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平:敦刻爾克和遠徵軍的故事是我講給媳婦聽的,有什麼不爽衝我來!

2021-02-23 平局

 平樂  | 平心靜氣賞新樂 點名關注

百萬國人訂閱的中國風帳號;全國時評原創前五。傳統哲理,中式美學,值得關注~

文:周小平

芳說這個頻道是新開的,讀者還是比較支持。之所以開這個頻道,是想在傳播中國風歌曲的同時,弄個夜話類的欄目。我倆每天聊聊社會上發生的熱門事件,主要圍繞情感、育兒等內容來展開,然後由芳芳整理成文字推送。

每天在提筆開寫之前,我倆都會一起喝茶探討選題,對某些熱門事件進行分析和討論。時間長了,我倆還挺樂此不疲的。從外教問題到三星公主婚變,從美白產品到海底撈,我們聊得很歡快,文章也傳播得很不錯。

本來這個頻道是不涉及歷史或時政題材的,不過前兩天沒忍住還是吐槽了幾句。起因是前幾天我倆去逛萬達的時候順便想看場電影,當時看到《敦刻爾克》的時候,我心裡還蠻奇怪的,心想這片也好意思拍?於是就想去看看到底演的是個啥。由於剛看過《戰狼2》,我媳婦也同意看這部比較有硝煙味的片子。

看完之後我覺得拍得還行,但三觀不正。媳婦認為拍得也不錯,旁邊很多人看了也覺得很感動,認為同盟國英軍在抵抗軸心國這件事上還是很給力的。於是我就給媳婦說:敦刻爾克其實根本沒資格在中國上映。媳婦很好奇就問我到底咋回事。於是,我就給她講了一下原委。

我說當時同盟國裡英軍也是多線作戰的,歐洲戰場要抵抗德國,亞洲戰場要防備抵抗日軍。不過英國人這兩線打得都很可恥。首先是敦刻爾克戰役指揮官哈羅德·亞歷山大上將放棄了敦刻爾克,一場攔阻戰役生生給打成了逃跑戰役。隨後英國又派他來亞洲指揮對日作戰,結果同樣又打成了個逃跑戰役。哈羅德·亞歷山大來到緬甸後,認為英國駐緬甸抗日聯軍不可能抵抗得住日軍,所以他決定以最小的損失全面放棄英國在緬甸等國的對日防線,於是他想出了讓中國遠徵軍在喬克巴為英軍逃跑充當肉盾和炮灰的「妙計」。

當時中國國內本來已經被日本打得很慘了,緬甸這邊本來就是你英軍為主的防線,憑啥讓我們頂上呢?可是英國以曼德勒會戰為要挾,強迫10萬中國遠徵軍斷後狙擊日軍。

而當中國遠徵軍咬牙完成這一艱難的任務時,這位敦刻爾克的指揮者卻帶著英軍跑到印度躲了起來,對10萬中國遠徵軍的生死不聞不問,亞歷山大實現了英軍以最小的代價撤退逃跑的目的,但中國遠徵軍卻付出了更為巨大的代價。

更過分的是英國軍隊走之前還故意將罐頭、汽油等物資全部燒毀。最後在走投無路之下,中國遠徵軍將士只好冒死走入野人山,尋求突圍生路。可是野人山的原始森林林海茫茫,全是毒蛇毒蟲,到處都是深溝密林,也缺少食物。在這種殘酷的條件下,數萬中國遠徵軍葬身異國他鄉的茫茫林海。每一具野人山遠徵軍的屍骨,都在控訴同盟國英軍的無恥。鑑於此,我建議抵制《敦刻爾克》這部鼓吹同盟國英軍偉大熱血的片子。

聊完這個話題以後,我倆都覺得可以直接當夜話選題發表了,所以就將它整理成了文字。不過第二天推送以後,卻發現出了一處紕漏。即把英軍抵抗「軸心國」寫成了「日本」。其實這筆誤也不奇怪,因為本身此文全部內容都是在寫英國駐緬甸抗日聯軍的逃跑行為以及其要挾和陷害中國遠徵軍的惡劣行為,所以直接寫順手了,就寫錯了這一處。全文只有一處寫錯了,其他內容均沒有問題。如果是真搞不清楚問題,應該全部寫錯才對,但只有這一處錯誤,顯然是筆誤。並且也不可能我們倆看了電影卻分不清電影裡是德軍還是日軍吧?

