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點評消失在手機裡 商業化過度丟掉了信任

2021-01-18 中關村在線

合併五年之後,大眾點評終於在公司名稱中消失了。9月11日,美團點評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名稱擬簡化為美團,美團點評也最終成為了歷史。有知情人士表示,今年7月美團總部前臺大廳的公司名稱中就已經沒有了點評二字。大眾點評不僅僅消失在了公司的名稱裡,也消失在人們的手機中,其原因不止是過度商業化造成。

大眾點評被美團吃掉

過去的5年是大眾點評失去的5年。合併之初,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兩家公司的總裁也分別擔任聯席總裁和聯席董事長。

不過也就在一個月之後,張濤就不再擔任新公司聯席CEO,整個公司的發展也開始向美團傾斜。自此之後,美團系誕生的新業務基本都冠上了美團的名字,這個所謂獨立運營的點評再也沒有了分支品牌。

事實上,大眾點評早已經是一個被美團吃掉的狀態,這點從手機App就可以明顯看出。大眾點評App仍然獨立於美團App之外,但是隨著功能的不斷完善,美團App已經基本覆蓋大眾點評的基礎功能,也許點評本身就是美團的一個部分。

打不過真正的社交軟體

大眾點評也曾經寄希望於社交或者直播能夠挽回自身昔日的榮光,可惜的是,社交和直播無法成為大眾點評翻身的法寶,反倒成為了他們市場份額加速缺失的催化劑。

大眾點評其實擁有一定的用戶粘性,網站本身的賣點就是用戶評價,UGC內容決定了大眾點評的發展。然而,過去幾年的經驗一再顯示,重社交應用吸收其他應用功能的速度遠超人們的想像。

人們想要選擇一家餐廳或者一家桌遊吧,不會再去完全參考陌生人的意見,而是更加信任熟人或者是KOL。因此,大眾點評儘管加入了許多時下流行的功能,但是還是無法挽回頹勢。

過度商業化破壞了公信力

人們更加信任熟人或者KOL,也是因為大眾點評過度的商業化開發而導致的。各種點評上的爭議一直伴隨在大眾點評的身邊。大眾點評用戶的爭議主要在於未消費的情況下是否可以點評。

如果沒有消費就可以點評,那麼評分的參考意義也就不存在了,大眾點評的立站之本也就不復存在了。這樣的公信力被消磨殆盡之後,平臺顯然無法再次復興。

評價軟體翻身難

正像我們前面說的那樣,隨著大眾點評的各項功能被其他的各種App「吃」掉,加之自身過度商業化導致的公信力缺失,大眾點評開始消失在人們的手機裡和視野中都是一件可以預見的事情。

人們對於評價軟體的需求依舊旺盛,只不過當越來越多的平臺都可以直接提供一個評價體系的時候,用戶是否還需要一個點評聚合類平臺就已經是一個問號了,更何況是一個公信力被破壞了的平臺。大眾點評退出人們的視野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如果想要翻身,今後只能難上加難。

結語

在傳統產業生態鏈中,往往垂直可以取勝,但是點評這個垂直軟體卻失敗了,過度商業化,失去公信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該垂直的垂直,不該垂直的不要硬從屬於本身一部分中撕裂出來垂直。

(7529708)

