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經典?

2022-01-01 攝影與詩歌

哲學,常給人以神秘、晦澀和深奧之感,容易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中國哲學,典籍佶屈聱牙,解釋深奧渺遠,更是拒普通讀者於千裡之外。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卻以簡明生動而為舉世所稱道。

《中國哲學簡史》(珍藏版)

作者:馮友蘭

就成書背景而言,《中國哲學簡史》原本是講給美國學生聽的,他們沒有閱讀過《四書五經》等中國經典。外國人都看得懂的中國哲學入門書,中國讀者讀起來更為容易。

《百家講壇》名師董平教授說:「凡是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它是你進入中國文化的捷徑和地圖。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難懂的典籍中暈頭轉向就能清楚了解,那些令我們景仰的聖人曾經是怎樣思想的。」

《中國哲學簡史》的語言,簡潔優美而充沛浩蕩,字字珠璣,句句精煉。《中國哲學簡史》的敘述,娓娓道來,深入淺出。

在這本書中,馮友蘭深入淺出的寫作方式成為他人難以企及的典範。

著名哲學家陳來說:「(《中國哲學簡史》)非常通俗易懂。對於所學專業不是哲學的學生來說是基本讀物。在世界上還沒有見過第二本這樣的書。」

馮友蘭的女兒、知名作家宗璞則用「出神入化」一詞形容父親的大作。她說的「內行不覺無味,外行不覺難懂」,更是對《中國哲學簡史》的經典評論。

《百家講壇》主講人蒙曼評價說:「視野之廣、條理之清晰,文字之流暢令人嘆為觀止。」

復旦大學教授陳果說:「提綱挈領,娓娓道來。簡約卻精要。」

深入淺出是一種文字表達的功夫,是一種融會貫通的本領。

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 讀者會有一種自然、舒暢的感覺,因為這全是他自己的見解, 自己的語言。

馮友蘭曾幽默地說,他和金嶽霖的最大不同是,金嶽霖能把很簡單的事情說得特別複雜,而他卻能把很複雜的事情說得很簡單。

馮友蘭極善於把古人的某些難解的思想和文字, 通過自己的辨別和理解,用明白曉暢的語言表達出來, 而不失原意。每一個不專攻哲學的普通讀者讀了之後,都會心生恍然大悟之感。

把複雜的事情說簡單,需要功力。面對對中國哲學比較陌生的聽眾,講授紛繁複雜、源遠流長的中國哲學,確實有很大難度,非大家難以勝任。馮友蘭曾說,寫簡史,不是將《中國哲學史》進行簡單縮寫就可以,也不是列一個姓名、學派的清單。就像畫畫,小景之中,形神自足。如果不是對整個哲學史瞭然於胸,是不能做到這一點的。

史料的選擇和解釋,哲學流派的敘述和取捨,問題的分析和評論,都體驗了馮友蘭的水平。所以有論者認為馮著知識之淵博,鑑別之精當,闡述之系統,他人難以望其項背。

《中國哲學簡史》的寫作出神入化,達到了三個融合:古今融合,中西融合,史論融合。

馮先生不僅講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哲學家的思想,也講這些思想的流變與影響。他站在歷史的高度縱覽中國各大哲學流派,發現知識之間的聯繫,體會智者們思考的相通之處。

他講中國哲學,會引入西方哲學中的某些概念或理論體系來對照分析:先秦名家的「名」與柏拉圖的「共相」,內聖外王與柏拉圖的「哲學家—國王」,道家的「反者道之動」與黑格爾的「否定之否定」等。引入並不是為了牽強附會,而是為了讓讀者感受以不同方式認識世界的殊途同歸。

他不是簡單梳理先哲們的思想,而是史論結合,通過比較、分析來理解思想,精準描繪了中國哲學的主要精神,破除了人們對中國文化的一些迷思,解答了諸如「為什麼中國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樣重視宗教?」等許多經典問題。

