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看看江南才子文徵明最美的梅蘭竹菊!

2021-02-17 書畫新風景

文徵明《冰姿倩影圖》局部

文徵明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畫家,書法家。他與沈周、唐寅、仇英並列,合稱「吳門四傑」。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晚年與老師沈周並駕齊驅,繼沈周之後成為吳門派領袖。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其詩、文、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文徵明一專多能,能青綠,亦能水墨,能工筆,亦能寫意。山水、人物、花卉、蘭竹等無一不工。

1、明 文徵明《蘭竹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長卷寫幽蘭或與翠竹叢生,或與棘條相雜,或生於湖石之側,或長於流水之濱,或倒垂於懸崖,或招展於平地,千姿百態,神清骨秀。以淡墨寫蘭,濃墨寫竹,飛白勾石,細筆寫草。筆墨瀟灑,師法趙孟頫,隨手成形,風姿綽約;筆意縱橫、神韻滿卷,是文徵明的代表作之一。

2、文徵明《漪蘭竹石卷》

花卉中,文徵明最喜畫蘭竹,今存《漪蘭竹石卷》,為代表性作品,將趙子固之繁茂、鄭所南之疏淡、趙子昂之筆墨韻致熔於一爐。蘭竹間雜以荊棘,伴以怪石、小草、流水,穿插蒼松,意境清幽。

3、明 文徵明《三友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4、文徵明《蘭竹圖》故宮博物院藏

5、文徵明《蘭竹圖》故宮博物院藏

6、文徵明《蘭花圖》扇面

7、文徵明《墨竹》

8、文徵明《墨竹》

9、文徵明《竹石靈芝圖》1533年作

10、文徵明《墨蘭》

11、文徵明《幽蘭》1527年作

12、文徵明《幽谷棘草圖》1534年作

文徵明創作此軸花卉己64歲,繪畫已經成熟。畫中「雜用墨瀋藍汁作叢蘭,間以荊棘,旁有雁來黃殊鬱茂,蓋亦隱寓蘭與眾草伍之意,隨筆點綴,生趣自足。(陶梁)」用筆沉穩而文靜,設色古淡秀雅。初看稍淡,愈看愈妙,構圖嚴謹縝密,畫面幽雅清曠。久而久之,令人置身於超脫寧靜的境界中去,既充滿生意,又清空雅靜令人了無雜念。

文徵明一生所作花卉較之山水要少得多,但他的花卉格調高雅,成就很高,在明代自成一家。所畫花卉又以蘭竹居多,世有「文蘭「之稱,多以水墨寫之,秀潤天成,清麗雅致。其它題材的花卉則較為少見。

文徵明擅長用色,在用色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類似本軸的設色花卉非常罕見,只是偶爾寫之,極其難得。文徵明不像「元四家」那樣不太重視色彩,而是提高色彩的地位,較多地運用,並將適應宮廷貴族趣味的濃豔的著色法,轉變為與文人情趣相一致的清麗雅致的著色法,清代惲壽平在《南田畫跋》中評價文氏著色「古澹明潔」。這是文徵明用色的一大創舉。

13、文徵明《野蘭》1531年作

14、文徵明《菊花竹石圖》

15、文徵明《菊石圖》1548年作

款識:戊申九月,閒齋無事,偶有素冊在案,信手塗抹,不覺盈紙。蓋亦博奕者用心之類也。

這幅畫表現的是一組坡石,一簇新篁以及一叢野菊花,物象十分簡單。但就是這幾種簡單明了的物象,文徵明卻布置得生動自然、耐人尋味。

位於畫面最前端的是一組坡石,皴擦點染,筆法沉著痛快,可以看出沈周對他的影響。但文徵明用筆毫不含糊,筆不妄下,使它們與聚散有致的竹葉,簡筆揮灑的菊花相呼應。柔弱的小草也更襯託出石質的堅實。

全畫透露出一種上溯元代水墨淋漓的筆墨風格。畫中竹子的塑造尤見精神。文徵明用濃墨畫竹,筆筆清晰、謹慎、健朗。將竹的內在精神形象地刻畫出來。

16、文徵明《霜柯竹石圖》

17、文徵明《蘭竹怪石》1549年

18、文徵明《幽蘭竹雀圖》

此軸《幽蘭竹雀圖》是他較為少見的精品之作,用筆濃淡乾濕渾然一體,蘭草竹葉對映相輝,二隻竹雀頗有宋院韻味,其格調高雅,文靜淡逸,文氏雖有宋元董米根底,但此畫更突出個人繪畫風貌,更為珍貴難得之處有收藏家及書畫鑑定家吳湖帆工對竹雀圖文徵明自題詩一首,可見此畫已在吳湖帆心目中的喜愛程度,這足以讓人感慨萬千了。

