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實現人體器官透明化!這詭異的圖譜,其實有一個偉大的使命

2020-12-23 造就

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使完整的人體器官透明化

他們利用顯微成像技術,揭示了細胞水平上透明器官的複雜底層結構。

由此生成的器官圖可用作3D生物列印技術的模板。將來,這項技術可能為許多有需要的病人按照他們的需求生產人工器官。

這項研究的結果發表在《細胞》雜誌上。

透明的人腦影像圖

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眼見為實」。由於缺乏在細胞水平上對器官成像的技術,破譯人體器官的結構複雜性一直是一個重大挑戰。在此前,研究人員已經獲得了透明小鼠器官在細胞水平上的完整3D視圖,但該方法並不適用於人體器官。

由於不溶性分子的積累,以及組織中膠原蛋白的積累,人體器官特別「僵硬」。因此,使小鼠器官透明的傳統洗滌劑對人體器官,尤其是成人器官不起作用。

「我們必須徹底改變方法,從零開始,找到能夠使人體器官透明化的新化學物質,」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Helmholtz Zentrum München)的博士生、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Shan Zhao說。

經過反覆試驗,研究小組發現一種叫做CHAPS的洗滌劑可以在「僵硬」的人體器官中製造出小孔。由此一來,CHAPS允許其他的解決方案深入數釐米厚的人體器官,並將其轉換為透明結構。

完整的透明人眼球影像

在使人體器官透明化後,該團隊開始著手對器官成像得來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

首先,他們研製出一種名為「超顯微鏡射線」(Ultramicroscope Blaze)的雷射掃描顯微鏡。這種顯微鏡具有很強的取樣能力,使研究人員能對腎臟一樣大的人體器官進行成像。

接下來,該團隊與來自慕尼黑工業大學的Bjoern Menze教授一起開發了深度學習算法,以分析數億個細胞的三維影像。

研究人員將這項新技術命名為SHANEL,英文意思是「小型膠態離子介導的人類組織高效清除和標記」技術。

「SHANEL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發展成為繪製完整人體器官的關鍵技術。這將大大加快我們對大腦等器官的理解,」 亥姆霍茲聯合會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研究所所長Ali Ertürk博士解釋道。

人體腎臟的成像圖

這項技術的最終目標是人工器官的三維列印。細胞級別的人體器官掃描圖可利用三維生物列印技術來製造大型人體組織和器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Ertürk和他的團隊目前正在繪製主要人體器官的圖譜,首先是從胰腺、心臟和腎臟開始。

Ertürk說:「數十萬人面臨器官捐獻的嚴重短缺。對人體器官細胞結構的詳細了解使我們向按需製造人體的功能器官又邁進了一大步。」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文字 | 黃一成

