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至,試問兒郎何時回故鄉

2020-12-26 山城夜話

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

至者,極也。極也,物必反之。

從冬至這一天開始,日漸長一絲,夜漸短一分,就像幸福快樂一天天地累積,直至九盡春歸。

詩人程垓在詩中也寫道: 「玉律聲中,又報新陽。只喜人間,一線添長。」

在我們老家一直流傳「冬至如過年」的習俗,祖輩們對這個節氣很是重視,堪比春節。

《晉書》上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的就是人們對冬至這天的排場與講究,僅次於過新年。

即便對過年過節的興趣,已淡薄成毫無知覺的我,也深深記得小時候,每逢這一天,家家必慶之。

小時候,殷切地盼望著冬至的到來,一是這一天可以大快朵頤,二是離春節不遠了。

民以食為天,一直以來,吃是最隆重的慶賀方式。冬至的前幾天,母親便忙開了。

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那天,我們家不光吃湯圓,更有一種儀式感。

那幾天一到晚上,一家人就聚攏在昏黃的煤油燈下,父母們泡糯米,打米漿,搓湯圓。我跟姐則在灶塘旁邊把稻草、竹枝捆成筷子長,碗口粗細的柴火,堆成小山堆,以供這幾天燉湯,炸煮食材之用。

這時候難得有幾天和睦的日子,連平時不愛說話的母親,那幾天也愛絮絮叨叨跟我們聊些家常,但講的都是她小時候神神鬼鬼的故事。走夜路,後面有人叫你別回頭,更別應聲,說是會把魂帶走……

門外滴水成冰。破破爛爛的茅草房裡,卻熱氣騰騰的,父母在漏風的房間裡進進出出,忙碌著。我捆著柴火,嘴裡還回味著去年的紅糖湯圓,看著一家人平平淡淡的在一起,覺得沒一樣不好。

第二天一大早,母親便端出第一道美食,紅糖湯圓。個頭比桌球大一點,裡面包著滿滿的紅糖芯。一口咬下去,糯糯粘粘的,牽起絲絲縷縷的糖絲。那時候,一口氣我可以吃上八個。

中午在正餐之前要吃一桌簡單的點心,在老家叫「過午」。平時只有客人來的時候,才會有此殊榮。就像一幕戲劇開演,前面先來一段插科打諢的熱熱場子,吊足觀眾的胃口,最後,大戲才開演。

一罐熱騰騰的咂酒,一盤切成片的臘豆腐,一盤泛著金黃油光的臘香腸,一盤自炒的花生,一盤炒時令蔬菜。謂之青綠黃白四色,應著四季。

吃完「過午」就是正餐,也是我們魂牽夢繞的大餐。

海帶燉的臘豬蹄用大鬥碗盛著,油汪汪的湯水,惹得人直想拿起蹄膀猛啃幾口。肥嚕嚕的臘肉切成大片和著鹹菜炒制,鹹香爽脆,香氣濃鬱,吃起來別有一種風味,那味一輩子都忘不了。

更別說燉幹蘿蔔絲燉土雞,井水燒豆花,涼拌折耳根……,一會兒的功夫,一桌豐盛的菜就讓母親給展露了一手,足足的擺滿桌沿。

當心裡有了溫暖,平常的日子也有了色彩。

食人間煙火,飲半杯風霜。唯有兒時的冬至是熱騰騰的,是一種虔誠的儀式。

長大後,冬至更多的成了一種聚會的藉口,邀約三五好友在街邊點一鍋羊肉湯,喝幾口小酒。如此而已。

身在井隅,身不由己。

在異鄉的日子,人就在季節裡苦修。

冬至,如果能夠重回故鄉,重溫兒時的舊夢,那該是多麼的愜意事!

身在異鄉的兒郎們,此時有沒有想起故鄉那甜甜糯糯的紅糖湯圓,肥嚕嚕的臘肉……

是否,記憶裡總有一份感動,內心總有一股暖流,總牽扯著故鄉的一切!

