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愈身心的色彩,邁向健康的繪畫 ——色彩療愈繪畫基礎班

2022-01-25 方寸如意

        繪畫是表達情感的工具,藝術家在用繪畫這種藝術媒介抒發情感、表達自我時,會發展自己的獨特性,找到自我,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但自我經驗和情緒如果因為不斷重複用同一種藝術語言去表達,有可能把自己固化在某種經驗當中。如果是一種創傷或負面情緒,會讓作者身心出現健康問題,從而影響生活。所以如何去健康地描繪和使用色彩,如何平衡畫面的光與暗至關重要。

        希望能通過這個繪畫班讓學員逐漸學會欣賞和分析畫作,接納和尋找內在的平衡,更全面地看到這個世界,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更健康地通過繪畫表達自己,並與世界交流,讓自己綻放出獨特的美,同時能對周圍的人有所幫助;也能學習到實用基礎繪畫技能,而不只是空泛地去體驗和感受。

        這次的色彩療愈繪畫初級班是一個零基礎成人班,會從光、暗、色彩等繪畫基礎講起,而一切繪畫的基礎都包含著兩點——宇宙的三元性:光、暗、色,和人作為微觀宇宙的三元性:身、心、靈或思考、情感、意志。

所講理論內容涉及華德福基礎理論、醫學理論和繪畫色彩理論。繪畫練習包含炭畫、色粉、彩鉛、溼水彩、面紗畫等多種繪畫基礎。讓學員通過各項基本練習掌握光、暗、色的本質規律,從而打下堅實繪畫基礎,並在課程中得到療愈、滋養以及身心靈的平衡。

                              炭畫

              從三元性出發,感受光與暗的交織

                             色粉彩鉛

                從觀察練習中學習尊重生命和敬畏自然

                               溼水彩

                        讓內在的情感體驗如水般流淌

                              面紗畫

上課地點:成都華德福學校錦江校區外,衛校對面遇見時空茶室

上課時間:每周一上午9:30-12:00

招生數量:6-12人,滿6人開班

基礎課程1:9月14日-10月26日共6次課

課程費用:150元×6次=900元

優惠價格:9月8日前報名繳費享受優惠價720元。

基礎課程2:11月2日-12月7日共6次課

課程費用:150元×6次=900元

優惠價格:10月20日前報名繳費享受優惠價720元。

基礎課程3:12月14日-1月18日共6次課

課程費用:150元×6次=900元

優惠價格:11月30日前報名繳費享受優惠價720元。

基礎課程1、2、3連報享受優惠價格2000元,三人成團價格1800元,即日起開始接受報名。諮詢請致電:林青老師15008482815

老師介紹:

林青,原室內設計師,因孩子結緣華德福教育,熱愛藝術,更愛孩子。曾為幼兒園老師,小學、成長營藝術老師,師從人智學理念下華德福資深藝術療愈大師Sally Martin,通過澳洲錫耶納學院在廣州開設的人智藝術治療專業進行四年深入學習,對色彩理論及療愈性繪畫頗有研究,願將所學分享給有意願找尋內在平衡,想清晰了解自己、與世界健康對話的人。

學員自備畫材工具:

