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局過審,「八佰」不是拍不得,只是"血戰臺兒莊"應排在它前面

2020-08-29 電影新紀元

電影新紀元執筆原創:

自8月14日7:30起,電影《八佰》點映開始,當晚豆瓣開分,萬人評分高達8.3;8月16日,豆瓣評分人數超過2萬,《八佰》評分為8.1,也就是跌了0.2分。不過點映票房尚屬不錯,1400萬+。

《八佰》首日點映票房數據

其間,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暑期檔《八佰》宣布撤檔以來,迄今一年有餘,廣電總局給影片的上映標號成為了2019年&34;。

這個小細節表明,無論網民輿論如何,總局可能壓根就沒有想要為難過電影《八佰》本身,總局下令整改,只是想要為難一下導演管虎罷了。畢竟,四行倉庫戰鬥指揮官謝晉元的後人他不去拜訪,反倒去拜訪公認的&34;孫元良的後人。

導演管虎微博

當然,不出所料,電影《八佰》裡面根本就沒有孫元良這個人物,所謂&34;就是無稽之談,孫元良三個字僅僅作為影片介紹故事背景時提到了一句,也就短短數秒時間。

至於《八佰》的質量幾何?說實話,這一點還小有爭議。畢竟,有大半年的時間觀眾沒有看到過高水準的國產商業大片,各大電影自媒體頗有&34;的樣子,在他們的宣傳之下,似乎《八佰》已經成為了國產戰爭題材電影的第一,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

筆者給《八佰》大體能給8.0分,屬於上等偏下水準,相較於《金陵十三釵》《集結號》這樣的國產戰爭電影,《八佰》到底是還差一點才是上乘。

《金陵十三釵》

  • 首先一方面,《八佰》作為群像式電影,導演野心過大,想要刻畫的人物過多,所以整個群像戲刻畫得稍微缺乏了些條理;
  • 另一方面,好的戰爭電影都是以&34;為核心創作理念,但是《八佰》只談&34;,不談&34;(或者說政治元素薄弱),導致影片只有噴發的情感,沒有宣洩的情感。

《八佰》海報

實際上,管虎拍《八佰》,真的是一步臭棋。四行倉庫戰鬥的具體戰績,來自於&34;孫元良的回憶錄《億萬光年中的一瞬》(吃了沒文化的虧,光年是距離單位,不是時間單位),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管虎一定要去臺灣,和秦漢(孫元良之子)合影了,他終究是太輕信孫元良的個人回憶錄了。

孫元良的回憶錄《億萬光年中的一瞬》

《億萬光年中的一瞬》這本書,對於四行倉庫戰鬥擊斃了多少日軍,擊毀了多少坦克都有具體描述。那麼問題就來了,當初明明是孫元良率部逃離了上海,在四行倉庫戰鬥的四百名戰士最終也被英軍繳了械,那麼孫元良是如何知道四行倉庫戰鬥的具體戰績呢?

幸虧電影《八佰》裡沒有孫元良這個人物,只是作為故事背景一筆提過,否則真如書中所述,那孫元良豈不成了四行倉庫戰鬥的幕後指揮官了?那《八佰》可就不只是被輿論抨擊了。

所以說,管虎拍《八佰》,他不能夠標榜影片是一部徹底還原歷史的電影,要說多麼主旋律,那也談不上,畢竟史實就在。

留守四行倉庫的四百名戰士

這留守四行倉庫的四百名戰士,原本完全可以隨著大部隊有序撤退,只是KMT上層勒令他們在此必須阻擊日軍,阻擊的原因完全不是掩護大部隊撤退,而是KMT的上層為了&34;,需要他們用命打一場&34;,來做給租界裡的歐美諸強看。

另外,由於四行倉庫背靠租界,日軍根本不可能用重武器攻打,也就是說這裡打不起成規模的大戰,日軍也並非傾盡全力。故而四行倉庫保衛戰,KMT&34;屬性十足。

要拍KMT正面抗戰,真不是不能拍。畢竟《八佰》在民間的爭議聲如此大,總局還是予以過審,影片正常上映。只不過,&34;四行倉庫保衛戰從根本上就不是為大局出發,只是為了滿足KMT上層的需求,它承載不起那麼大的意義。

