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鑄劍》原文

2021-01-11 溫柔的鞋販子l

眉間尺剛和他的母親睡下,老鼠便出來咬鍋蓋,使他聽得發煩。他輕輕地叱了幾聲,最初還有些效驗,後來是簡直不理他了,格支格支地逕自咬。他又不敢大聲趕,怕驚醒了白天做得勞乏,晚上一躺就睡著了的母親。

許多時光之後,平靜了;他也想睡去。忽然,撲通一聲,驚得他又睜開眼。同時聽到沙沙地響,是爪子抓著瓦器的聲音。

「好!該死!」他想著,心裡非常高興,一面就輕輕地坐起來。

他跨下床,借著月光走向門背後,摸到鑽火傢伙,點上松明,向水甕裡一照。果然,一匹很大的老鼠落在那裡面了;但是,存水已經不多,爬不出來,只沿著水甕內壁,抓著,團團地轉圈子。

「活該!」他一想到夜夜咬家具,鬧得他不能安穩睡覺的便是它們,很覺得暢快。他將松明插在土牆的小孔裡,賞玩著;然而那圓睜的小眼睛,又使他發生了憎恨,伸手抽出一根蘆柴,將它直按到水底去。過了一會,才放手,那老鼠也隨著浮了上來,還是抓著甕壁轉圈子。只是抓勁已經沒有先前似的有力,眼睛也淹在水裡面,單露出一點尖尖的通紅的小鼻子,咻咻地急促地喘氣。

他近來很有點不大喜歡紅鼻子的人。但這回見了這尖尖的小紅鼻子,卻忽然覺得它可憐了,就又用那蘆柴,伸到它的肚下去,老鼠抓著,歇了一回力,便沿著蘆幹爬了上來。待到他看見全身,——溼淋淋的黑毛,大的肚子,蚯蚓似的尾巴,——便又覺得可恨可憎得很,慌忙將蘆柴一抖,撲通一聲,老鼠又落在水甕裡,他接著就用蘆柴在它頭上搗了幾下,叫它趕快沉下去。

換了六回松明之後,那老鼠已經不能動彈,不過沉浮在水中間,有時還向水面微微一跳。眉間尺又覺得很可憐,隨即折斷蘆柴,好容易將它夾了出來,放在地面上。老鼠先是絲毫不動,後來才有一點呼吸;又許多時,四隻腳運動了,一翻身,似乎要站起來逃走。這使眉間尺大吃一驚,不覺提起左腳,一腳踏下去。只聽得吱的一聲,他蹲下去仔細看時,只見口角上微有鮮血,大概是死掉了。

他又覺得很可憐,仿佛自己作了大惡似的,非常難受。他蹲著,呆看著,站不起來。

「尺兒,你在做什麼?」他的母親已經醒來了,在床上問。

「老鼠………」。他慌忙站起,迴轉身去,卻只答了兩個字。

「是的,老鼠。這我知道。可是你在做什麼?殺它呢,還是在救它?」

他沒有回答。松明燒盡了;他默默地立在暗中,漸看見月光的皎潔。

「唉!」他的母親嘆息說,「一交子時,你就是十六歲了,性情還是那樣,不冷不熱地,一點也不變。看來,你的父親的仇是沒有人報的了。」

他看見他的母親坐在灰白色的月影中,仿佛身體都在顫動;低微的聲音裡,含著無限的悲哀,使他冷得毛骨悚然,而一轉眼間,又覺得熱血在全身中忽然騰沸。

「父親的仇?父親有什麼仇呢?」他前進幾步,驚急地問。

「有的。還要你去報。我早想告訴你的了;只因為你太小,沒有說。現在你已經成人了,卻還是那樣的性情。這教我怎麼辦呢? 你似的性情,能行大事的麼?」

「能。說罷,母親。我要改過……」

「自然。我也只得說。你必須改過……。那麼,走過來罷。」

他走過去; 他的母親端坐在床上,在暗白的月影裡,兩眼發出閃閃的光芒。

「聽哪!」她嚴肅地說,「你的父親原是一個鑄劍的名工,天下第一。他的工具,我早已都賣掉了來救了窮了,你已經看不見一點遺蹟;但他是一個世上無二的鑄劍的名工。二十年前,王妃生下了一塊鐵,聽說是抱了一回鐵柱之後受孕的,是一塊純青透明的鐵。大王知道是異寶,便決計用來鑄一把劍,想用它保國,用它殺敵,用它防身。不幸你的父親那時偏偏入了選,便將鐵捧回家裡來,日日夜夜地鍛鍊,費了整三年的精神,煉成兩把劍。

「當最末次開爐的那一日,是怎樣的駭人的景象呵!譁拉拉地騰上一道白氣的時候,地面也覺得動搖。那白氣到天半便變成白雲,罩住了這處所,漸漸現出緋紅顏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我家的漆黑的爐子裡,是躺著通紅的兩把劍。你父親用井華水慢慢地滴下去,那劍嘶嘶地吼著,慢慢轉成青色了。這樣地七日七夜,就看不見了劍,仔細看時,卻還在爐底裡,純青的,透明的,正像兩條冰。

