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不戰,《敦刻爾克》大救援

2021-02-23 天河影視收藏

感謝關注支持:

影片信息:

中文名:敦刻爾克

外文名:Dunkirk

其它譯名:敦刻爾克大行動(臺灣)、鄧寇克大行動(香港)

出品時間:2017年

製片地區:美國、英國、法國、荷蘭

導    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編    劇:克里斯多福·諾蘭

製片人:傑克·邁耶斯、託馬斯·諾蘭、克里斯多福·諾蘭

類    型:戰爭、劇情、懸疑、驚悚

主    演:菲恩·懷特海德,湯姆·格林-卡尼,傑克·勞登,哈裡·斯泰爾斯,阿紐林·巴納德,詹姆斯·達西,巴裡·基奧漢,肯尼斯·布拉納,希裡安·墨菲,馬克·裡朗斯,湯姆·哈迪

片    長:107分鐘

上映時間:2017年7月21日(美國)、2017年9月1日(中國大陸)


諾蘭經典影片回顧之一:

來自英國、比利時、加拿大和法國的盟軍士兵被困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他們在德國軍隊的包圍下,形勢萬分危急。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在陸地上,英國士兵湯米和亞歷克斯試圖逃離海灘,在轟炸中倖存;在大海上,民用船主道森和他兒子及兒子朋友喬治離開英國,想儘自己的力量在敦刻爾克拯救一些士兵,途中搭救了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天空上,皇家空軍戰鬥機飛行員法瑞爾和柯林斯駕駛噴火戰機試圖擊落正在轟炸敦刻爾克海灘的德國戰機。

當對岸的民眾紛紛駕駛私人的船隻出海救援落水的士兵、當飛行員不顧燃油耗盡追擊德軍戰機最後滑翔降落被俘,構成本片最感人的畫面。說明暫時的戰場失利並沒有奪走民眾必勝的信念。

該片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第一次執導二戰題材的影片;為了營造戰爭的緊迫感,克里斯多福·諾蘭打破常規,採用非線性敘事風格,並將對白的數量壓縮到最低 。

該片用細節而不是英雄主義來打動觀眾,是一部飽含藝術的商業電影(美國《娛樂周刊》評)。全片場面壯觀但不空洞,其出色之處不僅在於其雄心與精美的拍攝,更在於編劇兼導演的克里斯多福·諾蘭在其情感細節中注入的很多心思(《時代》(亞洲版)評 )。該片沒有渲染暴力血腥的戰爭場面,以及刻意煽情等戰爭片套路。將焦點凝聚在心理變化和動作刻畫上,步步為營地加強緊張感(《新京報》評 )。也沒有太多渲染個人英雄主義的主角視角,而是用全景式的畫面,紀錄式的鏡頭,真實呈現戰爭中命懸一線的群像(《西寧晚報》評  )。

該片簡化了「敦刻爾克大撤退」事件,省去了前因後果的故事鋪墊,一開場就單刀直入,將觀眾帶入戰場,以海、陸、空三個不同時空交織的故事結構,來展現情節的緊迫感,並推動劇情發展。視覺效果磅礴大氣,刻畫的士兵群像精彩,結尾震撼,餘味悠長。除此之外,該片還有觸動心靈的動人情節,對求生的渴望、無私救人的勇氣、為同胞的奉獻,各種閃亮的人性光輝都獲得了深入淺出的闡釋,令影片呈現出一種溫暖的人文關懷及獨具一格的動人氣質(新華網評 )。

「當40萬人無法回家,家為你而來」

後臺回復敦刻爾克,獲取支援。

往期推介:

