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的平仄,有什麼要求,怎麼學習掌握

2020-12-22 成長新視點

對聯的平仄,有什麼要求,怎麼學習掌握

文/@成長新視點

對聯,是一種特殊文化體裁,它與律詩一樣,在格律上要求非常嚴謹,尤其注重對仗、平仄。

對聯的平仄要求,主要有上下聯尾不同、句內平仄交替和對句平仄相對等三個方面。

一、上下聯尾不同。

對聯,由橫批、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壓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壓平聲。

上聯聯尾壓仄聲,下聯聯尾壓平聲,是對聯最核心、最根本、最嚴格的要求。

二、本句平仄交替。

對聯的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在上聯和下聯的本句之內,平仄要交替使用,不可以連續使用一個仄聲或平聲。

1.本句只有一句的對聯。

上聯,有客如擒虎(仄仄平平仄) ;下聯,無錢請退之(平平仄仄平)。

上聯,鶯歌燕舞留春住(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聯,虎躍龍騰向未來(仄仄平平仄仄平)。

在以上兩個對聯中,本句都是兩個仄聲後是兩個平聲,或兩個平聲後是兩個仄聲。

2.本句內,被斷成多句的對聯。

上聯,九州風物,蕩漾胸中,一任他海闊天空,鳶飛魚躍(仄平平仄)

下聯,三晉溪山,奔騰眼底,合歸我松青柏翠,鳥語花香(平仄仄平)

在這幅對聯中,上聯的物、中、空、躍,分別為仄聲、平聲、平聲、仄聲,本句是平仄交替;下聯的山、底、翠、香,分別為平聲、仄聲、仄聲、平聲,本句也是平仄交替。

三、對句平仄相對。

對聯上聯和下聯的平仄,要相對。結尾上聯是仄聲,下聯就是平聲。在同一位置,上下聯中詞語和字的平仄是要相對,不是相同。

1.本句為單句的對聯,看上下聯的每一個字的平仄是否相對。

上聯,獨生子(平平仄)

下聯,特種兵(仄仄平)

這幅三字對聯的上下聯,每一個字都是平仄相對的。

上聯,碧海紅霞輝玉宇(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聯, 東風旭日蕩神州(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幅七字對聯的上下聯,也是每一個字都是平仄相對的。

2.本句為多句的對聯,看上下聯的斷句最後一個字的平仄是否相對。

上聯,門闢九霄,仰步三天勝跡(平仄)

下聯,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仄平)

在這幅對聯中,上聯的霄、跡,分別為平聲、仄聲;下聯的級、觀,分別為仄聲、平聲。

上聯,申奧功成,入世關通,一年好景蛇辭歲(平平仄)

下聯,興邦業舉,富民旗展,萬裡雄圖馬躍春(仄仄平)

