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家庭教育分享會——作家爸爸羊白:給孩子一個跑馬的通道

2020-12-23 何小河的小麥親子

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英國著名文學家哈伯特也說過:"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校長。"

一個智慧型的父親,能用自己的智慧啟迪孩子的一生。

小麥親子第2期家庭教育線上分享——如何巧妙化解孩子的壞情緒,漢中市作協副主席羊白老師為我們講述了他與女兒的相處故事。

以下就是他的分享中的主要部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作者:羊白

來源:小麥親子

本文屬公眾號「小麥親子」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更多親子關係、孩子教育知識和經驗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小麥說:

任何學習,光聽收穫總是有限的,只有經過思考消化,把輸入轉化成輸出,才能真正有所收穫。所以,家長朋友們,不要覺得作業看上去很簡單或者很傷腦,如果你每一期都認真做了,相信我,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的。

我們的線上家庭教育分享會還在繼續,如果你家正好有3-16歲娃的,歡迎加入我們。

關注公眾號"小麥親子",回復「入群」,即可加入

相關焦點

  • 武漢悠貝「臺灣張爸爸魔法故事會」+張爸爸說閱讀和家庭教育,所言極是!
    下面有報名通道入口】這是一場屬於孩子們的盛宴帶孩子來參加對於孩子就好比你被邀請參加了一場瘋狂的演唱會聽覺,視覺PART A:親子家庭場——我愛張爸爸的魔法故事會一場不可多得的親子共讀盛會!一次絕妙的說故事技巧示範!
  • 爸爸:看冠軍爸爸的家庭教育智慧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冠軍爸爸的家庭教育智慧。不知你是否關注到冠軍爸爸是在哪兒發掘到女兒的摔跤潛能?吉塔和芭比塔把鄰居的兩個兒子打得鼻青臉腫,鄰居全家上門討說法。冠軍爸爸誠心地道歉,得到了鄰居的原諒。當鄰居走後,吉塔和芭比塔等著接受爸爸的重重地處罰。冠軍爸爸出乎意料地問了一句:「你們是怎麼打他們的?」
  • 《爸爸,陪我玩》系列活動|第1期:爸爸,陪我去露營
    在《爸爸,陪我玩》系列活動中,我們更多提倡:言傳不如身教,爸爸為孩子樹立榜樣。活動目的:「玩」也是一種教育,爸爸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個好爸爸勝過100個校長。在活動中,我們希望每一位爸爸都「蹲」下來「陪」孩子「看」世界,讓爸爸重新傾聽孩子的心聲,重視孩子的感受,換個角度用爸爸的言行舉止影響孩子的成長。教育孩子就是通過「小事」來完成。
  • 葉一茜看了都嘆氣的家庭情況,孩子直言要換爸爸,爸爸當場落淚
    ,實在太可怕了,要不是孩子最後承受不住壓力整日哭鬧身體出了問題,恐怕孩子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凱凱爸爸認為,孩子會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因為媽媽太強勢了,導致他不敢接近孩子,害怕孩子依賴他,影響媽媽的教育。性格的沉默,言辭的寡淡造成了明明很愛孩子,孩子卻感覺不到愛意,從而與父親日漸疏遠的情況,導致一個家庭,母親父親都很愛孩子,情感方式卻很不和諧,最後養出了一個沒有快樂,不會感受幸福的孩子,因此父親們要引以為戒,在一個家庭中父親的作用十分重要,下面藍爸總結了一些可以培養和孩子感情的辦法,父親們快學一學吧。
  • 【真愛·育兒專欄】之生活分享,第1期:使用「情緒卡」讓孩子學習情緒表達
    即日起,本公眾號將上線【真愛·育兒專欄】,分享現實生活中真愛同工們的育兒做法,本期為第1期,後續將不定期更新相關分享內容
  • 爸爸去哪兒?爸爸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失,對孩子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說起帶孩子,人們腦子裡的馬上浮現出來的應該都是媽媽帶孩子的場景。確實是,在我國帶孩子、教育孩子好像一直都是媽媽在做的事情,大部分爸爸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的付出都是沒有媽媽多的。或者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父親需要為了家庭的生計在外奔波,不經常回家,不能經常陪伴家人和孩子,就是想參與對孩子的教育也很難做到。
  • 凱斯幼兒園: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我認為,中美學前教育的區別在兩個方面有比較明顯的體現:一個是教育的深度,一個是教育內容的真實度。我再問一個問題,如果你要和孩子分享一個關於家庭成員的內容你會怎麼分享?大部分人都會強調傳統的家庭類型,講一講爸爸媽媽,貼幾張照片等等。但,這個世界上真的只有這樣的家庭嗎?
  • 《帶著爸爸去留學》:一部探索家庭教育新思路的良心劇
    而導演姚曉峰、總製片人張書維、主演孫紅雷等在現場的分享更讓人們對該劇的創作價值、精神內核及教育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由啟蒙影業出品的《帶著爸爸去留學》,播出期間連續多日保持收視第一,成為浙江衛視和東方衛視2019年上半年晚間劇收視冠軍,同時,播放量名列騰訊、愛奇藝、優酷前茅。
  • 《富爸爸窮爸爸》:2種截然不同的家庭,歸根結底是2種思維的區別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能給不少人啟發的書——《富爸爸窮爸爸》,我看完這本書後就像打開了一個新世界,因為裡面涉及到了一般人們不會想到的兩種思維模式。
  • 爸爸們這樣參與家庭教育!測測你家的「爸爸力」
