詞語比比皆是。但難得的是,他不慕俗,亦不避俗。今日,我們不談政治,也不談屁股。
  • 李敖:年輕就要不信邪,年輕就要有情趣!
    再見,李敖!2018年3月,是人類歷史上無比遺憾的一個月。上帝先帶走了紀梵希,讓世間少了一點時尚;接著上帝又帶走了霍金,世界變得笨了一點;今天,上帝又帶走了李敖,世間至此少了點狂妄、少了名戰士、少了個知識分子、少了位幽默的老男人。
  • 如何公正評判李敖?晚年走向滑稽反面,痛罵余光中仍可見風骨
    圖:臺大歷史系讀研時與其師姚從吾就這三個層面給李敖作歷史定位,可以說,他為人「立德」上,是「名士」,「懷將聖之心,蒙佯狂之色,視天下以愚」;作文「立言」上,是「名家」,;論在公共領域上的「立功」,是「活到老乾到老」的「鬥士」,死而後已,是真正的「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