 「中國人不那麼關切宗教,是因為他們太關切哲學了;他們的宗教意識不濃,是因為他們的哲學意識太濃了。」

「中國傳統哲學的主要精神,如果正確理解的話,不能把它稱作完全是入世的,也不能把它稱作完全是出世的。它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它既是理想主義的,又是現實主義的。」……馮先生的評論總是如此精闢絕妙。

《中國哲學簡史》在市面上有多個版本,重慶出版社近日推出的《中國哲學簡史》(珍藏版)用匠心打造上品,從三個方面對版本進行了提升和優化:

其一,參考已出版的諸多版本進行了全新的修訂。

其二,增加了其他版本所沒有的、非常有價值的附錄:《馮友蘭先生小傳》和馮友蘭珍貴影像。《馮友蘭先生小傳》由當代著名哲學家、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親自撰寫,將馮友蘭先生的家學淵源、求學經歷、思想轉變、重要著作的主旨、晚年評價、為人風度等精闢道來。近二十張馮友蘭先生珍貴影像由馮友蘭後人專屬授權,讓讀者有幸一睹一代哲學宗師馮友蘭先生的風採:恰同學少年時的意氣風發、求學時期的青年英氣、師友交往的儒雅風範、端坐在書房讀書的生活日常、校對《中國哲學史新編》時的認真細心等。

生平小傳搭配珍貴影像,讓讀者在讀懂《中國哲學簡史》的同時,也了解了名著後面的大師級作者,去追憶和緬懷一代大師,去久久回味他睿智的思想。

其三,裝幀精美。內文設計別致,紙張細膩光潔;封面用安格紋特種紙,黑橙雙色印刷,內封燙黑工藝,精裝鎖線。整體莊重典雅,品質上乘,值得珍藏。

《中國哲學簡史》(珍藏版)

