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有助於腫瘤生長?完全沒道理

2021-01-18 卻月山人

闢謠

一直以來,都有這樣的說法「營養有助於腫瘤的生長,而且腫瘤細胞長得快,需要營養多,所以限制營養攝入,可以餓死腫瘤細胞。」

首先可以明確的說:「營養有助於腫瘤生長」是完全沒有依據的,營養支持應貫穿腫瘤治療的始終。

國際上,20%~80%的腫瘤患者存在營養不良,20%患者直接死於營養不良(也就是俗話所說「餓死的」)。中國抗癌協會一項1.5萬人大樣本調查顯示,腫瘤患者中高達2/3均存在營養不良問題。

而腫瘤患者發生營養不良和代謝紊亂的比例高,影響抗腫瘤治療的依從性和療效,影響患者的預後。最近一項納人8160例晚期腫瘤患者的國際大樣本研究的結果,證實了體重丟失量和低體重指數(BMI)可獨立於年齡、性別、腫瘤部位、腫瘤分期和體力狀態等因素,預測腫瘤患者的生存。該研究根據患者的體重丟失量和BMI,將患者的總生存期分為0級~4級,發現體重丟失量越大、BMI 越低的患者生存期越短。

腫瘤圍手術期患者的營養治療

手術的成功不僅依賴於外科醫師的技術水平,還依賴於患者所能承受的代謝負荷以及所接受的營養治療。外科醫師在術前需要平衡手術創傷程度與機體所能承受的代謝負荷,如果手術的創傷超出了患者的反應,那麼發生吻合口漏、感染、膿毒症等併發症,甚至死亡的風險就高。營養狀態受損是術後併發症的獨立危險因素。長期能量、蛋白質缺乏對重症手術患者的預後有不利影響。圍手術期營養管理對患者的長期預後有關鍵的作用。

Kuppinger等發現行腹部手術的患者,人院前進食少是術後併發症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 術前給予口服營養補充(ONS),並且術後繼續應用,可以使患者術後體重丟失最小化。推薦對存在營養不良或營養風險的患者推薦圍手術期營養治療;.無營養不良,但預計圍手術期超過5天不能進食或者預計攝入能量不足需要量50%超過7天,推薦立即開始營養治療,首選腸內營養;對存在營養不良或嚴重營養風險的大手術患者,推薦術前應給予7~14天營養治療,首選腸內營養;嚴重營養不良風險的患者,推薦延遲手術。

腫瘤化療患者的營養治療

化療是一種全身性的殺滅腫瘤細胞的治療手段,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會損傷正常組織。化療對患者營養狀況的影響是雙向的,一方面, 化療可抑制腫瘤的生長、緩解腫瘤引起的壓迫症狀,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另一方面,化療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營養攝入和吸收,加重營養狀況惡化。惡性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率高,化療藥物不僅直接影響機體的新陳代謝,還會引起各種不良反應,嚴重地削弱患者的食慾或進食量,在腫瘤引起的代謝異常的基礎上進一步加重機體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會降低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性,出現減量或化療頻繁中斷,影響抗腫瘤治療效果。營養治療可以減少化療對患者營養的負面影響,保證化療療程和應有的療效。腫瘤患者化療期間營養治療的目標是:①維持或改善膳食攝入;②減輕代謝紊亂;③維持和增加骨骼肌肌肉量,維持體能狀態;④降低抗腫瘤治療過程中劑量減低或治療中斷的風險;⑤改善生活質量。

在腫瘤確診時即應開始並定期評估患者的營養攝入、體重變化和BMI, 結合全面的臨床綜合評估,有助於及時發現營養風險、處理併發症,在患者營養不足前就給予早期的營養幹預;對已存在的營養不良,有助於了解營養不良和代謝紊亂的原因及嚴重程度,制定合理的營養幹預策略和實施計劃。已存在營養不良或營養風險的患者,建議營養治療。如果化療嚴重影響攝食,每日攝入能量低於需要量60%超過1~2周, 或者預計患者將有7天及以上不能進食,或者因攝人不足導致患者體重下降時,建議啟動營養治療。多數腫瘤化療患者易於出現厭食、味覺改變、胃腸道功能受損等,導致進食量減少,甚至體重下降。營養教育和膳食指導可以改善患者能量和蛋白質的攝入、提高生活質量以及穩定體重而穩定體重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話,身體好,邪不可幹。

