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晚清名臣左宗棠眼神凌厲,表情嚴肅,隨時可能發脾氣

2020-12-23 小歷史

左宗棠是大家熟悉的晚清名臣,得到歷史的正面評價。他在西北帶兵打仗所取得的戰績,不僅對當時的清朝意義重大,更是超越歷史,影響千秋萬代。

今天咱們不談論他的豐功偉績,而通過幾張老照片說說他的相貌。由於這些照片的傳播範圍狹窄,大家可能對他的真實長相併不了解。

圖一:1875年的左宗棠。

目前所見左宗棠的最早照片,拍攝於1875年。當年,俄國一支由索斯諾夫斯基帶領的考察團行至陝西西安,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出面接待了他們,並與之訂立購糧合同,用於西北戰事。

在這支考察團裡,有一位名為鮑耶爾斯基的攝影師,為左宗棠拍攝了兩張全身照(圖一、圖二)。

照片裡的左宗棠已經63歲,以現在的標準來說算得上一位老人了,但他的面相要比實際年齡年輕。在他68歲的時候,還有人說他「起居甚健,須鬢未霜,尚如五十許人」。可見,軍旅生涯造就了他強健的體魄。

圖二:1875年的左宗棠。

左總督表情嚴肅,不苟言笑。在第一張照片中他正襟危坐,頭戴涼帽、身穿朝服、佩戴朝珠,直視鏡頭眼神凌厲;在另一張照片中,他頭戴暖帽、身穿常服,側對鏡頭做看書模樣。

通過這兩張照片,特別是第一張,印證了一個說法,此人脾氣特別大。正如兩江總督劉坤一見他之後說的那樣:「(左宗棠)精神矍鑠,鬚髮皆元,火色騰上,舉朝稱為異人,各國使節甚憚之。」「火色騰上」,就是一副隨時準備大發雷霆的狀態。

圖三:左宗棠手札。

1881年初,左宗棠應詔至京擔任軍機大臣兼在總理衙門行走,管理兵部事務。左宗棠每次見外國客人都嬉笑怒罵,總理衙門擔心他得罪人,所以儘量不讓他與外賓打交道。

初到京城的左宗棠,受到朝野兩方面的普遍尊重。有一天他與醇親王奕譞相遇於紫禁城東華門外,「小立握談,觀者如堵」,很多人都以能一睹其風採感到榮幸。

圖四:左宗棠畫像。

但是,由於不可一世的火爆性格,他並不適合在朝廷任職,同年秋,太后調任他為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臨行前,奕譞邀請他來到王府做客宴飲,更重要的是,兩人拍了合照(圖五),使左宗棠受寵若驚。

照片衝印出來以後,奕譞題寫「十月初十日慈寧門外行禮後邀請恪靖侯來邸,以西法照並坐像漫題一律侯赴兩江總督任瀕發」,其詩曰:「冠裳小聚王侯,鴻雪無心故事留。堂上偶然連一榻,胸中各自具千秋。」

圖五:左宗棠與奕譞合影。

奕譞酷愛攝影,經常請攝影師到自己的王府拍照,得益於此,歷史上為左宗棠多留了一張珍貴的影像資料。這時候的左宗棠已經70歲,與7年前相比明顯胖了許多,表情也柔和了許多。在大學士寶鋆眼中,左宗棠仍無老態,「七十年華熊豹姿,侯封定遠漢官儀」。

