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涼好個秋!少年不識愁滋味,如今欲說還休

2021-01-10 唄媽美學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

人生不同階段,對愁的理解不同。小時候的我們盼著快點長大,卻不知道大人也有大人的煩惱,沒有減少反而更多。

王依丹 - 消愁(Cover 毛不易)

03:01來自唄媽美學

01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懵懂少年,常常幻想自己已成年。因為成年便獨立自主了,不用受父母和老師的束縛,不用做繁重的功課,不用學一堆家長要求學的興趣,不用發愁成績不好回家挨罵。在房間裡練琴,心卻飄到了百裡之外的曠野,撿落葉,追蜻蜓,抓蝌蚪,逗蝴蝶,這本該是少年應有的天性,只能埋頭在鋼筋水泥鑄造的牢籠裡不停地學習,牆角堆著積灰的滑板車和籃球,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結果是關閉了內心與大自然、與社會的連接,為了證明自己已成熟,也只能在朋友面前吹吹牛、耍耍酷,假裝閱歷豐富。少年心裡的愁滋味不過是沒有玩樂自由的愁。

02

躊躇滿志的青年,出社會四處碰壁。沒有了父母的經濟支持和庇護,獨自一人勇闖社會。才發現人情冷暖和現實殘酷,再也回不去那單純美好的學生時代。沒有功利的友誼及賺錢的壓力。有些人天天加班發愁找不到對象,那個對的人遲遲不來;有些人發愁有對象了,沒錢買房結婚,找不到人生發展的方向;有些人還在四處搬家和找工作,根本沒時間談戀愛。哪有閒情逸緻遊山玩水,捯飭自己的心情,就連說出愁的時間都沒有。一根煙酬自己,三杯酒敬月光,明天朝陽升起,又是雞血滿滿的一天。天涼了,就添衣啊!凍感冒了還要去醫院排隊掛號,請假扣工資耽誤工作。青年愁的是兜裡沒錢,枕邊沒人。現在才知道少年的快樂,是沒有後顧之憂和生活之累的快樂。

03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人到中年,壯志難酬仍不忘少年夢。不敢像青年時期拼命做事,熄滅了煙,戒了酒。為了自己的身體,也為了自己的家人。少年時代的夢想和所愛的人早已遠去,生活的繁瑣和枯燥早已磨去了稜角,沒有了獨自背包勇闖天涯的激情,也沒有了愁眉不展的表情,只有平淡的笑面對慘澹的人生。欲說還休,愁苦自己慢慢消化,天涼了就把自己裹好,天涼好個秋。人生不就是這樣四季更迭麼,大概早已經看透了自然的規律,也就沒有那麼在意失去和得到了什麼。這就是成熟的代價。如今才讀懂辛棄疾內心的蒼茫,天涼好個秋!是我們積極的人生態度。往後餘生,更加珍愛自己。你喜歡辛棄疾這首詩嗎?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分享本文。