版面 | 田曉娜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團隊首次對人體15個器官測序,共繪製了252種細胞
    15個組織器官的84,363個細胞的單細胞轉錄組,並生成一個成年人類細胞圖集。成年人類細胞圖譜描繪了252種亞型的細胞,包括主要的細胞類型,例如T,B,髓樣,上皮和基質細胞,以及新型COCH +成纖維細胞和FibSmo細胞,每種細胞均具有多種標記基因和轉錄功能資料。這些共同促進了主要人體器官的異質性。
  • 人體有多少器官?每顆牙齒都算一個器官嗎?
    北京時間10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體有多少器官?主要取決於你是否將牙齒視為一組身體組織,還是一個。
  • 生命是一首歌,器官捐獻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接力
    每一個生命都如同一首歌,當這首歌中途戛然而止,你是否願意讓它繼續傳唱?器官移植在衛生醫療事業中具有崇高的意義,不僅能夠挽救他人的生命,也是自己生命的另一種延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院長王偉林表示:器官捐獻實際上是一種生命的延續,是通過一個人的器官來拯救另外一位患者,是一個生命送給另外一個生命的禮物。
  • 南平市今年實現7例器官捐獻 歷年來捐獻最多
    記者昨日從南平市紅十字會獲悉,2020年,南平市實現7例人體器官捐獻,挽救了24名患者的生命,為8名患者帶去了光明。今年是南平市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以來,實現捐獻最多的一年。  器官移植是生命的接力,在每一個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體內,都蘊含著另一個生命的光輝和使命。近年來,南平市各級紅十字會廣泛宣傳普及器官捐獻知識,傳播器官捐獻理念。
  • 中國構建首個人類細胞圖譜基本框架 80後浙大學者領銜
    就在回國3年多之後,其帶領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發表了讓國際科學界意想不到的一項成果,構建了首張哺乳動物細胞圖譜,在全球競爭激烈的形勢下搶下一棒。這項成果讓中國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領域由幾乎空白走向了「世界首創」。郭國驥表示,「我們團隊曾經發表首張小鼠細胞圖譜,並對哺乳動物的組織結構和細胞類型有了較深刻的認識,這使得我們有經驗有信心完成該研究。
  • 人體有5個器官,其實沒啥用?醫生來告訴您真相
    那麼這種神奇的能力人類有沒有呢?人類在失去某種器官以後會不會再長回來?答案是沒有,人類並不具有這些「再生能力」,不過人體中有些器官就像壁虎的尾巴一樣,是可以失去的。雖然不會長回來,但是也不會給人們帶來太大的影響。比如以下這5個器官,其實沒啥用。
  • 奔走於生死之間:我在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工作這十年
    劉紅是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用她的話說,她是一個奔走在生死之間的人。今年是我國開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十周年,也是劉紅從事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的第十年。「2010年7月,我參加全國第一期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培訓班,當時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雖然開展這項工作很有難度,但是凡事總得有個開端,總得有先行者。」
  • 新知|人體器官移植有望靠豬 異種器官移植 能否「救人一命」?
    近日,記者走進成都高新孵化園、走進醫療機構,探索這一前沿科技的奧秘。為何要探索異種器官移植?●目前國內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很多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在「缺口」面前,只能等待。但有一些病人,等不起。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三維人體地圖走近公眾健康生活
    這項研究成果當時引起了極大關注,一些媒體稱之為「解剖學研究上的一大突破,會給了解人體構造乃至醫學教育和研究等方面帶來革命性影響」。 這項技術為實現3D顯示效果,採用免插件程序界面WebGL把3D圖形引入網際網路。正因如此,這項技術對瀏覽器有一定要求,只有一些瀏覽器的測試版本支持WebGL。
  • 福建省紅十字會「五抓五促」 規範推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高質量發展
    2014年以來,全省人體器官捐獻報名登記人數達38711人,特別是2020年1—10月新增18399人,克服了疫情影響,報名登記數已超過上年度15%。2011年以來成功實現人體器官捐獻327例,其中今年以來已實現84例,是上年度的2.5倍;共捐獻大器官985個,眼角膜213片,讓1200餘名器官衰竭患者等重獲新生,紅十字「生命接力」工程品牌逐步形成。
  • 曾德亞:講好「黃河故事」賡續偉大精神圖譜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體悟總書記殷切囑託,暢遊歷史長河,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真切感受到,講好「黃河故事」,就是賡續中華民族創新創造、團結奮鬥、實幹築夢的精神圖譜。黃河文化孕育演繹了中華民族創新創造的精神圖譜。
  • 王海波:建立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新體系
    它的分配過程免除了人為幹預,由多個機構進行監督,以確保器官獲取和分配的透明、公平和可溯源性。這些措施是公眾信任器官捐獻工作的基礎。問:新系統將如何運作?答:我們需要開展宣傳教育活動,鼓勵人們捐獻器官,並解釋我們現在的捐獻系統是公開透明的。
  • 科學家在人的喉嚨深處,發現了一個未知新器官,人體秘密還有很多
    在生物學如此發達的今天,雖然我們已經攻克了很多疾病,可以在細胞甚至是分子的層面上對人體進行研究,甚至能夠利用基因編輯的手段來改變一個生物體的性狀,但是對於人體來說依舊有很多的未解之謎。例如我們人類最關心的衰老問題,癌症問題一直都沒有解決,這是兩個比較大的方面,沒有解決我們還能想得通。
  • 成功繪製出關鍵5hmC生物標誌物的全基因組圖譜
    與基因抑制標誌物5mC不同的是,5hmC是一種特殊的基因激活標誌物,其代表了參與胚胎發生、神經調節和致癌過程中最普遍的途徑之一,這種新型圖譜的繪製或有望幫助科學家們理解誘發多種疾病的生物學驅動因子,這對於開發新一代診斷檢測試劑非常重要。
  • 首都航空再次搭建空中通道,成功保障人體器官運輸
    隨著我國民航業的發展壯大,每年人體器官航空運輸案例均呈上升趨勢,承運的次數、承運航司、以及涉及的機場也是越來越多。首都航空曾多次圓滿完成人體活體器官運輸工作,首都航空始終秉承「為社會做點事,為他人做點事」的初心,在每一次與時間賽跑的比賽中都取得了勝利。
  • 陰暗地下室裡的罐子,裝滿了人體部位器官...
    這段如恐怖片的描述真實地發生在了美國.地下室潮溼陰冷,很多電影都用它來增添詭異氣氛,一些變態案件中還會在那裡藏屍或囚禁性奴,似乎成了犯罪的天堂.最近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幾位房屋檢查員對當地的一棟房子進行例行檢查時,在其地下室發現了幾個滿是灰塵的塑膠罐。地下室一般會存放一些平時不用的工具或是醃菜罈子,裡面有瓶瓶罐罐並不稀奇,但這裡的每個塑膠罐上都貼著一個人名。
  • 我國科學家首次揭示肺腺癌分子圖譜全景 提供早期診斷線索和藥物...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譚敏佳研究員團隊,聯合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賀福初院士團隊和汪宜研究員團隊,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程書鈞院士、肖汀研究員團隊,上海交通大學李婧教授等團隊,首次從蛋白質水平系統描繪了肺腺癌的分子圖譜,並發現了與患者預後密切相關的分子特徵,特別是發現了中國人群肺腺癌兩個主要基因突變人群的蛋白質分子特徵。
  • 同樣是人體器官,脾的存在感為什麼如此低?
    說到脾,大家可能只知道它是人體的一個器官,跟心臟、肝臟和腎臟相比,脾是那麼地默默無聞。漢語中有許多詞語和脾有關,比如「脾氣」「脾胃」等。那麼,脾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器官,它有什麼功能?我們又該如何保護它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脾是什麼?脾位於腹腔的左側上部,在身體表面對應大概第9~11肋的位置。
  • 人體密藏,身藏寶器,三本器官流玄幻小說
    前言器官者,人體之寶器也。在小說中常常有主角某一器官加強,走上一條通天道途。而這一類小說又通稱為器官流,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三本器官流小說。《無盡丹田》(作 者:橫掃天涯)作品簡介:氣海,修煉者納氣的根本;丹田,天賦、化氣的基礎。天賦高者,一個氣海往往漂浮數個丹田。丹田越多,天賦越高,納氣、化氣的速度也就越快。人一生的氣海中有幾個丹田,是天生註定的。但,如果幸運得到了能夠改變丹田數量的法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