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處於亞健康的人也越來越多,尤其近幾年癌症多發,並且有向年輕人「發展」的趨勢。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年新發肝癌患者80萬左右,其中有50%以上在我國,且這個數據還在不斷增長。
造成如此局面,與肝病早期症狀易被忽視脫不開干係,但肝癌來臨之前,並不是「毫無徵兆」,留意身體出現的異常,或能消除癌變的隱患。
癌細胞「甦醒」,身體會有兩處「發臭」,佔一個,也要早查肝功能
1、口腔發臭
經歷一晚上的新陳代謝,晨起時人體口腔會有異味,通過刷牙可以很好地緩解此類口臭,若是刷完牙說話時,口腔中有「爛蘋果味」則可能是肝臟已經病變,癌細胞正要「甦醒」。
肝臟發生病變時,其對尿素氮和氨氣的代謝能力減弱,導致異味氣體在體內堆積,部分會進入口腔,引起口腔發臭的現象。
2、身體腥臭
一般身體發臭是指狐臭或者出汗後身體有汗臭,但此類病灶在肝,與前兩者氣味不同,多是出汗時身體會有腥臭的味道。
肝臟病變,對蛋氨酸和甲基硫酸的代謝能力減弱,導致其堆積在體內,在出汗時隨汗液排出而引起腥臭味道。
出現上述兩種「發臭」的症狀,可能肝臟已經病變,應儘早進行檢查,莫要讓病情持續惡化。
昆明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肝病中心楊晉輝主任曾提出,我國肝病患者如此之多,其主要原因在於「飲食不合理」。
生活中有很多人,不知道食材變質的利害關係,經常會以「節約」為由,經常會食用被細菌、黴菌汙染的食物,殊不知,如此做法會給肝臟工作帶來巨大負擔,甚至會「喚醒」癌細胞。
醫生提醒:3種食材或會「喚醒」癌細胞,再喜歡也要少吃
食材一、黴斑花生
勤勞節儉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對於食物來說卻不宜「節儉」,就如變質長有黴斑的花生。
部分人會覺得清洗乾淨、挑出長有黴斑的花生就好了,其實不然,花生變質時所產生的黃麴黴毒素,會汙染看似完好的花生。
所以,花生一旦變質,便不宜再食用,若是經常食用,可能會對肝臟細胞造成傷害,增加肝臟癌變的風險。
食材二、黑斑紅薯
紅薯用來煮粥香甜軟糯,是深受我國人民喜愛的煮粥食材之一,但紅薯若是儲存不當,極易產生黑斑病,其表現為紅薯表面長有黑色斑點。
這種長有黑斑的紅薯,含有大量毒素,食用過多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即使攝入量很少,也會傷害到肝臟組織,危害肝臟的健康。
食材三、發芽土豆
土豆於明朝萬曆年間傳入我國,並迅速成為我國主要糧食產物,它既可以炒菜、煮粥,又可以炸制或做成澱粉,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食材之一。
土豆若是儲存不當,極易發芽,有研究表明,土豆發芽時,整個都會產生龍葵素,若是攝入人體,重則可能會引起當場食物中毒,說輕了也會對肝臟造成傷害,久而久之或會引起肝臟癌變。
生活中,做好2件事,或對肝臟健康大有裨益
1、早睡早起
醫學上認為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肝臟高效運行的時間,在此時間段應該進入深度睡眠,有足夠的肝血回流肝臟。
並且早上不宜起太晚,晚上血液流速緩慢,若是經常睡懶覺,會使血液流通不暢,危害肝臟和其他器官的健康。
較好的睡眠時間是10點左右,到早上6-7點,能夠保證8小時睡眠時間。
2、及時補充營養物質
及時補充營養物質對肝臟健康能起到重要作用,例如胺基酸、水蘇鹼、類黃酮,是對肝臟有益的物質。
雲臺冰菊含有較多的水蘇鹼、胺基酸和類黃酮。
水蘇鹼具有促進分解的作用,在《水蘇鹼的研究》中講過,經常補充水蘇鹼,能夠提高肝臟對脂肪的分解效率,避免因脂肪堆積而危害肝臟健康;
胺基酸對毒素的分解有一定的幫助,有助於抑制毒素在肝內沉澱,降低肝臟受損的風險;
類黃酮對提升肝臟的自我修復能力,以及抵抗有害物質的能力有很大幫助,能夠對肝臟健康起保護作用。
上述元素可在雲臺冰菊中獲取,適合日常泡水飲用。
小知識:定期體檢
肝病本身具有一定的隱匿性,而定期體檢能夠使肝病「無處遁形」,可以及時發現肝功能異常,通過積極治療,或能避免持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