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Sonatine,不是北野武的《奏鳴曲》

2021-02-17 B10現場 B10 Live


 

在處女作《D.A.N.》和EP《Tempest》之後,

D.A.N.還參與了兩首作品:

一首是Yasuyuki Horigome(前Kirinji成員)的《EYE》,

D.A.N.參與創作了詞曲;

另一首是Silent Poets的《Simple》,

D.A.N.主唱櫻木大悟作為嘉賓擔任人聲。

這兩首作品各有千秋,

但結構和紋理均展現出D.A.N.音樂的另一種進化模式。

D.A.N.的加入,給他們染上了一抹獨特而憂鬱的色調。

接下來便誕生了D.A.N.的第二張全長專輯《Sonatine》。

這是一張變化與不變共存的作品。

在《Sonatine》完整版發行之前,

D.A.N.先行推出兩首新單曲

《Chance》和《Replica》。

鋼鼓的音色消失了,

樂隊也沒有用合成器來替代,

但樂曲仍流暢地進行,沒有任何違和感。

這是本張專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個變化。

▽ D.A.N.- 「Chance」 官方MV

開篇的《Chance》已經讓人飛入雲端,

爾後一首深邃的house曲風《Sundance》

用憂鬱的合成器交織成詩,

極簡主義的旋律隨著貝斯的律動而煥發生機。

櫻木大悟絕妙的假聲迴響在恰到好處的節點,

讓人感嘆這才是D.A.N.的真正魅力。

 