19、文徵明《蘭竹石圖》

20、文徵明《蘭竹冊頁》1553年作

21、文徵明《鬥雞圖》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22、文徵明《修竹喬柯圖》

《喬柯修竹圖》是文徵明筆下時常出現的題材。喬柯,指高枝。晉陶潛《雜詩》之十二:「年始三五間,喬柯何可倚?」逯欽立校註:「喬柯,高枝。」宋曾鞏《秋聲》詩:「喬柯與長谷,秀色故未浼。」清施閏章《浮萍兔絲篇》詩:「兔絲附喬柯,嫋嫋復離披。」

此圖以淡墨側鋒皴出坡上喬柯奇石,墨竹全以書法的筆意寫出,淡寫枝幹,濃墨撇葉,枝梢簡略,緊勁連綿,運筆快而著力輕,時夾飛白,有如書法中的枯筆,雖率意而成,卻用意甚微,以雅弱取姿,筆力行於人所不見之地,振蕩得處處靈動,神如玉花秋雪,無色而豔,蒼古之中饒有秀潤之氣。

畫幅左上端以行草題五絕一首,詩云「修竹雨差差,喬柯霜陸離。未記梁棟具,且保歲寒姿。」其題詩與畫意相發,與其說寫景,不如說是作者心境的寫照。

文徵明的畫向來以乾淨清雅聞名,用筆也極其細膩,樹幹山石用行書筆法,勾,擦,皴,染大都中鋒參以側鋒,書法線條和水墨韻味得以有機結合,帶有濃厚的書法意趣,雖是繪畫作品,卻是文徵明書法修養的自然流露。

23、文徵明《枯木竹石》

24、文徵明《枯木疏篁圖》

明代吳中四大畫家各具複合的風格,沈周厚重雄放,唐寅俊逸峭麗,仇英工整伶俐,文徵明勁爽縝密。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文徵明學習傳統,所獲最多,有評為:遇古人妙跡,惟覽觀其意而師心自詣,輒神會意解,至窮微妙處,天真爛漫不減古人。此作繪古松如龍,虯幹曲枝,老氣橫秋;疏竹翠色盎然,叢簇紛披。

畫家運用自己在書法尤其是行草書方面的高深造詣和雄放的筆力,以溼潤淋漓的墨色自由揮寫,既表現了雨後竹樹蒼潤欲滴、秋意漸濃的狀態和美感,也反映出作者安逸閒適的放鬆心態,是文徵明盛年粗筆繪畫中具有較強筆墨個性和詩化意境的作品之一。作品上有作者自題:「過雨疏篁綠,驚風古木疏。幽人初睡起,秋色滿精廬。徵明。」後鈐「文徵明印」、「停雲館」印等。

25、文徵明《四君子圖》

26、文徵明《雙清圖》

27、文徵明《梅竹雙清》

款識:<畫>徵明為友梅作。<書>八月十四夜,對月有作。月近中秋夜有輝,幽人戀月臥遲遲。及時光景寧須滿,明日陰晴不可期。清影一簾金瑣碎,涼聲何處玉參差。酒闌無線懷人意,都在庭前桂樹掛。十五夜銀漢無聲夜正中,十分秋色小樓東。空瞻朗月思玄度,誰有高懷似瘐公。把酒金波浮桂樹,捲簾清露滴梧桐。碧云何處人如,惆悵東闌一笛風。十六夜入眼冰輪積漸摧,白頭顧影重徘徊。極知武力盈當缺,自惜留念去不來。蟋蟀早將寒氣至,芙蓉都受露華開。殷勤不負花前意,依舊清光在酒杯。徵明。

