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風味人間更新的日子,不妨看看這些紀錄片

2021-02-08 騰訊紀錄片

今天又是想念《風味人間》第二季的一天,滿腦子想的還是那一口濃醇的甜,蜂蜜、海膽飯糰、拔絲蘋果、甜燒白、雞頭米…

奈何劇情太短不夠看,只是嘗了點甜頭就結束了,現在只想著周日能夠快點來。

想念風味人間的日子,還是一如既往的難受。為了安撫大家受傷(忍餓)的心靈,紀同學特地帶來了三部不錯的紀錄片,都非常值得一看,希望能夠充實你等候「吃螃蟹」的日子。

這三部紀錄片各有其特色,有音樂的薰陶,有閱讀的享受,也有拯救澳大利亞考拉的感人點滴。

紀錄片的世界向來如此豐富,它為人們呈現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無論是美食自然還是音樂閱讀,我們都可以試著去探索發現,找到自己有歸屬感的那份安逸,還有享受。

音樂是記錄人生的最好方式。

該片也是70歲的老布魯斯·斯普林斯汀最新專輯的同名電影。他與《斯普林斯汀在百老匯》的導演Thom Zimny一起執導,聚焦他如今的生活、心態和對音樂及舞臺的感悟。

這張專輯由13首歌曲組成,如布魯斯·斯普林斯汀所言,是關於個人自由與群體生活的鬥爭的一場冥想,這裡面貫穿著他的人生,經歷,音樂與生活,回想從前的時光,總會讓人深刻難忘。

人很容易迷失自己,布魯斯·斯普林斯汀年輕的時候也曾迷失過,他無法掌控自己的欲望與情緒,經歷了失敗與痛苦就會想逃跑,像一匹野馬奔向無盡的自由。但回過頭來發現,自己失去了太多,而且有些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再也不會回來了。

當我們經歷過痛苦後,最先想到的,很可能是離開那個讓自己傷心的地方。漸漸地,我們會慢慢習慣痛苦,甚至趨向於它,因為它能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

2019年末,一場持續數月的山火席捲澳大利亞,給當地的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根據澳大利亞權威調查機構的調研數據顯示,整個澳大利亞大概有20%的森林面積在這場大火中遭到破壞。

由於事故所涉及的面積超過1000萬公頃,導致幾百戶人家流離失所。更嚴重的是,這次事故中有超過10億隻野生動物被大火吞噬了,直接削減了澳大利亞野生動物的數量,還將超過500種生物推向了瀕臨滅絕的邊緣。

憨態可掬的澳洲標誌小動物考拉同樣未能倖免。這讓人們開始擔心:考拉會就此從地球上消失嗎?沒有了大森林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他們還能衣食無憂的生存下去嗎?與時間賽跑的尋找、救助、安置等一系列行動和計劃可以如願嗎?

本片選取了最生動、最及時的第一手素材,不僅記錄了大火的無情和兇猛,同時也記錄了人類點點滴滴的英勇事跡。大面積斷電斷網,當地居民在面對自己家園被燒毀的困境下仍不丟下樹上絕望的小考拉...一個個小生靈也牽動著世界各地動物保護者和愛心人士的心。

你是什麼樣的人,信仰什麼又熱衷什麼,半個靈魂都洩露在你的書架上。

尤其對作家而言,書房是他們的創作基地,也是閱讀休憩、安頓身心的地方,這裡以書籍、物品和生活的點滴細節,創造出一個獨屬於作家個人的精神世界。

書房雖然只是一個很有限的空間,但是每本書都能夠指向一個過去。一旦你打開了一本書,就會有一個靈魂甦醒。

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是在和先輩們進行靈魂上的交流。

對於文人墨客而言,書房是他們的日常起居室。作家有什麼樣的閱讀趣味和閱讀偏好,作家的思想、精神、氣質和文風何以形成,或許都可以在他們的書房找到線索和答案。

國內幾位頂尖的文化人首次向世人敞開私密的書房世界,《書房裡的世界觀》帶你分享他們美麗的精神花園和內心風景。

在《書房裡的世界觀》裡,詩人西川說過這麼一段話,「讀一本好書的時候,反倒特別捨不得讀完它,每天只看兩頁,然後就擱起來下次再讀,讓這種品味的過程儘量拉長。」

亦或許,閱讀的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交流。通過這種有效的大量閱讀,我們慢慢就能夠豐富和牢靠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至於讓自己的那片精神淨土太過貧瘠。