在這幅對聯中,上聯的成、通、歲,分別為平聲、平聲、仄聲;下聯的舉、展、春,分別為仄聲、仄聲、平聲。

相關焦點

  • 楹聯漫談丨除了平仄,對聯還剩下什麼?
    如果你在那樣的環境,經過那樣的訓練也可能達到他們那種生動有趣並基本符合平仄規律的對聯來。(只是順手舉例,沒分析其中的平仄,聯友勿噴!)而現在,平仄成了擺在聯友面前的不小的問題,當然原因在於我們從小沒接受過那樣的教育。有人覺得音韻於對聯無關緊要,其實這是種不正確的認識。悅華認為,我們還是該學習對聯的平仄規律的,但不要泥古不化。
  • 極簡對聯規則:三句話15個字,輕鬆掌握對聯規則(含平仄對照表)
    有很多喜歡對聯的朋友。但是我發現,其中有不少的朋友雖然對的很歡,卻對對聯的基本規則,特別是平仄規則並不怎麼清楚。當然,其中有一部分朋友是願意學習平仄規則的,但可能一下子沒找到學習的地方。也有一部分人覺得,我只要對得高興,句子意境有了就行,現代人誰還在乎那些平仄規則啊。
  • 對聯的平仄
    後來,沈約、劉勰聲律說的出現和傳播則是對聯日益走向成熟的催化刑。  劉勰對音律說得比較清楚生動,他主張飛沉交錯運用,即把平仄調配得像井上的轆轤的繩子一下一下,迴環往復,像龍鱗有逆有順,緊密排比,相反相成。清代錢大昕在其《潛研堂文集》中說沈約等人是「欲令一句之中平側(仄)相間耳」。沈約說: 「十字之內,顛倒相配」。這些論述.為後來的對聯理論奠定了基礎。
  • 寫對聯可以不管平仄嗎?到底對聯該怎麼寫
    對聯不同於詩,寫詩如果不遵守平仄,只要你不說是格律詩就問題不大。因為詩有遵守格律的近體詩,也有不遵守格律的古風。但是對聯則不同,對聯必須遵守平仄、格律,如果不遵守,就可以說你寫的不是對聯。為什麼這麼說呢?
  • 喜歡對聯不懂平仄?一文讓你看懂會用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前面一篇文章我們簡單地談了一下對聯的基本要求。今天我們就其中一個相對難一點的做個闡釋,那就是對聯的平仄問題。首先什麼是平仄?每個漢字都有讀音,讀音裡面有聲調。好了,了解平仄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對聯關於平仄的要求。第一條:仄起平收。高考偶爾也會考查對聯,對平仄的要求很低,不過也要求能做到仄起平收。也就是上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平聲字。比如蘇軾有一句詩意境很好:陌上花開蝴蝶飛。但是它不適合做上聯,因為「飛」是第一聲,是平聲字,做下聯是可以的。
  • 對對聯是平仄重要還是內容重要?
    寫格律詩,作對聯是一樣的遊戲規則。你是不是對平仄格律已經吃通吃透了呢?有了高於古人對平仄的理解?是不是能夠自行制定對聯規則,並且讓大家都承認?如果你是對聯名家,格律詩大家,對平仄格律的進步能提出了所有內行人都認可的創見,那你當然可以隨著你自己的格律走。
  • 對聯創作必須遵守格律平仄嗎
    在平臺上,有很多人還沒搞清楚什麼是對聯的情況下,把上聯當作下聯,把下聯當作上聯,甚至生拉硬湊,寫了很多不相干的字,組成很長的,幾乎像是某個詞牌的上下半闕,讓人來應對。出的人很開心,對的人也很開心,不管什麼平仄不平仄,也不管什麼意境不意境,只要有人敢出,肯定有人敢對,展現量與閱讀量都不會少,增粉也很快,可謂省事省心又省力,收益也可觀,何樂而不為呢?不過,平臺上也有很多上佳的對聯,算是對對聯的很好詮釋,。
  • 對聯:對仗工整,平仄押韻的藝術
    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通常被寫在紙上或刻在竹子上,講究對仗工整、平仄押韻,是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古代,許多文人墨客都會在很多場合對對子,那麼在做對子的時候有什麼要求呢?首先字數要相等,當然也會有特殊情況使上下聯故意字數不等,但是情況是極其少的;其次,對聯是允許同一個字多次出現,但是要儘量避免同一個字在上下聯中同時出現;並且對聯中,上下聯相對應的字或詞的詞性要相同;同時,上下聯的結構也應該相同,這裡的結構指語法結構;除此之外,上下聯節奏也應該相同,就是說,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須一致。當然,對聯最重要的就是平仄,要求上下聯平仄相反。
  • 創作對聯,不僅要字數相等,還有什麼要求
    創作對聯,不僅要字數相等,還有什麼要求文/@成長新視點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特殊體裁,又叫楹聯,俗稱對子。它由上聯、下聯和橫批組成。因其文體短小精幹、語言凝練,創作靈活、寓意深刻,深得歷代文人喜愛,並在民間被人們廣為學習和使用。
  • 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