筆誤就是筆誤,我們是需要向讀者們表示歉意。但是否只要筆誤了一處,就要遭受群毆和謾罵呢?當然也不是。

由於只寫錯了這一個地方,加之微信推文是不能修改的,所以我們商議後覺得沒有必要刪除,只需要修訂即可。於是當時就在頭條評論裡做了一次修訂聲明,表示第二段第一句裡的「日本」修訂為「軸心國」。這樣的改法在微信裡是很常見的,幾乎所有新媒體都是這樣做的。

比如此前就有重量級媒體把英國路透社寫成了法國路透社,還寫錯了好幾處,被讀者指出後,也是通過評論的方式修訂的。讀者也都能夠理解,畢竟這是基本常識性問題,編輯不可能搞錯,無非就是筆誤而已。再比如這次跳出來潑婦罵街說什麼年度最蠢文章的某位人棍,號稱是小說雜評人,它自己的推文裡同樣也有把人物關係筆誤寫錯,然後通過評論的方式進行修訂的時候,甚至寫了又刪的時候。它怎麼不罵它自己是天下第一蠢作者?

所以筆誤本來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文章發了好幾天也沒什麼問題,讀者也對此筆誤表示理解。但是昨天卻突然有幾個人跑出來大作文章。抓住這一處我們當時就已經聲明更正的筆誤,跳著腳大肆侮辱謾罵。

對此我有三點想說。

第一:敦刻爾克和遠徵軍的故事,來龍去脈是在看完電影以後我講給我媳婦聽的,全文內容在此有什麼不滿的,有想撕逼的請衝我周小平來。

第二:這次跑出來發文辱罵我老婆的,包括某天佑、某騰飛等人。這些人是什麼貨色呢?某天佑此人之前在網上打著公益助學的旗號四處圈錢,失學兒童沒得到什麼援助,但它自己卻在這個過程中從一文不名直接變成在深圳擁有十套房子。此人的行為可能已經涉嫌詐騙,因為在網上諸多被騙的愛心網友長期舉報此人,卻不知道是什麼人在保護他,涉嫌如此巨大的愛心騙局,卻還能安然無恙,繼續上網開頭條號罵街、造謠、詆毀。至於某騰飛,他的名言是:「中國人是豬一樣的民族」。所以它這次跳出來罵街,也很正常。我甚至覺得,被這樣的貨色罵,是一種榮耀。

不過我依然要說的是:這些貨色最好祈禱永遠不要遇上我,否則我定會讓它們知道知道辱罵女人是什麼下場。雖然它們幾個過去長期造謠詆毀中傷謾罵我,但我從來都沒有在意也不會搭理。不過這次它們既然敢辱罵女人,通過故意混淆事實的方式來辱罵我老婆,那麼此事必然不可能善了。只要遇見了,我保證當場就讓它們的媽媽都不認識它們。說到做到。

第三:我老婆嫁給我的時候,我承諾過要保護好她。所以之前我們合作的時評類節目《平芳公理》也停播了,我希望她能安心唱好歌,離文化戰爭遠一點。現在她在我微信上開欄目,也主要是以唱中國風歌曲和情感類文章為主。但這一次文章內容越界了,主要原因是我讓她參與了對歷史的討論,並因為一個詞的筆誤,導致她被我的那些文化敵人和仇家撕咬謾罵,所以我很難過,我覺得她被我牽連了。因此,芳說頻道以後不會再做任何時政或歷史類的題材。只寫關於情感和育兒的話題。

關於敦刻爾克的全文都是我講述的,有什麼不滿請衝我來,再敢衝我媳婦去的,必無善了,不信儘管來試試。最後還有句話我不得不說:這個世界上,凡是無端辱罵欺負女人的都是人渣,都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畜生。