最後,小紀想送一句詩給大家,希望大家會喜歡——


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穆旦

相關焦點

  • 《風味人間》:風味正濃,人間真香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可以看出紀錄片創作者對於美食無國界的追求,全球化的視野,不拘一格的美食主題,炫目的視覺效果,以及美食與人們的情感羈絆,造就了它對觀眾目光、味蕾和情感的多重吸引。《風味人間》第二季,並不滿足於單純地延續,而是在語言形式上力求創新。
  • 《風味人間》第二季歸來,紀錄片向「網」而生
    第二季「雜碎逆襲史」的導演丁正曾感嘆,做《風味人間》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職業。僅僅是因為劇組可以堂而皇之吃道具麼?筆者自然不信。這次採訪雖沒目睹公司傳說中最現代化的廚房,但我們至少可以向《風味人間》總導演一探究竟:從《舌尖》到《風味》,陳曉卿與飛速變化的紀錄片市場正在經歷什麼?
  • 推薦紀錄片:《風味人間》
    超下飯治癒美食紀錄片終於更新啦~餓推薦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 中國風味人間 第二季豆瓣評分:9.4分每周日更新一集
  • 《風味人間》第2季走遍全球 耗時14個月等待香腸最佳時機
    上周日(6月7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香腸萬象集》在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更新播出。《風味人間》第2季由總導演陳曉卿、李勇,製片人朱樂賢、張平領銜,播出至今用滿滿的乾貨成功饞哭全球觀眾。
  • 《風味人間》:一部披著美食紀錄片外衣的「人間觀察」
    而小崔想,這也是為什麼像《風味人間》這樣的美食片可以輕易俘獲大批觀眾的心,因為它抓住了觀眾的「心」。也滿足了大家對「雲美食」的體驗。當然,在小崔看來,《風味人間》的成功並不僅僅是因為題材選的討巧,或者說對美食的描寫精緻逼真,除此之外,對美食背後的故事和人的故事,才是這部作品真正的靈魂,我想很多觀眾會跟小崔一樣,我們在看《風味人間》時,或許會被咱們國內各種奇奇怪怪但看起來都很好吃的美食所驚嘆,但真正能讓我們對《風味人間》留下深刻印象的,並不是美食,而是美食背後的故事,以及故事中人物的喜怒悲歡
  • 《風味人間 第二季》華晨宇的一句話道出了豆瓣9.4的神級紀錄片好看的秘密!
    《風味人間》第二季!透明姐不允許你還不知道這部神級紀錄片!由《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操刀監製的《風味人間》第二部繼續延續了第一部的神級水準。《風味人間》第一部豆瓣評分9.1。第二部還沒播完,則直接飆升9.3。
  • 《風味人間》第2季耗時14個月等待香腸最佳時機
    《風味人間》第2季《香腸萬象集》更新播出。《風味人間》第2季由總導演陳曉卿、李勇,製片人朱樂賢、張平領銜,播出至今用滿滿的乾貨成功饞哭全球觀眾。《風味人間》記錄世界各地香腸泰國天氣炎熱,酸香腸最受當地人喜愛;義大利氣候獨特,孕育出帶有漂亮大理石紋理的玫瑰色薩拉米;廣東臘腸肥瘦相間,酒香四溢,加醬汁做成腊味飯最能唇齒留香;澎湖盛產肥美海鮮,蔡文啟用時令墨魚創新出了Q彈鮮香的墨魚腸。
  • 《風味人間2》熱播,美食紀錄片何以「撩撥」人心?
    穿越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歷時2年,《風味人間2》又尋覓到了什麼稀有食材?    《風味人間2》首期主題為「甜蜜縹緲錄」,鏡頭中,在200多米高的懸崖上,傳統部落獵蜜的危險場景讓網友們震驚;家人圍坐在一起分享滴有崖蜜古隆麵包的畫面,又讓觀眾感到甜蜜與溫暖。    「食物不是孤立的,與當地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陳
  • 《風味人間2》6天後開播,先看部美食紀錄片解解饞,牛癟火鍋給力
    愛美食,愛看美食紀錄片的小夥伴又有眼福了。《舌尖上的中國》前2季總導演陳曉卿要上新啦。他導演的《風味人間》系列美食紀錄片第二季定檔於4月26日首播。本季也是一共只有8集,感覺還是會不夠看的。《風味人間》第一季裡面就曾有很多鏡頭拍得無比誘人,可以說是一場又一場視覺盛宴,吃貨們統統繳械投降,豆瓣評分達到了9.1的高分。目前距離第二季《風味人間》開播還有6天,艱難等待中的吃貨們只能靠放出來的預告續命,但光是看這些預告片就已經忍不住狂吞口水了。友情提示,千萬不要在飢餓的深夜打開,你會後悔的。
  • 《風味人間》一檔不僅僅是美食的紀錄片
    #美食測評#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檔綜藝性的紀錄片。比起之前的舌尖上的味道來,這一檔的風味人間做的可能不僅僅是美食。同是一個班底的團隊,甚至配音都沒換的風味人間,講的不僅僅是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更多的是文化之間的共同點和對食物有共同追求的各名族國家人種之間的美食感悟。風味人間人間有別與其他美食節目的開篇就不一樣,在節目的開始,鏡頭就帶我們走進了菲律賓的大山,沒錯,不是我們國家,而是東南亞國家菲律賓。
  • 紀錄片《風味人間》IP實現全球傳播