「大歡喜的光採,便從你父親的眼睛裡四射出來;他取起劍,拂試著,拂試著。然而悲慘的皺紋,卻也從他的眉頭和嘴角出現了。他將那兩把劍分裝在兩個匣子裡。

「 『你只要看這幾天的景象,就明白無論是誰,都知道劍已煉就的了。』他悄悄地對我說。『一到明天,我必須去獻給大王。但獻劍的一天,也就是我命盡的日子。怕我們從此要長別了。』

「『你……。』我很駭異,猜不透他的意思,不知怎麼說的好。我只是這樣地說: 『你這回有了這麼大的功勞……。』

「 『唉! 你怎麼知道呢!』 他說。『大王是向來善於猜疑,又極殘忍的。這回我給他煉成了世間無二的劍,他一定要殺掉我,免得我再去給別人煉劍,來和他匹敵,或者超過他。』

「我掉淚了。」

「 『你不要悲哀。這是無法逃避的。眼淚決不能洗掉運命。我可是早已有準備在這裡了!』他的眼裡忽然發出電火似的光芒,將一個劍匣放在我膝上。『這是雄劍。』他說。『你收著。明天,我只將這雌劍獻給大王去。倘若我一去竟不回來了呢,那是我一定不再在人間了。你不是懷孕已經五六個月了麼? 不要悲哀; 待生了孩子,好好地撫養。一到成人之後,你便交給他這雄劍,教他砍在大王的頸子上,給我報仇!』」

「那天父親回來了沒有呢?」眉間尺趕緊問。

「沒有回來!」她冷靜地說。「我四處打聽,也杳無消息。後來聽得人說,第一個用血來飼你父親自己煉成的劍的人,就是他自己——你的父親。還怕他鬼魂作怪,將他的身首分埋在前門和後苑了!」

眉間尺忽然全身都如燒著猛火,自己覺得每一枝毛髮上都仿佛閃出火星來。他的雙拳,在暗中捏得格格地作響。

他的母親站起了,揭去床頭的木板,下床點了松明,到門背後取過一把鋤,交給眉間尺道:「掘下去!」

眉間尺心跳著,但很沉靜的一鋤一鋤輕輕地掘下去。掘出來的都是黃土,約到五尺得深,土色有些不同了,似乎是爛掉的材木。

「看罷! 要小心!」他的母親說。

眉間尺伏在掘開的洞穴旁邊,伸手下去,謹慎小心地撮開爛樹,待到指尖一冷,有如觸著冰雪的時候,那純青透明的劍也出現了。他看清了劍靶,捏著,提了出來。

窗外的星月和屋裡的松明似乎都驟然失了光輝,惟有青光充塞宇內。那劍便溶在這青光中,看去好像一無所有。眉間尺凝神細視,這才仿佛看見長五尺餘,卻並不見得怎樣鋒利,劍口反而有些渾圓,正如一片韭葉。

「你從此要改變你的優柔的性情,用這劍報仇去!」他的母親說。

「我已經改變了我的優柔的性情,要用這劍報仇去!」

「但願如此。你穿了青衣,背上這劍,衣劍一色,誰也看不分明的。衣服我已經做在這裡,明天就上你的路去罷。不要記念我!」她向床後的破衣箱一指,說。

眉間尺取出新衣,試去一穿,長短正很合式。他便重行疊好,裹了劍,放在枕邊,沉靜地躺下。他覺得自己已經改變了優柔的性情;他決心要並無心事一般,倒頭便睡,清晨醒來,毫不改變常態,從容地去尋他不共戴天的仇讎。

但他醒著。他翻來復去,總想坐起來。他聽到他母親的失望的輕輕的長嘆。他聽到最初的雞鳴;他知道已交子時,自己是上了十六歲了。

當眉間尺腫著眼眶,頭也不回的跨出門外,穿著青衣,背著青劍,邁開大步,徑奔城中的時候,東方還沒有露出陽光。杉樹林的每一片葉尖,都掛著露珠,其中隱藏著夜氣。但是,待到走到樹林的那一頭,露珠裡卻閃出各樣的光輝,漸漸幻成曉色了。遠望前面,便依稀看見灰黑色的城牆和雉堞。

和挑蔥賣菜的一同混入城裡。街市上已經很熱鬧。男人們一排一排的呆站著; 女人們也時時從門裡探出頭來。她們大半也腫著眼眶;蓬著頭;黃黃的臉,連脂粉也不及塗抹。

眉間尺預覺到將有巨變降臨,他們便都是焦躁而忍耐地等候著這巨變的。

他逕自向前走;一個孩子突然跑過來,幾乎碰著他背上的劍尖,使他嚇出了一身汗。轉出北方,離王宮不遠,人們就擠得密密層層,都伸著脖子。人叢中還有女人和孩子哭嚷的聲音。他怕那看不見的雄劍傷了人,不敢擠進去;然而人們卻又在背後擁上來。他只得宛轉地退避; 面前只看見人們的背脊和伸長的脖子。

忽然,前面的人們都陸續跪倒了;遠遠地有兩匹馬並著跑過來。此後是拿著木棍,戈,刀,弓弩,旌旗的武人,走得滿路黃塵滾滾。又來了一輛四匹馬拉的大車,上面坐著一隊人,有的打鐘擊鼓,有的嘴上吹著不知道叫什麼名目的勞什子。此後又是車,裡面的人都穿畫衣,不是老頭子,便是矮胖子,個個滿臉油汗。接著又是一隊拿刀槍劍戟的騎士。跪著的人們便都伏下去了。這時眉間尺正看見一輛黃蓋的大車馳來,正中坐著一個畫衣的胖子,花白鬍子,小腦袋;腰間還依稀看見佩著和他背上一樣的青劍。