《前哨》激戰 勝負難斷

《兄弟連》 英雄血

《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的抗戰我的家

《喬喬的異想世界》裡的魔改童年

《1917》年煉獄一瞥

亂世《黑皮書》,佳人血淚史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狂歡背後的落寞

硬漢突襲《巴爾幹邊界》

《歡迎來到東莫村》——戰火中的桃花源

相關焦點

  • 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名氣,為什麼沒有諾曼第登陸大?
    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名氣,並沒有諾曼第登陸大,主要原因無非是逃跑與進攻的區別,因敦刻爾克大撤退正好是諾曼第登陸的逆行版。其次是在運送人數上的區別,諾曼第登陸運送的人數是288萬,同時還包括大量的武器裝備;敦刻爾克大撤退是33萬人,是掉盔卻卸甲的敗兵,是在短時間內倉促完成的。
  • 圖憶|77年前的敦刻爾克:一場孕育著勝利的歷史性大撤退
    圖憶|77年前的敦刻爾克:一場孕育著勝利的歷史性大撤退 澎湃新聞記者 文若愚 實習生 倪煒 2017-09-06 19:05 來源:澎湃新聞
  • 分析影評|其實,諾蘭拍了個「假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給你看!
    而這些其實還不是毒舌君想說的重點,毒舌君想重點表達的是——其實,影片中展現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場景其實跟「真實」相距甚遠,諾蘭在影片創作上概念先行,為了達到用驚悚片、懸疑片、災難片元素重塑戰爭片的野心「小目標」,他其實拍了一個「假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給你看!也許這是許多人都沒有注意到的一點,這也是毒舌君想著重吐槽的一點。
  • 《敦刻爾克》重新定義「戰爭電影」
    與一般戰爭題材影片中經常出現的大場面不同,《敦刻爾克》大量使用中近景甚至特寫,大場景卻不太多,而且大場景也多是劇中人物所看到的。觀眾對片中節奏強烈的配樂印象深刻,也是該片引發爭議較多的,音樂幾乎從頭貫穿到尾,節奏密集,似乎永不停歇,從效果上看,音樂在營造情緒,強化觀眾現場感上起到了難以忽視的作用。  諾蘭希望觀眾能「沉浸其中」,「欲罷不能」。
  • 展現的也許是我們無可奈何的命運——《敦刻爾克》
    《敦刻爾克》故事改編自著名的二戰軍事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二戰初期,40萬英法盟軍被敵軍圍困於敦刻爾克的海灘之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形勢萬分危急。撤退過程中,英國空軍與德國空軍爆發了激烈的空戰,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將大部分士兵撤離歐洲大陸。
  • 7大看點告訴你《敦刻爾克》到底有多神!
    電影根據發生在1940年5月27日的真實歷史「敦刻爾克大撤退」改編,堪稱「敗而不敗」的奇蹟。諾蘭的這部電影中,沒有添加過多的誇張式渲染,而只是真實以普通士兵的視角,將故事說好,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的士兵,他們只有一個目的,既是「尋找生存下去的希望」。
  • 十大未解之謎之敦刻爾克大撤退
    敦刻爾克大撤退經常在世界未解之謎資料中看到,在我們歷史課本中只有不足100字的介紹,人們習慣於記住勝利者,記住諾曼第登陸史詩般的輝煌,卻忘卻了輝煌背後的星星之火——敦刻爾克大撤退。
  • 三刷諾蘭的《敦刻爾克》後,這部電影昆汀10S 十佳裡排第幾?
    昆汀也表示奧斯卡將最佳剪輯獎頒給《敦刻爾克》絕對是個正確的決定,但他也認為漢斯季默沒有靠著這部電影拿下最佳原創配樂是當年最大的遺珠之一。 昆汀表示:「這是個專屬於本片的配樂,同時也能夠定義這整個十年。」
  • 《敦刻爾克》號稱二戰大片,竟然沒有一個德國士兵
    德軍閃擊戰的矛頭裝甲部隊在影片根本沒有出現,圖片來源:作者收集,下同有些人肯定會覺得沒有問題啊,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就是因為希特勒命令裝甲部隊停止前進的愚蠢決定才讓英法聯軍得以逃出生天的嗎?其實,這是有關敦刻爾克大撤退認識上最大的誤區。希特勒是在5月24日下達這個命令的,之所以他會下達這個被眾多軍事歷史學家大為詬病的愚蠢命令,原因很多。
  • 預售開啟丨 7大看點告訴你《敦刻爾克》到底有多神!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類型:劇情 / 歷史 / 戰爭 / 懸疑主演:菲恩·懷特海德 / 湯姆·格林-卡尼 / 傑克·勞登片長:107分鐘上映時間:2017-9-1推薦人群:戰爭片、懸疑片愛好者;諾蘭迷故事改編自著名的二戰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