    2020年4月26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和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大型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播出。該片以全球視野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在歷史演化過程中探究中國美食的流變,勾勒出恢弘的中華美食地圖,講述人類美食故事。首播期間,只要打開騰訊視頻,全球用戶即可一同開啟一場美食探索之旅。節目英文版還在騰訊視頻海外版WeTV上線,在泰國等地區同步播出。
  • 《風味人間》:探索紀錄片內容與商業價值的平衡點|爆款法則
    深響原創 · 作者|劉語珊在《風味人間》第2季以9.2分的高評分收官後,作為這個系列IP靈魂人物的陳曉卿沒有休息,而是立刻投入了《尋味東莞》的上線和接下來《風味人間》第3季的策劃中。《風味人間2》中有大量的特寫甚至於微觀鏡頭「有觀眾微博私信問我,片子裡有這麼多大特寫的鏡頭,我們都看不到做菜的場景,你是怎麼考慮的?實際上這些特寫鏡頭是服務於年輕人的偏好的,它擺脫了大屏幕,但在手機屏幕上看起來可能恰好是最好的。」陳曉卿表示。
  • 推薦 | 紀錄片《風味原產地·雲南》
    繼《風味原產地·潮汕》之後,騰訊視頻自製的美食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系列最近又上線了第二部——《風味原產地•雲南》。「人間餓爸」陳曉卿和團隊深入雲南當地,為觀眾帶來雲南獨特的食材、食品和味道。這些美食「養在深閨人不識」,陌生又新鮮,具有濃烈的地域風情。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地的獨特風味也承載著一方人的專屬記憶。
  • 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同名書創作故事
    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由「美食教父」陳曉卿老師攜稻來紀錄片團隊打造,騰訊視頻獨家出品,豆瓣開分9.2。通過策劃這本書,我們能夠與國內頂尖紀錄片和視頻團隊合作,能夠與做書團隊打磨出作者和讀者認可的作品,這個過程學習到很多。這篇是這個項目的創作故事。
  • 看紀錄片吃雞最帶勁!《風味人間》第2季解鎖全球雞肉風情
    上周日(5月24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在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更新播出。由總導演陳曉卿、李勇,製片人朱樂賢、張平領銜,《風味人間》第2季帶著廣闊的全球視野,用世界各地的美食輪番轟炸觀眾的味蕾。
  • 上拼多多買「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開始「玩」營銷了
    而無論是雲南玫瑰醬、北京芝麻醬還是,湖南剁椒醬,這一季的中出現過的食材,你大多可以在拼多多的「風味人間」專題購買,這也是這一季《風味人間2》在商業價值方面的新賦能,即用戶能夠通過紀錄片中的片尾廣告和電商平臺專區,跳轉至拼多多中的風味專題購買紀錄片中的相關食材。
  • 《風味人間》:探索紀錄片內容與商業價值的平衡點 | 爆款法則
    在《風味人間》第2季以9.2分的高評分收官後,作為這個系列IP靈魂人物的陳曉卿沒有休息,而是立刻投入了《尋味東莞》的上線和接下來《風味人間》第3季的策劃中。這樣緊湊的節奏背後,是國內商業紀錄片前所未有的繁榮熱鬧——尤其是在美食紀錄片品類中,「風味」系列IP、《早餐中國》、《沸騰吧火鍋》、《人生一串》等等各種各樣的美食紀錄片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的「下飯首選」。
  • 9.4分美食紀錄片,陳曉卿帶著《風味人間2》回來了!
    闊別兩年,這一次陳曉卿又帶著團隊為觀眾們帶來了《風味人間2》。2018年的《風味人間》豆瓣評分9.1,這一次剛開播不久,就拿下9.4的高分! 《風味人間2》預告片 正如預告視頻所說的那樣: 「跨越高山、跨越河流、跨越海洋, 不同的土地碰撞出相似的美食, 人們從未停止尋找的腳步, 在風味中激發靈感。
  • 【節目評論】《風味人間 第二季》:網絡紀錄片創作新風尚
    導讀近期,由騰訊視頻出品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 第二季》在騰訊視頻上線獨播。該片探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美食為載體,展現世界各地多姿多彩的風俗文化,堪稱一部集食物之美、生活之美、文化之美為一體的人間風味錄。全片內容充實、製作精良、情感豐沛,讓觀眾在詩意體驗中享受視覺盛宴,在文化審美中產生情感共鳴。
  • 從《人生一串》到《風味人間》,國產紀錄片們是如何「返老還童」的?
    近日,陳曉卿的稻來傳媒聯合騰訊企鵝影視打造的《風味人間》上線,目前已播出的兩集總播放量已經超過了2億。和陳曉卿之前打造的《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一樣,《風味人間》還是能輕易撩撥起觀眾的味蕾。 但區別於《舌尖上的中國》的是,這次的《風味人間》走出了國門,將美食尋根之旅的範圍擴展至了全球,在內容上更為多元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