相關焦點

  • 大眾點評網推開放平臺試水商業化 婉拒多項競爭性服務入駐
    1月21日晚間,大眾點評網宣布,開放本地商戶信息、點評、優惠、團購等內容,這是國內首個O2O開發者平臺,高德、印象筆記、盛大、通用汽車等公司已經加入到該平臺參與測試。未來,大眾點評網還將開放商戶預訂、電子會員卡等服務,與開發者探索更多合作的可能性。大眾點評網作出這一決定並不讓業界意外。
  • 大眾點評容不下點評
    很多在這家店消費過的人都跑去大眾點評上寫評論質問餐廳。畢竟既然有這種活蟹換死蟹的事發生,那就說明這不是第一次。怎麼著都得讓這家餐廳給大眾一個說法吧?可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再去看,大家的評論竟然全都沒了。嗯,在餐廳的評論區裡找不到了......
  • 大眾需要點評模式,但恐怕不再需要「大眾點評」了
    其中並未提及大眾點評。儘管美團承諾大眾點評保持獨立發展,但從更名舉動仍可看出,大眾點評在美團的體系中存在感已經比較微弱了。此時距離大眾點評被美團收購已有5年之久,雙方還是沒能熬過「七年之癢」。不僅是在美團體系中,大眾點評在如今市場上的存在感也所剩無幾。這不免令人唏噓。
  • 300元刷好評、大V要挾商家:合併後的大眾點評,不再屬於大眾!
    V點評,大眾點評越來越不大眾了! 從被虛假好評欺騙,再到真實差評被屏蔽,大眾點評的可信任度似乎不斷降低。同時,關於大眾點評的「商業化評論產業鏈」,已經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那麼,商業化評論產業鏈是如何組織起來的呢?
  • 大眾點評變味了?
    而如今,「大眾點評必吃榜再次踩坑,再也不相信必吃榜了」、「以前只要出去吃飯幹啥都會看大眾點評,現在覺得真的好坑,因為在好評裡找到兩三條真實差評太難了,」網友在微博上吐槽。曾經小而美的大眾點評,在被美團合併後,商業化導流的氛圍越來越重,內容越來越雜,當一個以高質量UGC內容為生的社區,失去了它的口碑,大眾點評的靈魂還在嗎?能刷好評,也能刪差評好評如潮的店鋪到店之後發現「踩坑」,答案顯而易見,這些好評是刷的。
  • 大眾點評變味了?|| 深度
    以往,很多人的日常是,著急找飯店用大眾點評,有閒了跟著大眾點評必吃榜打卡,到了飯店,點菜都不看菜單,直接參考大眾點評網友的推薦,大眾點評曾是吃喝玩樂的最佳指南。而如今,「大眾點評必吃榜再次踩坑,再也不相信必吃榜了」、「以前只要出去吃飯幹啥都會看大眾點評,現在覺得真的好坑,因為在好評裡找到兩三條真實差評太難了,」網友在微博上吐槽。
  • 騰訊投大眾點評網:互利合作還是同床異夢?
    宣布合作當天下午,大眾點評就迫不及待入駐了微信的「我的銀行卡」,而這個位置原本應該是屬於微生活的;同時,在手機QQ中,大眾點評也幾乎獨自霸佔了生活優惠菜單,並第一時間接入了手機QQ的行動支付,只給微生活留下了優惠券等零星位置。
  • 大眾點評「亡」於2020
    這也促進了點評內容作為一種評判工具的成長。 而大眾點評商戶數據的積累是由用戶和大眾點評的銷售們共同完成的。一些喜歡分享的用戶發現家附近出現了一些新餐館或者美髮店什麼的就去添加在點評網上,順便寫一篇消費體驗獲得點評積分,再順便在朋友圈裡炫耀一下我是美食達人等等。
  • 大眾點評網與美團的O2O決戰:平臺PK自營
    隨著大眾點評投資餓了麼、並把團購業務也深入到美團核心的三四線城市市場,今年以來,雙方全國各地地推人員之間也不斷爆發出「武鬥」衝突事件。  不過,總的來說,大眾點評和美團在垂直領域的布局還是顯現出截然不同的發展思路。
  • 大眾點評與美團今年迎來O2O大決戰
    而另一面,當美團和大眾點評激烈爭奪O2O頭名時,百度和阿里也不甘落後局面。百度CEO李彥宏此前親自為百度糯米站臺,高調承諾在三年內向糯米業務輸血200億元;阿里的野心則集中在口碑網,注入淘點點及螞蟻金服的線下資源和團隊,並依靠手機淘寶和支付寶錢包等為其導流,初期投資60億元。「2015年會是O2O真真正正大決戰的一年。」 美團CEO王興在公司年會上曾對外聲稱。
  • 紫金新評:大眾點評變味兒,小心用戶用腳投票