他不覺全身一冷,但立刻又灼熱起來,像是猛火焚燒著。他一面伸手向肩頭捏住劍柄,一面提起腳,便從伏著的人們的脖子的空處跨出去。

但他只走得五六步,就跌了一個倒栽蔥,因為有人突然捏住了他的一隻腳。這一跌又正壓在一個乾癟臉的少年身上; 他正怕劍尖傷了他,吃驚地起來看的時候,肋下就挨了很重的兩拳。他也不暇計較,再望路上,不但黃蓋車已經走過,連擁護的騎士也過去了一大陣了。

路旁的一切人們也都爬起來。乾癟臉的少年卻還扭住了眉間尺的衣領,不肯放手,說被他壓壞了貴重的丹田,必須保險,倘若不到八十歲便死掉了,就得抵命。閒人們又即刻圍上來,呆看著,但誰也不開口;後來有人從旁笑罵了幾句,卻全是附和乾癟臉少年的。眉間尺遇到了這樣的敵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覺得無聊,卻又脫身不得。這樣地經過了煮熟一鍋小米的時光,眉間尺早已焦躁得渾身發火,看的人卻仍不見減,還是津津有味似的。

前面的人圈子動搖了,擠進一個黑色的人來,黑須黑眼睛,瘦得如鐵。他並不言語,只向眉間尺冷冷地一笑,一面舉手輕輕地一撥乾癟臉少年的下巴,並且看定了他的臉。那少年也向他看了一會,不覺慢慢地鬆了手,溜走了;那人也就溜走了;看的人們也都無聊地走散。只有幾個人還來問眉間尺的年紀,住址,家裡可有姊姊。眉間尺都不理他們。

他向南走著;心裡想,城市中這麼熱鬧,容易誤傷,還不如在南門外等候他回來,給父親報仇罷,那地方是地曠人稀,實在很便於施展。這時滿城都議論著國王的遊山,儀仗,威嚴,自己得見國王的榮耀,以及俯伏得有怎麼低,應該採作國民的模範等等,很像蜜蜂的排衙。直至將近南門,這才漸漸地冷靜。

他走出城外,坐在一株大桑樹下,取出兩個饅頭來充了飢;吃著的時候忽然記起母親來,不覺眼鼻一酸,然而此後倒也沒有什麼。周圍是一步一步地靜下去了,他至於很分明地聽到自己的呼吸。

天色愈暗,他也愈不安,盡目力望著前方,毫不見有國王回來的影子。上城賣菜的村人,一個個挑著空擔出城回家去了。

人跡絕了許久之後,忽然從城裡閃出那一個黑色的人來。

「走罷,眉間尺!國王在捉你了!」他說,聲音好像鴟鴞。

眉間尺渾身一顫,中了魔似的,立即跟著他走;後來是飛奔。他站定了喘息許多時,才明白已經到了杉樹林邊。後面遠處有銀白的條紋,是月亮已從那邊出現;前面卻僅有兩點磷火一般的那黑色人的眼光。

「你怎麼認識我? ……」他極其惶駭地問。

「哈哈! 我一向認識你。」那人的聲音說。「我知道你背著雄劍,要給你的父親報仇,我也知道你報不成。豈但報不成;今天已經有人告密,你的仇人早從東門還宮,下令捕拿你了。」

眉間尺不覺傷心起來。

「唉唉,母親的嘆息是無怪的。」他低聲說。

「但她只知道一半。她不知道我要給你報仇。」

「你麼? 你肯給我報仇麼,義士?」

「啊,你不要用這稱呼來冤枉我。」

「那麼,你同情於我們孤兒寡婦? ……」

「唉,孩子,你再不要提這些受了汙辱的名稱。」他嚴冷地說,「仗義,同情,那些東西,先前曾經乾淨過,現在卻都成了放鬼債的資本。我的心裡全沒有你所謂的那些。我只不過要給你報仇!」

「好。但你怎麼給我報仇呢?」

「只要你給我兩件東西。」兩粒磷火下的聲音說。「那兩件麼? 你聽著: 一是你的劍,二是你的頭!」

眉間尺雖然覺得奇怪,有些狐疑,卻並不吃驚。他一時開不得口。

「你不要疑心我將騙取你的性命和寶貝。」 暗中的聲音又嚴冷地說。「這事全由你。你信我,我便去;你不信,我便住。」

「但你為什麼給我去報仇的呢? 你認識我的父親麼?」

「我一向認識你的父親,也如一向認識你一樣。但我要報仇,卻並不為此。聰明的孩子,告訴你罷。你還不知道麼,我怎麼地善於報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靈上是有這麼多的,人我所加的傷,我已經憎惡了我自己!」