    有朋友提問: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有人說,平仄韻律是格律詩詞和對聯的基本規則,絕對不能忽視和否定,那種寫格律詩詞和對聯可以不用管平仄的說法是無知的表現;平仄過時了,為了意境可以不顧平仄韻律的說法都是不對的。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對聯課:平仄對仗見智慧
    ■ 董新明  這是一節對聯學習課。
  • 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傳統文化瑰寶——對聯
    對聯的起源和桃符有關,傳說東海仙島上有一棵大桃樹,樹下住著兩位神仙。這兩位神仙掌管天下的福祉,民間百姓在元旦這一天用桃木刻上兩位神仙,掛在門口祈求幸福安康。到了唐末五代時期,蜀國皇帝孟昶在桃符下面寫了兩句話「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對聯就此誕生。
  • 對聯「六要」:不按規則規矩,憑感覺對對聯,算是耍流氓嗎?
    說明雖然喜歡對對聯,但是,一些基本的對聯知識和要領並沒有掌握,只是跟著感覺走。那麼,對聯到底應該怎麼對?對對聯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和技巧要領呢?通過幾年來對對聯的學習,結合近一段時間在網絡上與各位聯友的交流,我覺得,要對好對聯、對得精彩,必須掌握以下六個要領,或者說是六個規矩,簡稱為對聯「六要」:1、字數要相等字數相等,這是對聯最基本的要求。上聯幾個字,下聯也要幾個字。對於一些長聯,則上聯是由幾個分句組成,那麼下聯也要由字數上與之一一相等的幾個分句組成。
  • 對聯創作技巧以及意境、格律對仗示例
    對聯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最初刻在竹子、木頭或柱子上用於節日慶祝,發展到今天固定為紅紙黑墨書寫使用。寫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意境優美。是漢語言展示其獨特韻律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字數相同,詞性也要相同,意境講究相互切合,可反襯也可同襯,平仄韻律一定要相對,以增加語句韻律美感。一般情況下,只要上句聯語的二、四、六字掌握好平仄交替就算合格,但上聯尾字必須仄音收句。掌握以上基本規則算入門,高深的技巧可以邊玩邊學。頭條對聯玩法頭條對聯最火的玩法是「出句求對」,有人掛出上聯,求高手對出下句。
  • 對聯應以格律為先,還是追求內容立意?
    在百家號等自媒體上,很多朋友喜歡對聯,有人出上聯,有人對下聯,在出對接對之間,若是產生共鳴,自然會各自歡欣愉悅,若是牛頭不對馬嘴,甚至產生誤會,那便從此陌路了,那麼,對聯有什麼基本要求呢?接對聯是否能實現兼顧聯律聯意?
  • 寫對聯與貼對聯有何講究?
    對聯,主要分工對和寬對兩種。工對,首先要求上下兩句平仄必須相反。即以平對仄或以仄對平。字數必須相等。其次是要求相對的句子句型應該相同,句法結構要一致。如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述補結構對述補結構等。再次,要求詞語所屬的詞類(詞性)相一致。即以單純詞對單純詞,以合成詞對合成詞。另外,還要避免同字相對。
  • 寫詩乾貨:詩詞與對聯寫作中的格律問題,這樣掌握才簡單
    上一章我們講解了詩句、對聯方面的一些規律和重點要素,內容比較具有總結性,錯過課程的朋友可以重新點擊進去進行查看。今天這一章我們來詳細談談對聯、格律詩句和詞在平仄規律方面的一些共性。合理消化利用,讓寫作變得更簡單,走起!對聯與格律詩句、詞在平仄方面是有共同特點的,找到它們的這些規律,我們寫作的時候就能「舉一反三」,不再對所謂的格式變換而苦惱。
  • 對聯的平仄、對仗、修辭、運典,隱藏著豐富的詩詞規律,妙趣橫生
    中國的對聯堪比燦爛的詩詞,博大精深。要學會制聯並非易事,制出一副好聯更是難能可貴。其中最大的要求是必須讀書多,且要有悟性,能夠學以致用。這不是一個惰於對聯者可以做到的。如: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聲——祝允明十二言以上再無定律,盡可隨機杼出聯,但依平仄,有抑揚頓挫之調即可。
  • 詭神詩話:對聯創作「仄平仄」為何會拗口?為何要避免四聲八病?
    大詭:出個上聯:「明月有情江守望」;請對下聯。小詭:下聯:「狂風無意葉飄落」?
  • 不規矩的對聯,網友特喜歡瘋狂點讚
    至於在格律上的相對就顯得要求更高。上聯相固定位置的平仄與下聯相固定位置的字在平仄上要相異,如上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要求仄仄平平仄仄平。上下聯平仄相異對的好處是讀起來具有聲樂抑揚頓挫美,滿足聽覺功能。但是這個要求對於沒有平仄基礎知識的人來說很難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