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米其林二星 L'ATELIER 法餐巨匠Joël Robuchon的美食帝國

2021-02-27 EatingMan美食日誌

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體,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位於外灘十八號這幢富有歷史意義的大樓內的喬爾·盧布松美食坊,是品牌在全球第十二家店。裝潢格調與其姊妹店無異,非常時尚氣派,最佳位置當然是圍繞著開放式廚房的櫃檯座位。經典的法國菜滲著點點現代風味,細膩精湛的廚藝已令用餐層次升華至味覺的藝術體驗。用餐前不妨點杯雞尾酒,順道欣賞外灘景色。」

——米其林指南 上海2017 評審員評價 

提到法國菜,就不得不提一個名字—Joël Robuchon。這位餐飲界的傳奇人物,與Gordon Ramsay,Alain Ducasse並稱米其林世界三大廚師。

Joël Robuchon,15歲從餐館學徒做起,28歲成名獲得「法國工藝大獎」,36歲在巴黎開設自己的餐館,僅僅3年之後就獲得了米其林三星。現年70多歲的Joël依然活躍於世界頂級餐飲圈,截至2016年末,旗下在世界各地經營管理著26家餐廳,獲得了31顆象徵著美食界最高榮譽的米其林星星,位列全世界名廚之首。

Joël Robuchon旗下,除去酒吧、餅屋及精品店外,真正定位於Fine Dining的品牌共有四個:Joël Robuchon Restraunt,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LA TABLE de Joël Robuchon,Robuchon au Dôme,其中以Joël Robuchon Restraunt最為高端。

2016年初,Joël Robuchon在上海外灘18號插旗,開設旗下時尚法餐品牌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及茶點餅屋Le Salon de thé de Joël Robuchon。L'ATELIER在法文中是美食坊的意思,定位於休閒法餐,相對應的Le SALON 主打法式糕點和下午茶。

同年年底,米其林大陸地區第一本紅色指南 上海2017 發布,外灘18號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毫無懸念的榜上有名,為Joël Robuchon再添2星,成為了法國菜中米其林評星最高的餐廳。

入口處就能感受到這是一家標準的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整體黑紅的裝飾風格,與香港店如出一轍。

「先生 您好,這邊請。」

由一位臺灣腔女侍者負責領位,在L'ATELIER招牌的U型吧檯位就座。

「這裡的女侍者明顯比隔壁Ginza Onodera的質素高嘛。」 同行的老友細語道。

「同意,不過聽說更漂亮在5樓Hakkasan,你下次去吃吃看。」 我也開起了玩笑。

上海店的餐具沿用L'ATELIER所有分店的一貫標準,銀器全部採用法國品牌Christofle,水晶杯為奧地利品牌Riedel,瓷器為Joël Robuchon全球訂製品,基本都為各自領域的一線品牌。

L'ATELIER——木質吧檯桌圍繞著黑色的開放式廚房,廚房配以單色拋光不鏽鋼和紅色的鐵板,招牌式的流暢線條。據Joël Robuchon本人曾接受採訪時介紹,這個成為L'ATELIER招牌式的U型吧檯設計,靈感主要來自於日本壽司臺。所以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這個品牌也是在2003年於東京首度登場,之後火速走紅,相繼落戶巴黎、倫敦、拉斯維加斯、紐約、香港、臺北和新加坡,現在來到了上海。

除去餐位主要為吧檯位置這一特徵外,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還有一大招牌,就是廚師的那身黑袍。「L'ATELIER以黑、紅為主,廚師穿白,對食客來說太刺眼了。」正是Joël Robuchon這一個性化的追求,之後這身黑袍成了L'ATELIER的標誌性裝扮,當然也吸引其他廚師跟風。