文中所有圖片來源:方寸如意,轉載需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繪畫可以療愈心靈
    在頭條上看到一篇文章《他本不是畫家,卻用繪畫治癒了自己十年的重度抑鬱》,說的是美國畫家約翰·斯皮克在十年前患有嚴重焦慮和鬱抑症,後來在一次隨意塗鴉後,開啟了他的藝術生涯。自從那一次偶然的塗鴉,他的生活便在藝術的滋養與指引下變得溫暖與明亮起來。事實上,只要我們去關注這方面的信息,你會發現繪畫的確可以療愈我們的心靈,而這後面又隱藏著什麼原理呢?
  • 幸福DNA是色彩療愈與曼陀羅圖騰的完美結合
    幸福DNA的由來談起色彩療愈不得不提到榮格,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o Jung1875-1961
  • 覺醒正念繪畫,有趣的後藝術療愈
    這是我畫的《我不想再看<我愛我家>了》的覺醒正念繪畫,工具是油畫棒和水彩紙。它的派發點是這個類似刺參球的形象。此時周圍出現了很多跳動的火苗,火苗在燃燒,它們來給我照亮了這個泥潭的周圍,告訴我這裡不是黑暗的,是有希望的、有光亮的。 你看,真的很有趣,這就是自我與潛意識的對話。
  • 「色彩」的心理分析 :色彩是一種可見的情緒
    心理學家根據臨床的分析與實驗證明,發現了許多繪畫色彩使用的規律,揭示了繪畫色彩與心理和行為間的許多關係。下面介紹部分成果。一些個體在生活中十分焦慮,在彩色的繪畫中他們會把這種焦慮通過色彩的選擇與線條表現出來。他們的線條總是很輕淡、不流暢。
  • 李心潔繪畫療愈|人心中總有黑暗的部分,學會自然去接受它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臺灣女藝人李心潔的繪畫故事。外婆的愛指引她找到繪畫作為人生療愈的最佳途徑。李心潔選擇以繪畫作為自我療愈的方式,讓所有難以言說的哀傷慟苦隨著顏料聚合在各種色彩專業人士指出,繪畫療愈法要求的不是高質量的作品,潛意識的內容最初都只是以斷片的形式表現,只要能表現這些斷片的一部分都是有價值的資料,然後再把潛意識的內容上升到意識層面。2020年,李心潔依然熱愛繪畫,也在積極準備自己的下一場畫展。她說「每天每天畫畫,一筆一筆耐心的創作,沉浸在靜謐裡。」
  • 21天「像孩子一樣畫畫」線上繪畫療愈訓練營招募
    >21天「像孩子一樣畫畫」線上繪畫療愈訓練營時間:2020年10月2日—10月22日方式:每天五分鐘視頻錄播費用:199元交流:微信群交流、打卡掃描以下二維碼購買:)而畫畫,是我們放鬆身心的特別好的工具。對於我來說,你能夠覺知五分鐘,全然投入專注在五分鐘內,也能夠控制五小時,五天,五個月。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不要覺得我不會畫畫,我又不當畫家,我沒有天賦,我幹嘛要去提筆畫畫?
  • 繪畫療愈師培訓(國際認證班-初階)
    你知道繪畫療愈師嗎?這是一個可以把繪畫應用於心理學領域的神奇職業。
  • 曼陀羅繪畫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JulietJue等通過實驗表明,「在精神病人的畫作中,紅色和黑色是主色調,而正常人的繪畫中顏色使用平均」----顏色可以揭示有關情緒的信息。關於色彩和情緒之間關係的研究結果主要有:(1)繪畫創作中使用的最顯著的顏色是情緒狀況的重要指示;(2)使用的顏色和顏色的搭配可以揭示繪畫者的情緒狀態;(3)分析其意義有助於繪畫者調控自己的情緒。
  • 滋養孩子心靈的童畫和色彩 ——開心動力藝術冬令營
    用色彩顯化心靈的能量,讓孩子在繪畫中感受對世界的愛!孩子的王國,是藝術的王國。
  •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色彩感?從繪畫,看色彩心理學對孩子的重要性
    有一個好友的評論可把我嚇壞了:「你家孩子是不是不常說話,看畫的顏色都是黑色和藍色為主,大部分都是內心比較壓抑,身心不太健康的孩子會用這個顏色。」仔細想了一下,孩子確實不太愛說話,有時候的確悶悶不樂的,經常以為孩子身體不舒服,可是她自己卻說什麼事都沒有。
  • 【11.8北京】體驗當下最熱門的身心靈顯化工具~來自臺灣的曼陀羅藝術療愈