在隨後的純器樂作品《Cyberphunk》中,

節奏如魚得水,自由玩耍。

《Pendulum》在專輯中段接入,猛烈而黑暗,

生動地補充了美麗短暫的間隙,

反覆的短語漩渦,創造出危險混亂的氛圍。

下一首作品《Replica》是一首獨立R&B,

通過寂靜而深邃的低音節奏,

清晰地映照出聽者的內心。

歌詞唱到「沒有什麼值得驚訝的,

「只有背景音樂在夜晚流動,在夜晚重複」。

《Borderland》令整張專輯的情緒達到一個高潮,

最終在《Orange》中

迎來一個溫暖、具有顆粒感的結尾。

《Sonatine》令人聯想到北野武導演

的同名電影《奏鳴曲》

這部電影的原聲音樂是一出迷你音樂劇,

低音貝斯合成器、打擊樂、鋼琴共同營造出鬼魅的氛圍,

與D.A.N.的第二張作品有著微妙的相似之處。

這張專輯的作曲和編曲更強調整體的流動性,

每首歌都打磨得能恰到好處地契合,同時,

人聲部分愈加成熟精湛。

D.A.N.的歌詞同樣十分有趣。

許多詼諧的字句在賦予音調之後變得浪漫起來,

歌詞盤旋耳畔,帶來憂鬱和苦澀,

其美感與香菸瀰漫類似。

New Noise榮譽呈現

D.A.N. 2018 中國巡演

9月6日  深圳  B10現場

預售120 現場150

購票

相關焦點

  • 《奏鳴曲》死的浪漫
    不在將自己硬塞進一個活著的理由中,或者為了活下去平白無故的背上種種意義,或許這個就是一個男人對於死的浪漫,就如同那些種種點點,在那個拋開一切無所事事的沙灘上,迸發的 sonatine(小奏鳴曲)一樣。死亡真的是對於人最大的暴力麼?或者那是最初也是最後的安慰。。。。醉了,原來死也是如此的彌醇。。。PS:看來真的只有北野武,才能讓久石讓的音樂顯得那麼的動人於心肺。
  • 《奏鳴曲》視角 View|雙面北野武的「奏鳴曲」
    將這兩種極其突出但截然相反的元素結合得最為⾃然的是北野武的第三部導演作品《奏鳴曲》。》(1993) 藝術海報 by Gokaiju《奏鳴曲》⼀⽅⾯繼承了⽇本現實主義⿊幫⽚的傳統。——《北野武談北野武:神出⿁沒》與⼑、溫情與殘酷、對死亡的迷戀。《奏鳴曲》(或者說北野武⾃⼰)的偉⼤在於成功地在⿊幫⽚的框架內表現出了⽇本⽂化⾃古以來的核⼼⽭盾與核⼼意識,這是以往專注於打打殺殺的⿊幫電影所⽆法觸及的。
  • 《奏鳴曲》北野武的菊與刀
    》中的一對在角落練習的漫才演員似乎就是曾經的自己;第三是爛車技,北野武通過電視節目賺到大筆的錢,但對生於貧困社會底層的孩子而言,想要的往往不是最好的,而是童年時夢想的,他買了輛保時捷,但因為沒放手剎導致第一次開就燒成灰燼,《菊次郎的夏天》和《奏鳴曲》都揶揄過自己的這段糗事。
  • 《奏鳴曲》北野武不用你評價
    曾經有個大佬說你什麼時候覺得你自己是個有趣的人,你就看看奏鳴曲 當時隔5年再看這片子忽然覺得人生可能就是這樣的無聊且枯燥。是在有趣中尋找無聊還是在無聊中尋找有趣,想著想著人生可能就在這兩者之間過去了。當我覺得自己足夠有趣時,看完片子感覺自己是個無聊的人。那幾個月亮的空鏡頭,每次的景別不一樣 沙灘的各種遊戲,電梯裡的槍戰,懸崖邊手榴彈爆車後的故意越軸,拍的很多鏡頭很有新意。
  • 《奏鳴曲》那年夏天,寧靜的北野武
      連續三天的期末考試之後想找一部輕鬆的減壓,哪知手一滑放了《奏鳴曲》。我不愛看黑幫片,但大叔的總是特別的,回想起《導演萬歲》裡面滑稽的黑幫那一段,我沒按停止。  如果誰再稱大叔什麼「暴力宗師」,什麼「美學暴力」電影,都是不可理喻的。如果我說北野武是寧靜的。  「我愛硬漢。」
  • 《奏鳴曲》沒讀懂北野武
    北野武的《奏鳴曲》,從一個星期之前看到一個星期之後,我知道很難看懂,沒想到的是看完了還沒看懂。既然沒有讀懂他的心,就只能讀一讀他的「戲謔」了。紙人,歌舞伎,換槍遊戲,相撲,陷阱遊戲,打火槍,打飛盤……一群用刀槍說話的黑幫躲避在海灘邊的小屋,老大(村川)帶領著玩起了童年純真的遊戲。陷阱遊戲中騙手下快跑落入預設的陷阱,掉進去的有一絲尷尬又無傷大雅。
  • 北野武《奏鳴曲》:像花火一樣綻放生命
    就像很多人喜歡《人民的名義》中的大反派祁同偉、《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他們也同樣喜歡亦正亦邪的老流氓——北野武。 他們在另一種社會秩序中,活的生龍活虎、為所欲為。北野武的影像世界分裂成兩個極端:黑暗與光明,死亡與生存,殘酷與慈悲。一極是《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菊次郎的夏天》,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另一極是《座頭市》、《奏鳴曲》,嗚咽著人性的黑暗。
  • 北野武《奏鳴曲》:像花火一樣綻放生命
    就像很多人喜歡《人民的名義》中的大反派祁同偉、《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他們也同樣喜歡亦正亦邪的老流氓——北野武。北野武的影像世界分裂成兩個極端:黑暗與光明,死亡與生存,殘酷與慈悲。一極是《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菊次郎的夏天》,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另一極是《座頭市》、《奏鳴曲》,嗚咽著人性的黑暗。
  • 《奏鳴曲》雙面拍子武