惟願,世間人,寒冷在外,溫暖在心。

鄒謇,男,78年生,祖籍四川渠縣,現居重慶。擅長水墨,喜歡草木之心的中年大叔。著有散文集《淡淡的槐花香》,長篇連載小說《冥圖》,《太醫令》,《書記孫大壯》,《我們的青春拐角》,《春野小村長》等作品。

相關焦點

  • 冬至已至,暖春可期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冬至至,日至短,冬至以後晝漸長夜漸短。因此古人認為此時陽氣回升,是一個吉日,應當慶賀,故被稱為「亞歲」的冬至既是四時八節之一又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在我國南方更有「冬至大如年」之稱。 冬至是「數九」嚴寒天氣的第一天,標誌著寒冷時節的真正到來。從冬至算起,每九日一記。
  • 麗江radio【二十四節氣冬至詩會】冬至已至 春日可期
    > 冬已至,春可期,冬至數九候春來。 歡迎收聽麗江新聞綜合廣播FM106.2, 麗江旅遊交通廣播FM97.7二十四節氣冬至特別節目——  「冬至已至 春日可期」麗江市人民醫院中醫科  張重琴朗誦 《至後睡覺》 宋·楊萬裡
  • 冬至寄語|凜冬已至,自然可畏
    冬至寄語|凜冬已至,自然可畏文:枯木今日冬至節,按傳統習俗是祭祀祖先,闔家吃餃子消寒。在過去冬至節是非常重要的節日,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當中黑夜最長的一天,並且是二十四節氣當中最早被測定出來的節點,在秦漢以前曾把冬至日作為歲首(朔旦),漢武帝以後才改為正月初一,因而冬至節歷來為傳統八節之一。我國古人樸素的自然哲學思想,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是先人聰明智慧的卓越精華,不少都具有科學性和富有哲理,並對後世產生巨大深遠的影響。
  • 節日正源|冬至已至,一陽復來
    二、節日正源(一)冬至之義冬至,在曆法上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和清明一樣都是同時為節氣和節日。《孝經說》云:「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至。」冬至一陽來復,是「氣之始」。《夏小正》:「日冬至,陽氣至,始動,諸向生皆蒙蒙符矣。」《史記·律書》:「氣始於冬至,周而復生。」(二)冬至祭天之禮冬至一陽之純復來,古人極為重視這個時刻。三代上溯至虞夏,有歷史記載以來,天子皆於冬至日祭天於郊。天者,陽氣也。
  • 主播說新聞丨冬至已至 與詩相會
    趙玲:   今天,我們迎來2020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至」有極致的意思,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都是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    冬至既是節氣又是節日,這一天也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為它留下動人詩句。嘆光陰飛逝,思念親友家人。白居易在《邯鄲冬至夜思家》一詩中寫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詩歌雖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是以直率質樸的語言,道出了人們常有的一種生活體驗,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於言表。
  • 每周一書(三)| 冬至已至,與君共賞美好詩詞
    每周一書(三)| 冬至已至,與君共賞美好詩詞 2020-12-21 2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已至,春不遠矣……星海娃的冬至,特別過.
    冬已至,春不遠矣。今年初盡處,明日未來時。冬至大如年。在星融課程第三季裡,星海娃娃是如何學習冬至文化的呢?一枝素色梅花一天染上一筆待到九九八十一天後紅梅滿樹便是春暖花開時冬至大如年。對於蘇州人來說,這是一個十分隆重的節日。
  •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已至,春天還會遠嗎,冬至詩句你了解多少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冬至的來臨,標誌著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冬至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民間會各種活動,來慶祝冬至。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時年八節是指中國比較傳統比較重要的八個節日,分別是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節、中秋節、冬至和除夕),在古代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這一天在我國南方沿海的部分地區至今仍然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而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 冬至已至,大霧蒙蒙,今天你去吃羊肉嗎
    冬至已至,今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為一年當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今天早晨的南充,大霧蒙蒙,能見度很低,看來是真的有冬天的感覺了,今日南充發生多起交通事故。交警大隊也是人滿為患,在這裡也是提醒大家開車在路上一定要小心緩行。
  • 冬至已至,陽氣復來,為什麼說「冬至」是一個寶藏節氣?