暗中的聲音剛剛停止,眉間尺便舉手向肩頭抽取青色的劍,順手從後項窩向前一削,頭顱墜在地面的青苔上,一面將劍交給黑色人。

「呵呵!」他一手接劍,一手捏著頭髮,提起眉間尺的頭來,對著那熱的死掉的嘴唇,接吻兩次,並且冷冷地尖利地笑。

笑聲即刻散布在杉樹林中,深處隨著有一群燐火似的眼光閃動,倏忽臨近,聽到咻咻的餓狼的喘息。第一口撕盡了眉間尺的青衣,第二口便身體全都不見了,血痕也頃刻舔盡,只微微聽得咀嚼骨頭的聲音。

最先頭的一匹大狼就向黑色人撲過來。他用青劍一揮,狼頭便墜在地面的青苔上。別的狼們第一口撕盡了它的皮,第二口便身體全都不見了,血痕也頃刻舔盡,只微微聽得咀嚼骨頭的聲音。

他已經掣起地上的青衣,包了眉間尺的頭,和青劍都背在背脊上,迴轉身,在暗中向王城揚長地走去。

狼們站定了,聳著肩,伸出舌頭,咻咻地喘著,放著綠的眼光看他揚長地走。

他在暗中向王城揚長地走去,發出尖利的聲音唱著歌:

哈哈愛兮愛乎愛乎!

愛青劍兮一個仇人自屠。

夥頤連翩兮多少一夫。

一夫愛青劍兮嗚呼不孤。

頭換頭兮兩個仇人自屠。

一夫則無兮愛乎嗚呼!

愛乎嗚呼兮嗚呼阿呼,

阿呼嗚呼兮嗚呼嗚呼!

遊山並不能使國王覺得有趣; 加上了路上將有刺客的密報,更使他掃興而還。那夜他很生氣,說是連第九個妃子的頭髮,也沒有昨天那樣的黑得好看了。幸而她撒嬌坐在他的御膝上,特彆扭了七十多回,這才使龍眉之間的皺紋漸漸地舒展。

午後,國王一起身,就又有些不高興,待到用過午膳,簡直現出怒容來。

「唉唉! 無聊!」他打一個大呵欠之後,高聲說。

上自王后,下至弄臣,看見這情形,都不覺手足無措。白須老臣的講道,矮胖侏儒的打諢,王是早已聽厭的了;近來便是走索,緣竿,拋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戲,也都看得毫無意味。他常常要發怒;一發怒,便按著青劍,總想尋點小錯處,殺掉幾個人。

偷空在宮外閒遊的兩個小宦官,剛剛回來,一看見宮裡面大家的愁苦的情形,便知道又是照例的禍事臨頭了,一個嚇得面如土色;一個卻像是大有把握一般,不慌不忙,跑到國王的面前,俯伏著,說道:

「奴才剛才訪得一個異人,很有異術,可以給大王解悶,因此特來奏聞。」

「什麼?!」 王說。他的話是一向很短的。

「那是一個黑瘦的,乞丐似的男子。穿一身青衣,背著一個圓圓的青包裹;嘴裡唱著胡謅的歌。人問他。他說善於玩把戲,空前絕後,舉世無雙,人們從來就沒有看見過;一見之後,便即解煩釋悶,天下太平。但大家要他玩,他卻又不肯。說是第一須有一條金龍,第二須有一個金鼎。……」

「金龍? 我是的。金鼎? 我有。」

「奴才也正是這樣想。……」

「傳進來!」

話聲未絕,四個武士便跟著那小宦官疾趨而出。上自王后,下至弄臣,個個喜形於色。他們都願意這把戲玩得解愁釋悶,天下太平;即使玩不成,這回也有了那乞丐似的黑瘦男子來受禍,他們只要能挨到傳了進來的時候就好了。

並不要許多工夫,就望見六個人向金階趨進。先頭是宦官,後面是四個武士,中間夾著一個黑色人。待到近來時,那人的衣服卻是青的,鬚眉頭髮都黑;瘦得顴骨,眼圈骨,眉稜骨都高高地突出來。他恭敬地跪著俯伏下去時,果然看見背上有一個圓圓的小包袱,青色布,上面還畫上一些暗紅色的花紋。

「奏來!」王暴躁地說。他見他傢伙簡單,以為他未必會玩什麼好把戲。

「臣名叫宴之敖者;生長汶汶鄉。少無職業;晚遇明師,教臣把戲,是一個孩子的頭。這把戲一個人玩不起來,必須在金龍之前,擺一個金鼎,注滿清水,用獸炭煎熬。於是放下孩子的頭去,一到水沸,這頭便隨波上下,跳舞百端,且發妙音,歡喜歌唱。這歌舞為一人所見,便解愁釋悶,為萬民所見,便天下太平。」

「玩來!」王大聲命令說。

並不要許多工夫,一個煮牛的大金鼎便擺在殿外,注滿水,下面堆了獸炭,點起火來。那黑色人站在旁邊,見炭火一紅,便解下包袱,打開,兩手捧出孩子的頭來,高高舉起。那頭是秀眉長眼,皓齒紅唇;臉帶笑容;頭髮蓬鬆,正如青煙一陣。黑色人捧著向四面轉了一圈,便伸手擎到鼎上,動著嘴唇說了幾句不知什麼話,隨即將手一松,只聽得撲通一聲,墜入水中去了。水花同時濺起,足有五尺多高,此後是一切平靜。

許多工夫,還無動靜。國王首先暴躁起來,接著是王后和妃子,大臣,宦官們也都有些焦急,矮胖的侏儒們則已經開始冷笑了。王一見他們的冷笑,便覺自己受愚,回顧武士,想命令他們就將那欺君的莠民擲入牛鼎裡去煮殺。

但同時就聽得水沸聲;炭火也正旺,映著那黑色人變成紅黑,如鐵的燒到微紅。王剛又回過臉來,他也已經伸起兩手向天,眼光向著無物,舞蹈著,忽地發出尖利的聲音唱起歌來:

哈哈愛兮愛乎愛乎!