    黑幫中層幹部北野武和手下集體出徵,到衝繩打仗。那個架勢順著往下寫可以往《教父》的風格上靠,但整個過程卻像是一場悠長的假期。機場接送麵包車上的冷飲,打仗的臨時住所,打傘等在路邊的同僚,夏天的雨和寧靜的海,現在回想起來這些純真的片段總是與另一面的暴力可以完全割裂開來,又互相應和,這就是迷人的雙面北野武。《奏鳴曲》於93年上映以後,北野武在94年酗酒開摩託車出了車禍。
  • 《奏鳴曲》毀滅,他說
    所以,在看這最後一部《奏鳴曲》前,我已原諒並忍耐了近期北野武的破碎和調皮,原諒了他削尖腦袋往威尼斯電影節鑽的厚顏,並在我的大師牌位中把北野武頭上那頂冠冕摘下,換上一頂滑稽且憂傷的小丑帽。    但《奏鳴曲》又令我絕望著驚訝了。我把它和《花火》並看是因為我覺得《花火》中的所有元素,在《奏鳴曲》中都已或多或少的顯現。
  • 《奏鳴曲》耐人尋味
    今天刷微博,看到有博主發奏鳴曲的圖片。真的覺得這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特別是一個人看的時候更加有趣。為什麼有趣呢,看看裡面北野武這個大哥和他的小弟們玩那些可愛又幽默的遊戲,真的流露出來一種真實感。這種真實感跳脫出了電影,撫慰著那一個夜晚獨自對著屏幕的我。裡面的槍火也仿佛是浸透著生命的熱量。這裡並不是說我個人崇尚暴力,只是覺得電影裡那種用槍對著敵方的扣下扳機的一刻,真的有如親自去復仇的快感。
  • 《奏鳴曲》男人電影
    一起看了兩部男人電影:日本的《奏鳴曲》,美國的《決鬥猶馬鎮》。《奏鳴曲》 1993 北野武作品一個黑社會中層幹部,與他的四個兄弟,死前的一段快樂時光。北野武,毫不做作的導演和演員。沒有任何浮在表面的東西,一切都是實在的。(不是矯情地說:讓我在雪地上撒撒野!)雖然這個片子還不足夠成熟,但足以看出一個大師的起步。或許有一天,他能面對黑澤明。每一個大師的作品都是發自內心的,與其他任何無關。《決鬥猶馬鎮》(3:10 to Yuma)一直不喜歡香港的武俠片,大陸的更不用說。
  • 【豆瓣電影日曆2021】大男孩們的天空;子彈爆頭前,劃破空氣的聲響是死亡的《奏鳴曲》!北野武作品(網盤資源)
    導演: 北野武編劇: 北野武主演: 北野武 / 國舞亞矢 / 渡邊哲 / 勝村政信 / 寺島進 / 大杉漣 / 森下能幸 / 津田寬治 / 木下邦家 / 克裡斯·布裡頓 / 水森コウ太 / 逗子とんぼ / 矢島健一類型: 劇情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語言: 日語上映日期: 1993-09-10(日本)片長: 94分鐘又名: 小奏鳴曲
  • 電影《奏鳴曲》裡的江湖與宿命
    很久沒有看到能真正震撼心靈的電影了,直到看到這一部《奏鳴曲》,這當然也是很久的事了!北野武,聽過這個名字,還是在《愛情公寓》裡美嘉冒充悠悠經紀人陳太懵導演時,旁邊扮演北野武手下的關谷則適時地裝作冷酷,順帶半臉的抽搐。冷酷的北野武,面無表情的電影角色,比之大家熟悉的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系列,卻是「暴力美學」的真正詮釋者。
  • 《奏鳴曲》一群殺人不眨眼的黑社會,像孩子一樣在海灘上玩耍
    但你開槍很快」「我開槍快是因為我害怕」「但你不怕死」「越怕死,你就會希望自己快點死」電影《奏鳴曲》臺詞這是本片《奏鳴曲》裡,女人跟北野武的對話。,通過正反兩面的刻畫及塑造,讓人了解黑道也有童真的一面,不是只會殺人放火。
  • 豆瓣電影日曆 2021 年 1 月 18 日《奏鳴曲》
    片名:ソナチネ  奏鳴曲  Sonatine分類:驚悚  犯罪  動作片長:94分上映日期:1993年6月
  • 《奏鳴曲》「叛逃」
    北野武對於黑社會題材的熱愛似乎是超越了其它一切題材的。也許在他看來再沒有比黑社會題材更能極致地體現世界的充滿了「無處不在的威權的可怖性」(葉廷芳)和「作弄人的生命的『法』」(同上)這一屬性。「沒有擁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種追求最後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而即便如此,「為了這個世界,你可笑地給自己套上了挽具。」卡夫卡在一百多年前那堆臨死前叮囑友人燒毀的文稿裡如是總結他眼中的人生。
  • 《奏鳴曲》玩真的嗎?
    觀北野武《奏鳴曲》 北野武說過,星星為什麼會發光,是因為它在不停的燃燒自己,而他也想成為一個不停燃燒自己發光的人。 我想要燃燒,只是不知道為什麼火柴遲遲點不燃。當槍從子彈裡射出的時候,持槍人是想來點真的。只是我好像被什麼東西困住了,不敢玩真的。為什麼不敢玩真的啊,因為害怕,害怕的人才會早早拿槍指向自己。
  • 《奏鳴曲》:有人才有世界
    《奏鳴曲》:有人才有世界劉強愛電影兩種電影最難拍。一種是高度寫實的,說人話就是看起來非常真實的;一種是高度寫意的,說人話就是看起來特有範兒的。真實和有範兒確實是相反的,只要給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觀察,所有的範兒都能被庸常泡發成真實。
  • 視相專欄溫故知新特輯|《奏鳴曲》:在成人世界裡,菊次郎終究沒能挺過這個夏天
    該怎麼看北野武這部《奏鳴曲》?導演自己認為:「當一個學鋼琴的人開始彈奏鳴曲,意味著他琴藝的基礎已經好一些了。」可以說,《奏鳴曲》才是北野武暴力世界的真正起源——而不是他的處女作《兇暴的男人》。在《兇暴的男人》裡,暴力有著單一的源頭。這種源頭,建立在主角,一個暴力刑警與社會的交流上:為除惡的義理、同僚的義氣,和出於保護親人的憤怒而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