周小平

2017年9月7日

此前的文章,我也把原文貼在這裡,全文只修訂了一句筆誤,其他原封不動。大家可以平心而論看看,到底是筆誤,還是像他們說的那樣,我們看完電影卻分不清日軍還是德軍。至於某天佑、某靁靁、某騰飛等人所描寫的,什麼英國在敦刻爾克抵抗日軍之類的鬼話,我們從未寫過,也從未說過,全都是它們瞎編濫造的。但鑑於造謠詆毀他人是他們的專長,所以也無所謂,相信讀者們自有公論。

芳說 | 抵制電影《敦刻爾克》,是一個民族的自覺和自重。

這些年來,中國對世界尤其是對西方,極度包容,幾乎是敞開文化、書籍、電影的大門,引入各種外國大片,哪怕這些片子裡或多或少都包含了不少意識形態入侵,但是中國依然對這些片子關愛有加,提高排片率,甚至進行很多義務免費宣傳。很多歐美電影,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

不過,中國電影卻在西方幾乎寸步難行。能得到西方廣泛宣傳的,只有那些醜化中國,或反映中國愚昧落後、迷信貧窮以及腐敗的電影和書籍。而反映中國先進和強大的,不管做得再好在海外發行也困難重重。

比如戰狼2此前在歐美放映雖然場場爆滿,但是歐美電影院卻只給了很少很少的排片率,而且很快就下線了,這就使得戰狼2海外票房比較慘澹。通過對比這兩件事,我們明顯發現中國是一個在文化上十分包容和開放的國家,而西方在文化上卻明顯帶有排外、保守、封閉的傾向。

中國人呢幾乎從不按意識形態來敵對某個作品。比如就算中印對峙,但是印度明星阿米爾汗的作品在中國卻依然很受歡迎。因為他的作品是積極的,正面的,好看的。所以,中國人很能包容,但也很能分辨是非。不過,最近有一部英國戰爭大片,卻遭到了中國網民的自發抵制。

那部大片就是《敦刻爾克》。《敦刻爾克》電影所表現的是「同盟國」英軍抵抗「軸心國」(此處原筆誤為:日本,並且當時推送後我們也在頭條評論裡置頂了更正聲明)的英勇神武。但實際上這部片子卻是嚴重的歷史虛無主義,在粉飾英軍的同時,埋葬和無視的是中國人的英勇抵抗精神。

當時,英國敦刻爾克戰役的指揮官在亞洲指揮對日作戰,但是英軍的對日戰術卻是以曼德勒會戰為要挾,強迫10萬中國遠徵軍在喬克巴為英軍撤退充當肉盾和炮灰。但是當中國遠徵軍咬牙完成這一艱難的任務時,英軍卻跑到印度躲了起來,對10萬中國遠徵軍的生死不聞不問。更過分的是英軍走之前還故意將罐頭、汽油等物資全部燒毀。在彈盡糧絕,後路被堵的情況下,中國遠徵軍慘遭英軍背叛和拋棄,最後不得不走入野人山尋求突圍。

(英軍逃之夭夭,害死中國遠徵軍)

整整數萬中國軍人,餓死、病死、在野人山這座充斥著毒蛇蟲蟻的原始森林中。英軍的懦弱、無恥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當記住這段歷史。瓶子哥的四爺爺,當年就是遠徵軍的團長。他幸運地從野人山活著走出來了,但和他一起出生入死多年的戰友,卻大都葬身在那茫茫林海了。對這段記憶,老人生前從來閉口不提,可見那種痛是多麼令他刻骨銘心。

(遠徵軍骸骨在控訴英軍無恥)

但是,現在英國人卻要通過電影的方式來洗白自己,來扭曲歷史,來虛無歷史,吹捧美化自己的同時貶低中國軍人。難道,我們不應該抵制它嗎?在芳芳看來,我們當然應該抵制。抵制這樣的電影,並不是因為它是一部外國片,我們抵制它,是因為它的歷史虛無主義,是因為它對中國抗戰先烈犧牲的蔑視。

原第五軍新22師衛生兵劉桂英曾經回憶說在遠徵軍無奈進入野人山之前,還有1500多名無法移動的傷病員無法轉移。最後這些傷病員說:你們留點汽油給我們就行了。等到日軍追過來之後,這些傷病員就點燃汽油,集體自焚了。他們死也不願意被日軍俘虜。