「喝水吧。」

「Sparkling or still ?」

「Sparkling。」

不一會,呈上了兩杯氣泡水。由於店裡燈光較暗,侍酒師在我們對面的操作臺上工作,但我們還是看不清楚是什麼品牌的氣泡水。

「伐曉得這裡是用撒牌子的水?」 我與老友小聲說道。

大概是聽到了我們的上海話對話, 侍酒師將水連瓶一起拿了出來。

「法國額 Badoit。」 原來這個侍者也是上海人。 

氣泡水打開食客的味蕾,舒緩他們的情緒,是用來調和顧客與食物、與食物製作者之間關係的。這裡選擇的是法國品牌Badoit,氣泡比較溫和,水味偏中性,在氣泡水中也屬於中端的評級,義大利SOLE、挪威VOSS定價,這兩款在魔都高級西餐廳中盛行的品牌,都是優於法國Badoit的存在。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除去零點(à la carte)外,有三套套餐可供選擇,分別是招牌套餐創新套餐以及茹素套餐。茹素套餐,自然是為素食主義者準備的。創新套餐為L'ATELIER Shanghai行政總廚Francky Semblat與Joël Robuchon一起為上海店創新開發的菜式。招牌套餐自然是Joël Robuchon享譽全球、經久不衰的特色菜餚。 

同老友都選擇了招牌套餐。之後,還是這位來自上海的侍者呈上當日的餐前麵包。

 「麵包這麼多阿,早知道套餐都不需要點了。」 老友同侍者開起了玩笑。

「哈哈,不過香港L'ATELIER也是這樣的,估計是這個品牌的標配。」

 「您去過香港店?」

「嗯,米其林三星,但是比上海店便宜。」

「我們總廚Francky是澳門Robuchon au Dȏme過來的,也是米其林三星評級,跟著Joël Robuchon做了很多年了。」

餐前麵包種類繁多,羊角包(Croissant)不錯,酥皮偏油香味重,老外喜歡的風格。由於本人麵包類只吃羊角包,故無法給出其他評價。

據侍者介紹,這裡的黃油是Joël Robuchon與某品牌合作的定製款,嘗過之後,覺得非常一般。首先高檔西餐廳提供的黃油口味以無鹽(Unsalted)為主,配以海鹽自由進行調味,這裡是直接上低鹽黃油。其次是在黃油溫度沒問題的情況下,很難抹開。純粹從黃油來看,甚至不如米其林上海2017一星餐廳 璞麗酒店的PHÉNIX(PHÉNIX食評戳這裡)。

玉米慕斯,檸檬凍及甜羅勒

Sweetcorn mousse, citrus jelly and pesto

仔細觀察,整個成品其實分為三層,最上層是檸檬啫喱,中間為玉米慕斯,最下層是羅勒醬。Topping裝飾用到的是爆米花法國辣椒粉香蔥碎

單從食材來看,根本想像不到口味竟然會如此融合。慕斯口感絲滑,而且溫控得相當之好,並非冰鎮。點綴的辣椒粉及香蔥,略微帶點惹味,但不會破壞玉米慕斯的整體味道。爆米花增添了卜脆的口感。這是一道不錯的開胃前菜。

經典蟹肉魚子醬佐龍蝦凍及椰菜泥

Imperial caviar and king crab refreshed with crustacean jelly, cauliflower cream

「這道菜,好漂亮。」 驚嘆來自於鄰桌和我們差不多時間入席的女生,看來是和我們選擇了同樣的套餐。

「這是Joël Robuchon設計的招牌菜式。」 侍者頗為自豪的解釋道。

「蠻好的,只不過我有密集恐懼症。」 本人自言自語起來。

對於這道菜,分拆來看,最中心部分為底層蟹肉Tartar,覆蓋著滿滿一層魚子醬,最後以食用金箔作點綴。淡黃色一層為龍蝦湯,做成啫喱狀,一朵朵的為椰菜泥,綠色點綴是歐芹油

