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當選,有啥新機會?

2021-02-19 幸福家庭圈

   請點擊關注--幸福家庭圈 

熱熱鬧鬧的市選已經落幕,各地主角(新市長)和演員陣容都已確定,未來4年的政治大戲要由他們來演,我們作為觀眾也是群眾演員將和他們一起經歷風雨和彩虹!

這次大溫市選波瀾不驚,大都在預料範圍之內,唯一有點驚心動魄的是溫哥華市長爭奪戰。在民調中始終大幅領先的獨立候選人Kennedy Stewart與NPA的候選人Ken Sim展開拉鋸戰,最終Kennedy僅以不到1千票的優勢獲勝。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第三名的獨立候選人Shauna嚴重分流了左派的選票,拉低了Kennedy的票數;二是Ken在最後階段的造勢宣傳中取得明顯成效(這裡面華人的功勞不可小覷),增加了不少票數。

面對溫哥華市選結果,可以看到有這幾點變化(其它城市也有類似傾向):

這次是1986年以來的第一位獨立候選人當選市長,儘管Kennedy並不是一個完全的獨立候選人(他之前是聯邦NDP的國會議員,這次背後有NDP和工會的大力支持);另一位獨立候選人Shauna也表現非常搶眼,當然她以前是Vision Vancouver的人,這一次應該得到綠黨的鼎立相助。

這次溫哥華雖然依舊是左派政府,但在市議會中出現相對平衡的局面(除市長外,5位左派議員,5位右派議員),並且有5個黨派(NPA、綠黨、COPE、OneCity和Vision)進入執政團隊中,這在溫哥華歷史上可能是沒有的,但在學務委員和公園局委員中左派都佔據絕對優勢,所以溫哥華未來4年將繼續左行。

● 這次在各黨派的競爭中,綠黨無疑是大贏家,他們在市議會、公園局和學校局分別拿到3個議席,共有9個議席,而且得票幾乎都高居榜首;NPA共有10席(市議會5席,其它共5席);最左的兩個政黨COPE和OneCity分別獲得4席和2席;而過去10年一黨獨大的Vision輸得最慘,僅拿到1個學務委員。

女性候選人在這次市選中倍受青睞,溫哥華將進入新的女性理政的時代。在27名民選官員中,女性為16名(8名市議員,2名公園局委員,6名學務委員);男性為11名(1名市長,2名市議員,5名公園局委員,3名學務委員)。

華裔候選人在這次溫哥華市選中表現不佳,無一人進入市議會(上屆有兩人),也無人進入公園局,只有兩人進入學校局。出現這種情況,並非華裔候選人自身質素的問題,而是他們都沒有辦法進入主要的政黨(比如NPA、綠黨等),而新黨或小黨很難有人勝選的。同樣,這次華裔在Richmond和Burnaby也表現得不盡人意,除了上面原因外,或許還有其它原因值得好好總結反思的。

不管怎樣,新的選舉結果已經形成,作為華裔群體,大都不喜歡左派執政,尤其是現在聯邦、BC省和溫哥華市都由左派當政,更是雪上加霜。未來幾年,毫無疑問稅費將大幅增加,尤其是房屋方面的稅收,這將直接導致中產階層生活壓力加大和房地產市場繼續大幅降溫,並帶來城市債務增加和經濟發展遲緩。除了看到負面影響外,我們還要特別看到相應的改變和機會,這才是更為重要的!——

★ 公職崗位會穩中有升。左派都是大政府主義,而且這次Kennedy當選市長絕對是省、市兩級大工會的勝利,所以今後政府、非政府的公職及工會崗位,包括教師、醫生等,都會有所增長,所以華裔一定要把求職眼光盯向這裡,這對華人族裔的長遠發展才至關重要!

★ 基建項目將大幅增長。這次溫哥華市選後面還有三個問題,是關於授權市政府舉債搞市政建設的,結果都是大比例贊成(估計華人選民更多是不同意或者根本就沒有表達意見),另外還有Kennedy競選時表達要在未來10年建設8.5萬套可負擔房屋等,所以今後市政建設項目將會增加,華人應該想辦法切入進去分幾杯羹,這個可比搞些小生意有利可圖多了。

★ 綠色環保行業大有可為。高科技、綠色環保、新能源、數字媒體、文化創意以及共享行業(共享汽車、Airbnb等)等,都一直是溫哥華重點扶持發展的產業,今後只能加強不會弱化,而這些知識產業或新型行業應該引起華人的格外重視,也是華人產業升級和二次創業的大好時機。

★ 唐人街重振孕育新希望。在Kennedy競選政綱裡,他提出三條重振唐人街的舉措,包括建設美食街、申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和興建華人歷史博物館等。溫哥華唐人街這些年正在被華人自己拋棄,如何能藉助和利用新政府,重振唐人街,這是所有新老華人的共同大使命!