    曼陀羅繪畫能帶來什麼轉變? 如果目前有讓你糾結的問題,選擇的困難 如果你想擁有幸福豐盛富足的人生無需任何美術基礎;探索內在高級智慧進入色彩療愈的世界在繪畫中啟動了更深的【看見】與【臣服】;便在短短幾個月之中發生一切與心想事成有關的:遇到生命中的貴人,深入探索色彩與人體的無限奧秘、與臺灣出版社籤約出版自己的曼陀羅畫冊、成為幸福DNA曼陀羅藝術療愈導師開啟工作室。
  • 森林輕療愈工作坊----第一期生命之歌
    、森林心理疏導、自然探秘、團隊拓展、山林漫步、果園採摘、五感體察、正念朗讀詩歌、纏繞曼陀羅繪畫、森林文化療愈、特色森林美食、自然冥想、黃芩草本茶、自然插花、植物押花、兒童療愈、養生療養等。聽覺,在聆聽自然音的過程中鬆弛心靈、緩和心境、消除疲勞;嗅覺,天然植物芳香之氣,由嗅覺器官到達神經系統,使身心獲得打開與舒解;知覺,逐漸放鬆全身肌肉,以獲得心理上的鬆弛;視覺,眼觀森林各種色彩顏色,從而產生心理刺激;觸覺,通過人體與森林花草樹木水與石等的零距離接觸,達到消除疲憊、恢復活力。
  • 美術研究|畫家要對美進行探索,對繪畫平面、色彩構成做細緻研究
    這些寫實基本功訓練為其日後繪畫作品主題的闡釋及其藝術語言的表達提供了重要保障。他在對傳統筆墨研究中認識到:中國畫素以水墨見長,講究墨分五色,但色彩使用較少。於是,他開始嘗試另闢蹊徑,將西畫色彩的表現方法融入傳統的筆墨之中,將色、墨有機融合,使作品呈現出色彩斑斕、變化豐富、激情充盈的視覺效果。歷經多年艱辛的跋涉和探求,張津誠創作出了一大批學術性極強的現代彩墨畫作品,探索出具有自己鮮明個性的繪畫語言。
  • 「自然與神奇:曼陀羅意象中的自性與療愈」
    自然與神奇:曼陀羅意象中的自性與療愈」——申荷永陳燦銳著:《心靈之鏡:曼陀羅繪畫療法》序言
  • 心靈繪畫銅鑼浴分享——感受內在無限之愛
    ​(這張是我最近創作的心靈繪畫 療愈我們的心輪的能量,並擴散愛與祝福給到大地母親)今天帶大家在洱海邊的草地上畫畫,微風,陽光,海浪聲,特別放鬆美好。心靈繪畫不在於結果,而是表達的過程。它會帶來看見,釋放,連結內在,在草地上陽光下舞動舒展,祝福唱誦,色彩呼吸像孩子一樣在草地上陽光下畫畫……這個過程好放鬆開心!
  • 療愈花園:疫後康養旅居新花樣
    療愈花園通過整合和搭配各種自然元素構建無限貼近自然環境的景觀空間,通過藉助自然的力量,激發使用者的正向情感,消除災後身心障礙。 ,療愈花園需要通過一定的色彩、有節律的聲音、方向的氣味,宜人的質感刺激並改善使用者的感官;療愈花園還需通過可操作性強的互動使人從自身的不良狀態中剝離出來,分散與對身心不適的注意力。
  • 身心療愈?現在流行「鼓圈」
    昨日,一場由燕園康復醫院音樂治療師盧望精心策劃、組織的「身心療愈鼓圈常被用於音樂治療,作為集體治療的一種形式,比較常見的鼓圈類型還包括:社區娛樂性鼓圈、教育性鼓圈、團建&發展性鼓圈、健康&治療性鼓圈等。目前鼓圈在世界各地都越來越受到歡迎,上至老年人下至幼童,均有著眾多鼓圈活動愛好者。無論是健康人群,高壓人群還是有特殊需要的群體,都能通過不同類型的鼓圈滿足自己的娛樂或治療需求。
  • 兒童心理學告訴你依據色彩判斷孩子個性很神奇
    這裡介紹一種簡易的方法,那就是兒童心理學上「依色彩來判斷孩子的個性」。   心理學家阿爾勒對150名2至9歲兒童所作的畫做為其一年的追蹤調查,所得到的結論是:色彩與線條各有其固定的心理意義。假如兩種具有不同意義的色彩與線條重疊出現在同一畫面上,即表示內心裏面有兩種不同的感情,願望互相糾葛。那麼具體到各種顏色,其兒童的性格特質是怎麼樣的呢?請聽我詳細為您分析:
  • 範景翔鄭雙雙獲POP MART支持倡導「療愈公益」MILLIONS MISSING...
    」融合音樂、影像、文學三個維度倡導「療愈公益」範景翔攜手三橫一豎創作「療愈花園」影像作品。師兄妹兩人攜手BOSE視聽系統演繹「療愈音樂」蘿絲小姐發表新女性「療愈文學」當日三人透過時下全球潮玩文化具代表性的「盲盒」與城市人感受潮玩療愈,發現藝術真諦「真善美」提升生命質量,洪立偉並分享創始的理念,希望將家鄉藝術文化輸出國際、倡導「潮玩療愈」的公益文化精神。
  • 表達藝術療愈團體
    這是一個你可以通過舞動,繪畫,陶泥;通過聲音,故事,通過自編自導自演的生命劇,通過很多你自己意想不到的材料和方式,表達自己,傾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