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崑曲 ——百戲之祖,百戲之師
發源於江蘇太倉南碼頭,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號稱「百戲之祖,百戲之師」。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北京大學為崑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
#看百戲、遊江蘇# | 探崑曲源頭巴城、遊江南水鄉錦溪、品時令鮮味大閘蟹、賞百戲之旅限時招募中……
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於10月11日盛大開幕,全國348個劇種首次實現「大團圓」。
-
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圓滿收官!
短評:崑曲故鄉扛起文化擔當11月23日晚,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閉幕,標誌著戲曲百戲(崑山)盛典三年展演活動圓滿收官,已成為一場全國戲迷的視聽盛宴、一項文化惠民的品牌活動、一張亮麗多彩的文化名片。
-
2020戲曲百戲盛典開幕,全國348個劇種「大團圓」(演出安排表)
至此,全國348個劇種以及木偶劇、皮影戲首次「大團圓」,此乃廣大戲迷朋友之幸,更是中華戲曲文化之幸。從2018年開始,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持續舉辦了3年,無疑是我國戲曲藝術界的一件盛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今年舉辦的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將集中展示全國116個劇種和木偶劇、皮影戲的代表性經典作品,這也是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
-
三年百戲盛典,崑山唱響中國聲音!
崑山將以百戲盛典為契機,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發揮古鎮、網紅村多、交通便利等地緣優勢,探索多元化展演空間。充分利用鄉村古鎮公共空間,在古鎮、鄉村公共空間、古戲臺設置展演區,變區鎮巡演模式為景區固定點持續演出模式,吸引更多觀眾自主參與。以長三角一體化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看百戲,遊江南」主題遊線。開展周邊城市百戲推廣,與蘇州、上海、無錫戲曲頻道、電臺合作,組織戲迷來崑山。
-
陳鵬:百戲盛典後的一個建議、一個呼籲、一個設想
(三)項目框架 共設十二大類活動: 「百戲風採」(側重劇種)——堅持百戲盛典劇種展示的活動特色。對348個劇種進行有選擇、有計劃、有層次的布局。二是包括崑山市「崑曲基金」中的瀕危劇種的資助傳承項目,結合對全國瀕危劇種的保護活動。這是可以讓崑山成為戲曲高地的一項比藝術展示更具感召力的活動,是使命和責任的象徵。「百家爭鳴」(側重理論研討)——結合百戲盛典活動的宗旨和每年的項目,以理論研討為主的活動;同時,針對全國戲曲發展和舞臺實踐的走向進行理論總結與研討,起到風向標的作用。
-
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這樣守正創新
百戲盛典是中國戲曲文化史上史無前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活動。自2018年以來,用3年時間對新普查的全國348個劇種的代表性經典作品進行巡禮展示,取得了極大的社會反響,得到了專家和全國觀眾的一致好評。人們在觀看這一盛典、享受戲曲藝術之美的同時,不禁要問:崑山為什麼要花費這麼大的人力和物力來搞百戲盛典?難道僅僅是為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嗎?
-
隋唐百戲城之百戲展演月免費觀看啦!!!
還要過的精緻因為想吃、想看、想玩的東西太多一不留神就要吃土了不找貴的,只找對的洛陽隋唐百戲城給你隋唐百戲城精彩節目賞析電話:0379-60208886 0379-60208885 (8:30-12:00 14:00-20:00)地址:龍門大道學院路交叉口向東100米(原師範學院體育館內)隋唐百戲城
-
12位「梅花獎」得主齊聚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
小學6年級學生葛俞飛揚興奮地告訴記者,將來有機會,他希望能從事崑曲相關的職業。 問起一旁的媽媽俞倩為什麼經常帶孩子看戲,她解釋道:「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想讓孩子從中汲取養分。而且,今天的表演很震撼,在現場鼓掌,我們的手都鼓紅了,演員演得好,頗有大師風範。」
-
晨讀|讓更多人享受崑曲之美
一代代前輩「護薪火、傳薪火」,讓600歲的「百戲之祖」崑曲衰而不亡,薪火相傳。600歲的人,早就離去了;600歲的崑曲,依然頑強地延續著她的生命。600年來,崑曲曾鼎盛一時,也曾衰落式微!及至100年前,為了即將湮滅的崑曲薪火得以傳承,上海人穆藕初、徐凌雲等一批有識之士、有錢人士,辦起了「崑劇傳習所」,教養出了一代「傳字輩」藝人,使崑曲薪火得以傳承。60多年前,人民政府在上海、浙江等地搶救「傳字輩」老藝人、培養上昆「昆大班」等一大批新中國崑曲傳人,即將熄火的崑曲又一次頑強地燃起了薪火。
-
全國戲迷情牽崑山百戲盛典
在苦等了一年之後,10月11日晚,81歲的蔡志雄和77歲的周美君如約趕到崑山,與一座城再續百戲盛典之約——接下來的42天內,兩位老人將與各地戲迷一道聚守崑山,享受屬於他們的戲曲「狂歡節」。2018年,百戲盛典在崑山開幕,令韓繼華激動不已,他第一時間購買了套票,「全國的大戲到家門口展演,這樣的好機會當然不能錯過。」。兩屆百戲盛典,他坐高鐵在南京與崑山之間跑了數十個來回,只為過一把戲癮。
-
還好《沒離開過》,才能遇見如此「崑曲範」的韓磊
歌曲元素與江蘇非遺文化之一崑曲相融合,可謂百轉千回,細膩激昂,大氣磅礴!敲黑板!韓磊的迷妹們速速前來欣賞!!!當年,林志炫在《我是歌手》憑傳唱度並不高的《沒離開過》驚豔四座,空降第一。隨後,《沒離開過》也被很多歌手搬上了不同舞臺。而韓磊版本的《沒離開過》用崑曲曲調緩緩道來,更加柔腸百轉,婉轉綿長,別有一番韻味!
