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嫦娥五號任務軌道總體主任設計師馬傳令是東平人

2020-12-23 瀟湘晨報

九天攬月,築夢蒼穹!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而擔任嫦娥五號任務軌道總體主任設計師的馬傳令,正是我們泰安東平人!

馬傳令,沙河站鎮屈樓村人,現任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二室主任助理,我國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號任務軌道總體主任設計師。工作以來,先後參加我國神舟八號九號十號十一號天宮一號天宮二號交會對接任務,嫦娥三號,四號,5T1任務,首次火星探測,長徵七號火箭首飛,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嫦娥五號等重大航天任務,先後擔任多個型號任務副主管設計師,主管設計師,副主任設計師和主任設計師,主要從事飛行器軌道設計與應急軌道重構,目標探測識別和地外天體遙操作規劃等相關的工程科研工作,解決多項關鍵技術難題,申請專利11項。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帶領專業組立集體二等功一次。

馬傳令2000年考入東平高級中學,在校就讀期間,連年成績穩居年級前20。他的老師說,馬傳令在高中期間就是一個活潑開朗、陽光自信的學生,他思維敏捷,學習刻苦,具有遠大的志向。

2003年進入山東大學應用化學專業學習,2004年以專業第一轉入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先後獲山大一等獎學金和校三好學生。2007年進入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2009年底進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作。

(來源 :今日東平報)