從到任兩江總督直至1885年去世,左宗棠再無照片存世,或許根本就沒有拍攝過。

相關焦點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為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還有種說法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本期盤點為大家介紹他們的功與名!曾國藩十九世紀中國最受人敬仰、最偉大的學者型官員曾國藩(1811年-1872年),宗聖曾子七十世孫。
  • 晚清四大中興名臣裡,為何只有張之洞沒有獲得爵位?
    晚清四大中興名臣,指的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一生最大的功勞,是參與攻滅了太平天國。為了獎勵曾國藩,清廷將他封爵為一等毅勇侯,世襲罔替。在晚清中興名臣中,曾國藩的爵位最高。左宗棠一生最大的功勞,是率部萬裡西徵,收復了面積達100多萬公裡的新疆,創造了晚清中國領土失而復得的奇蹟。為了獎勵左宗棠,清廷將他從一等恪靖伯晉升為二等恪靖侯。
  • 晚清老照片:李鴻章自己撐傘沒了官威,官府衙役摁倒犯人打板子
    大家看歷史書籍或其他歷史材料,往往以文字為主,一般不會特別關注老照片的價值。今天我們刊發一組晚清老照片,您能從中挖掘出哪些歷史信息?
  • 晚清老照片,罪犯砍頭前的表情很害怕,高大的清朝巨人
    你沒見過的晚清老照片,罪犯抓起來要砍頭了,仔細看他的表情很害怕的樣子。也不知道他犯什麼事了,這種不人道的行刑方式,現在看來太殘忍了。 你沒見過的晚清老照片,右邊這位是正常人的身高,坐在左邊這位高大的巨人身旁就看起來很矮,據目測這個巨人至少有2米以上,和姚明差不多高
  • 晚清第一硬漢左宗棠之死
    晚清第一硬漢左宗棠的去世對當時處於風雨飄搖中的大清王朝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對中國虎視眈眈的英法俄等國家像是沒有禁錮了餓狼正在蠢蠢欲動;落寞的清王朝像是沒有了雄獅坐鎮保護的「綿羊」任人宰割。沉浮半生左宗棠半生沉浮,大器晚成。
  • 左宗棠:一代名臣 耕讀傳家
    湖南日報左宗棠(1812-1885年),湖南湘陰人,字季高,號湘上農人。晚清軍事家、政治家,洋務運動代表人物。官曆浙江巡撫、閩浙總督、陝甘總督、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管理兵部事務兼總理衙門行走、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逝世後追贈太傅,諡號文襄。
  • 曾國藩被左宗棠咒罵,卻不以為意,離世後左宗棠反說自己不如他
    這位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可謂是五百年來除了王陽明之外的唯一聖人,但這位聖人在小時候和我們普通一樣,並非天資聰穎,其智力甚至可以說是中下水平。但是,曾國藩的成就卻超過很多聰明人,不得不說這得益於曾國藩的勤勞和堅持。曾國藩說「百種弊病,皆從懶生」。「笨人」要成就一番事業,要成為一個大人物,靠的不是別的東西,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努力拼搏。
  • 老照片直擊晚清窮人生活:眼神呆滯、衣不蔽體,圖7看著讓人心痛
    【衣衫破爛不堪且眼神呆滯的父子】這是一組反應晚清窮人真實生活的老照片,真實的反映出晚清時候貧窮百姓的艱難生活。
  • 晚清老照片:「太太團」合影她坐C位,男子因身材矮小成明星
    其實晚清老照片也是我們學習清史很有價值的內容,它彌補了文字記載的不足,且更為具體形象,但其重要性還沒有被充分關注。今天為大家展示一組晚清老照片,你能從中發現什麼歷史信息嗎? 這是一張晚清「太太團」合影,坐在C位的漢族婦女頭戴抹額、身穿襖子和馬面裙,雍容華貴,可能她丈夫的官職品級最高。其餘婦女多為旗人,你能根據她們的服飾分辨出來嗎?