作者:馮友蘭

歡迎進入攝詩讀書群,

群內讀者購書可享受單獨折扣

藝術 | 攝影 | 文學 | 設計 | 生活 | 哲學

長按二維碼可進店選購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

《中國哲學簡史(珍藏版)》

相關焦點

  •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與經學的消亡
    本期推送的文章,節選自《經學的瓦解》一書,作者陳壁生將向我們分析,馮友蘭所著的《中國哲學史》,儘管是目前最流行的「中國哲學」讀物,但它同時也是「中國哲學」困境的典型。胡適的哲學史可以說奠定了中國哲學這一學科的基礎,而真正成為哲學史寫作範式的,則是馮友蘭的二卷本《中國哲學史》(1930年)。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以中國的「義理之學」接舶西方「哲學」,可謂富有特識。義理、考據、辭章之分別,雖然出自清人,但以之為賅,則凡先秦諸子、魏晉玄學、宋明理學,皆可入於其中。清人言「義理」,對應的是宋學,言「考據」,對應的是漢學。
  • 馮友蘭版中國哲學史目錄及連結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學的傳入 第二十八章 中國哲學在現代世界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南陽唐河人。  1923年夏,馮友蘭以《人生理想之比較研究》(又名《天人損益論》)順利通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答辯,獲哲學博士學位。是年秋回國後,沿博士論文方向寫成《一種人生觀》。1924年又寫成《人生哲學》,作為高中教材之用,在這本書中,馮友蘭確立了其新實在主義的哲學信仰,並開始把新實在主義同程朱理學的結合。
  • 想入門中國哲學,這7本書閉眼入!
    《中國哲學簡史(珍藏版)》推薦指數:⭐️⭐️⭐️⭐️⭐️推薦理由:《中國哲學簡史》是哲學泰鬥馮友蘭先生思想臻於圓熟之時撰寫的傑作,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哲學入門經典。此書一出,便立即成為西方人了解和學習中國哲學與文化的不二之選,七十餘年來一直是諸多世界名校中國哲學課程的通用教材。在書中,馮友蘭用簡明優美的語言敘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對中國歷史上有代表性的哲學派別及哲學家的主要思想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在有限的篇幅中融入自己對中國傳統思想與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人生的獨到感悟,視界高遠、貫通古今、脈絡清晰。
  • 馮友蘭老人臨終前囑咐「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1990年,中國一顆巨星,不幸隕落。這位隕落的巨星就是就是《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的作者,被譽為現代新儒家的馮友蘭先生。我不知道大家了解馮友蘭先生嗎?「在中國現代思想史和學術史上,還沒有哪部著作能像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這樣久傳不衰,在世界範圍內產生持久而深遠的影響。」這是世人對馮友蘭以及他的作品的評價。這樣一位對中國有巨大貢獻的先生,臨終前其學生問他,還有什麼要囑咐的嗎?老人思考良久只說「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這是為什麼?
  • 北京記憶丨憶馮友蘭先生
    從此,哲學特別是中國哲學,成為他畢生研究的專業,他在哲學領域裡辛勤地耕耘,在哲學研究的桂冠上摘取了一顆又一顆明珠。據北京圖書館參考研究部編寫的《馮友蘭教授著作目錄》所記:1921-1985年間,馮友蘭先生所著中、西文圖書已有36種,中、西文論文達231篇。其中《中國哲學史》一書,可說是打破以學案式論述中國哲學的形式以後,最具影響的一部哲學史著作。
  • 成瑋|分道合擊: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佛學部分的兩篇書評
    1935年版《中國哲學史》馮友蘭晚年回顧自著兩卷本《中國哲學史》,承認其弱點之一,在「講佛學失於膚淺」。林志鈞看過書稿坦言:「講也就是這麼講,可是總覺得不是那個樣子。」(馮友蘭《三松堂自序》,三聯書店,1989年,227頁)馮著談佛學,集中於東晉至唐一段,見下冊第七、八、九章,十章三節又略提及。問世後各家書評,對此大都語焉不詳,惟有兩位佛門弟子力辨之。
  • 哲學科普入門書籍推薦!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蘇菲的世界》,豆瓣8.5分中國作家寫的西方哲學史科普書,比較有名的有《哲學家們都做了什麼》,作者是林肅浩。
  • 哲學苑|「中國哲學會」 20世紀中國哲學學科建立的一個標誌
    1926年馮友蘭到清華大學任教後,推動北京各高校哲學系共同組織「中國哲學會北京分會」,計劃先在各地成立分會,再聯合起來組建全國性的哲學會。1927年4月《哲學評論》由尚志學會創刊,在它周圍聚集起一批以研究中西哲學為志業的學者,不時探討問題。  十年後機緣成熟,馮友蘭與湯用彤、賀麟、金嶽霖等同仁於1935年4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大學召開中國哲學會首屆年會。
  • 新書上架|翻開這套「西南聯大三部曲」 看陳寅恪馮友蘭朱自清怎麼...
