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頓美食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兩頓。
食物之所以能讓人感到快樂,是因為它對你的大腦「動了手腳」。
你有沒有想過,總是依靠食物來提升情緒,可能會適得其反:「吃太多」換來的快樂不僅持續不了多久,還會給健康帶來負擔。
與其攝入一些能讓人短暫快樂的食物,不如學會怎麼吃才能讓身體更健康。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範志紅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營養與食品安全分會副會長 周春凌
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 雲無心
本期編輯:王曉晴
為什麼吃東西讓人感到快樂?
生氣、鬱悶、難過……每一個難熬的時刻,「吃」這項活動,仿佛永遠都不會缺席。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吃東西能讓你感到快樂?
多巴胺帶來愉悅感
美味食物可激活調控情緒的中腦-邊緣多巴胺神經系統,促進多巴胺釋放,令人產生欣快感。
血糖升高讓人滿足
人體血糖水平相對較高的時候,情緒更加穩定和愉悅;血糖水平低的時候,更容易出現煩躁、易怒、情緒低落。
澱粉、糖類等碳水化合物進入人體後,能快速升高血糖,讓人產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滿足感。
「感知糖類」讓人開心
對甜味的喜好和大量攝入糖分,對早期人類存活至關重要。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我們變得喜歡尋找甜的東西來吃,並且吃了甜的食物會覺得很開心。
長此以往,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為了更好地生存和延續下去,就會進化出一個與生俱來的大腦系統,使我們喜歡吃甜食。
甜食真的讓情緒更好嗎?
說到能「改善情緒」,甜食在眾多食物中脫穎而出,很多人在疲勞、睏倦時,會求助於含糖量高的食物。
如果你總是靠攝入大量甜食來「刺激」情緒,可能會適得其反。
甜食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發揮鎮靜情緒的作用,但因為含糖食物會快速被腸胃吸收,造成血糖急劇上升又下降,反而會讓精神更加不濟,也影響情緒的平穩。
英國沃裡克大學和德國洪堡大學的專家研究發現,糖攝入多反而會讓人覺得累。研究人員從31項研究結論中收集了近1300名成年人的健康數據,分析了糖對人們認知、思維、情緒、精力等各方面的影響。
在考慮了糖分攝入量、甜食類型及人們從事腦力/體力勞動強度高低等因素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吃糖後比沒吃前感覺更累,大腦反應更遲鈍。
此外,甜食還會「附贈」大量的熱量,給健康帶來負擔。
變胖
攝入過多的甜食後,身體消耗不了的熱量,最終會變成脂肪貯存起來。
長痘
食用甜食越多,皮脂腺分泌就越旺盛,從而導致皮脂腺中的厭氧痤瘡桿菌過度繁殖,並排洩出過多的脂肪酸。脂肪酸附著於毛孔內壁,從而長出痘痘。
此外,糖類在人體內代謝時需要B族維生素。糖類食物攝入多了,B族維生素大量消耗,成為痘痘加重的因素之一。
加速衰老
血液中的糖會附著在蛋白質上,破壞膠原蛋白、彈力蛋白等蛋白纖維,導致皮膚出現皺紋或鬆弛下垂。
誘發頭痛
吃糖過多時,人體需要快速反應來應對它,血糖水平會突然到達峰值,隨後又陷入低谷。這種變化就有可能引發頭痛。
讓人沒精神
糖分會刺激睡眠「調節器」血清素的產生,導致人昏昏欲睡。
增加慢性病風險
糖會導致人體內的尿酸、壞膽固醇升高,增加高血壓的風險,從而導致心臟病、中風風險增加。
導致糖尿病
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人每天只要多攝入由糖分轉化而來的熱量150卡,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高出1.1%。
吃對食物的7大法則
與其寄希望於吃甜食來改變情緒,不如吃一些真正能讓你更健康的食物。
美國知名營養專家安瑪莉·柯賓在《食物與療愈》一書中,總結了吃對食物的7大黃金法則。
營養專家根據我國國情,教你選擇健康食物。
1.「完整食物」更營養
保留食物中所有可吃部分,比如全穀類食物、未去皮的果蔬等,能提供更多營養素,並且營養比例更均衡,不建議過度加工,以免損失營養。
以主食為例,全谷雜糧保留了種子外層和谷胚部分,可提供相當於精米3倍以上的維生素B1、B2,以及鉀、鎂等礦物質。
2.少些食品添加劑
很多食品為了改善口感或便於保存,會加入食品添加劑,如蛋糕、餅乾等。.
含有食品添加劑的加工食品更美味、便利,我們無需過度牴觸,但過度使用添加劑,不僅讓營養大打折扣,還可能存在安全問題。
3.食材要因時制宜
我國傳統養生觀念認為「不時不食」,應季食物才是首選。
從農業生產角度看,應季食物的品質優於反季。以番茄為例,冬天大棚裡的番茄,維生素C含量只有夏天露地種植的一半。
4.近的要比遠的好
隨著儲存時間的增長,食物中部分營養物質的含量會逐漸減少,例如白菜中的維生素C。
在同樣的情況下,要優先選擇本地的農產品,價格便宜味道好。
5.多借鑑傳統飲食
西方國家偏愛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高脂肪、高糖、高熱量食品較多,不符國人體質和需求,尤其是快餐更要慎選。
我國傳統飲食則以植物為主,如糧食、蔬菜、水果、豆類等。
6.讓餐桌多些花樣
每餐都要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下簡稱《指南》)推薦,每天應吃3種以上谷薯類,4種以上蔬果,3種以上動物性食物,2種豆類和堅果類,以及適當烹調油和調味品。
7.聽從身體的「聲音」
舌頭易受味覺驅使,吃一些重口味、不利健康的食物,但身體永遠不會騙自己,吃完後身體舒服、更有活力的才是最適合的食物。
當然,這些食物應該是天然、新鮮的,而非高油、高糖、高脂肪的垃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