相關焦點

  • 少年不識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秋,是美麗的季節,但卻又給人們帶來一些悽涼的感覺。樹葉由綠變黃,由黃變紅,雖然葉子知道這將是失去生命的最後時光,依然給天地留下美麗的記憶。秋,也是傷感的季節,是葉的時節。秋的葉是那樣的傷感,葉是那樣的多愁!秋風吹過,帶走了葉!一片一片不願離去的葉……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 辛棄疾的無奈,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 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首詞是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閒居帶湖時所作。詞的上片為追憶往昔時光,少年氣盛,樂觀自信,以為只要努力就可以拯救一切,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中,何為愁味?登高望遠,詩興大發,故作深沉,無病呻吟,勉強說愁。上片連用兩個「愛上層樓」,前一個為單純表達登高遊玩,後一個則著重強調原因,引出下面「強說愁」的果。詞的下片為書寫今日現狀,辛棄疾出生在中原,當時中原已經被金攻陷,長年戰亂不堪,百姓生活艱難。
  •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原文】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賞析】此詞抒寫的是早年和晚年兩種不同人生體驗。少年時代涉世不深,不知人間甘苦,如今飽經風霜,嘗盡人間疾苦,真正懂了愁的滋味,卻不願說出來,表明胸中埋藏著深沉的憂愁,即使說出來也無人能理解,乾脆就不說了。這個時候的辛棄疾,空有一身抱負、一腔熱血,一心想著金戈鐵馬、揮師北伐,而現實的政治際遇卻使他往往不得不賦閒在家,有話難說,有勁難使,所謂「天涼好個秋」不過是「顧左右而言他」而已。
  • 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識盡愁苦已老年
    少年之際,我們無憂無慮,自信樂觀,有時不喜自己身上所帶的稚嫩之氣,反而偏愛歷盡千帆嘗盡苦楚的蒼老氣息,甚至有時我們為顯成熟而故意「找愁說愁」。辛棄疾少年也愛仿效前人強說愁苦,可當他真正經歷苦楚後,卻再難如此輕易的將心中的愁苦盡然說出。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少年不識愁滋味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在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憂愁是什麼,喜歡登高望遠,登高望遠是為了寫出新詩沒有愁而刻意說出愁。
  • 閒人詞庫:少年不識愁滋味(8)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就好像辛棄疾這首《醜奴兒》,當你看到「少年不識愁滋味」,或者「卻道天涼好個秋」的時候,你就知道,好文章少不了。果然,當老師拿著同學的範文念起來的時候,你的內心一定會被那些文字感動,起一身雞皮疙瘩。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寫得這麼好,我曾經一度認為他們一定是情竇初開,然後失戀了,所以才會有這麼深刻的體會,好像不是我們這個年齡應該有的情感一樣。
  • 讀辛棄疾的一首《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對於所謂的「煩惱」,少年、中年和老年時期的感悟自然不同,辛棄疾一首《醜奴兒》就道得分明。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人生就是如此矛盾,少年不識愁滋味時往往最多愁善感,終日對月感傷,對風吟嘆,卻不知那時的「風花雪月」之嘆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等到歷經人生坎坷,真正知道愁為何物,那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卻又不足為他人道,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樣深刻的人生感悟非歷經世事之人所不能有,辛棄疾一生也算受盡坎坷,自然能夠體會得到其中的滋味。
  • 美到心碎古詩詞,辛棄疾宋詞名篇,少年不識愁滋味
    ↑↑ 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動人心坎的名句 →記得點讚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辛棄疾讓人發「愁」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文/雪山辛棄疾讓人發「愁」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我們知道唐詩和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經典,唐朝和宋朝又是兩個相距最近的朝代,可以說在很多方面他們都有著很多的相同之處。我們也從小就了解了不少出色的詩人和詞人,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這首詞,是出自辛棄疾的,而且這首詞算是宋詞當中最讓人發「愁」的一首詞了,看完它一定會讓你變得更加憂愁。這首詞就叫《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天涼好個秋,願你被歲月溫柔以待