這是一道冷湯頭盤,個人認為龍蝦湯做成啫喱形態,好處有兩個,其一固態比起液態來,更方便各食材的擺盤。其二,冷湯的關鍵是口感上的溫度,固態對於我們口腔感受而言,更加溫和。詢問魚子醬的產地及魚種,侍者無一可以作答,這點也頗為尷尬。總體來說,這道菜好看,也很有新意。

鹹黃油香烤龍蝦,燉煮青菜和五香龍蝦湯

Roasted lobster, stewed peas with bok choy and a spiced lobster bisque

「先生,接著為您上的這道菜,也是Joël Robuchon的招牌菜之一。」 從入席就服務我們的上海侍者介紹道。

「這道菜我在香港店看到過,沒想到連容器都一樣。」

「這邊的總廚有改良,試下。」

「不會是用海蝦頭熬的湯吧。哈哈。」 老友風趣地說道。

「絕對不會,只用到龍蝦頭。」 侍者斬釘截鐵地答覆。

應該是沒有,海蝦頭腥味重,這道龍蝦湯湯頭味道很好,除了略有些鹹。

「湯裡有添加海膽,二位可以再品味下。」

菜品的核心是波士頓龍蝦,只取龍蝦身體部位,烤得鮮嫩多汁,搭配的是豌豆小白菜,我個人覺得之所以是這兩樣配菜主要是因為擺盤的對比顏色需要(西餐擺盤講究對比撞色,綠色食材是最易搭的顏色)。龍蝦濃湯內還有些許黑松露碎,周邊白色泡沫為雞汁,都是為了增添濃湯的風味。最上層黑色網狀的脆片為墨魚汁。整道菜的呈現方式蠻浮誇的,基本上各種形態的食材都有展示。至於湯裡的海膽我是吃不出來,但是Joël Robuchon的菜品確實蠻有新意的,細節處見真章。龍蝦濃湯之中,這道可排魔都前列。

香煎法國海鱸魚配紅酒汁

Line-caught sea bass, crispy skin with five spices and verjus sauce


海鱸魚煎得火候相當之好,魚皮非常香脆,魚肉也完全不乾澀,底部搭配的是蔬菜絲,魚皮上點綴的是歐芹。看上去,這將又是一道值得稱讚的菜式。

「這紅酒汁,好酸阿。」 朋友感慨後皺眉。

「確實好酸,可能符合老外的口味吧。」 我安慰道。

再者,酥脆的魚皮,碰到紅酒汁後,迅速軟化,失去了口感。如果將液體的紅酒汁,換成泥狀(Puree)的形態,會不會避開這個矛盾呢?總之這是一道我完全欣賞不來的菜品。

和牛煮雙份鴨肝配晚收波特酒汁和牛肉清湯

Wagyu beef tenderloin cooked in duo of foie gras, vintage port reduction and fresh herb salad

「先生,接著為您上主菜,是Joël Robuchon與本店總廚Francky一起為上海店創新的招牌菜。」

「對招牌菜的吹毛求疵,我可是很在行的。」

「いただきます(我開動了)。」 我話還沒說完,老友已經吃得不亦樂乎了。

當晚的主菜登場,澳洲和牛法國鴨肝,以甜甜的波特酒來調味,配菜是環狀的脆土豆片以及香草沙拉。切開後,由於是低溫慢煮,和牛與鴨肝已經粘連在一起,不過鴨肝與牛肉並非十分鮮嫩,汁水不足。這裡很好奇為什麼要用鴨肝,而不是鵝肝。鴨肝脂肪較少,鵝肝肥美,更能吃到油脂豐盈的細膩口感。

在法國,鵝肝和鴨肝都沒有法定分級制,不過生產商通常會用外形及重量,以extrarestauarationtout venant來幫肥肝分級。

Extra為頂級,外形飽滿光滑無斑點;

Restauaration為次高級,表面略帶瑕疵;

Tout venant最次,又被稱為any grade,通常用來做肥肝醬。

作為主菜Side Dish的土豆泥,這是Joël Robuchon最早被大家銘記的招牌菜式,黃油和土豆的比例是2:1,這口感已經完全不能單單用綿密來形容了,奶香味很重,入口即化,說它顛覆我對土豆泥的認知,也一點都不誇張。