-
傳統戲曲文創設計——《百戲茶》
我們從百戲中選取六個膾炙人口的劇種,並分別從每個劇種裡選取1~2個經典劇目,從中提煉十二個戲曲人物主角形象,並與中國傳統剪紙文化相結合,選用經典茶色「藍媚茶」色,設計了十二款人物形象茶包標籤;並在茶包中放入介紹卡片,讓消費者可以更直觀的了解到戲劇文化。
-
音樂教室公益課堂——當百戲之母邂逅折翼天使
昨天下午,長沙下了第一場雪,片片雪花伴著冷風落下,寒氣逼人,可在長沙市特殊教育學校的階梯教室裡,卻另有一番溫暖的景象,200多位盲童正聚精會神,跟著老師學唱崑曲,一句句優美的唱詞從孩子們的口中傳出,青澀質樸,卻也婉轉悠揚頗有韻味...原來,這是芒果v基金音樂教室線下公益課堂——用聲音觸摸最美的崑曲。
-
百戲之師
工巾生,師從石小梅等崑曲藝術家,曾獲第四屆中國崑劇藝術節「優秀青年演員表演獎」、第九屆中國藝術節「優秀表演獎」、第23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
-
驚豔 · 崑曲《牡丹亭·皂羅袍》節選!
出品:自得琴社【微博@自得琴社@古琴診所】古琴:白無瑕 崑曲:錢瑜婷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的崑曲,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底蘊深厚遺產豐富,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 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念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曲文秉承了唐詩、宋詞、元曲的文學傳統,曲牌則有許多與宋詞元曲相同,這賦予崑曲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可以說在戲曲表演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最高境界。
-
百戲之源——滄州博物館雜技文化展廳介紹
吳橋是舉世聞名的雜技之鄉,亦是世界雜技孕育的搖籃。在滄州博物館裡設有這樣一個展示雜技文化的展覽——《百戲之源——滄州雜技文化展》,一定會讓您大飽眼福。整個展覽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亙古亙今」,介紹了雜技這一古老藝術在吳橋的發端、發展和繁榮,從上古年間到民國初年,勾勒出一幅詳盡的雜技發展史圖。
-
隋朝被統治者「明令禁止」的百戲,為何到了後期在低谷中「崛起」?
這就為後來隋朝初期的開皇之治奠定了物質的基礎。不僅如此,跟隨著思想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一些人對於原本較為粗鄙的百戲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良;然而,經過這些人的發展倡導,作為早期人們娛樂衍生物的隋朝百戲地位也只是有了一點點的起色,不再是當初那樣備受歡迎而盛況空前。而隨之而來的隋朝政權走上繁榮,則是改變了隋朝百戲的發展境遇。
-
歌仔戲《僑批》亮相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開幕式
戲曲百戲(崑山)盛典自2018年開始,用近三年時間對全國現存的348個戲曲劇種進行展示,將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的成果由文獻數字轉化為舞臺呈現。2018年、2019年,百戲盛典已先後組織30個省(區、市)232個劇種274個劇目進行134場演出,共計8萬人次現場觀看,演出直播點擊、新浪微博閱讀、抖音觀看人次累計近5億次。
-
百戲盛典:觀九州大戲 護劇種生態
「戲曲百戲(崑山)盛典的戲好,組織得也好,各種各樣的戲都看了,很開心。每看完一場,都要在腦子裡回味很久。在一個地方就可看完九州大戲,無憾矣。」蔡志雄激動地說。自2018年起,百戲盛典已連續舉辦3年,實現了全國348個劇種以及木偶劇、皮影戲兩種戲劇形態的「大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