紀錄片《臺兒莊1938》

要拍的話,公認的大捷&34;、&34;就應該排在&34;的前面,這些真正的歷史最該被百般銘記。

相關焦點

  • 從《血戰臺兒莊》到《八佰》,抗戰大片熱血往事
    1985年,陳敦德找到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楊光遠和編劇田軍利、費林軍,開始籌拍電影《血戰臺兒莊》。 電影還未開拍,爭議已經四起。 有人說,「共產黨怎麼能去表現國民黨抗日?而且還打了勝仗?」 還有人說,「我軍三大戰役還沒拍完,怎麼能先拍國民黨?」
  • 從《血戰臺兒莊》到《八佰》,抗戰大片熱血往事
    當年11月,由電影局局長石方禹主持的《血戰臺兒莊》劇本座談會在京西賓館召開,曾做過李宗仁秘書的程思遠提出影片應展現出兩個形象: 濟南軍區派了七八百名戰士參與拍攝,由於還原戰場殘酷性太過真實,很多戰士入戲太深,哭得拍不下去,導演只能用喇叭喊:「攝製組的同志們不要哭!」
  • 《八佰》導演好好學學《血戰臺兒莊》,和鬼子同歸於盡該怎麼拍?
    最近《八佰》熱映,票房已經突破12億,不出意外將破20億,這麼算下來的話,它很可能是今年全球目前為止的票房冠軍。《八佰》的票房是很不錯了。但是網上關於這部電影的爭議卻越來越大,拋開這部電影是否美化當年的國民政府抗日這種話題不說,《八佰》作為一部電影到底如何呢?
  • 比《八佰》更慘烈,比《戰狼2》票房高,導演拿毛主席語錄才過審
    這就是《血戰臺兒莊》這部電影經久不衰的魅力。回頭再看現在正在熱映的《八佰》,同樣表現國軍抗日,同樣高舉愛國主旋律,同樣的票房一路走高,可怎麼看都和《血戰臺兒莊》相比,差了那麼一大截。可能,中間隔著的,是800個《戰狼2》的距離吧。
  • 《八佰》後又一部國軍抗戰電影過審,演員陣容強大,檔期遲遲未定
    而天堂與地獄、商女伶人與壯士兵者僅僅一河之隔,最大的諷刺在於八佰死士用血肉拼命卻不過只是為租界萬國布魯塞爾會議做一場表演,可憐但也有些可悲,可能這就是歷史的兩面性給這部影片帶來的魔力。儘管《八佰》拿下票房冠軍,但是類似的國軍抗日題材影視作品並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創作熱潮,因為在國內文藝界意識形態才是創作的基礎,國軍做主角的影視作品在短時間內恐怕只能是「寥若晨星」。
  • 《血戰臺兒莊》:至今,我們仍然沒有拍出比它更好的戰爭片
    我之所以如此的痴迷《血戰臺兒莊》,沒有別的原因,就六個字:好看、真實、震撼!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絕對凌駕於所有國產戰爭片之首——尤其是抗戰類——我個人認為,從1986-2020,雖然已經過去了34年,但我們卻並沒有拍出整體水準能超越該片的戰爭電影,僅有寥寥幾部,稍稍可以望其項背而已(如《大決戰》三部曲),即便拿它同世界上一流的戰爭片作比較,它也光彩奪目,毫不遜色。
  • 風口浪尖的「八佰」;前景難測的'票房'
    在《八佰》的演員表上,根本就沒有&34;這個角色,而且電影本身是經過總局審查的,並獲得了上映許可證&34;。通過了總局的審查,意味著什麼呢?重大歷史題材、涉案題材、少數民族題材、宗教題材、涉軍事題材,總局的審查是需要審全本的,也就是說每一部分情節、每一個人物塑造都需要嚴格查驗,要是真的美化&34;,都不用《八佰》的製片公司宣布撤檔,總局的上映許可證&34;他都拿不到。
  • 曾經感動蔣經國,比《八佰》早30多年上映的國民黨抗日電影
    記得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吧,父親帶我去看了一部電影《血戰臺兒莊》,當時年紀小,也不知道啥叫國民黨正面戰場,只是覺得這部電影和之前看過的《地道戰》《地雷戰》《鐵道遊擊隊》不一樣,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原來啊,電影《血戰臺兒莊》上映前後還有不少鮮為人知的故事。首先,最早提出拍攝電影的是周恩來總理。1965年夏,李宗仁從美國歷經險阻回到祖國大陸,周恩來在歡迎宴會上對著名導演成蔭說:「成蔭同志,今天李先生從海外回來,我看他有兩件事今後可以拍電影。
  • 《八佰》,再燃的熱血也難敵一頂大帽子
    中國歷史戰爭題材的電視劇和電影,或許就關於抗戰題材的作品不好拍,數十年來,幾代電影和電視劇人,無數部作品中,能稱得上經典的,大概就是1985年大陸電影的《血戰臺兒莊》,2012年臺灣電影《賽德克巴萊》;電視劇的話,有李幼斌版《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
  • 看了《八佰》的預告片,我隱隱有一絲擔心
