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索額圖歷史原型:擒鰲拜,平定三藩之亂,最終卻被處死

2020-12-22 無計讀史

鹿鼎記索額圖歷史原型:擒鰲拜,平定三藩之亂,最終卻被處死

文/無計讀史

新版《鹿鼎記》的成績單並不優秀,主演張一山也因此被否定了實力。回想當年,他在《家有兒女》中的表現,真的是讓人驚豔。但沒想到這長大後,反倒是實力退步了,這到底是演技問題還是角色問題呢?

雖說這新版的被噴得很慘,但說到底還是帶我們回顧了經典。金庸先生的《鹿鼎記》著實讓人懷念。這部小說是在清朝康熙年間的歷史背景下開展的,主要講的就是康熙年間鰲拜、吳三桂等人叛亂的事宜。歷史上,康熙青年時期也確實經歷了這些。當時有一位大臣,為他解決了這些麻煩。他就是索額圖,在《鹿鼎記》中也有這個角色。

別看索額圖在劇中最後立下不少功勞是大贏家,但其實他在歷史上的結局可比鰲拜、吳三桂還要慘。

索額圖,赫舍裡氏,是滿洲正黃旗人。他的父親是清朝開國功臣索尼,四朝元老。康熙繼位初期,索尼與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一同擔任輔政大臣。他的哥哥一等公領侍衛內大臣赫舍裡·噶布喇。侄女是康熙帝的原配皇后赫舍裡皇后,而皇太子胤礽則是他的外甥。這樣強大的家世背景,索額圖並沒有拖後腿反而功績顯赫,與其父親索尼不相上下。

年輕時的索額圖進宮時只是皇宮的一個侍衛,後來他的父親索尼去世後,康熙便讓索額圖任吏部右侍郎。只做了一年的右侍郎職位,他便辭去了,又做回了一等侍衛。當時正值康熙剛親政之時,鰲拜不願還政於康熙,兩人矛盾越來越深,康熙下定決心剷除鰲拜集團。因此便以下棋為由召索額圖進宮謀劃,用突襲的方式將鰲拜與其黨羽階數拿下。索額圖立下大功,康熙帝也在他的助力下開始真正主持朝政。三個月後,索額圖直接升任國史院大學士。

索額圖官職升遷非常快,次年康熙帝恢復了設置內閣,索額圖又改任保和殿大學士。這個官職做了他十年之久。但在此十年中,索額圖還為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亂(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發起的反清事件,歷時8年之久)」。索額圖原想要以病請求解任保和殿大學士之位,卻沒想到又被康熙帝授議政大臣之職。

只不過坐上這個官位後,他的官職就開始起起落落了。因為他弟弟的關係,索額圖被眾多大臣啟奏,康熙帝一怒直接革了索額圖心裕鑾儀使、佐領,仍襲一等伯,革法保一等公,革議政大臣、內大臣、太子太傅等官職,讓他做佐領。但在三年後,索額圖又因為外甥皇太子胤礽的關係,再度受到康熙帝的重用,做回了「議政大臣」。

1688年,索額圖還代表大清帝國與沙皇俄國籤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阻止了沙俄繼續侵略,還保證了兩境百姓的安寧生活,鞏固北方的邊疆。而索額圖的仕途也是曲折,做回議政大臣,籤訂《尼布楚條約》後不久,他又因作戰中追剿不及被降職四級。後又因寧夏管理水陸設站事務有功而恢復原級。

從此看出,索額圖一直都處於起起落落的仕途之中。雖說屢次降職鬧心但至少沒有讓他丟命。可在幾年後,索額圖因為參與皇太子之爭徹底觸怒康熙,被囚禁於宗人府之中。四個月後康熙帝下令賜死索額圖,他的黨羽以及兩個兒子也都被處死。索額圖曾經為康熙帝立下的功績也全部被作廢,他這一生就這樣結束了。