  • 晚清第一硬漢左宗棠輝煌的的一生
    「中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言猶在耳,可左宗棠走了。走了也好,這個漢人太強硬,太無拘束,甚至在萬壽聖節也不參加行禮。但態是要表的,要不然還會有誰去為朝廷賣命呢?於是詔諭立即派發各省:追贈左宗棠為太傅,恩諡「文襄」,賞治喪銀三千兩。
  • 清朝4大名臣真實故事:曾國潘屠城綽號剃頭,一人靠女人發家!
    儘管清朝是歷史中最不願意提及封建朝代,但不可否認,即便是晚清第一艘輪船,第一所兵工學校,第一批留洋學生無不以為意味著清朝名臣在挽救危亡所做的努力! 而在這背後,就包括了晚清最著名的4大名臣!
  • 晚清老照片:清朝滅亡前北京人的日常生活,老太太的眼神很搞笑
    今天為大家刊發的這一組老照片拍攝於1907年前後,記錄了清朝滅亡之前北京人的日常生活場景。大清走向覆滅之際,人們的精神面貌是怎麼樣的呢?老少三代合影。照片中的3人分別是婆婆、兒媳婦和孫子(女)。協和醫院的病人。這三人都是小腿以下部位患有疾病,而後做了外科手術。
  • 晚清老照片:同治皇帝接見使節,慈禧太后臉色陰沉凶相畢露
    杭州街頭戴枷示眾的犯人。 我們在中學歷史課上學到過,鴉片深深毒害了晚清社會,加劇了積貧積弱的局面,這張照片就是一個縮影。一個青年躺在木板床上,身邊放著煙燈、煙槍等工具,眼神迷離,似乎剛剛過完癮。據《慕雅德眼中的晚清中國》一書提供的數據,1880年代,清朝吸食鴉片的人數達到頂峰,在800萬左右。
  • 左宗棠彈劾清官的一封奏摺,維護了大清的版圖,卻因此得罪曾國荃
    左宗棠被譽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與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等人相比,左宗棠是一個頗為奇特的存在。 左宗棠可謂是最能代表湖南人的一個歷史人物了,他的性格火辣剛猛又霸道十足,即便是同樣來自湘鄉的曾國藩也要讓他三分。
  • 晚清老照片:骨瘦如柴的乾隆皇帝
    圖為一組拍攝於晚清末年的人物舊照,老照片中不但有骨瘦如柴的清朝乾隆皇帝留影,亦是可以一窺清朝的國舅爺傅恆是如何的圓潤敦厚。歷史上關於乾隆皇帝的史記非常多,然而其留影舊照卻僅此一張。老照片中的乾隆皇帝遠遠沒有史記文獻上的英俊風流,反而給人一種骨瘦如柴的消瘦模樣。反而是站在身旁的傅恆卻是一副圓潤敦厚,可見其生活的富裕與優渥。
  • 晚清老照片:頂戴花翎的大臣,擺pose拍照的年輕女子
    這一組老照片記錄了晚清一些人物的影像,也包括某種場景下的人物活動。
  • 美國人拍攝的罕見晚清老照片,你別噴,這才是真實的晚清歷史
    美國人鏡頭下罕見晚清老照片:本組晚清老照片是美國《生活》雜誌的記者拍攝的,記錄著晚清老百姓的生活場景,今天大家走進晚清的真是生活場景,感受一下當時的艱辛與樓後。圖為賣糖葫蘆的小販和一名木匠。美國人鏡頭下罕見晚清老照片:圖為當地鄉紳,身邊都有專門的傭人伺候著。
  • 晚清「最有能力」的中國人:將遺棄多年領土收回,相當於4.5個日本
    那麼,今天小編特意為你們介紹一位同樣是晚清的中國人,此人非常有能力,把清朝遺棄10多年、相當於4.5個日本的領土給收回了。要知道,自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一敗再敗,不斷地被列強掠奪中國的領土以及在華的資源,那時中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 我讀左宗棠
    竊以為,同為晚清重臣、中興名臣,李鴻章與之相比,不啻天壤之別;即便是胡林翼、曾國藩,亦不能與之完全相提並論。他是林則徐一流人物,其歷史功績遠沒有被我們發掘和認可。曾氏雖有「三不朽」在身,加上國人近些年極盡誇大美化之能事,使其光環效果一再增強,但至多只算是「半個」聖人,原因即在於他欠缺獨立的人格,私心亦過重,距離「奴儒」,僅有咫尺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