    今天是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早在春秋時期,冬至節作為一年的初始,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春節,也就是說,古人認為冬至就是「大年初一」。說冬至節是「寶藏節氣」一點都不誇張我們中國人最看重的春節只是一個「節日」而已,而「冬至」卻是槓槓滴託起了「冬至一陽生」的重任!因為在一年的陰陽變化之中,冬至掌管著天地間「陽氣」的生發和開始,沒想到吧?
  • 冬至已至,接下來的14天宜「養藏節慾」
    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1月4日。《二十四節氣集解》:「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冬至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冬至後北半球的白天漸增,冬至夜是一年中最安靜的長夜。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代冬至日百官放假,因冬至是一個安靜的節氣,此時陽氣初萌,要注意養「藏」,靜神少慮,節慾保暖,減少精神和體力的消耗。
  • 冬至已至,憶至親
    冬至已至,我的爺爺過世幾十年了,我對他的思念從未斷過,到了冬至尤甚。爺爺的肉身早已化成了灰,融進了故土,長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他滿腔的血液還在我的體內流淌,他毫無保留把他的強大基因都給了我,包括偏頭痛的毛病。當我遇到困難時,就會想到爺爺吃的那些苦,我就可以從容面對。當我生活過得安逸時,就會很遺憾,那個用盡力氣,愛我的老人沒有福氣享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
  • 冬至已至 山城陽光正好微風不燥
    今(21)日冬至,早晨陽光撥開厚厚雲霧。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1日15時50分訊(董進 實習生 楊世玉)「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時節,伴隨著陽光的回歸,山城迎來了明顯的升溫。據重慶市氣象臺預計,今明兩天以多雲天氣為主,後日陰雨天氣重返。昨夜,重慶市氣象臺發布了大霧黃色預警信號,預計今日5時到11時重慶潼南、大足和榮昌等地將出現能見度小於500米的霧,局部地區能見度小於200米。
  • 【二十四節氣】冬至冬節,夜至長而晝至短。
    【二十四節氣】冬至冬節,夜至長而晝至短。冬至節氣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從古至今,民間均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人們對冬至尤其重視,把它看得和「歲首」一樣重要。關於冬至節,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冬至|人間小團圓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亦是冬季第四個節氣。《統計孝經援神契》有:大雪後十五日,門指子,為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這一日,白晝最短,長夜漫長。獨坐寒室,呵氣成煙雲,嫋娜而去。戶外寒梅獨放,有雪寂然落下。圍爐煮茶,提筆寫字,思索自身,遙想遠方人,念及舊日事。
  • 冬至| 過冬至 旌陽法院祝你幸福至!
    冬至| 過冬至 旌陽法院祝你幸福至!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 冬至問候圖片 冬至詩詞句子 2020古代描寫冬至的古詩詞經典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大如年」,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自古以來,冬至的地位便不亞於新年。那麼,在文人墨客心裡,冬至又是如何一番模樣呢?小編精選了幾首古代冬至詩詞,讓大家在過節之際,也能感受到文化韻味的薰陶。
  • 冬至問候圖片冬至詩詞句子 2020古代描寫冬至的古詩詞經典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大如年,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自古以來,     原標題:冬至問候圖片冬至詩詞句子 2020古代描寫冬至的古詩詞經典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 【二十四節氣】冬至·福至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冬至為農曆十一月中,「至」是極致的意思,冬藏之氣至此而極。它包含三層意思:陰寒達到極致,天最冷;陽氣始至,上升才逼天氣寒徹;太陽行至最南處,所以晝最短,夜最長。冬至祭天 「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禮,是歷代帝王禳災祈福的一種方法,是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國泰民安。
  • 大雪至冬至怎麼保養身體 冬至大雪有什麼說法嗎
    大雪至冬至怎麼保養身體一、必須及時防寒保暖中醫認為冬季屬陰,因此需要去寒保溫,預防寒冷侵襲身體。冬至大雪有什麼說法嗎大雪大雪,是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在公曆12月6至8日入節,時太陽到達黃經255°。節氣大雪的到來,也就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大雪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是表示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天氣更冷,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