所以但凡能夠記住歷史,但凡還有點血性的中國人,都不應該去觀看這部電影。這種抵制不是一種號召,而是一種自覺和自重。 好了不說了,我們還是繼續聽歌、品茶、欣賞漢服之美吧。

↑ 點擊欣賞音樂 ↑ 

今天是七月十八丁酉年【雞年】己酉月 戊戌日。最唯美不過漢服,最天籟不過中國絲竹鼓瑟~ 希望平樂欄目每天為大家獻上的中國風歌曲以及漢風美圖,能讓大家更多的感受到中式生活之美。同時也歡迎推薦喜歡中式、漢服、中國風音樂的朋友關注我們哦~

今天芳芳給大家獻上的歌曲叫:《弄戲》。(條件有限,歌曲手機錄製,請大家海涵)

除了中國風的歌曲之外,今天芳芳還給大家帶來了民間傳統生活小貼士:預防「秋燥」。秋天雖不及夏天炎熱,氣溫也漸漸涼爽。但對「秋燥」的預防很重要,飲食應以滋陰潤燥為主,宜清淡,避免油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胡蘿蔔、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多吃含鉀的食物。 除了飲食方面,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也不能忽視。

 

少開電扇,關窗睡覺:秋天晝夜溫差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發作,吹電扇,很可能引發肩周炎、頸椎病、痛風等毛病。因此,要少受「冷刺激」。

避免過早添加衣物:秋季晝夜溫差較大,天氣變化無常,過多過早地添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後吹風,容易傷風感冒。因此衣物需逐漸添加,不可過早過急。

趕緊把這個生活小貼士分享給你身邊需要的人吧~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①:往期經典      ②:支持我們     ③:了解我們

芳說 | 「牛蛙戰爭」刷屏背後是真假名校陷阱

芳說 | 戳穿美籍華人造謠普洱茶致癌的謊言

芳說 | 為何三星公主下嫁小保安卻仍遭家暴

今日平說 | 王芳翻唱 轉載需註明 
來自公眾號:今日平說(zg5201949)

