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鐵路6432次普悠瑪列車10月21日下午16:50在行經宜蘭蘇澳新馬車站時因速度太快衝出軌道,八節車廂當中的五節翻覆,造成18人死亡,200餘人輕重傷,這是臺鐵自1991年以來死傷最嚴重的一起事故。
如今事故已發生一個多星期,對於事故原因的調查、後續處理、責任追究還在持續。
臺灣輿論普遍認為,這起事故表面上是人為疏失和機械故障造成,實際上反映出臺鐵的運營管理乃至臺灣整體交通建設當中存在嚴重問題。
臺鐵事故列車駕駛員尤振仲在事故中受輕傷,在接受治療後,22日凌晨被臺灣檢警帶走偵訊,經過20小時馬拉松式的偵訊,22日晚間,宜蘭地檢署以「業務過失致死罪」向宜蘭地方法院聲請羈押禁見,法官裁定以50萬元新臺幣交保。
據了解,尤振仲1997年考進臺鐵,擔任多年技術員,行車資歷則有5年,現在擔任基隆七堵機務段運轉副主任,平常負責排班等內勤工作,但如果周末人力缺乏就會支持一線勤務。臺鐵內部員工表示,讓內勤人員來開火車本來就不正常!
臺鐵事故列車駕駛員尤振仲
臺鐵方面認定尤振仲在駕駛過程中關閉了列車自動防護系統(ATP)並且未向調度中心報告,導致超速行駛,從而釀禍。看不下去的臺鐵內部人士對媒體曝光了事故發生前尤振仲與調度員43分鐘的通聯記錄,顯示尤振仲一路向調度員、列車檢查員求救,報告列車動力異常,呼叫檢查員上車檢查,與檢查員討論排除方法等。這份通聯記錄戳穿了臺鐵此前的謊言。臺灣輿論痛批高層企圖把事故責任通通推給基層駕駛員,民間掀起力挺尤振仲的聲浪。
尤振仲的兒女在律師陪同下召開記者會,律師代念了一份尤振仲的聲明,對事故罹難者及家屬以及當天的乘客致上最深的歉意。尤振仲承諾不會逃避、隱匿或是說謊,也會坦然面對且配合司法調查,負起應該要負的責任。
27日是事故罹難者頭七,看過尤振仲聲明的罹難者家屬大多表示臺鐵製度問題比較大,希望全面調查得到真相。在事故中失去八位親人的罹難者家屬董小羚更為尤振仲加油打氣,希望他早日康復,一起釐清真相。
臺鐵產業工會直言,普悠瑪列車事故反映出臺鐵長期存在的嚴重問題,尤其是人力缺乏,包含運務、工務、機務、電務都缺人,臺鐵產業工會粗估缺口多達一萬人,宛如「四大皆空」的局面。
此外,臺鐵票價23年來因政治因素不敢漲價,導致臺鐵每年虧損15億元新臺幣。效益不好與人力缺乏形成了惡性循環。
臺灣鐵路管理局時任局長鹿潔身在10月21日事故當晚口頭請辭,25日獲準,成為首個因普悠瑪列車事故下臺負責的臺當局官員。鹿潔身今年63歲,畢業於臺灣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1980年進入臺鐵工作至今已38年。鹿潔身長年在運務部門工作,2016接任臺鐵局第21任局長。
25日,鹿潔身受訪時表示,臺鐵的問題都是長期累積的結果,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
臺鐵公布針對普悠瑪列車的特檢報告,宣稱沒有問題。臺灣《中國時報》指出,這無疑是睜眼說瞎話。有學術單位表示,普悠瑪列車有沒問題不能由臺鐵自己宣布,應由有公信力的單位調查,才能消除外界疑慮。
29日,臺行政機構宣布由臺交通部門政務副主管張政源降級接任臺鐵局局長。
據了解,張政源也是臺鐵基層出身,曾任臺南市政府交通局局長、臺南市副市長等職,是標準的賴清德人馬。臺行政機構表示其「有臺鐵的經驗,卻沒有臺鐵的包袱」,希望他回到臺鐵興利除弊,完成臺鐵徹底改革的重大任務。
然而,換了一個局長就能解決臺鐵多年沉痾嗎?臺灣民眾表示存疑。臺鐵產業工會秘書長蕭農瑀直言,臺交通部門忽視改革,臺鐵局長換誰都一樣。
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在這次普悠瑪列車事故善後工作中的表現也備受質疑。24日清晨五點,臺鐵東部幹線恢復雙線雙向通行,賴清德特地搭上6點44分的第一班普悠瑪列車前往花蓮,把座位特別選在第八節車廂,也就是事故發生當時受損最為嚴重的一節車廂。在經過事故發生地新馬車站時,賴清德比出了OK手勢,連說「安全過關」。
臺灣媒體爆料稱,賴清德所乘普悠瑪列車經過新馬車站時時速僅為40公裡,這不是作秀是什麼?外界痛批其著急為普悠瑪列車的安全性背書,非常不負責任。誠如臺灣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在臉書中所說的:「整個臺灣,就像失速的普悠瑪。人命和安全,不敵『執政者』的私心和愚蠢。轟隆隆,往錯誤的方向去,賭命。」
今晚九點二十分,
東南衛視《臺灣新聞臉》
聚焦臺鐵普悠瑪出軌翻覆事故,
邀請臺灣中時電子報社社長賴嶽謙
和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先生,
共同剖析這起事故
所反映出的諸多問題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