    因為沒結婚,年齡的增長讓我體會到了孤獨的滋味;因為沒成就,時間的流逝讓我感受到了歲月的恐慌。眼下,又是一年秋來到,又到一年中秋時。如今的我,由於各方面的不盡如人意,已經很少有機會能夠像兒時那樣,天真爛漫,無憂無慮。有時,在不經意間便會感覺到一絲絲的憂愁,一陣陣的心酸。就像是有句話說的那樣:「小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了笑著笑著就哭了。」
  • 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詞《醜奴兒》裡的愁緒!
    畢竟當時國家衰落,面臨外患的侵襲,詩人作為一個熱血男兒,其理想自然是收復故土,揮軍北上,然而朝廷不作為,辛棄疾空有一腔抱負,卻無能為力,這種無奈使得他滿腔愁緒無處可訴,亦無法排解,所以偶然一次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題了一首詞,名為《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每天一首古詩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注釋】醜奴兒:詞牌名。南卓《羯鼓錄》作《涼下採桑》,屬「太簇角」。《醜奴兒》為雙調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為之。《尊前集》注「羽調」,《張子野詞》入「雙調」。四十四字,前後片各三平韻。別有添字格,兩結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疊韻。博山:在今江西省廣豐縣西南。因狀如廬山香爐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罷職退居上饒,常過博山。少年:指年輕的時候。不識:不懂,不知道什麼是。
  • 少年不識愁滋味:年少不懂詩,懂詩已中年
    少年不識愁滋味,年少不懂詩,懂詩已中年。從小到大,我們都曾接受過傳統文化與詩詞的薰陶,對於那些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早已熟悉到不能再熟了。小時候我們讀詩,也就按老師要求背了,根本沒有讀懂那些詩詞。但當你讀懂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上了一定年紀,因為有了生活經歷,所以才會讀懂。
  • 朗誦:卻道天涼好個秋
    晨起,雨中漫步,依然還是短衣短褲上身,涼風颯颯,寒意絲絲,心底暗自喃語,卻道天涼好個秋。俯身拾起落葉一枚,甩去水滓,細細端祥,一種無言的觸動湧上心頭。雖然季節只是一種輪迴,而心境卻此一時彼一時。時光舊了,心境淡了,然,心依然會不經意間滋生出許多的感觸與嘆惋。
  • 少年不知愁滋味(作文素材)
    少年不知愁滋味(作文素材) 2013-09-05 14:58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當懂已不再是少年!
    辛棄疾的詞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無論是他早期的作品,還是晚期的作品,那都是有一種憂愁之感,這也正是辛棄疾詞作最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而且讀他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憂愁也何滋味。《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朝: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辛棄疾最憂愁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讀懂已不再是少年!
    那唐詩如果是一座高峰的話,宋詞無疑是另一座高峰,縱觀整個宋朝,它其實與唐朝是比較相似,兩個朝代也相距不遠,很多的詩人在創作詩歌的同時,也都創作了大量的宋詞,而且裡面的一些句子,同樣的對於後世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
  • 中年人的生活,欲說還休
    嗨呀,真不知道說些什麼。幾十年過去,鬢已星星,紅顏已老,男神油膩,毫無交集,也毫無利益相關的人群,理所應該相忘於江湖的啊。校園裡漫溢的樹木的清香,斑駁的光影,熱氣騰騰的操場,青春洋溢的面孔,現在屬於我們的子女們,然而這群小孩子們又是多麼陌生,「沃草」「爺青結」「duck不必」,只需要十幾年的時間,自然會給你兩個文明的洗禮。就,不說了吧。
  • 天涼好個秋
    圖片:網絡天涼好個秋作者:強生隆「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秋來了,置身秋天,聽到了秋的聲音,一扇幽夢,半卷珠簾,誰能盡知秋,誰能盡懂秋,誰能盡說秋,誰能擁有秋?哦,怎一個秋字深邃難解;秋到了,沐浴秋光,嗅到了秋的味道,一粒粟香,半瓣瓤甜,誰能盡嘗秋,誰能盡嚼秋,誰能盡品秋,誰能回味秋?
  • 「少年不知愁滋味」好,還是「少年聽雨歌樓上」好?你喜歡哪首?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國破家亡之愁可入詞,「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的壯志未酬之愁可入詞,「應是紅肥綠瘦」的傷春悲秋之愁可入詞,「弄妝梳洗遲」的春閨思婦之愁也可入詞,凡是能勾起詞人愁緒,皆可入詞,也可以說正是由於詩人詞人們的多愁善感,才成就了輝煌的詩詞文化。宋代豪放派詞人代表辛棄疾,也是一個寫「愁」高手,他那「獨倚危樓,不信人間別有愁」,「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千古興亡多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