愛兮血兮兮誰乎獨無。

民萌冥行兮一夫壺盧。

彼用百頭顱,千頭顱兮用萬頭顱!

我用一頭顱兮而無萬夫。

愛一頭顱兮血乎嗚呼!

血乎嗚呼兮嗚呼阿呼,

阿呼嗚呼兮嗚呼嗚呼!

隨著歌聲,水就從鼎口湧起,上尖下廣,像一坐小山,但自水尖至鼎底,不住地迴旋運動。那頭即隨水上上下下,轉著圈子,一面又滴溜溜自己翻筋鬥,人們還可以隱約看見他玩得高興的笑容。過了些時,突然變了逆水的遊泳,打旋子夾著穿梭,激得水花向四面飛濺,滿庭灑下一陣熱雨來。一個侏儒忽然叫了一聲,用手摸著自己的鼻子。他不幸被熱水燙了一下,又不耐痛,終於免不得出聲叫苦了。

黑色人的歌聲才停,那頭也就在水中央停住,面向王殿,顏色轉成端莊。這樣的有十餘瞬息之久,才慢慢地上下抖動;從抖動加速而為起伏的遊泳,但不很快,態度很雍容。繞著水邊一高一低地遊了三匝,忽然睜大眼睛,漆黑的眼珠顯得格外精採,同時也開口唱起歌來:

王澤流兮浩洋洋;

克服怨敵,怨敵克服兮,赫兮強!

宇宙有窮止兮萬壽無疆。

幸我來也兮青其光!

青其光兮永不相忘。

異處異處兮堂哉皇!

堂哉皇哉兮噯噯唷,

嗟來歸來,嗟來陪來兮青其光!

頭忽然升到水的尖端停住;翻了幾個筋鬥之後,上下升降起來,眼珠向著左右瞥視,十分秀媚,嘴裡仍然唱著歌:

阿呼嗚呼兮嗚呼嗚呼,

愛乎嗚呼兮嗚呼阿呼!

血一頭顱兮愛乎嗚呼。

我用一頭顱兮而無萬夫!

彼用百頭顱,千頭顱……

唱到這裡,是沉下去的時候,但不再浮上來了;歌詞也不能辨別。湧起的水,也隨著歌聲的微弱,漸漸低落,像退潮一般,終至到鼎口以下,在遠處什麼也看不見。

「怎了?」等了一會,王不耐煩地問。

「大王,」那黑色人半跪著說。「他正在鼎底裡作最神奇的團圓舞,不臨近是看不見的。臣也沒有法術使他上來,因為作團圓舞必須在鼎底裡。」

王站起身,跨下金階,冒著炎熱立在鼎邊,探頭去看。只見水平如鏡,那頭仰面躺在水中間,兩眼正看著他的臉。待到王的眼光射到他臉上時,他便嫣然一笑。這一笑使王覺得似曾相識,卻又一時記不起是誰來。剛在驚疑,黑色人已經掣出了背著的青色的劍,只一揮,閃電般從後項窩直劈下去,撲通一聲,王的頭就落在鼎裡了。

仇人相見,本來格外眼明,況且是相逢狹路。王頭剛到水面,眉間尺的頭便迎上來,很命在他耳輪上咬了一口。鼎水即刻沸湧,澎湃有聲;兩頭即在水中死戰。約有二十回合,王頭受了五個傷,眉間尺的頭上卻有七處。王又狡猾,總是設法繞到他的敵人的後面去。眉間尺偶一疏忽,終於被他咬住了後項窩,無法轉身。這一回王的頭可是咬定不放了,他只是連連蠶食進去;連鼎外面也仿佛聽到孩子的失聲叫痛的聲音。

上自王后,下至弄臣,駭得凝結著的神色也應聲活動起來,似乎感到暗無天日的悲哀,皮膚上都一粒一粒地起粟;然而又夾著秘密的歡喜,瞪了眼,像是等候著什麼似的。

黑色人也仿佛有些驚慌,但是面不改色。他從從容容地伸開那捏著看不見的青劍的臂膊,如一段枯枝;伸長頸子,如在細看鼎底。臂膊忽然一彎,青劍便驀地從他後面劈下,劍到頭落,墜入鼎中,淜的一聲,雪白的水花向著空中同時四射。

他的頭一入水,即刻直奔王頭,一口咬住了王的鼻子,幾乎要咬下來。王忍不住叫一聲「阿唷」,將嘴一張,眉間尺的頭就乘機掙脫了,一轉臉倒將王的下巴下死勁咬住。他們不但都不放,還用全力上下一撕,撕得王頭再也合不上嘴。於是他們就如餓雞啄米一般,一頓亂咬,咬得王頭眼歪鼻塌,滿臉鱗傷。先前還會在鼎裡面四處亂滾,後來只能躺著呻吟,到底是一聲不響,只有出氣,沒有進氣了。