相關焦點

  • 腫瘤患者如何飲食?醫生:科學營養支持,能抑制腫瘤,注意小細節
    腫瘤組織=葡萄糖。 雖然等式兩邊並不是完全匹配的,但是估計從那裡能看明白是什麼意思。 二、怎麼吃才能抑制腫瘤? 別鬧了,這麼想是沒有道理的。
  • 11個腫瘤患者常見營養誤區,專業營養師幫你辨真偽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二、營養會「餵養腫瘤」嗎?不會。關於營養「餵養腫瘤」的說法,儘管聽上去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是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最新研究顯示,對於多數腫瘤患者來說,體重穩定、體型正常或偏胖的患者比消瘦、體重偏低的患者生存期更長。
  •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腫瘤|腫瘤微環境|內質網|-健康界
    營養:與正常能量需求相比,代謝應激以營養供應不足或過量為特徵,很容易破壞內質網的穩態。葡萄糖和穀氨醯胺的有效性與內質網應激密切相關。活性氧:內質網中的蛋白質摺疊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這個細胞器的氧化還原狀態。細胞內活性氧(ROS)的積累對外界條件的反應或由不同的信號事件引起,可以極大地擾亂內質網蛋白表達。
  • 腫瘤醫院臨床營養師解讀
    誤區1 癌症患者忌口可「餓死」癌細胞很多癌症患者或家屬認為:腫瘤病人不能吃太高營養的食物,否則會導致腫瘤生長。實際上腫瘤細胞的生長跟病人吃多少營養並無關係,想餓死癌細胞,結果餓死的反而可能是自己。目前無證據表明營養會促進腫瘤生長,不給營養,正常細胞就不能發揮生理功能,而腫瘤細胞仍然會掠奪正常細胞的營養。飢餓只會讓病人身體消耗得更快,加速疾病惡化。癌症患者應該加強營養,增強抵抗力,配合放化療和手術,聯合對抗腫瘤。營養狀況好的患者在對治療的耐受性和預後方面都明顯優於營養狀況差、消瘦的患者。
  • 5種食物有助於孩子生長發育,父母要記住
    5種食物有助於孩子生長發育,父母要記住朋友家的孩子今年2歲了,因為自己身高並不是很高,所以一直擔心孩子的身高問題,時不時的就給孩子「伸一伸」,因為老人都有這個說法,「伸一伸」有助於孩子長大個兒,但是大家都知道,這並沒有科學依據。
  • 腫瘤病人怎麼吃?「發物」的道理你不懂!但是,忌口太多行不行?
    一些中醫醫生講「發物」有道理,說你們西醫醫生不懂,祖國醫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為什麼說是「一些」中醫醫生呢?中醫藥學教材中沒有「發物」的概念,只是偶爾出現在某些文章中。但是,「發物」的概念在很多人的意識中卻根深蒂固,這是不利於腫瘤病人治療、康復的。 那麼,腫瘤病人能不能吃「發物」呢?
  • 尋找腫瘤生長所需的代謝物
    對於一個正常細胞,它的生長分裂均會受到精準的控制。一旦攜帶一個或者多個突變的基因,導致分裂失控,就會變成癌細胞。成千上萬的癌細胞堆積在一起就形成了腫瘤。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吸收和排放的各種代謝物都會發生相應的改變。臨床上通過同位素標記腫瘤組織中的特定代謝物來做核磁共振成像,就能「看到」腫瘤的形狀,也可依此來對腫瘤分型。很可惜的是,目前可選擇的用來做腫瘤成像標記等代謝物屈指可數。
  • 20%的腫瘤患者死於營養不良!這些關於癌症飲食的誤區和真相您知道嗎?
    可能癌細胞沒餓死,病人先餓死了!資料顯示,營養不良是我國惡性腫瘤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有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63%的腫瘤患者易發生營養不良,20%的患者死於營養不良。 血糖升高,會導致胰島素水平顯著升高,高胰島素血症是腫瘤關鍵的誘發和促進因素,可以激活胰島素受體和IGF-1信號通路促進腫瘤生長。
  • 熱點|結直腸癌預後,腫瘤間質將與TNM相輔相成
    因此被認為具有廣闊的腫瘤治療前景。腫瘤間質細胞主要由TILs、TAMs、CAFs等組成(見圖1),其通過分泌趨化因子和生長因子在腫瘤的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並可導致腫瘤實質細胞增殖,運動性和侵襲性增強,也可促進炎症和血管生成。解剖上,腫瘤實質細胞被血管和淋巴管包圍,並由多種間質細胞營養支持,如巨噬細胞、成纖維細胞、淋巴細胞、內皮細胞等。而腫瘤實質細胞通過招募這些間質成分來誘導其惡性轉化及進展。
  • 科學期刊《細胞》:研究表明,肥胖或可導致癌細胞腫瘤生長
    多年來,科學家也已經發現了與肥胖有關的、可以導致腫瘤生長的危險因素,比如代謝變化和慢性炎症。但是,對於肥胖和癌症之間相互作用的詳細過程,依然還不清楚。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與正常飲食的動物相比,高脂肪飲食的動物腫瘤生長得更快,但這只是發生在具有免疫原性的腫瘤中,這些腫瘤可能含有大量免疫細胞,更容易被免疫系統識別,更有可能引發免疫反應。實驗表明,與飲食相關的腫瘤生長差異特別依賴於 CD8+ T 細胞的活性。但是,如果在實驗中消除小鼠體內的 CD8+ T 細胞後,飲食就對腫瘤生長沒有影響。