鰲拜被囚禁於牢獄之中而死,吳三桂病死。索額圖卻是被自己忠心的帝王處死的,果然最是無情帝王家。

相關焦點

  • 三藩之亂意外爆發,索額圖建議殺明珠洩憤,康熙:你當朕是漢景帝?
    觀史,清朝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和漢朝漢景帝年間的「七國之亂」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最先主張削藩的大臣結局卻截然不同。 雖然最後漢景帝平定了「七國之亂」,但晁錯之死,卻成了歷史悲劇。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清朝康熙年間,三藩之亂爆發,由於康熙準備不足,清軍最初節節敗退。這時,有人建議把削藩的「始作俑者」納蘭明珠殺掉,以平眾怒,康熙卻沒有像漢景帝一樣殺掉忠臣。結果,當三藩之亂被平定後,明珠一躍成為清朝一代權臣。這件事,還要從頭說起。
  • 周培公平定了三藩之亂,為什麼被康熙拋棄?真實歷史究竟如何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康熙王朝》成就了周培公,其實歷史上的周培公遠沒有電視劇的表現那麼出色。歷史上真實的周培公!周培公出生於明朝末年,李自成進攻荊楚一帶的時候,周培公的母親殉難而死。清朝建立以後,周培公進入北京在內閣裡面擔任一個小官。周培公在三藩之亂前並沒有太多表現自己的機會。三藩之亂爆發之後,周培公有了表現自我的機會。
  • 《鹿鼎記》中出場了哪些歷史人物?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所著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作品,它以明末清初這段歷史時期為背景,通過韋小寶這個聰明機智卻又不太會武功的主角經歷展開情節。《鹿鼎記》中涵蓋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明史案、擒鰲拜、平三藩等等。相應的,《鹿鼎記》中自然也出場了許多歷史人物,今天夜讀史書就來與大家一一盤點。
  • 《鹿鼎記》中建寧公主,歷史上真實的命運:全家處死
    文|竹映月江(讀史專欄作者)看過《鹿鼎記》的朋友,一定對建寧公主記憶猶新。的確,在韋小寶的七個老婆裡,唯獨建寧公主最刁蠻任性,與眾不同了。或許是金庸太過善良,捨不得為難一個小姑娘。在《鹿鼎記》的結局裡,金庸安排建寧公主嫁給了心上人韋小寶。然而,歷史上真實的建寧公主,運氣可沒有小說裡這麼好了。
  • 《鹿鼎記》中的建寧公主逍遙快樂,真實歷史恰恰相反,她一生悽涼
    金庸先生為這個刁蠻公主安排了很好的結局,雖然歷經波折、差點嫁給了吳應熊,但最終結局還不錯,幾番曲折,還是嫁給了韋小寶,成了他的第七個老婆。但是,歷史君要說的是,歷史上真實的建寧公主可就沒這麼好運了,她的一生十分悽涼,全家都被處死,自己孤獨的過完了一生。
  • 賭徒康熙帝:三藩之亂得以平定,其實在於運氣使然
    前言:說起康熙帝的成就,平定三藩之亂算得上康熙帝的一大成就。但是,如果從後世的角度復盤來看,三藩之亂其實完全可以避免。但是,因為康熙帝的草率,導致清朝幾乎全境都爆發了叛亂。這種叛亂,險些葬送了大清帝國。
  • 三藩之亂中,吳三桂最終病死,那麼另外兩位藩王是什麼結局?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藩王之亂是比較常見的事情,比如西漢時期的七國之亂,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明朝時期的靖難之役,當然,到了清朝初期,又爆發了「三藩之亂
  • 周培公幫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戰功,為何仍被處死?
    看過電視劇《康熙王朝》的朋友們,對其中一個劇情印象特別深刻,一代名臣周培公為康熙出謀劃策,平定了三藩之亂,為平亂治國做出了貢獻,但仍免不了發配邊疆、客死異鄉的結果,但周培公死後,一代皇帝康熙竟又為其守靈,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周培公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呢?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 周培公幫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戰功,為什麼仍會被處死?
    削藩令一出,立即激起了吳三桂等人的反抗,引發「三藩之亂」。三藩之亂持續八年,終於被平定,而在平叛的過程中,湧現出了這麼一個人物,那就是周培公。周培公因為平叛有功,很受康熙皇帝的器重,一路平步青雲。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功臣,最終卻沒能落得好下場,死在了邊遠之地。
  • 一旦威脅君權,康熙皇帝之仁便蕩然無存,索額圖之死即是明證