黑色人和眉間尺的頭也慢慢地住了嘴,離開王頭,沿鼎壁遊了一匝,看他可是裝死還是真死。待到知道了王頭確已斷氣,便四目相視,微微一笑,隨即合上眼睛,仰面向天,沉到水底裡去了。

煙消火滅;水波不興。特別的寂靜倒使殿上殿下的人們警醒。他們中的一個首先叫了一聲,大家也立刻迭連驚叫起來;一個邁開腿向金鼎走去,大家便爭先恐後地擁上去了。有擠在後面的,只能從人脖子的空隙間向裡面窺探。

熱氣還炙得人臉上發燒。鼎裡的水卻一平如鏡,上面浮著一層油,照出許多人臉孔: 王后,王妃,武士,老臣,侏儒,太監。……

「阿呀, 天哪! 咱們大王的頭還在裡面哪,!」第六個妃子忽然發狂似的哭嚷起來。

上自王后,下至弄臣,也都恍然大悟,倉皇散開,急得手足無措,各自轉了四五個圈子。一個最有謀略的老臣獨又上前,伸手向鼎邊一摸,然而渾身一抖,立刻縮了回來,伸出兩個指頭,放在口邊吹個不住。

大家定了定神,便在殿門外商議打撈辦法。約略費去了煮熟三鍋小米的工夫,總算得到一種結果,是:到大廚房去調集了鐵絲勺子,命武士協力撈起來。

器具不久就調集了,鐵絲勺,漏勺,金盤,擦桌布,都放在鼎旁邊。武士們便起衣袖,有用鐵絲勺的,有用漏勺的,一齊恭行打撈。有勺子相觸的聲音,有勺子刮著金鼎的聲音;水是隨著勺子的攪動而旋繞著。好一會,一個武士的臉色忽而很端莊了,極小心地兩手慢慢舉起了勺子,水滴從勺孔中珠子一般漏下,勺裡面便顯出雪白的頭骨來。大家驚叫了一聲;他便將頭骨倒在金盤裡。

「阿呀!我的大王呀!」王后,妃子,老臣,以至太監之類,都放聲哭起來。但不久就陸續停止了,因為武士又撈起了一個同樣的頭骨。

他們淚眼模胡地四顧,只見武士們滿臉油汗,還在打撈。此後撈出來的是一團糟的白頭髮和黑頭髮;還有幾勺很短的東西,似乎是白鬍鬚和黑鬍鬚。此後又是一個頭骨。此後是三枝簪。

直到鼎裡面只剩下清湯,才始住手;將撈出的物件分盛了三金盤: 一盤頭骨,一盤鬚髮,一盤簪。

「咱們大王只有一個頭。那一個是咱們大王的呢?」第九個妃子焦急地問。

「是呵……。」老臣們都面面相覷。

「如果皮肉沒有煮爛,那就容易辨別了。」一個侏儒跪著說。

大家只得平心靜氣,去細看那頭骨,但是黑白大小,都差不多,連那孩子的頭,也無從分辨。王后說王的右額上有一個疤,是做太子時候跌傷的,怕骨上也有痕跡。果然,侏儒在一個頭骨上發見了;大家正在歡喜的時候,另外的一個侏儒卻又在較黃的頭骨的右額上看出相仿的瘢痕來。

「我有法子。」第三個王妃得意地說,「咱們大王的龍準是很高的。」

太監們即刻動手研究鼻準骨,有一個確也似乎比較地高,但究竟相差無幾;最可惜的是右額上卻並無跌傷的瘢痕。

「況且,」老臣們向太監說,「大王的後枕骨是這麼尖的麼?」

「奴才們向來就沒有留心看過大王的後枕骨……。」

王后和妃子們也各自回想起來,有的說是尖的,有的說是平的。叫梳頭太監來問的時候,卻一句話也不說。

當夜便開了一個王公大臣會議,想決定那一個是王的頭,但結果還同白天一樣。並且連鬚髮也發生了問題。白的自然是王的,然而因為花白,所以黑的也很難處置。討論了小半夜,只將幾根紅色的鬍子選出;接著因為第九個王妃抗議,說她確曾看見王有幾根通黃的鬍子,現在怎麼能知道決沒有一根紅的呢。於是也只好重行歸併,作為疑案了。

到後半夜,還是毫無結果。大家卻居然一面打呵欠,一面繼續討論,直到第二次雞鳴,這才決定了一個最慎重妥善的辦法,是:只能將三個頭骨都和王的身體放在金棺裡落葬。

七天之後是落葬的日期,合城很熱鬧。城裡的人民,遠處的人民,都奔來瞻仰國王的「大出喪」。天一亮,道上已經擠滿了男男女女;中間還夾著許多祭桌。待到上午,清道的騎士才緩轡而來。又過了不少工夫,才看見儀仗,什麼旌旗,木棍,戈戟,弓弩,黃鉞之類;此後是四輛鼓吹車。再後面是黃蓋隨著路的不平而起伏著,並且漸漸近來了,於是現出靈車,上載金棺,棺裡面藏著三個頭和一個身體。

