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懸案「燭影斧聲」背後隱藏的真相,竟如此詭異!

2021-02-23 魚羊密史

回復「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圖)電視劇《大宋傳奇之趙匡胤》劇照

在古代皇帝可是個讓人趨之若鶩的職業,皇帝坐擁天下,可以為所欲為,好處自然多多。可是皇帝也有許多煩惱,其中最讓皇帝老兒鬱悶的是:這個行當,它不得好死的概率非常大。

  

最近趙匡胤就有點上火,光去火藥就吃了三十多斤,還是不見好。按說爺們兒是武將出身,從小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還自創了「太祖長拳」,一口氣上五樓不帶喘的,就這身子骨它竟然也會得病。真是:無常一到,那管皇子王孫。

  

生老病死,自然之理。貴為皇帝的趙匡胤也逃不脫這無常二字,當然了從古至今比他牛逼的人也逃不脫。可是有人說趙匡胤死的有點蹊蹺。

  

《續湘山野錄》中記載,「上御太清閣四望氣……,禁漏三鼓,殿雪已數寸,帝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帝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這是宋仁宗時期,一個叫文瑩的和尚寫的筆記,燭影斧聲就是這麼來的。

  

文瑩何許人也?

  

文瑩,俗姓不詳,字道溫,錢塘人。約公元1060年(宋仁宗嘉佑中)前後在世,一個八卦和尚,他這一八卦不要緊,卻給後人留下了頭疼不已的千古謎題。這肯定不是文和尚親眼所見的,那麼他是聽誰說的呢?宋朝當年可能都死無對證了,現在就更加無從查考。

  

老趙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圖)燭影斧聲  

有人就說了,文和尚寫段子的時候離趙匡胤去世不遠,雖然他從哪裡得到的消息無從知曉,但是從時間上來推斷是可信的。最主要的是出家人不打誑語,何況這和尚貌似還有點道行,他的話應該不會有假。

這話說的本身就不可信,有的人當面都胡說八道呢,和尚也不見得都不說謊,誰能保證寫筆記時他是認真嚴謹的?

  

最主要的是這和尚太憊懶,文章寫的語氣隱約、閃爍其辭,才讓事情變得撲朔迷離。

  

咱們再看看官方消息,當然了官方消息也不一定可信,尤其是關於歷史的,因為歷史都是勝利者寫的,失敗者根本沒有機會書寫歷史。

  

《宋史·太祖本紀》記載:「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官方的消息很儉省,等於什麼都沒說。

  

老趙死後不到百年,出來一位歷史學家,就是砸破鄰居家水缸救出小夥伴的那位神童——司馬光。

  

司馬光在《涑水紀聞》記載,「太祖初晏駕,時已四鼓,孝章宋後使內侍都知王繼隆召秦王德芳。繼隆以太祖傳位晉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徑趨開封府召晉王」。又遇醫官程德玄乃告以故,叩門與之俱入見王,且召之。王大驚,猶豫不敢行,曰:『吾當與家人議之。』入久不出。繼隆促之曰:『事久,將為他人有。』遂與王雪下步行至宮門,呼而入。繼隆使王且止其直廬,曰:『王且待於此,繼隆當先入言之。』德玄曰:『便應直前,何待之有?』遂與俱進至寢殿。」

(圖)電視劇《大宋傳奇之趙匡胤》劇照  

最有戲劇性的是下面這一段:「宋後聞繼隆至,曰:『德芳來耶?』繼隆曰:『晉王至矣。』後見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貴,無憂也。』」

  

宋後是正牌的皇后,見了還沒繼位的藩王竟然很吃驚。有人根據這個說晉王趙光義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者,宋後因為心懷不軌才會吃驚。

  

還有一個事件是支持這個論點的鐵證,「金匱之盟」。

  

據記載,一次太祖和太宗去看杜太后,太后問太祖:「你知道為什麼你可以奪得天下嗎?」太祖說「:是祖宗保佑我啊!」杜太后搖頭說,「那是因為後周的皇帝小,主少國疑,你才得以黃袍加身當上皇帝。所以以後傳位,應該先傳給你的弟弟光義,光義之後傳給光美,然後再讓光美傳位給德昭,這樣我大宋江山才可以永固。」太祖太宗於是叩頭說:「一定遵照母親說的做。」於是,杜太后命趙普起草了盟約,藏於金匱之中。

  

據說趙光義不太待見趙普,在他繼位六年後,趙普為了保命才拿出「金匱之盟」。

  

這樣看來趙光義是合理合法名正言順的皇帝繼承人,根本沒有謀兄篡位的必要。可是「燭影斧聲」卻白紙黑字的寫著,而且被各種渲染,各種轉發。

   

各種推理假說都言之鑿鑿,可是誰也說不服誰,俗話說「理越辯越明」,可是這件事卻越辯越讓人糊塗,以至於留下了一個千古謎題。

(圖)電視劇《大宋傳奇之趙匡胤》劇照  

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誰也說不清楚。

  