    確實,康熙在對待安分遵法納糧當差的百姓,比較寬厚,常講愛民惠民之詞,也注意善待大臣,保其善終。然而,一旦涉及君權,或是他認為產生威脅之時,可就不寬厚不仁慈了,甚至有時還不怎麼英明。對待索額圖一案,即系一例。通過《清史稿》所載,詔文並沒有明確提到索額圖到底犯了哪條罪過,可是從字裡行間中能明顯感覺,康熙是怒不可遏,甚至命令太子胤礽當即處死索額圖。
  • 《鹿鼎記》建寧公主的真實命運:全家處死 *
    看過《鹿鼎記》的朋友,一定對建寧公主記憶猶新。在《鹿鼎記》的結局裡,金庸安排建寧公主嫁給了心上人韋小寶。
  • 2020版《鹿鼎記》大結局:施琅歷史原型,因囂張跋扈遭滅門之禍
    言歸正傳,在《鹿鼎記》劇中,鄭成功的部將施琅背叛鄭家降清,通過送玉碗方式來大拍韋小寶的馬屁。最終在他的引薦下被康熙帝重用,率軍平定了臺灣。在最新的劇情中,施琅到通吃島看望韋小寶,被韋小寶忽悠,提出請韋小寶一起赴臺宣撫,以消除朝中對自己的猜疑。
  • 在平定三藩之亂時,他為何被康熙帝派往邊疆?好色釀成大禍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俄)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099字,閱讀約3分鐘1681年,經過數年苦戰,清軍終於抵達昆明城下,經過浴血奮戰,奪取了昆明,三藩之亂至此宣告結束。
  • 「三藩之亂」其實是「六藩」
    清朝入關後33年,清朝迎來最大一場叛亂,此亂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藩之亂」。所謂的「三藩」就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 三藩之亂丨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能否避免?
    >三藩之亂丨滿洲功臣宿將凋零,四大異姓王崛起三藩之亂丨削藩or反削藩,吳三桂與康熙的博弈三藩之亂丨反清復明,360萬水陸大軍直搗燕京三藩之亂丨吳三桂の野望上帝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作。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九日,據守昆明的吳軍殘餘出城投降,三藩之亂結束。 故事說完了,按照套路,應該分析勝敗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再談談三藩之亂的歷史意義。其實沒必要。
  • 備受重用的納蘭明珠,後來被康熙冷落,原因不僅僅是與索額圖爭鬥
    電視劇《鹿鼎記》中明珠的原型,就是歷史上康熙時期的權臣納蘭明珠。他在議撤三藩,統一臺灣,抗禦外敵等重大事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為此他立下不少功勞。 康熙對他也不薄,讓他在內閣為官十多年,可是在他隨康熙徵伐噶爾丹後,康熙突然不再重用他了。這是為什麼呢?其主要原因有三點。
  • 在三藩之亂前期,吳三桂是佔據優勢的,為何康熙最終能上演絕殺
    康熙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帝,他在位期間,平定三藩,收復臺灣,痛擊沙俄,親徵準噶爾,做出了一系列驚人的功績。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說一下康熙平定三藩。三藩的由來三藩是指駐紮在南方的三大諸侯,分別是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這三大軍閥。
  • 康熙如果不急於削藩,是不是也釀成不了三藩之亂?
    三藩之亂可以說是因為康熙年少氣盛,三藩之亂是康熙在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現,所以他不顧孝莊太后反對,堅持削藩逼反了吳三桂等三藩。三藩之亂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但是卻釀成了歷時八年的戰亂,清政府險些丟掉半壁江山,這都是為了康熙一時的年少氣盛而買單。
  • 索額圖下場有多慘?在獄中被活活餓死,康熙說他是大清第一罪人
    ,不過康熙如此英明神武眼睛裡當然不揉沙子,這哥倆最後是紛紛倒臺,電視劇裡是樹倒猢猻散,那麼歷史上的明珠和索額圖結局又如何呢?於是皇帝乾綱獨斷,決議削藩,最後終於平定三藩,這也成就了康熙皇帝的功績。作為核心重臣索額圖竟與皇帝意見相左,這讓康熙很是不滿,更尷尬的是,看看人家明珠,在削藩期間對皇帝的旨意是堅決支持,無條件擁護。儘管在削藩進行後索額圖等一班大臣照樣盡心盡力運籌帷幄,但康熙印象最深的卻始終是明珠忠君愛國,索額圖躲躲閃閃。
  • 三藩之亂持續了八年,暴露了滿清一個重大弊病,多年後也因此亡國
    1673年,爆發三藩之亂。這時的清軍遠離戰場只不過才十多年時間,卻已無早年入關時的那般英勇之氣了。平定三藩之亂,兵力主要還是以漢人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