  • 科學家證實肥胖或可導致癌細胞腫瘤生長
    研究人員發現,高脂肪飲食會降低腫瘤內 CD8+ T 細胞(一種可以殺死癌細胞、受病毒感染的細胞以及其他受損的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抗腫瘤活性。這是由於癌細胞為適應不斷增加的脂肪會重新「設計」它們的代謝機制,從而更好地從 T 細胞「手中」搶奪富含能量的脂肪分子,在抑制 T 細胞代謝的同時,加速腫瘤的生長。
  • 不論男女,身上發現這種「疙瘩」大概率是腫瘤,快摸摸你有沒有
    腫瘤的生長會侵佔正常細胞的生長空間和營養,導致各器官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 02腫塊 腫塊是腫瘤的信號之一,一般位於體表,能用手觸摸到,但並非所有的腫塊都是惡性腫瘤。所以平時加強自我防癌意識,自檢乳腺、睪丸、甲狀腺等較為體表的臟器,有疑問及時求醫,有助於腫瘤的早發現和早治療。
  • 惡病質在腫瘤轉移中的作用
    使用可溶性ACVR2B,一種有效的肌肉生長抑制素抑制劑,可在多種小鼠腫瘤模型中抑制腫瘤惡病質。其他TGFβ超家族成員,生長分化因子11(GDF11)和GDF15是惡病質的介導因子(圖1b)。 四、細胞外囊泡 細胞分泌的細胞外囊泡(EVs)帶有核酸、脂質、蛋白質以及代謝物和細胞間通訊的輔助作用。
  • 如何把腫瘤「吃」回去?5款抗腫瘤食物可以嘗試,有利身體健康
    並且,我們生活中有不少能夠幫助抗擊癌症的食物,在平時適當多吃點它們,不僅健康而且能夠減少腫瘤的發生機率,從而更好的保護身體健康了。如何把腫瘤「吃」回去?5款抗腫瘤食物可以嘗試,有利身體健康5款抗腫瘤食物1、西紅柿西紅柿也叫番茄,它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蔬菜之一,味道酸酸甜甜,相信有很多非常喜歡吃。
  • 以為孩子生長痛,沒想到是腫瘤
    01現實:被「生長痛」耽誤治療還在像小樹一樣努力生長的年紀,就要面對命運的一堵牆,被黑影擋住了,他卻選擇踮起腳,看看陽光,把這堵牆上畫滿五彩斑斕的圖畫。翻開旭陽媽媽的朋友圈,幾乎都是旭陽畫的畫兒,不是隨便畫一畫,這些畫裡有天賦、有熱愛,更有他看世界的小哲學。
  • 少女逆生長20歲仍是孩童模樣 因腦垂體腫瘤停止生長
    昨日,本報以《自貢少女逆生長20歲仍是孩童模樣》為題,報導了自貢互助鎮20歲女孩曾玉珊在7歲時因腦垂體腫瘤停止生長,現今仍保持孩童身材的故事。報導引起了大家對這個命運坎坷女孩的關注,網友們紛紛送上祝福,祝願其早日康復。
  • 哪些食物有助於健身後的肌肉恢復和生長?
    但不必擔心,經過肌肉的酸痛後,這些都將有助於肌肉質量的增加,讓你變得更強壯。於此同時,加以那些具有特定營養成分的食物的幫助,可以使你的既然更快的恢復和增長,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甚至是減輕第二天的肌肉酸痛。下次鍛鍊後,試試以下這些食物吧!1.
  • 癌症免疫療法再升級:可完全消退腫瘤
    癌症免疫治療毫無疑問是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場大革命,和手術、放化療以及靶向藥治療方法不同的是,免疫治療是目前被各界專家認為唯一有希望可以攻克癌症的療法。不論是抗PD藥物還是CAR-T細胞治療藥物,臨床效果都展現出了遠超之前療法的患者獲益,給很多飽受折磨的癌症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
  • 乳品新寵——奶酪的營養價值
    日前,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食品與營養健康產業分會聯合蒙牛集團等會員單位發出《天天飲奶 健康中國人》倡議,建議國民多增加奶及奶製品的攝入。  而作為奶製品大家族主力擔當的奶酪,其營養價值如何?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研究員李可基撰文指出,奶酪,或者芝士、乾酪、乳酪,指的都是同一類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它是牛奶經過發酵、凝固、去除大部分水份製得。奶酪中各種營養素的含量都很高,特別是中國人營養上需要關注的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2、鈣、鐵、鋅等營養素的含量都很好。
  • 除了篩查,腫瘤標誌物還有這5大用處!
    一般認為,利用現代生物物理技術如超聲顯像、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磁共振成像等可發現直徑1~1.5cm的腫瘤,而腫瘤生長到2~3mm是即可用免疫學診斷方法測出。腫瘤標誌物檢測是發現無症狀患者的重要線索,可作為腫瘤的輔助診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