「土豆泥可以隨意添加哦。」侍者補充說道。

「這土豆泥棒極了。我覺得今晚的最佳菜式就是它了。」土豆泥的量不算多,沒多久就被我吃完了。

「你這話,廚師聽了,到底是表揚還是批評呢。」老友的土豆泥,也很快見底了。

在吃完兩份土豆泥後,侍者遞上了今日的最後一道菜式,自然就是甜點。

 苦甜黑森林巧克力配櫻桃蘑菇

"The Forest" with Guanaja chocolate and griotte cherries


這是一道以盆栽形式展展示的甜品,玻璃杯內巧克力豆及粉末充當的是泥土,點綴了些葡萄乾金箔食用花薄脆棒充當的是掉在地上細樹枝;蘑菇部分,內餡為巧克力,紅色的外衣為薄薄的一層櫻桃糖漿;獨立擺放的桃紅色雪球則是櫻桃口味雪芭(Sorbetto)。只能說這道甜品非常賞心悅目,口味上也呼應感很強,相當有創意的一道菜式。

"Coffee or tea?"

"咖啡吧,都要拿鐵。" 

我們也已經習慣了這個上海侍者的中文英文上海話各種切換。
套餐完成後,呈上了餐後咖啡。

從入店開始,雖然沒有勁爆的音樂,但是L'ATELIER帶給我的夜店感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離店,夜已深,入冬後的上海這時氣溫接近冰點。外灘上依舊人來人往,濃妝豔抹的女孩裙子確是一個比一個短,大老遠就能聞到一股濃重的香水味。

「你信不信我能分辨出她們各用哪款香水。」

「我更信你是夜店去多了吧。」

與老友一陣鬨笑,驅車離開了這紙醉金迷的外灘。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營業時間:11:30-14:00;17:30-23:00