百姓都跪下去,祭桌便一列一列地在人叢中出現。幾個義民很忠憤,咽著淚,怕那兩個大逆不道的逆賊的魂靈,此時也和王一同享受祭禮,然而也無法可施。

此後是王后和許多王妃的車。百姓看她們,她們也看百姓,但哭著。此後是大臣,大監,侏儒等輩,都裝著哀戚的顏色。只是百姓已經不看他們,連行列也擠得亂七八糟,不成樣子了。

一九二六年十月作。

相關焦點

  • 比亞茲萊、魯迅與《鑄劍》
    《鑄劍》文:河西波蘭導演格熱戈日·亞日那導演的話劇《鑄劍》上海首演前,幾位主創人員和媒體一起吃飯,我也在座。《鑄劍》中的黑衣人「宴之敖者」,魯迅自己解釋:「宴從宀(家),從日,從女;敖從出,從放(《說文》作,遊也,從出從放);我是被家裡的日本女人逐出的。」《鑄劍》影射可考的,第一個,就是羽太信子——這個把魯迅從八道灣家中趕出去的女人。
  • 魯迅到底為什麼要寫《鑄劍》?
    《鑄劍》?文:河西波蘭導演格熱戈日·亞日那導演的話劇《鑄劍》上海首演前,幾位主創人員和媒體一起吃飯,我也在座。席間,擔任本劇藝術顧問的郜元寶教授談到《鑄劍》時盛讚:「全世界誰有魯迅這樣的想像力?讓三個頭顱在大鼎沸水中互相撕咬?」我的腦海中立即想起了比亞茲萊。宴之敖親吻眉間尺自刎割下的頭,這一幕與比亞茲萊的名畫多麼相似啊?「呵呵!」
  • 丸尾常喜 | 復仇與埋葬——關於魯迅的《鑄劍》
    編者按魯迅在給友人信中曾評價《故事新編》「頗有些油滑」,但「《故事新編》中的《鑄劍》,確是寫得較為認真。」這種「認真」既包含著《鑄劍》「復仇」原型的特殊性,同樣也與魯迅創作階段所捲入事件對其「進化論」、「人道主義」信念的衝擊有關。
  • 波蘭導演改編魯迅《鑄劍》,先鋒實驗性的效果如何?
    是《鑄劍》,又不是《鑄劍》是《鑄劍》,又不是《鑄劍》。這是在看波蘭先鋒戲劇《鑄劍》時的第一觀感。即便在整個觀劇過程中,魯迅的小說仍以其不可斷絕的精神強力令人不得不時時反顧,但這齣劇於「新編」之「再新編」之處也誠然是令人驚喜的。
  • 渴血渴血,復仇復仇:魯迅《鑄劍》中的復仇精神
    魯迅認為,應該「像熱烈地擁抱著所愛一樣,更熱烈地擁抱著所憎——恰如赫爾庫來斯的緊抱了巨人安太烏斯一樣,因為要折斷他的肋骨」。只有「公開」和首肯了人自身所有的這些基本情愫,只有真正理解了人捍衛自己基本人格的復仇精神,符合現代化要求的新型的人倫道德才有重新確立的可能。
  • 《鮮血梅花》VS《鑄劍》,說餘華抄襲魯迅?簡直含血噴人!
    有人將其與魯迅的《鑄劍》相提並論,認為《鮮血梅花》是抄襲之作。這簡直是含血噴人!《鮮血梅花》與《鑄劍》,二者除了故事背景同為「復仇」外,無論人物性格,或是故事內核都大相逕庭。《鮮血梅花》講述的文弱少年阮海闊在母親的要求下踏上了為父報仇之路。而向何人復仇,阮海闊卻是不知,他的母親只告訴他,他可以去向青雲道長和白雨瀟求問,然後就引火自焚了。
  • 眉間尺與黑色人之爭---讀魯迅《鑄劍》(黃沁怡)
    眉間尺與黑色人,在第一次讀《鑄劍》時,我以為他們是相似的--志同道合,共破仇敵。
  • 七彩都香‖魯迅《鑄劍》主人公眉間尺與哈姆萊特的對比
    魯迅的短篇小說《鑄劍》選自《故事新編》,是魯迅歷史小說的代表作,其中塑造了眉間尺這個復仇者形象,與莎士比亞《哈姆萊特》中的丹麥王子哈姆萊特的形象有著許多相似之處。       《鑄劍》講述的是少年眉間尺被母親告知父親被楚王所害,他帶著父親留下的劍去找楚王報仇,卻被人早早發現,他知道憑自己的能力根本復不了仇,便把劍與人頭交於了黑衣人,讓其入宮復仇,最終在金鼎的沸水中與王同歸於盡的故事。復仇的故事古來有之,尤其是兒子為父親報仇更是常見。比如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這部小說,它又名《王子復仇記》,從這個名字便可以看出故事的內容。
  • 魯迅的《鑄劍》老舍先生的《兔》沈從文的《嘍囉》以及魏晉南北朝
    最近網上有個視頻很火,裡面說: 「讀書這麼多年,老師們好像從未提起過 魯迅先生的《鑄劍》老舍先生的《兔》沈從文的《嘍囉》,包括魏晉南北朝。」 我看到這之後仔細想了一下,確實如此。然後我就科普了一下這些作品,以及魏晉南北朝的事情。
  • 魯迅《鑄劍》幹將莫邪雌雄兩劍誰更厲害?葬王場面慘不忍睹
    魯迅《鑄劍》(一) 作品簡介1、《鑄劍》寫於1926年,收入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
  • 張靈:將淚水和憤怒化為生鐵之魂——魯迅《鑄劍》與莫言《月光斬》的對比
    在莫言創造的上百篇短篇作品中,《月光斬》是一篇百看不厭的絕妙之作,它與魯迅的《鑄劍》堪稱中國現代短篇小說中的雌雄雙劍。陶淵明的境界、智慧,特別是對世事的清醒和不屈的戰鬥精神,通過魯迅的解讀和魯迅的《鑄劍》等作品傳承了下來,又富有創造性和時代性地轉換、傳遞在莫言的《月光斬》等作品中。