    很多人都矚目的電影《八佰》(管虎 導演)今晚就要首映了,相信很多朋友已經通過網絡看了這部片子的預告片,本人也看了,這裡發表一些想法:首先,《八佰》毫無疑問不是中國大陸攝製的、反映當年早在1986年,大陸就上映了一部《血戰臺兒莊》,首次以正面的形象,包括蔣介石、李宗仁還有愛國國軍將領、士兵來反映國軍抗戰。而這部《血戰臺兒莊》引起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怎麼說呢?簡直太大了!
  • 《血戰臺兒莊》:比它更好的戰爭片,至今還沒有
    《血戰臺兒莊》這部電影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製作播出的,雖然沒有很好的拍攝和製作條件,但是這部電影能夠獲得很好的口碑完全是因為它:真實。時隔34年,就算是現在回頭看看這部電視劇依然有很大的深意,非常值得一看。
  • 比《八佰》慘烈,比《戰狼2》票房高,周總理點名拍的片好在哪?
    這就是《血戰臺兒莊》這部電影經久不衰的魅力。回頭再看現在正在熱映的《八佰》,同樣表現國軍抗日,同樣高舉愛國主旋律,同樣的票房一路走高,可怎麼看都和《血戰臺兒莊》相比,差了那麼一大截。可能,中間隔著的,是800個《戰狼2》的距離吧。
  • 《八佰》的背後,推薦五部正面戰場國軍抗戰的影片
    文 | 李嘯天一波三折之後,《八佰》終於上映了。作為一部提振國民士氣的影片,《八佰》目前最大的作用是用來提振因疫情而瀕於困境中的院線行業。大家都期望《八佰》的票房能夠達到10億以上。才算能夠起到為電影院線注入強心針的作用。目前來看,《八佰》有望完成這一任務。據點播觀影的第一波反應,《八佰》的口碑總體來說還不錯。
  • 《八佰》票房破19億 誰說我們拍不出好的抗戰片
    2019年末,《八佰》的上映又一度被提上日程,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擊,又讓大量本來已經排好片的影片紛紛下線。直到2020年8月2日,才正式官宣定檔8月21日上映。其間三度重啟、40次改稿、18個月搭景、230天拍攝......歷經的各種磨難,足可以再拍一部電影出來。
  • 《血戰臺兒莊》才是真正的抗戰神片
    《八佰》的票房火爆,讓人不得不重新開始關於審視抗戰片,尤其是關於二戰的國產影片。由於題材的敏感性、特殊性,讓這類影片在國產影片中顯得頗為稀缺。對於如今《八佰》能夠上映也是歷經一番曲折。即使如此,在上映之後也是遭遇了爭議不斷。其實早在34年前,就有一部關於二戰的國產影片,取得了2.7億的票房成績。
  • 父親血戰臺兒莊
    臺兒莊戰役,就是徐州戰役中的重要戰役。  臺兒莊,是山東南部嶧縣境內的一個小鎮。它位於臺棗支線和臺濰公路的交叉點上,北接津浦路,南連隴海路,西南距徐州約50公裡,是徐州的門戶。臺濰公路在此起點,大運河繞莊而過,水陸交通兩便,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 「八佰」沒拍出來的,都在這兒了
    」並不只是電影裡的故事,它是我們曾經真實發生過的慘痛歷史。為什麼要拍《八佰》?對於《八佰》,他只希望「所有的付出,未來都是可以驕傲地提及的」,拍好電影,拍有質量的電影。」專題視頻,愈發覺得自己之前都白看了……了解了史實和臺前幕後的故事之後,八百壯士的形象才真正有了實感。
  • 「八佰」真爛尾了嗎?
    ,而在此更想分享的,則是在《八佰》中所沒有呈現、也無法呈現的後續——真實的歷史中,撤兵後,團長謝晉元和倖存將士又經歷了什麼?說到後續,則必須先要介紹《八佰》所發生的歷史時期與戰爭背景01歷史中的《八佰》:「我們為中國而生,死不足惜」一.
  • 電影《八佰》豆瓣評分跌至8.1分,上映前還能保持8分?
    只要敢於拍這個電影,分就值8分,因為管虎拍這部戲的前提就是莫大的勇氣,要做好不過審的準備。這個題材,只要有資金,認真拍,這個分數是不難拿到的。如果不是因為之前導演的迷之操作可能會更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自《八佰》2019年撤檔以來,影片今年的上映標號成為了2019年「800號」,換言之,總局為難的不是電影《八佰》,而是導演管虎本人。
  • 電影《八佰》豆瓣評分跌至8.1分,上映前還能保持8分?
    只要敢於拍這個電影,分就值8分,因為管虎拍這部戲的前提就是莫大的勇氣,要做好不過審的準備。這個題材,只要有資金,認真拍,這個分數是不難拿到的。如果不是因為之前導演的迷之操作可能會更高。自8月14日19:30點映開始,截止8月15日11:55,《八佰》豆瓣1.9萬人評分8.3;8月16日,豆瓣評分人數超過2萬,評分8.1,也就是跌了0.2分。不過電影的票房數據還算不錯,1400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