電話:021-60718888

地址:上海市 黃浦區 中山東一路外灘18號3樓 

更多文章,可點擊頁面下方的閱讀原文進行查看。

謝謝大家的閱讀,我們下次再見。

微信:eating_man

長按二維碼關注,您的支持是我的榮幸。

相關焦點

  • 香港 | 能遇見香港最有錢人的米其林三星法餐——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令人驚喜的是這小胳膊小腿兒裡還另有乾坤--藏了鵝肝,是的又是鵝肝,但在這道肉類主菜中卻口味濃鬱而不齁,搭配絲滑如奶油的土豆泥,入口即化……這才是我心中米其林三星應有的水準。考慮到其「江湖地位」以及親民的價格,也是新手了解fine-dining了解法餐的首選,也是情侶約會的首選哦。不過《東京女子圖鑑》中,將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的地位抬得如此之高,實在略微過火。自己花錢來吃也不難嘛。「Robuchon 帶領法國料理從過度繁複的傳統,回歸更正宗的形式。
  • 探店 | 外灘18號的米其林二星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外灘18號的這家作為他在中國大陸開的第一家餐廳,一直成為很多法餐愛好者的必吃餐。進店之後就是一圈吧檯,紅色和黑色交織在一起的時候,給這家店的神秘感增分不少,Sophie和媽咪坐在吧檯一角,剛入座就會有侍酒師推薦香檳或者其他葡萄酒,服務特別專業!
  • 親身體驗-世界上摘取米其林星星最多的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餐廳【Jo星星的米其林摘星計劃】
    Joël Robuchon是在美食界非常出名的法國大廚,他的餐廳遍布全球,總共擁有20多家頂級餐廳,其中有10家被評為米其林星級餐廳,已經累計摘得28顆米其林星,成為世界餐飲史上的一段傳奇。這家坐落於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置地廣場內的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餐廳曾被英國權威美食雜誌《Restaurant》評選為「2015亞洲50最佳餐廳」之一。
  • 專題 | Joël Robuchon:他給世界留下了什麼?
    巨匠墜入銀河,將化身永恆璀璨Joël Robuchon逝世的消息,令美食界乃至世界愕然,我們又失去了一位偉大的廚師。
  • 世紀大廚的米其林傳奇法餐 Joel Robuchon
    東京女子圖鑑裡那句著名的「30歲之前能在 Joel Robuchon約會的女人就是好女人,說的就是喬爾盧布松的店這家位於上海外灘18號的米其林二星餐廳,是米其林世界三大廚師之一Joel Robuchon開設的時尚法餐品牌。
  • 【倫敦法餐】大音希聲,大味至簡的米其林二星The Greenhouse
    父親創建Abela集團,主要給一些企業尤其是飛機航線提供餐飲服務,殷實的家境可以讓兒子八歲就在米其林餐廳享受超過兩個小時以上的用餐體驗,常人只在特殊場合才去的高檔餐廳在Marlon Abela的童年裡幾乎是習以為常。17歲進入父親的集團熟悉業務,21歲就已經在公司獨當一面,一直出入於法國英國兩地。2002年父親過世。兒子把集團賣了,然後開始建設他的美食帝國。
  • 《米其林上海指南2021》放榜,二星新增2家,無人掉星!
    最後插一個小花絮,今年的發布會現場還特意準備了米其林口罩,可以說是後疫情時代的一道獨特風景。風靡全球的米其林指南至今已有120年的歷史,這個米其林公司最開始為了帶動輪胎生意而創辦的旅行指南,如今已是美食屆的權威標杆。1926年,米其林頒發了第一顆星星,1931年確定了一星至三星的評定體系。
  • 東京米其林劇場:日本法餐的巨匠傳承和藝術進化
    事實上,東京早已超越巴黎成為世界上米其林星星最多的城市,而米其林對於中國菜和日本料理的評鑑也許並不服眾,但是對法餐的評鑑是非常權威的。日本特別是東京的法餐被公認為世界最高水平。而日本法餐的精髓在於在傳統法餐的技法中融入日本料理的風格,並多使用日本頂級食材,進化出獨具特色和美感所謂和洋交融的料理藝術。
  • 唐閣降星,新榮記新晉二星,2019上海米其林榜單還有多少爆點?!
    今年的上海米其林榜單讓人喜憂參半,上榜餐廳中有的穩中有升,有的遺憾降星,不論結果如何,這份榜單都是經過一年的舌尖考驗層層篩選出來。雖然媒體界對於結果褒貶不一,歸根結底,榜單只是一種參考,給食客提供了選擇餐廳的建議,至於它是否會成為去上海吃飯的風向標,我覺得見仁見智吧。縱觀榜單,不少主打地方菜系的餐廳初露鋒芒。
  • 倫敦 | 倫敦米其林一星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