新政府新氣象,一個月的選舉眨眼而過,未來4年才是大舞臺,我們必須積極投身其中,抓住機遇,相信溫哥華明天更美好,也堅信華人的明天更美好!


關注「幸福家庭圈」,與幸福家庭相伴,與成功人士同行,與優秀孩子共成長!關注方法請點擊本文最上方的藍色「幸福家庭圈」即可,本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也歡迎轉發分享。謝謝!

相關焦點

  • 美國「宗教左派」再掀投身政治熱,牧師當選參議員
    喬治亞州民主黨聯邦參議員當選人沃諾克是牧師從政,卻擊敗競選連任的共和黨對手羅夫勒。路透社指出,這是川普總統執政下美國「宗教左派」再掀投身政治熱的最新跡象。這些都是促成他當選的因素。
  • 簡明新左派編年史
    「新左派」運動太複雜,和校園反叛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反戰運動以及反主流文化運動在不同時間點上有不同程度的重合與聯繫,新左派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又兼有領導、合作,甚至是抵制。而六十年代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與新左派有緊密聯繫,所以要從中釐清其發展歷史,要麼是不可避免地論文化,要麼是基於歷史進行戲說和演繹。兩種選擇都不太適合「淺見」。
  • 上帝不站在左派的一邊——說說RBG去世,左派的毛病..
    但在她的後半生,特別是由柯林頓提名當上大法官後,左派的毛病就日益暴露了左派往往一開始以一個很純良的理想推動,特別有衝勁,特別地單純,也很相信可以實現人間天堂,相信為了達到這個天堂,可以不惜付出「血汙海」的代價—
  • 拜登正式當選,民主黨控制參眾兩院,美國國策大幅左轉不可避免
    美國國會正式確認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民主黨贏得喬治亞州兩個參議員席位,這是自2011年以來,民主黨再一次掌控總統、參議員和眾議院,手握行政、立法大權。專家預測,美國內外政策大幅度左轉將不可避免。
  • 左派看待世界的方式
    以色列越強大——隨著它防衛越有力,經濟越發達,外交地位越提高——左派越憎恨以色列。The second of the left's compasses — the race compass — is another reason the left hates Israel.第二個左派指南針——種族指南針——是左派憎恨以色列的另一個理由。
  •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美國的六十年代:嬉皮、新左派與越戰
    SDS,全稱「Student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學生尋求民主社團)」,在1964年後接手SNCC(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成為當時新左派運動的領導者,片中提到的休倫港宣言,便是以哈姆海登帶頭的SDS署名的六十年代新左派運動最重要的演講之一。SDS在最巔峰的時期成員高達10萬多人,分部遍布全美各大高校。
  • 梁文道:到底什麼叫左派? 一千零一夜
    他的小說,有很多長句,但絕對不是那種左派文學常見的氣勢洶湧和宏大的句子,相反的,它帶著一種日本式的柔美、曲折、迂迴。 他的小說從來不是非常刻板的,單面地去塑造一些人物典型,然後正邪決戰。他的作品,總是充滿了各種價值上的探問。他常常有很多的自我懷疑,他帶給讀者的不是說教和灌輸,而是刺激,要刺激你不斷地去反省。這才是一個左派應該具有的批判精神。
  • 左派的死亡
    最有爭議的改動,就是由從前的「周休二日」變成了「一例一休」。大致意思就是,每周有一天的時間必須休息,另一天資方有權要求員工加班。(加班費用要高於平日工資),另外砍掉了七天法定假日。(我很想維基百科做核對。但很可惜,這家星巴克的公共網絡無法上外網,在北京團結湖的那家肯德基也不可以。我不知道是什麼技術。)這個修法,讓在野黨(時代力量....)和勞工團體非常憤怒。
  • 臺搖滾樂團主唱:李登輝絕對是「左派文青」
    圖片來源:臺灣《新新聞》圖片來源:臺灣《新新聞》【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媒體《新新聞》報導,Freddy是臺灣搖滾樂團「閃靈」主唱,他身份多變,除了是音樂人,還是演員、政治運動者,與臺灣前後三任「總統」都有交集,尤其曾到馬英九私宅做客。
  • 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 外媒:全球高顏值領導人隊伍再添一員