    馮友蘭是怎麼講中國哲學的?朱自強是怎麼講文學的?很多人並不清楚。翻看天地出版社出版的這套名為「西南聯大三部曲」(《西南聯大文學課》《西南聯大國史課》《西南聯大哲學課》)的書系,則有利於幫助你了解不少。該書系收入了在西南聯大任教過的13位名師的講義和優質文章,分文學、歷史、哲學三類。文學類的代表名師是朱自清。歷史類的代表名師是陳寅恪,哲學類的代表名師是馮友蘭。
  • 《功夫熊貓3》中的中國哲學:找到「小太極」,踏入「大境界」
    人不一定應當是宗教的,但他一定應當是哲學的。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功夫熊貓3》在接續前兩部劇情的基礎上,講述了神龍大俠阿寶在兩位爸爸、師傅和團隊的幫助下,團結熊貓村民用「氣功」打敗了擁有邪惡力量的反派天煞的故事。
  • 福利丨對於西方人來說,他可能代表了中國哲學
    今天介紹給大家的,是來自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上下冊)。馮友蘭是哲學史上「最先具備哲學史家資格的學者」,對於很多西方人來說,馮友蘭就是中國哲學,中國哲學就是馮友蘭。馮友蘭的哲學外舊內新,是對華夏先賢思想的再闡釋,他以「釋古」的態度來寫中國哲學史,把中國哲學史分為「子學時代」與「經學時代」兩個大段落。
  • 馮友蘭 |《中國哲學簡史》第二十章 新道家:主情派
    這種人的品格正是中國的人叫做"風流"的本質。"風流"和浪漫精神為了理解"風流",我們就要轉回到《世說新語》(簡稱《世說》)上。這部書是劉義慶(403-444年)撰,劉峻(463-521年)作注。魏晉的 新道家和他們的佛教朋友,以"清談"出名。
  • 萌新必讀 | 哲學導論最難的概念解讀:什麼是天人合一,什麼是天地境界?
    今天我們就來用另一種角度,以馮友蘭先生與張世英先生的哲學思想解讀「人生境界」!馮友蘭,字芝生,中國當代哲學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稱譽為「現代新儒家」 。在他的《中國哲學簡史》的最後,以一名哲學家的身份,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說。
  • 自然與公正:中西哲學之共通主題?
    應奇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新編》從第四冊開始「漸入佳境」,第五冊的「通論道學」一章(全書第四十九章,記得此章當年還曾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過)提出從比較哲學的觀點看道學,認為在哲學中,「有三個對待的路子:本體論的路子,認識論的路子和倫理學的路子。」
  • 陳陽 | 人生境界:中國電影審美的哲學本體探究
    從中國電影乃至更大範圍的華語電影來看,人生境界問題往往與電影審美有著密切的關係。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樣的哲學問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核心命題,儒釋道三家都旨在確立或追求某種卓越或超然的人生境界。馮友蘭先生從中國哲學的角度提出四種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對於中國電影乃至華語電影的敘事和審美研究均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 馮友蘭帶妻子回家,不到幾天母親開始趕人:我不需要媳婦照顧
    我國著名的哲學家,馮友蘭,他的成功來自三個女人,少年時的母親,中年時的妻子,晚年時的女兒。 正如馮友蘭自己晚年所說: 「早歲讀書賴慈母,中年事業有賢妻。晚來又得女兒孝,扶我雲天萬裡飛。」
  • 張立文:中國哲學之道
    如老子、孔子、墨子、莊子、孟子、孫子、荀子、韓非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偉大的哲學思想名家。中國哲學是「為道屢遷」「探賾索隱」的哲學,為世界哲學增添了光彩奪目的《周易》《道德經》《論語》《墨子》《孫子兵法》《四書章句》《傳習錄》《正蒙注》等一大批經典名著。中國的經典名家都是智能的創造者,智慧的化身。
  • 馮友蘭:世祿井田之制破,上古經濟制度一大變動也
    記得以前上學時,歷史課本上說到辛亥革命的時候,說它的歷史意義之一就是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其實嚴格說起來,說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是不嚴謹的。關於「封建」這個詞,許多中國史學家都說到過這個問題,所謂的「封建」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制度,一般認為盛行於周朝而止與秦統一六國,當然並不是說「封建」作為一種政治手段消失了。「封建」的意思就是「分封建國」,周取代了商朝以後,對於自己家的親戚和那些有功之臣進行論功行賞,分賜土地,交給這些人去分別管理,各自管好自個家的一畝三分地,這就是「分封建國」。
  • Day 19:勞思光與中國佛教哲學 (十一)
    「那麼,我們來了解一下禪宗的簡史。」「菩提達摩被奉為禪宗之初祖,不過後世所傳的達摩的事跡大多不可信,我們對達摩生平的事跡的考察大多是通過道宣之《續高僧傳》進行的,而另外在《洛陽伽藍記》中也能尋得一部分。」「達摩是南天竺人,先到達中國南方,隨後到北方傳禪教之學,大約在公元534到公元537年間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