    Joel Robuchon的忠實粉絲(戳紅字可以看我之前的上海JR介紹),到倫敦的時候正逢餐廳周,就直接定了位置來吃啦!18號不一樣的是,他們的土豆泥紋路沒有上海好看,但是口感綿密滿滿都是黃油吃起來的幸福感!
  • 香港 紅與黑「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對於一家餐廳而言,能夠登上米其林指南可以說是最大的榮譽了。因此許多餐廳在得知米其林指南會入駐當地時,都會全力以赴的準備來爭取這份榮譽。
  • 去世僅兩年,法餐泰鬥餐廳被米其林降星,引發眾怒
    繼1965年摘取米其林三星後,法餐教皇Paul Bocuse生前的旗艦餐廳L』Auberge du Pont de Collonges首次被降為兩星,激起了法餐界的群聲抗議,多位名廚表達了對米其林評星制度的質疑與不滿。
  • 東京 | 新晉米其林二星創意法餐Florilege:廚房的秘密
    這大概也是米其林遲遲不願進入中國的原因吧(上海比較特殊,西化的餐飲環境和社會氛圍)。對比同為東亞的鄰國日本,在餐飲領域我們確實差距巨大。雖然米其林起源於歐洲,但是現在全世界米其林餐廳最多的國家是日本,米其林星級餐廳最多的城市是東京。這與經濟基礎有關,也與整個社會的大環境息息相關。
  • 悼念 l 史上摘下最多米其林星星的名廚 Joël Robuchon
    我因而有多次機會探訪它的上海和臺北兩家Atelier餐廳,一直期待著哪天,能見到並採訪侯布雄先生本人。獻上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復活裡,最動人的最後章節,表達感傷與遺憾。之後他到巴黎15區的日航酒店擔任行政主廚,根據法國Gault Millau美食指南的形容,他那是還不知名,卻將個不特別有趣的酒店餐廳,翻轉地讓人印象深刻;這也是他人生第一次榮獲兩顆米其林星星。在受到這卓越的肯定鼓舞后於1981年於巴黎16區開設自己獨立的餐廳:Le Jamin,三年後更獲得米其林三星的至高榮譽。
  • 《上海米其林指南2019》發布,唐閣降星,新榮記成大贏家!
    昨天傍晚,《米其林上海指南2019》重磅發布,蟬聯三星兩年的唐閣今年遭降星,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蟬聯,成唯一三星得主! 唐閣降為二星,落下神壇 唐閣今年降星 蟬聯三星兩年的唐閣,此次被降為二星,坊間紛紛猜測,原行政主廚譚仕業出走,或成降星直接原因。
  • 上海米其林美食正確打開方式一覽
    《上海米其林指南2021》新鮮出爐,為吃貨們的魔都美食旅程指了個北👇這次一共有64家上榜,包含1家三星餐廳,10家二星,32家一星和21家必比登推介餐廳。國際慣例,先來看榜單,這篇建議收藏:三星⭐⭐⭐老實說,小編認為,今年的榜單驚喜不大。
  • 中國美食,米其林懂個輪胎
    我又翻了翻今年的米其林上海指南31家1星餐廳中只有4家是上海菜8家2星餐廳中只有一家雍福會殺出了重圍在米其林上海指南中佔據多數的竟然是粵菜.?!原來,牛逼的粵菜要在上海吃!就算是今年,廣州也沒能有個3星的米其林餐廳美食之都的稱號該拿去餵狗了我疑惑了:北京吃不到正宗北京菜上海吃不到正宗上海菜廣州吃不到正宗廣州菜這個問題已經踏入了哲學領域
  • 2020 紐約米其林榜單出爐!2家新晉米二星、8家新晉米一星!
    去年新晉評為米其林一星的 atomix,今年晉升為米其林二星;3. 東京頂級日料連鎖 Sushi Ginza Onodera 隨著主廚Masaki Saito 的離開,跌落二星榜單,今年只獲得米其林一星;4. 長年蟬聯米其林的海鮮餐廳 Marea 跌落二星榜單,今年只獲得米其林一星;5.
  • 東京採星 最近被網紅刷瘋了的Joël Robuchon ①
    外灘18號應該被擠爆了吧,因為,那個全世界米其林星星最多的白羊座老頭把餐廳開到我大上海來啦。上海L'Atelier一致的差,Salon一致的好?前者我就不瞎BIBI了,畢竟沒去。後者還是相當值得拜訪。Chef本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星座的關係,怎麼越看越帥!師傅,您收試吃體驗師嚒?
  • Joël Robuchon辭世,擁有最多星星的人,成為了我們的星空
    對於這個截至目前全球收穫米其林星最多(32顆)的傳奇主廚,還有他留下的米其林群星,每一個食客心裡,恐怕都有一個獨家故事。36歲,在巴黎開設自己的餐廳,僅僅3年之後,該餐廳就獲得米其林3星的至高榮譽!50歲,在料理界已名留青史之時,他又宣布隱退,而後在萬眾期待中,於58歲回歸美食圈續寫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