每一首中國風歌曲,都是傾心演唱,只為讓更多人欣賞中式之美。如果喜歡的話,請多幫轉發推薦給更多喜歡中國風的朋友,謝謝您~

相關焦點

  • 20170908 聊聊電影《敦刻爾克》
    很多時候,我覺得他只關心講好故事,而不關心故事的背後是什麼,這一點,與希區柯克非常相似。《後窗》要表達什麼主題嗎?《蝴蝶夢》有什麼社會衝突根源嗎?沒有。觀眾看到的是一個講述已臻化境的好故事,然而這故事的講述本身,就已經上升到了藝術的境界。這就是為什麼希區柯克一次奧斯卡也沒得過,卻依然成為名垂青史的電影大師的原因。
  • 【9.1】有一種撤退,叫敦刻爾克
    當時衝在最前面的德國第19裝甲軍的坦克部隊,離敦刻爾克只有10英裡的距離了。統帥第19軍的古德裡安後來在回憶錄裡寫到:「如果當初最高統帥部沒有制止第19軍的推進,那敦刻爾克早就被攻克,勝利的成果也非現在可比。假使當時我們能夠俘虜全部英國遠徵軍兵力,那麼未來的戰局發展恐怕就很難預言了。很不幸,這個大好機會卻被希特勒個人的神經質糟蹋了。」
  • 《敦刻爾克》影評:諾蘭的,和真實的,敦刻爾克(瑞鶴)
    我就隨便寫了幾句—— 能讓人看了以後對戰爭犯噁心,對命運的無常感嘆不已,而不是泛起什麼雖遠必誅的狗血和不知所云的豪情,都是好的片子。美國的羅伯特·李將軍曾經這樣說過:戰爭如此殘酷是一件好事,不然會有太多人愛上它。 彼時我還沒看到這部電影。
  • 電影《敦刻爾克》未解之謎,來看看真實的歷史是否有答案
    2017年由諾蘭執導的電影《敦刻爾克》在國內上映,單位工會組織大家一起觀影,戰爭場面之慘烈給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影響,而對於東方觀眾,第一是怎麼士兵長得都一樣,分不清楚誰是誰;第二是德國人去哪裡了?當然同時最大的疑問是撤退也值得去回憶和紀念,也值得去拍一部大片嗎?
  • 普世價值假假真真:《敦刻爾克》和敦刻爾克大撤退
    法軍在敦刻爾克外圍跟趕來的德軍殊死搏鬥,等英國佬逃光之後, 法國佬不是陣亡就是被俘。從政治和軍事角度看,敦刻爾克大撤退保存下來的有生力量的意義不可低估,丘胖說:勝利不是靠撤退得來的,但撤退蘊藏著勝利。以中國來說,不斷有「日雜」穿著日軍軍服,舉著日軍軍刀,喊什麼「父母給我支那身,皇軍賜我大和魂」。他們為南京大屠殺唱讚歌來表示自己的立場,來激怒網友,奉日本為精神祖國,這是正常中國人無法想像的事情。不以漢奸為恥,反以漢奸為榮,這種思維並不是偶然的。親日,媚日言論在網絡上一直此起彼伏,各種為日軍塗脂抹粉的磚家叫獸成了媒體寵兒。
  • 【送福利】諾蘭新作《敦刻爾克》9.1公映,讓觀眾跟著一起撤退
    為了等待拍攝《敦刻爾克》的合適契機,諾蘭等了十年。他說:「敦刻爾克的故事我很小就聽過,二十二年前,我和妻子曾跨越英吉利海峽到敦克爾克,走了當年英法聯軍撤退時走的同樣路線,當時我有很深刻的印象,一路上險象環生,水流湍急氣候惡劣,加上作戰時穿行在槍林彈雨,則更加危險。到後來我看到很多一手資料,聽到很多真人敘事,我就考慮將敦刻爾克大撤退變成電影。」
  • 電影《敦刻爾克》背後的歷史細節
    看過電影,對電影背後的歷史細節不禁又有感而發,這些天,看過太多評論,褒獎、貶斥不絕於耳,畢竟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拋開其他因素不講,單單從這場二戰期間的著名戰役角度出發,我感到,這場對於每個成功回家的人都感覺不容易的撤退行動,需要記住的片斷太多太多。
  • 也談《敦刻爾克》 「我想和你彈談心」
    >One  21 gunsLay down your armsGive up the fightOne  21 gunsThrow up your arms into the skyYou and I——《21 Guns》最近新上映的海外大片中,最受人矚目的無疑是英倫名導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作《敦刻爾克
  • 淺述電影《敦刻爾克》以及克里斯多福·諾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導演
    他目前最好的兩部作品《盜夢空間》和《黑暗騎士》的結構都相當完整,同時都保留了部分話題性供電影觀眾討論。他的電影真正出色的是敘事和節奏。《盜夢空間》這麼複雜的多重空間、多重線索,被諾蘭敘述的井井有條,即使普通觀眾二刷或者看了一些影評,也能理清其中的條理。所以,哪怕是公認的諾蘭最差的電影《失眠症》,觀感也非常流暢,普通觀眾不必追究電影的拍攝手法和背後的深意,也可以很舒服的明白導演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 袁騰飛精彩解讀神作《敦刻爾克》!