  • 《鑄劍》演後談實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眉間尺
    李偉:我拋磚引玉來看這個戲之前,我把魯迅的小說,又看了一遍,我比較關注的是《鑄劍》最核心的情節——最後三個人頭,在沸騰的水裡博鬥的情景,我很想知道導演這樣處理出於怎樣的考量。鑄劍小說第一個情節,是眉間尺在與老鼠交流。更多的比較詭異的一些情節,其蘊含的內容非常豐富,更像是以他的形式所展示的一些畫面。這並不是現實存在的,而是抽象的感覺。對我而言魯迅的小說,《鑄劍》的意義在於探索到了人的人性,人們在所追求的價值和生命的價值之間做出了衡量,某些特殊情況下有時候甚至毫不猶豫的犧牲生命去保護,發出自己的聲音來體現價值,有的時候是需要持續的生命。
  • 波蘭70歲國寶級演員將演《鑄劍》暴君,繼《4.48》之後再來中國!
    而這一次他在《鑄劍》中扮演腐化墮落的國王,找來天下第一鑄劍名師幹將及其妻子莫邪為他鑄劍,劍成之日就斬殺了幹將。魯迅Two Swords(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演出時間2017年12月10日 19:30演出地點:上戲實驗劇院STA Experimental Theatre
  • 魯迅先生《孔乙己》原文及賞析
    魯迅先生《孔乙己》原文及賞析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檯,櫃裡面預備著熱水
  •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
    就因為魯迅把舊中國縮小成一個魯鎮,又把焦點放在鹹亨酒店,舊社會的各種癥結都立體的通過酒店這個象徵表現出來。魯迅的象徵現實主義是使他的寫實小說比其他同代人的要複雜和具有深度的一大原因。可惜目前一般人只注意《狂人日記》和《藥》,而這篇小說是「氣急虺」的作品,不算是最好的作品。魯迅的另一篇象徵現實主義代表作是《故鄉》,其中故鄉這一象徵也是強有力的代表舊中國之一個象徵。
  • 《魯迅草木譜》:那個鐘愛花草樹木的魯迅先生
    在日本留學時,魯迅寫下了「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雲」這一描寫櫻花最經典的比喻句。魯迅一生熱愛博物學,更鍾愛樹木花草。其筆下的樹木營造了特殊的意境,透露了魯迅的內心密碼。2020年6月,學者薛林榮的隨筆散文集《魯迅草木譜》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魯迅草木譜》以花草樹木為切入點洞悉魯迅的內心世界,力求發現一個有血肉、有溫度、有人情的魯迅。
  • 鑄劍復仇,穿門而過,從小說《刺殺小說家》到電影《刺殺小說家》
    但細讀小說中那位小說家所書寫的小說《心臟》,我們會輕易地聯想到魯迅的《鑄劍》。 《鑄劍》原題名《眉間尺》,發表於 1927 年的《莽原》,分別是 2 卷的第 8 期和第 9 期,講述了一個名為眉間尺的少年從母親口中得知身世,決心向殺了自己父親的大王復仇的故事。
  • 演員招募 | 牽手炫酷波蘭大導亞日那,「鑄」造魯迅博古通今雄奇神「劍」!
    魯迅神筆傳奇波蘭當紅大導演
  • 【名俠秘籍】純鑄劍流派搭配簡析,七星長空劍氣勢逼人!
    主武學:七星長空劍鑄劍門派內功:百鍊心法、抱爐功、鑄劍訣昔有參商宿,隔江莫同追。七月大火墜,十月天狼歸。星辰何渺渺,江漢何迢迢。曉月過殘雲,繁星往故方。北鬥轉太虛,氣衝南天平。昔人曾鑄劍,今我試刃鋒。一劍斬江海,一劍過穹空,一劍飛雲墜,一劍蕩群雄。曾將那萬裡不平事,斬落七星自長空。
  • 「去魯迅化」10年有餘,魯迅作品被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麼?
    魯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曾有出版社向當今最具實力的小說家餘華、莫言、王朔等徵集"影響我的10部短篇小說",三位作家列出的書單雖然是各不相同,但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魯迅。餘華選擇了魯迅的《孔乙己》、莫言列出了魯迅的《鑄劍》、王朔則推崇魯迅的《採薇》。莫言表示,少年時讀魯迅的《鑄劍》,深感驚悚,渾身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