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浙江省寧波市中心左右的位置,有一座碩大的古建築,此建築氣勢宏偉乃是明代風格,整體佔地上百畝,園內林蔭茂密,大門上有三個字的牌匾寫著「天一閣」三個字。
讀過餘秋雨先生文章的人,對於「天一閣」並不陌生,這是中國歷史上少數的藏書樓之一,歷經多次磨難依舊屹立至今,是一種重要的文物寶庫!
這座《天一閣》本是明代的一位收藏家範欽所見,而其中大部分的藏書來源於另外一個人,這個人是明代一位典型的「土豪」,他家財萬貫,有良田千畝,傭人無數,平生最好收藏,尤其是藏書,且精於書畫,只可惜晚年的時候不善經營,敗光了家業,他的畢生藏書,便獻給了範欽,藏於「天一閣」!
他就是大收藏家豐坊!
豐坊比文徵明小20歲,他的書法造詣極高,水平不輸文徵明。大書法家邢侗曾這樣評價豐坊的書法:
「豐太史直鋒運腕,波拂居然魏晉,文徵仲不及。」
這裡的「直鋒運腕」乃是晉人書法的一個特點,後世能夠繼承這種風格的人並不多,因為晉人的書法習慣乃是一手執筆,一手執卷,手腕可以隨意擺動,到了五代之後,這種方法因為高桌的出現而極少人用。豐坊乃是為數不多能悟此法之人。
由此可見,豐坊的書法在文徵明之上!
曾經有寧波當地的一位企業家將自己收藏的豐坊的一件草書作品《感遇詩三首》獻給了「天一閣」,這件作品是豐坊流傳後世罕見的作品之一,據估計價值千萬以上!
書法作品存世數量少,也是豐坊名氣不及文徵明的一個原因!
古代的大書法家往往具備的這樣的特徵,或者達官顯貴,或是豪富之家,只有這些人才能有足夠的書法學習資源,才能有機會成為書法大師,豐坊就是如此,他自幼生活優渥,20歲的時候就已經博學多才,極有名氣,在父親的逼迫下參加科舉,居然考取了進士,可見其才華之高!
豐坊曾經親刻過一件著名的神龍本《蘭亭序》,此碑現在藏於寧波的「天一閣」,乃是國家重點的一級文物!
對於豐坊來說,他最為精擅的乃是小楷。他的小楷功夫可謂是精絕天下,連當時的書壇泰鬥文徵明都讚嘆不已:
「豐先生寫字,一點一畫,無不從古人中來」
這一點文徵明也做不到,我們如今看豐坊存世為數不多的小楷,就不難發現這個道理。
豐坊如今最為著名的傳世小楷乃是他在張旭的《古詩四帖》後面的題跋。
這段題跋字字精雅,骨力精強,點畫如斧砍刀刻,比之文徵明更具晉唐精神!豐坊的一個好友曾經認為大書法家祝枝山也不及他:
近得南禺所臨太白詩,縱橫開闔,遒勁飛動,其神也哉,惜乎枝山化去不得見之耳!
豐坊的書法在清朝的時候頗為流行,康熙皇帝就很喜歡的他的書法,並且評價他「第四指得力,筆在畫中而無左右之病」,這自然是形容豐坊極善於中鋒用筆!
如今,我們將豐坊題跋在《古詩四帖》當中的這一段跋文截出來,將其原作進行了超高清的複製,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字字與真跡無二。
欲購豐坊小楷《古詩四帖》跋文,請點擊下面惠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