【來源:海報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後續還有啥任務?專家解答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五號總體主任設計師 孟佔峰:就是在近月制動這次重要控制的時候,保證3000N發動機是好用的,好使的。所以我們要在之前對它的發動機的狀態和參數進行測試,而這一次中途修正就達到這個目的。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 李平岐:(長徵五號)遙五火箭是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到近地點高度20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40萬公裡的直接地月轉移軌道,入軌速度超過了10公裡每秒。我們在此次任務採用了窄窗口多軌道的發射方案,將發射窗口寬度由原來的10分鐘拓寬到了50分鐘,提高了發射的可靠性。
  • 長徵五號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劉秉:設計15條軌道確保「零窗口」發射
    長徵五號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劉秉介紹,嫦娥五號發射任務是長徵五號火箭立項研製後較早明確的國家重大工程任務,歷經十年,「大火箭」終於與「嫦娥」攜手奔月。劉秉向記者介紹了此次發射任務的三大看點。看點一:「15選1」最優軌道奔月嫦娥五號與「大火箭」分離後,還要飛行數天才能夠到達月球。
  • 嫦娥五號踩了腳太空「剎車」進入環月軌道,什麼是近月制動?
    經過一段時間飛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即將到達月球的時候就要從出口駛離高速,就需要它將速度降下來,這樣才能夠到達環月軌道。航天科技集團八院 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 張玉花:靠近月球的時候,要減速被月球引力捕獲,然後在靠近月球軌道的近地點的時候,我們要點火,然後形成環月軌道,這個就是近月制動的功能了。對它如果不踩剎車的話,它就從月球邊上飛過去了。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在反覆學習、研究美國和蘇聯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我國太空飛行器實際情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設計部的軌道設計師們決定藉助地球大氣層這個太空飛行器再入返回的「天然屏障」,通過空氣摩擦產生的阻力減速,並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一出一進,返回器慢了下來。
  • 嫦娥五號探測器咋完成採樣返回任務?四器聯手像串糖葫蘆!
    四器聯手 共同執行採樣返回任務按照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規劃,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執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相比於之前的探月任務,嫦娥五號探測器不僅要降落在月球,還要完成採樣和返回。如此多的任務,也使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系統更為複雜,為此研製人員將嫦娥五號探測器設計成了一個多器組合體的形式。
  • 嫦娥五號,重大進展!_焦點_新聞頻道_雲南網
    原標題:嫦娥五號,重大進展!  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12小時奔月飛行,在距月面約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近月制動正常,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多個重大突破
    任務總體工程師秦銘晨說,崗位人員認真細緻,根據直升機的實時位置,及時判斷是否需要調整天線指向,確保了搜救信息傳輸暢通。  「23天前,我們也是在這個大廳通過天鏈衛星為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提供了天基測控服務,順利將『嫦娥』送出去。今天,我們也圓滿地將她迎了回來。」此次任務的調度指揮高泉在工作現場說。
  • 嫦娥五號任務有哪些難點、創新點?探月工程設計師說了這幾個「前所...
    駐京記者 潘子璇/攝【新民晚報·新民網】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在今天下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作為探月工程三期的嫦娥五號任務,和前期任務比,技術跨度是比較大的。探月工程實施到今天,前面已經成功實施了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和返回試驗,五次任務都取得了圓滿成功,每次任務都比前一次有較大的進步。「對於嫦娥五號任務來講,這次與嫦娥三號、四號比,應該說跨度更大。我們前面是在月球上進行巡視勘察,這次主要是採樣返回。
  • 38萬公裡之外「月宮之吻」——揭秘嫦娥五號對接與樣品轉移機構
    amp;nbsp&nbsp&nbsp嫦娥五號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軌道無人自動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nbsp&nbsp&nbsp&nbsp推遲發射:軌道器三年貯存&nbsp&nbsp&nbsp&nbsp時間回溯至2017年,嫦娥五號軌道器團隊厲兵秣馬,卻意外等來了貯存的消息——由於發射計劃調整,探月三期任務推遲發射,軌道器隨探測器總體轉入貯存。
  • 嫦娥五號一記全壘打: 捎來月亮的「土味」情話
    九天雲外攬月回 嫦娥五號探測器重達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任務實施由工程總體和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與回收、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共同完成,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中「回」的主任務。
  • 廊坊姑娘王一菲成功設計嫦娥五號任務徽章
    廊坊姑娘王一菲與中國航天「再續前緣」成功設計嫦娥五號任務徽章王一菲設計的嫦娥五號任務徽章。 王一菲提供日前,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這次奔月之旅中,曾參與設計嫦娥四號任務徽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徽章的廊坊姑娘王一菲,與中國航天「再續前緣」,成功設計了嫦娥五號任務徽章,現被北京航天城收藏。王一菲與中國航天的緣分,要從2018年參與設計嫦娥四號任務徽章說起。
  • 完美的「擁抱」——揭秘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
    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題:完美的「擁抱」——揭秘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新華社記者 胡喆12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小標題)「對接助手」可靠給力此次,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5所研製的嫦娥五號交會對接微波雷達,作為中遠距離測量的「助手」,成功引導完成了嫦娥五號的交會對接任務。微波雷達是一組成對產品,由雷達主機和應答機組成,分別安裝在嫦娥五號的軌道器和上升器上。
  • 嫦娥一號到五號的歷史成果
    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組織召開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嫦娥四號任務實施方案調整報告、研製總要求及後續總體研製計劃。服務艙拉升軌道,繼續開展拓展試驗,先後完成了遠地點54萬公裡近地點600公裡大橢圓軌道拓展試驗和環繞地月L2點探測、返回月球、嫦娥五號調相機動模擬試驗等任務。
  • 國務院新聞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今天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大家對嫦娥五號非常關注,也非常關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先生,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先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楊保華先生,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先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先生,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工程師謝劍鋒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河北廊坊姑娘王一菲成功設計嫦娥五號任務徽章
    廊坊姑娘王一菲與中國航天「再續前緣」成功設計嫦娥五號任務徽章日前,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這次奔月之旅中,曾參與設計嫦娥四號任務徽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徽章的廊坊姑娘王一菲,與中國航天「再續前緣」,成功設計了嫦娥五號任務徽章,現被北京航天城收藏。王一菲與中國航天的緣分,要從2018年參與設計嫦娥四號任務徽章說起。
  • 每月一聞|嫦娥奔月,繼往開來!|地球|月球|嫦娥五號|嫦娥四號
    中國長徵5號遙五重型運載火箭,馱運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巨大的火焰推動下,一舉向月球奔去,此次嫦娥五號的發射,將跨越38萬公裡,前往月球執行火星勘探任務。1)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提到整體的採樣封裝過去沒幹過,這是一個。
  • 嫦娥回家,土特產怎麼處理?
    在反覆學習、研究美國和蘇聯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我國太空飛行器實際情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設計部的軌道設計師們決定藉助地球大氣層這個太空飛行器再入返回的「天然屏障」,通過空氣摩擦產生的阻力減速,並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 一出一進,返回器慢了下來。
  • 嫦娥回家,土特產怎麼處理
    在反覆學習、研究美國和蘇聯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我國太空飛行器實際情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設計部的軌道設計師們決定藉助地球大氣層這個太空飛行器再入返回的「天然屏障」,通過空氣摩擦產生的阻力減速,並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一出一進,返回器慢了下來。
  • 嫦娥五號背後的國家大計
    據悉,2020年12月13日9時51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成功實施四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約22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