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是大家熟悉的晚清名臣,得到歷史的正面評價。他在西北帶兵打仗所取得的戰績,不僅對當時的清朝意義重大,更是超越歷史,影響千秋萬代。
今天咱們不談論他的豐功偉績,而通過幾張老照片說說他的相貌。由於這些照片的傳播範圍狹窄,大家可能對他的真實長相併不了解。
目前所見左宗棠的最早照片,拍攝於1875年。當年,俄國一支由索斯諾夫斯基帶領的考察團行至陝西西安,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出面接待了他們,並與之訂立購糧合同,用於西北戰事。
在這支考察團裡,有一位名為鮑耶爾斯基的攝影師,為左宗棠拍攝了兩張全身照(圖一、圖二)。
照片裡的左宗棠已經63歲,以現在的標準來說算得上一位老人了,但他的面相要比實際年齡年輕。在他68歲的時候,還有人說他「起居甚健,須鬢未霜,尚如五十許人」。可見,軍旅生涯造就了他強健的體魄。
左總督表情嚴肅,不苟言笑。在第一張照片中他正襟危坐,頭戴涼帽、身穿朝服、佩戴朝珠,直視鏡頭眼神凌厲;在另一張照片中,他頭戴暖帽、身穿常服,側對鏡頭做看書模樣。
通過這兩張照片,特別是第一張,印證了一個說法,此人脾氣特別大。正如兩江總督劉坤一見他之後說的那樣:「(左宗棠)精神矍鑠,鬚髮皆元,火色騰上,舉朝稱為異人,各國使節甚憚之。」「火色騰上」,就是一副隨時準備大發雷霆的狀態。
1881年初,左宗棠應詔至京擔任軍機大臣兼在總理衙門行走,管理兵部事務。左宗棠每次見外國客人都嬉笑怒罵,總理衙門擔心他得罪人,所以儘量不讓他與外賓打交道。
初到京城的左宗棠,受到朝野兩方面的普遍尊重。有一天他與醇親王奕譞相遇於紫禁城東華門外,「小立握談,觀者如堵」,很多人都以能一睹其風採感到榮幸。
但是,由於不可一世的火爆性格,他並不適合在朝廷任職,同年秋,太后調任他為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臨行前,奕譞邀請他來到王府做客宴飲,更重要的是,兩人拍了合照(圖五),使左宗棠受寵若驚。
照片衝印出來以後,奕譞題寫「十月初十日慈寧門外行禮後邀請恪靖侯來邸,以西法照並坐像漫題一律侯赴兩江總督任瀕發」,其詩曰:「冠裳小聚王侯,鴻雪無心故事留。堂上偶然連一榻,胸中各自具千秋。」
奕譞酷愛攝影,經常請攝影師到自己的王府拍照,得益於此,歷史上為左宗棠多留了一張珍貴的影像資料。這時候的左宗棠已經70歲,與7年前相比明顯胖了許多,表情也柔和了許多。在大學士寶鋆眼中,左宗棠仍無老態,「七十年華熊豹姿,侯封定遠漢官儀」。
從到任兩江總督直至1885年去世,左宗棠再無照片存世,或許根本就沒有拍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