其實弄清楚又能怎樣呢?歷史畢竟只是歷史,一句話: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作者:田言,魚羊秘史籤約作者。

相關焦點

  • 千古懸案斧聲燭影解密
    01趙匡胤一生留給世人諸多謎案,黃袍加身和斧聲燭影更是撲朔迷離。黃袍加身是趙匡胤輝煌人生的開始,斧聲燭影是趙匡胤璀璨人生的謝幕。黃袍加身可基本斷定是他的傑作,而他謝幕的斧聲燭影則至今無人參透。他在杯酒釋兵權的宴會上說,自己無法安然入眠,因此,所有的威脅都退居二線。而在斧聲燭影的落幕中,他酒酣而眠安心的睡下後卻再也沒有醒來。難道真的是一言成讖,還是久久不能放下多年前的心結?
  • 燭影斧聲,這一千古謎案的真相是什麼
    01不只是喝酒最早對「燭影斧聲」有詳細敘述的,是文瑩所寫的《續湘山野錄》,其間描寫大致如下:入夜,太祖登上太清閣四望,開始天氣晴朗,星光燦爛,忽然間陰雲四起,天地陡變,猛然降下雪雹,太祖便移杖下閣,急傳宮鑰開端門,召來開封尹趙光義,延入寢宮,酌酒對飲。
  • 趙匡胤之死與「燭影斧聲」
    趙匡胤身體非常強健,而且正史上並沒有其患病的記錄,因此趙匡胤的死因成為了千古之謎。「社稷永存,福綿子孫」是中國古代歷代封建帝王恪守的皇位繼承制度,宋太祖死後,他的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年且身體康健,但宋太祖駕崩第二天,他的弟弟趙光義就接受遺詔,於宋太祖靈前即位。巧合的是,宋太祖駕崩當夜,只有趙光義人在場。
  • 宋太祖趙匡胤身死的千古之謎——斧聲燭影
    縱觀宋朝歷史,最大的未解懸案應該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死了,即所謂「斧聲燭影 千古之謎」。關於宋太祖趙匡胤的死,《宋史·太祖本紀》上只說了兩句話:一句是「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一句是「受命於杜太后,傳位於太宗。」
  • 揭宋太祖趙匡胤之死:燭影斧聲千古之謎
    宋太祖趙匡胤之死,為歷史留下了 燭影斧聲 千古之謎。司馬光 的《涑水紀聞》則乾脆諱言太祖死因。而關於皇位繼承問題,卻又自持一見。他說,太祖駕崩的那天夜裡,皇后守在身邊。太祖一死,她急忙派遣太祖生前得寵的宦官王繼恩傳呼太祖四子德芳。王繼恩陽奉陰違,逕自馳入開封府傳召晉王光義。光義於是隨王繼恩雪地步行入宮。宋皇后聽到繼恩腳步聲,忙問:「德芳來了嗎?」繼恩答道:「晉王到了。」
  • 斧聲燭影:趙光義謀殺了趙匡胤?
    斧聲燭影
  • 兩宋風雲1——斧聲燭影背後的真相
    蠟燭的影子晃動,拄著拐杖這個聲音,所以叫做斧聲燭影。而這段也成為歷史上,皇帝這個繼位或者篡位之間最大的一個歷史疑案。那麼這個歷史真實嗎?因為這裡頭疑點太多了。趙光義繼位之前,可是和這個趙匡胤的老婆前皇后之間有一段的鬥爭。
  • 趙匡胤死因真相揭秘 沒想到千古之謎竟是這樣結局
    趙匡胤死因真相揭秘 沒想到千古之謎竟是這樣結局時間:2017-06-14 15:3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趙匡胤死因真相揭秘 沒想到千古之謎竟是這樣結局 中華上下五幹年,任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至今仍被人們議論紛紛駕崩時,斧聲燭影。
  • 斧聲燭影
    大宋風雲:第一集:歷史上的一場發生在春節期間的政變第二集:陳橋驛之十年磨一劍第三集:陳橋驛之歷史的意外第四集:杯酒釋兵權第五集:雪夜定策第六集:兵發兩川第七集:趁虛而入第八集:嶺南煙雨第九集:橫掃江南第十集:斧聲燭影
  • 斧聲燭影的背後,宋太祖趙匡胤死亡真相
    「斧聲燭影」的模糊暗示關於趙匡胤駕崩過程,正史沒有記載,但私人修撰的史書和筆記有大量記載就是所謂的「斧聲燭影」的故事。根據《續湘山野錄》的記載:趙匡胤在未做皇帝以前曾有一位道士說他將來能做皇帝,後來果然應驗了。
  • 燭影斧聲,宋太祖趙匡胤之死
    而野史中記載又說法不一,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為歷史留下了又一樁懸案。《湘山野錄》中記載開寶九年(公元976年),一個雪夜裡趙匡胤急召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入宮,兄弟二人在寢宮對飲,喝完酒已經是深夜了。趙匡胤酒後有些不舒服,就躺下休息。趙光義讓所有的人都離開,自己來照料哥哥。太監們在門外遠處站著,只看見趙匡胤和趙匡義說了些什麼?