  • 明天上映丨 7大看點告訴你《敦刻爾克》到底有多神!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類型:劇情 / 歷史 / 戰爭 / 懸疑主演:菲恩·懷特海德 / 湯姆·格林-卡尼 / 傑克·勞登片長:107分鐘上映時間:2017-9-1推薦人群:戰爭片、懸疑片愛好者;諾蘭迷故事改編自著名的二戰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
  •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一次「奇蹟」?
    ▲敦刻爾克大撤退那麼,敦刻爾克大撤退,是英國對法國的背叛?是羞恥的逃跑?還是一場史詩式的英雄壯舉?把大撤退歸結為「奇蹟」可以說低估了相關人員的表現。湯普森認為:「眾多人員得以最終撤離,得益於皇家海軍的實力和能力,以及皇家空軍的貢獻。在大撤退行動中,唯一『神奇』的要素就是波瀾不驚的天氣。」02小船艦隊人們普遍認為,撤離行動不過是普通平民駕船渡過英吉利海峽,接回一些士兵,然後再返回英國。
  • 看《敦刻爾克》前,你需要了解這些歷史知識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被譽為「舉世震驚的奇蹟」,40萬被圍困在狹小地區的英、法、比利時聯軍,9天時間,33.5萬人成功撤退,為後來各國反擊保存了充足的有生力量,奠定了二戰勝利的基礎。在比利時迎戰德軍的英法聯軍大驚失色,隨後就被迅速擊潰,40萬英法比聯軍被包圍在敦刻爾克這一小港上。德國軍隊從西、南、東三個方向敦刻爾克步步緊逼,德軍最近的坦克離這個港口僅10英裡。但是,不知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希特勒竟然下令德軍坦克部隊停止進攻。古德裡安與龍德施泰特等德軍將領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唾手可得的英法聯軍一步步撤離敦刻爾克。
  • 《敦刻爾克》觀影指南丨 讓你分秒懸著心,無需套路
    這場撤退行動,不是人與人的戰爭而是人與命運的搏鬥《敦刻爾克》裡沒有什麼大英雄40萬人在海灘上等待救援的情景是怎樣的?數以千計的士兵擠在碼頭渴望救援船到達的第一時間登船的心情是怎樣的?在《敦刻爾克》中,黑壓壓的人群,會讓你產生強烈的壓抑感。
  • 敦刻爾克:建議大家跪著看…
    敦刻爾克大撤退敦刻爾克(法文:Dunkerque),法國南部瀕臨多佛爾海峽的一座古城。有顏色鮮豔的法國漁船,有運載乘客的旅遊船,還有維修船、掃雷艇、拖網漁船、驅逐艦、救援船、雷達哨船……有人開玩笑說:英格蘭所有能漂浮的東西,全部都去了敦刻爾克。 這支難以形容的船隊,由各式各樣的英國法國人駕駛。
  • 《敦刻爾克》:一部戰爭片?還是名垂影史的懸疑驚悚片?
    海上的救援力量和空中的飛行員>諾蘭此前就曾多次混合使用IMAX膠片和35毫米膠片,而對於《敦刻爾克》,他更進一步——全部使用大尺寸的它的大畫幅天生適合拍那種成千上萬人的大場面,但它在呈現些微細節時也同樣出色。
  • 敦刻爾克大撤退裡面包含有12萬法國人,你知道嗎?
    圖1-1. 上文說道,敦刻爾克大撤退源於德軍與盟軍在法國的作戰,其主力自然是強大的法國軍隊。 法國在二戰時到底有多強大? 請看下面這段介紹。
  • 《敦刻爾克》戰爭電影二戰主題,33萬士兵的奇蹟成功撤離
    今天,我想推薦一部二戰戰爭片《敦刻爾克》《敦刻爾克》Dunkirk於2017年9月1在中國大陸發行。在電影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中,當時40萬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被敵人包圍,面對敵人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那時,我和一個好朋友去看電影。說實話,我很擔心。有時候我抑制不住。當士兵們被困在8英裡長敦刻爾克海灘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沒有希望,只有絕望,窒息感被困在深淵使人們在戰爭中變得越來越殘酷。
  • 敦刻爾克歷史解密:英國人真的坑了法國人嗎?
    不過,在他的新片《敦刻爾克》中,諾蘭首次聚焦了二戰期間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這一現實題材。這是諾蘭從小聽到大的故事,承載了太多厚重的歷史和人物。電影沒有細說敦刻爾克大撤退發生的前因後果,諾蘭的海陸空三線敘事視角更注重塑造親歷戰爭的體驗感,而非事無巨細的去呈現完整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