    在我面前摔跤時,甜豆慣常反應是哭(真哭抑或假哭),而在爸爸面前摔跤了,跟沒事人似的,伸出胳膊,讓爸爸拉她起來,呼啦一下滑走了。我第一個念頭是惱孩子的「差別心」。第二個念頭思考,她為什麼會這樣?最終,我想明白了,媽媽代表溫柔,爸爸代表力量。在溫柔處尋求慰藉,在力量處尋求支持,這才是孩子的本性。
  • 楊爍回應教育方式爭議,嚴父式教育,孩子會出現什麼性格?
    文|親子早教派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留言轉發分享。(公眾號:親子早教派 ; ID:zaojiaopai)最近,爸爸去哪兒第6季開播了,隨之衝上熱搜,眾多網友心疼楊爍的兒子,紛紛留言吐槽楊爍的教育方式。楊爍本人回應教育爭議:你們的批評教育我會虛心接受。
  • 最好的家庭關係,是爸爸支持媽媽,媽媽支持孩子 | 育兒
    普通家庭裡,一般是母親承擔著照料家庭的大部分責任,她們往往是家庭中的靈魂人物,她們的情緒就是家庭裡的晴雨表。有這樣一句話:母親是暖暖的人,像個太陽,她走到哪裡,哪裡就是亮堂堂的,暖和和的,空氣裡的溫度都要上升幾度。如果媽媽不開心,一家人吃飯的時候都是低氣壓。
  • 最好的家庭關係,是爸爸支持媽媽,媽媽支持孩子|育兒
    02主持人馬丁曾經分享過他和妻子的故事:妻子生完孩子那一個月裡面,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從一個非常賢良的妻子變成了一個蠻不講理的潑婦。有一天馬丁在書房裡玩遊戲,妻子進來後,居然把手裡的一碗鯽魚湯,直接澆在電腦上了。
  • 缺席的爸爸,焦慮的媽媽,叛逆的孩子:家庭的相處模式決定了孩子的模樣
    作者:佳言來源:薩提亞育兒(ID:satiryuer)上天給了你一個缺席的父親,就會贈送給你一個焦慮的母親,最終只會養育出一個失控的孩子。是啊,丈夫成了家庭中的隱形人,母親則會慢慢地把感情和注意力從丈夫身上抽離出來,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就只能活在夾縫中喘息,最後變得叛逆和失控。
  • 「家·課堂」微課第38期 | 小遊戲大作用——讓孩子在遊戲中療愈
    本期內容簡介一、學習就是一個兒童遊戲【案例-站在柳樹爸爸頭上跳舞的孩子】1、和孩子一起玩耍其實不僅僅是做做遊戲,讓孩子開心而已,這對孩子發展想像力、學習各種技能、培養探索精神等等都大有意義,最重要的是這是我們和孩子親密接觸的好機會。
  • 別人家的孩子:2歲寫詩,7歲成名,看看別人家的教育是怎樣的
    而這也並不是這個家庭特地標新立異,姜爸爸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之前沒想到大女兒不適應學校教育,也不認為孩子不去上學才更好,二女兒的性格就很不同,她很適合幼兒園,我們覺得這樣也很好。」我們要是跑去跟父母說不想上學,收穫的可能是一頓打?而對這個家庭來說,上學或不上學,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做的一個選擇。
  • 《以家人之名》:有一個三觀正的爸爸,是孩子一生的幸運
    劇中的李海潮無疑成了很多孩子心中的理想型爸爸。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一個家庭都會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傷痛。然而有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有的人用童年去治癒一生。以家人之名,用溫暖治癒了所有人的傷痛。家庭的紛爭、父母的爭吵、沒有母親、被丟棄……但就是這樣的一群人組成了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庭。李海潮作為一個單親爸爸,在照顧女兒的同時還接納了兩個沒有血緣的孩子,用自己的細心照顧著孩子,用溫暖治癒了孩子的傷痛,讓孩子活成了幸福的模樣。有一個三觀正的爸爸,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 孩子偷錢怎麼辦?兩位爸爸的反應截然不同,卻毀了一個孩子的人生
    這個偷的原因可以概述為兩個主要因素:一個是孩子不理解「偷」的含義;另一個是因為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渴望。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指出,孩子們要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需要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到2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缺少自我意識準則,做事只憑生理性的本能。
  • 老馬說書第86期:眼力的故事——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思維力和學習...
    13:13來自家庭山父與子新編覺得此公眾號還行,請關注轉發老馬說書第86期:眼力的故事——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續16)老馬說書開講了!我是老馬,也是家庭山,家庭教育研究愛好者,擁有個人網站「家庭山故事網」(jtshan.com)、微信公眾號「家庭山親子故事」(jtshan888)號長和快手號「牧馬人15355」、抖音火山號「家庭山」歡迎網友們關注。今天,老馬說書的第86期,還是眼力的故事: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故事資料源於家庭山故事網一得齋欄目。
  • 教育中的好爸爸,只需要做到這幾點,孩子心中的「超人」
    教育,是每個家庭無法迴避的話題,在大多數中國的家庭中,督促孩子完成作業、開家長會、陪伴孩子成長,諸多事情都是由媽媽完成的,似乎爸爸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往往處於缺席的狀態,因此,也有很多人稱呼這樣的家庭是"喪偶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