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想念《風味人間》第二季的一天,滿腦子想的還是那一口濃醇的甜,蜂蜜、海膽飯糰、拔絲蘋果、甜燒白、雞頭米…
奈何劇情太短不夠看,只是嘗了點甜頭就結束了,現在只想著周日能夠快點來。
想念風味人間的日子,還是一如既往的難受。為了安撫大家受傷(忍餓)的心靈,紀同學特地帶來了三部不錯的紀錄片,都非常值得一看,希望能夠充實你等候「吃螃蟹」的日子。
這三部紀錄片各有其特色,有音樂的薰陶,有閱讀的享受,也有拯救澳大利亞考拉的感人點滴。
紀錄片的世界向來如此豐富,它為人們呈現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無論是美食自然還是音樂閱讀,我們都可以試著去探索發現,找到自己有歸屬感的那份安逸,還有享受。
音樂是記錄人生的最好方式。
該片也是70歲的老布魯斯·斯普林斯汀最新專輯的同名電影。他與《斯普林斯汀在百老匯》的導演Thom Zimny一起執導,聚焦他如今的生活、心態和對音樂及舞臺的感悟。
這張專輯由13首歌曲組成,如布魯斯·斯普林斯汀所言,是關於個人自由與群體生活的鬥爭的一場冥想,這裡面貫穿著他的人生,經歷,音樂與生活,回想從前的時光,總會讓人深刻難忘。
人很容易迷失自己,布魯斯·斯普林斯汀年輕的時候也曾迷失過,他無法掌控自己的欲望與情緒,經歷了失敗與痛苦就會想逃跑,像一匹野馬奔向無盡的自由。但回過頭來發現,自己失去了太多,而且有些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再也不會回來了。
當我們經歷過痛苦後,最先想到的,很可能是離開那個讓自己傷心的地方。漸漸地,我們會慢慢習慣痛苦,甚至趨向於它,因為它能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
2019年末,一場持續數月的山火席捲澳大利亞,給當地的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根據澳大利亞權威調查機構的調研數據顯示,整個澳大利亞大概有20%的森林面積在這場大火中遭到破壞。
由於事故所涉及的面積超過1000萬公頃,導致幾百戶人家流離失所。更嚴重的是,這次事故中有超過10億隻野生動物被大火吞噬了,直接削減了澳大利亞野生動物的數量,還將超過500種生物推向了瀕臨滅絕的邊緣。
憨態可掬的澳洲標誌小動物考拉同樣未能倖免。這讓人們開始擔心:考拉會就此從地球上消失嗎?沒有了大森林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他們還能衣食無憂的生存下去嗎?與時間賽跑的尋找、救助、安置等一系列行動和計劃可以如願嗎?
本片選取了最生動、最及時的第一手素材,不僅記錄了大火的無情和兇猛,同時也記錄了人類點點滴滴的英勇事跡。大面積斷電斷網,當地居民在面對自己家園被燒毀的困境下仍不丟下樹上絕望的小考拉...一個個小生靈也牽動著世界各地動物保護者和愛心人士的心。
你是什麼樣的人,信仰什麼又熱衷什麼,半個靈魂都洩露在你的書架上。
尤其對作家而言,書房是他們的創作基地,也是閱讀休憩、安頓身心的地方,這裡以書籍、物品和生活的點滴細節,創造出一個獨屬於作家個人的精神世界。
書房雖然只是一個很有限的空間,但是每本書都能夠指向一個過去。一旦你打開了一本書,就會有一個靈魂甦醒。
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是在和先輩們進行靈魂上的交流。
對於文人墨客而言,書房是他們的日常起居室。作家有什麼樣的閱讀趣味和閱讀偏好,作家的思想、精神、氣質和文風何以形成,或許都可以在他們的書房找到線索和答案。
國內幾位頂尖的文化人首次向世人敞開私密的書房世界,《書房裡的世界觀》帶你分享他們美麗的精神花園和內心風景。
在《書房裡的世界觀》裡,詩人西川說過這麼一段話,「讀一本好書的時候,反倒特別捨不得讀完它,每天只看兩頁,然後就擱起來下次再讀,讓這種品味的過程儘量拉長。」
亦或許,閱讀的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交流。通過這種有效的大量閱讀,我們慢慢就能夠豐富和牢靠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至於讓自己的那片精神淨土太過貧瘠。
最後,小紀想送一句詩給大家,希望大家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