    而這些,大眾點評都可以幫你解決,這是傳統網際網路的用戶,特別喜歡的方式。打開大眾點評,不需要你耗費腦筋,參考網友們給出的推薦,就可以找到陌生城市裡吃喝玩樂的最佳地點。這是不少經常出差或者旅遊的人們,慣常的操作。實際上,用戶點評的模式,在早期是非常具備吸引力的。當時的點評者分享美食經驗,甚至是「炫耀」,這個形式一度非常的活躍。
  • 在大眾點評、小紅書們眼裡,每個中年男人都是色狼
    最近,陸玖財經身邊很多男性朋友發現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他們被算法集體判定為了「有特殊需求」的用戶,比如他們用手機打開大眾點評搜索周邊SPA(水療),系統就會給他們匹配很多一看就很「激情燃燒」的店鋪,而在同位置的一名年輕女性用戶查看周邊SPA,結果就完全不同,一切都很正常;小紅書的同城展示結果也一樣,展示給中年男性的都是很露骨的年輕美女,她們的動態大多以交友為目的;甚至抖音也能不斷的刷到各種交友用戶
  • 大眾點評消費記錄曝光 患癌博主被指「賣慘」博同情
    視頻中,「虎子」自稱患肺癌四年半,家中負債纍纍,妻子失業,兒子年幼,父親重病臥床,母親又為了秋收玉米賣錢給他住院勞累過度導致中風。他的遭遇博得不少網友的同情,視頻播放量也水漲船高。5月24日,有網友突然扒出虎子的大眾點評帳號。帳號動態顯示,在他患病的幾年間,斷斷續續在大眾點評發布了500條動態,消費足跡囊括各種海鮮、火鍋餐廳,住酒店,做足療,去4S店給自己的寶馬車保養……
  • 大眾點評變味了:沒了「大眾」,容不下「點評」
    網際網路生活裡,評價機制的存在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不僅僅是電商平臺,外賣平臺、網約車平臺、本地信息平臺…而我們消費前也習慣看一看軟體中的評價,就像小編吃飯必看大眾點評……網友吐槽 / 圖源深燃而如今," 大眾點評必吃榜再次踩坑,再也不相信必吃榜了 "、" 以前只要出去吃飯幹啥都會看大眾點評
  • 控評的大眾點評,正在失去年輕人
    在網紅店的點評頁找差評比找對象還難第10086次踩坑後,身在美食荒漠的小周終於開悟了——或許世上本來不存在必吃榜,刷好評的人多了,也就出現了必吃榜。本以為新《廣告法》實施後,活在廣告裡的各式彩虹屁都會絕跡,沒想到,用戶點評區倒成了最大的法外之地。
  • 大眾點評網推出開放平臺 公開點評信息
    【中關村在線軟體資訊】1月22日消息:  近日,大眾點評網正式推出國內首個O2O開發者平臺「大眾點評開發者平臺」。平臺上的應用可使用大眾點評平臺上的本地商戶信息、商戶點評、優惠及團購等內容。目前平臺主要包括大眾點評API和開發文檔,開發者可以在開發文檔的指導下,使用其API開發面向終端用戶的應用。
  • 控評的大眾點評 正在失去年輕人
    在網紅店的點評頁,找差評比找對象還難第10086次踩坑後,身在美食荒漠的小周終於開悟了——或許世上本來不存在必吃榜,刷好評的人多了,也就出現了必吃榜。本以為新《廣告法》實施後,活在廣告裡的各式彩虹屁都會絕跡,沒想到,用戶點評區倒成了最大的法外之地。
  • 大眾點評點評後不顯示,大眾點評過濾評價的原因
    大眾點評點評後不顯示,大眾點評過濾評價的原因。商家們應該都知道,優質的好評是引流客戶到店鋪消費的關鍵,所以不少商家們都花費很多時間、金錢、精力在點評版塊上,叫親戚朋友、僱傭寫手們寫好評。但是後面商家可能會發現,那些五星好評不顯示/被刪除,這是什麼原因?
  • 大眾點評商家怎麼維護好點評版塊?
    大眾點評商家怎麼維護好點評板塊?大部分一、二線城市的人群喜歡使用大眾點評,一到空閒時間就會拿出手機看一下周圍有沒有消遣的地方可以玩,如果有口碑好、被眾多人安利的食物/景點,那麼也會抽空去打卡的,所以店鋪的點評版塊決定著交易額。
  • 戰略高地:大眾點評網的LBS平臺
    第2站 大眾點評網 上海·易園創意園第二站的大眾點評網是這一系列採訪中,唯一一家北京之外的企業。除了前面提到的種種意義,大眾點評網還是第一批「Web2.0」網站中僅存的碩果之一。在移動網際網路之前,大眾點評網一樣過得很好,但有了移動網際網路,一切都變得更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