    絕大多數的影迷期待諾蘭帶來一部又有戰爭反思,又有戰爭場面的電影。尤其是「敦刻爾克大撤退」有歷史真實案例,四十萬人龜縮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場面不可謂不宏大。後有德國裝甲師的追兵,上有戰鬥機的轟炸,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大海,矛盾衝突又不可謂不激烈。這個題材,閉著眼睛想,好像也很好看。然而,我要先對《敦刻爾克》的場面西噴一盆冷水。
  • 諾蘭新作或關注二戰題材 將聚焦敦刻爾克大撤退
    諾蘭新作或關注二戰題材 將聚焦敦刻爾克大撤退 時間:2015.12.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別聊諾蘭新片《信條》了,咱們還是回顧一下《敦刻爾克》講了啥
    但其實上一部《敦刻爾克》公映以後,就有觀眾發出質疑了。關於《信條》的解讀已經足夠多,要不然咱們再來回顧一下《敦刻爾克》吧。所以,在談到《敦刻爾克》的時候,我首先要對諾蘭表示敬意。因為他這次用心拍了一個屬於我們平常人的故事。
  • 在看電影《敦刻爾克》前,你最好了解這些背景知識
    電影《敦刻爾克》劇照敦刻爾克戰役時間線1940年5月10日德軍在136個師、3000多輛坦克引導下繞過馬奇諾防線,發動西線進攻,入侵荷蘭、比利時、法國、盧森堡。邱吉爾成為英國首相。電影《敦刻爾克》劇照5月28日比利時投降。敦刻爾克地區惡劣的天氣阻止了德軍空襲,德國空軍的轟炸機大隊被迫帶彈返航。柔軟的沙灘也大幅削弱了德軍小規模空襲投下炸彈的殺傷力。約17000人成功撤離。
  • [敦刻爾克]到底有多神?諾蘭不玩燒腦,玩時間
    聽說下雨天,IMAX攝影機和[敦刻爾克]更搭哦,你會發現[敦刻爾克]只能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電影原聲出來的時候,就有網友評論,配樂的鼓點節奏和時鐘的滴答聲,營造出無比的緊張感,仿佛置身於戰爭現場,後面有人在追趕,「讓人喘不過氣來」。
  • 如何看待敦刻爾克撤退?
    首先看數據:敦刻爾克撤退,一共撤出了338226人,其中英軍只有21.5萬人,其餘的十多萬人中,有9萬法軍部隊。3萬出頭的比利時軍隊。從這點角度來說,英國人盡到了盟友的責任。其次看英法兩國的損失人數,比較權威的說法是,在撤退結束後,還有4萬的法軍並沒有來得及撤退,被德軍全軍俘虜。加上之前阻擊的損失,法軍總人數損失不下五萬人。
  • 長徵敦刻爾克,浪漫的法蘭西和紳士的英吉利被嚴謹的德意志追著跑
    最近吊炸天導演諾蘭的二戰軍事題材電影《敦刻爾克》正在熱映,寞涯之前從未完整地看完一部諾蘭的電影。然而,此人在中國已被封神,《盜夢空間》、《蝙蝠俠》、《星際穿越》等電影在豆瓣上都是高分。以寞涯這樣的高智商,也曾經看過《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的前一部分。
  • 電影《敦刻爾克》觀後的閒言碎語 | 鬼首天龍
    對於這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篇章,我就不贅言多說了,我是體育老師,真心講過不那些說故事的人,我武功雖然比他們高,但是記性真沒他們好。跟他們比記性,我沒那麼傻!今天行文,是想談一下有關《敦刻爾克》這個歷史事件的一點感想。
  • 從敦刻爾克的狼狽,到諾曼第的激昂,在法國海岸看英國不屈的精神
    根據史料記載,整個敦刻爾克撤退期間,一共有693條英國籍船舶和168條其他國籍船舶參與了這次被載入史冊的援救行動。5月27日,走投無路的英國政府開始公開號召民眾參與這一行動,在動員廣播中,英國政府毫不隱瞞將會遇到的危險,包括炮火和空襲,甚至提出不需要船主自行駕駛,只需要提供船舶即可的建議,但是全部693條英國船舶全部由原船主駕駛前往敦刻爾克。
  • 《八佰》與《敦刻爾克》的千裡奇緣
    例如在亞洲國家,近幾年人氣較高的有<不能說的秘密>、<在春天>、<我的少女時代>、<少年的你>......像<建國大業>這一類型的電影在國外的電影院似乎很難看到。
  • 諾蘭談《敦刻爾克》拍攝細節:這是一部懸疑電影
    為何動念要拍《敦刻爾克》每當導演開始構思一個故事,必然是從一個最能打動他的主題出發。但《敦刻爾克》這種基於真實事件的史詩戰爭片似乎一直不是諾蘭的口味。這一次又是因為什麼讓他決定要拍《敦刻爾克》呢?「這是人類最偉大的故事之一,同時也是我一生中聽到的最具有懸念的情形。」諾蘭說,「有40萬人——全部英軍——被困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他們背後就是海,家鄉就在僅僅26英裡之外,但卻似乎永遠也到不了。敵人正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