  • 宋太祖死亡之謎:斧聲燭影故事是真的嗎?其中蹊蹺甚多
    引言 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黃袍加身後,可以算是風光無限,可就是這樣,自己平定天下的願望還沒有完成就莫名去世了,斧聲燭影成為歷史研究中的一大懸案
  • 燭影斧聲-宋太祖趙匡胤死因之謎
    然而,對於趙匡胤的死,史記中只有寥寥數語,而趙匡胤為什麼沒將帝位傳給其子而是傳給了其弟趙光義,成了中國歷史上的千古謎團。趙光義則滿口答應,史書記載,趙光義進入太祖寢殿後,但遙見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以及柱斧擢地之聲,趙匡胤隨後去世,二十日晨,趙光義就在靈堂即位,該元太平信興國。
  • 燭影斧聲是什麼
    史說燭影斧聲這件事情更奇怪的地方在於正史中關於宋太祖的死其實沒什麼詳細記載,這樣一件大事,史官不會不知道這件事情的真相,除非他們在忌憚一些東西,而能夠左右使關撰寫史書的只有皇帝,新的皇帝就是趙光義。《續湘山野錄》雖然在正史當中,關於趙匡胤之死我們能夠得到的消息很少,並且很模糊,但是在一本叫做《續湘山野錄》的野史當中可以得到一個很奇怪的情報叫做燭影斧聲。趙匡胤死的那一天,跟弟弟趙光義在同一個屋子裡喝酒,然後這兩兄弟就越喝越樂,後來更是屏退了宮女侍從,可能是要說一些跟國家有關的大事,所以宮女們都不能聽。
  • 燭影斧聲背後:神秘道士早有預言,風雪奪命夜是一樁陰謀
    宋太祖畫像宋太祖開基創業身處五代十國動亂時期的趙匡胤從小就愛好騎射和武藝。試想,堂堂開國之君,對於其臨終前後的各種細節,不太可能如此語焉不詳。唯一合理的解釋,這其中存有貓膩。實際上,一千多年來,宋太祖之死,確實一直被視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宮廷疑案,為世人所津津樂道。其中眾所周知的一種說法是「燭影斧聲」,但鮮為人知的是,當年早有一位道士曾向宋太祖預言了其最終命運。
  • 「燭影斧聲」與「金匱之盟」:宋太祖趙匡胤之死的歷史疑案
    有大宋一期,全匱盟約,燭影斧聲,疑信參半在街巷市井。一、「燭影斧聲」的始末公元976年農曆十月的一天晚上,一場大雪給北宋的汴京城披上了銀裝。位於皇城內部的萬歲殿,和往常一樣燈火通明,只是格外寂靜。太祖臨終之際,只有太宗一人在場,那神秘的燭影斧聲,太祖臨死那一聲慘烈的叫聲,不能不使人對太祖的死因、太宗繼位的合法性產生懷疑。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燭影斧聲」之謎。二、「金匱之盟」的真偽據說,太宗以皇弟的身份取得皇位繼承資格,是出於母親杜太后的意思。
  • 斧聲燭影閒談
    於是嘛,就有傳言,說趙光義得位不正,甚至有人編出了斧聲燭影的段子,說趙光義謀殺了趙匡胤,才得到了皇位。這個說法的原始出處在哪呢?在下面:文瑩《續湘山野錄》記載,「上御太清閣四望氣……俄而陰霾四起,天氣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端門,召開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寢,酌酒對飲。
  • 趙光義奪皇位的「燭影斧聲」疑案最有可能的真相
    燭影斧聲疑案,是宋初趙光義從死去的兄長趙匡胤手中接過皇位以後,從宮中流傳出來的說法。
  • 燭影斧聲,趙匡胤究竟是死於趙光義之手?還是得病死的?
    歷史上有「燭影斧聲」之說,就是說,趙匡胤是被其弟趙光義殺死的,那麼,果真如此嗎?還是趙匡胤是病死的? 關於趙匡胤之死,燭影斧聲一說,在《湘山野錄》有這個說法,認為是趙光義意圖篡位,隨即謀殺了趙匡胤。
  • 破解千古謎案「斧聲燭影」 (七)——放手一搏
    太祖如此「駕崩」,儘管大家都很懷疑太祖的死因,但都認可了趙光義繼位,史稱宋太宗。太宗即位後,政局穩定,沒有出現過一起反叛和動亂事件,這裡面當然有太宗相關處理得當的因素,但若沒有整個大環境對他繼位的支持和認可,那也不可能這樣平穩。太宗在位21年,歷史評價是一代賢君,治政有為,他的執政能力進一步得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