    參考消息網5月10日報導 西媒稱,法國新當選總統馬克龍只有39歲。當選的同時他也成為一支年輕隊伍的新鮮人。這支隊伍成員年齡都不大,而且各個高顏值,崇尚自由,在媒體和社交網絡上都有頗高人氣。他們生長在後意識形態時代,秉持中間主義思想。馬克龍的前輩包括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荷蘭首相呂特、比利時前首相伏思達。
  • 在今天的臺灣,「統左派」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假設說我們都自稱「左派」,那我們中可能有「50%的左派」,可能有「75%的左派」,而陳老真的是做到了為自己的信仰全心全意投入的「100%的左派」。今年上半年,當我得知他已是癌症晚期的消息時,第一時間到養老院去看他。但是當天,我們聊了一個下午的天,他都沒有談到這個事情,只在聊天中間稍微提到說「這個是自然規律,人總是會這樣」。
  • 1952年港英政府驅逐左派影人事件始末
    對於有「東方之珠」美譽的香港來說,20世紀50年代是其發展歷史中的一個關鍵時期。在此期間,香港逐漸從二次大戰的創傷中走出,社會經濟開始穩步向上,為日後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奠定了基礎。而之所以能取得這一成績,與香港溝通中西的特殊地位密不可分。
  • 「新左派導演們」,真正的最美「逆行者」
    」,他們的電影為「新左派電影」。        我們都知道英國的醫療保障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那為什麼還會有「布萊克式「的悲劇?那是因為兩個字」效率「,政府辦事效率的低下,辦事手續的繁瑣,真正的阻礙了每一個靠政府保障的人的生路。
  • 出道12年33歲當選,新晉金鷹女神,宋茜比幾位前任女神差了啥
    ,宋茜比幾位前任女神差了啥?】觀眾喜愛的男、女演員獎,金鷹女神等重要票選中,均曝出有數據異常,技術人員核驗出明顯存在涉嫌「刷票」的違規行為。任金鷹女神,劉亦菲、李小璐、王珞丹、劉詩詩、趙麗穎、唐嫣和迪麗熱巴,宋茜差了點啥?
  • 影評加州大地震-震撼的特效,一團漿糊的左派意識形態
    這直接反映了加州,尤其是舊金山當地的政治現實。因為近年來矽谷IT業的火爆,大量技術人才湧入,舊金山人口增長很快,造成住房緊張。當地房主驅逐窮人老住戶而把房子重新高價出租的案例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當地左派運動人士把鬥爭矛頭指向了地產商。在外來人口湧進壓力最大的mission區(影片中地產大亨的豪華公寓就在附近)試圖通過一項禁止修建新樓的法令。
  • 前威州法官:美國法院系統和律師遭左派深度恐嚇
    威斯康星州的一名前法官詹姆斯·特魯皮斯(James Troupis)在12月16日聯邦參議院的大選舞弊聽證會上表示,左派的恐嚇阻止了律師和法官接收和審理選舉舞弊案件。特魯皮斯目前代表川普團隊處理威斯康星州的大選舞弊法律事務。
  • 法國新總統當選第一天……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5月8日,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第一天,在春風得意的新任總統與即將卸任的現任總統奧朗德友好會面之後
  • 崔之元讀皮凱蒂|大象曲線、 婆羅門左派和參與式社會主義
    本文無力全面評論這一宏大的著作,而僅就書中和當前全球政治經濟有直接關係的三個概念——「大象曲線」「婆羅門左派」和「參與式社會主義」做些介紹,希望引起讀者去閱讀全書的興趣。婆羅門左派綜合全球收入分布在1980-2020年間的「大象曲線」以及全球財產分布不存在這一曲線的情況,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處於收入和財產的最低50%的人群沒有通過民主政治來改變這一局面呢?這就涉及皮凱蒂書中另一個關鍵概念:「婆羅門左派」(Brahmin Left)。
  • 唐湘龍:不管誰當選,美國都回不去了
    在這種極端情緒的影響下,美國漸漸分成了兩派,極左派和極右派。兩派都認為自己才是美國的真理,讓美國社會漸漸分化,甚至陷入了「冷內戰」,假如未來爆發激烈的暴力衝突,這也是十分有可能的,那麼會升級為「熱內戰」。時事評論員唐湘龍認為,無論兩個月後美國大選是什麼結果,因為這場社會變動,美國都回不去了。「冷內戰」在這抗議種族歧視的三個月中,美國的社會撕裂越來越明顯。
  • 自由至上主義者是左派還是右派?(一)權利從何而來?
    自由至上主義者是左派還是右派?(一)權利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