28、文徵明《冰姿倩影圖》南京博物院藏

相關焦點

  • 文徵明:一個落榜生的逆襲
    這是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江南四大才子形象。
  • 山洞、漁人、水澤田地——文徵明的理想國
    江南四才子中,文徵明(1470—1559年)是最笨的,也是資質最平的。他兩歲不會說話,六歲站立不穩,九歲口齒不清。很多人都認為這個孩子是個弱智兒,然而他有個很了不起的父親,這父親不但放任兒子,不著急,不打罵,而且篤篤定定地說:「兒幸晚成,無害也。」又說:「子畏之才宜發解,然其人輕浮,恐終無成。吾兒他日遠到,非所及也。」這個子畏,就是唐寅唐伯虎。
  • 吳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
    是指明代時生活在江蘇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且性情灑脫的文化人。一般認為是指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 唐寅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
  • 「大明第一才子」文徵明,60年功力寫的楷書,稱霸書壇500年!
    沒有書法經歷的人,聽到文徵明的名字,應該是對於「四大才子」的認知,在明代中晚期的太湖流域,文風極盛,幾乎全天下的大才子,大文人都匯集於此。在文化領域有著名的「四大才子」,他們分別是文徵明、唐伯虎徐禎卿跟祝枝山,文徵明的老師李應禎乃是祝枝山的嶽父,文徵明與唐伯虎是同齡的至交好友,徐禎卿乃是他們雅集的主角。
  • 江南才子唐伯虎
    本期節目,將暢聊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唐伯虎最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唐伯虎點秋香」的電影故事,但他的真實感情是否如此呢?他與好友文徵明、祝枝山所作《月泉圖卷》,為何讓現場嘉賓驚嘆不已?唐伯虎自稱「桃花塢主」,這個聽起來浪漫而美麗的名字,又和唐伯虎有著怎樣的關聯呢?《我愛書畫》欄目組和主持人春妮邀請著名畫家史國良,著名鑑賞家陳巖,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陳平為我們一一解答。
  • 陸衡:文徵明的朋友圈
    沈周生於1427年,比文徵明大了43歲。文徵明生於1470年,20歲時要拜沈周為師,但是沈周不收。為什麼呢?沈周覺得畫畫容易「沉迷於其中」,會影響他考功名。他怕耽誤了文徵明的前程。因為文家是官宦之家,文徵明的父親文林曾做過溫州太守,所以有個別號「文溫州」。沈周說,你還是業餘玩玩吧。但文徵明對繪畫痴迷,堅持要學。這樣,沈周就「傾以相授」,全心全意教他了。果然,文徵明沉迷其中,一輩子都沒考取功名。
  • 江南四才子,哪位更風流?!
    「吳中四才子」中,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三人,以書畫蜚聲於世,獨徐禎卿以詩歌名世。 繪畫方面,唐寅擅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的意趣與繪畫情趣極為相近,書風與畫風的一致與和諧,詩情與畫意的緊密結合,形象地表達出詩意,這種詩與畫的完美結合,也是唐寅畫的一大特點。祝允明是明代書法家,家學淵源,專攻書法,亦善詩文。
  • 梅蘭竹菊
    據我小時候的記憶,看過「芥子園畫傳」,不記得是第二集還是第三集了,總之是頂沒有什麼意思的一集,是這麼專講這梅蘭竹菊的四本。它講的不及山水和人物的好玩,但是那東西或是比較好畫的緣故,也或者是別的理由,更有許多人愛好它,喜愛這四樣物色。   梅蘭竹菊總之是東方的東西,不是西洋的。你只看它一副東方的神氣,穿的好像是絲織品,不然是一套棉衣的衣裳,全沒見一點時髦氣。
  • 祝允明、文徵明的大字書與大幅式創作
    祝、文大量的行草墨跡中, 有許多大幅長卷和豎軸, 並且字有越寫越大的趨勢。這類作品中祝允明以草書為主, 在對宋人的取法上, 黃庭堅筆意居多, 或可見米芾筆意之流露;文徵明則忠實於黃體大行書, 取法蘇字則難得一見。
  • 才子文徵明:《瀟湘八詠》與《落花詩》欣賞
    對於16世紀蘇州地區的文人畫家而言,影響最深遠的是沈周弟子文徵明。文徵明是一個謹慎規矩的人,他重技法、敏感並且顯得含蓄,但這也使得他的畫帶有柔和氣氛和淡淡的鄉愁。 明 文徵明 《落花詩》觀裡又來劉禹錫,江南重見李龜年。送春把酒追無及,留取銀燈補後緣。 十 盛時忽忽到衰時,一一芳枝變醜枝。感舊最關前度客,愴亡休唱後庭詞。春如不謝春無度,天使長開天亦私。莫怪留連三十詠,老夫傷處少人知。
  • 文人為什麼喜歡畫梅蘭竹菊?
    從宋朝開始,一直到從宋朝開始,一直到明清兩代,中國文人畫的題材,尤其是固定題材方面一直以「梅蘭竹菊」作為表現對象,並且繪畫題材在此基礎上也不斷拓寬,但是梅蘭竹菊作為基礎始終是不變的。在這一過程中,文人們不斷將各種文人畫因素整合在其中,終於形成了集詩書畫印為一體的文人畫,詩書畫印成為文人畫的表現對象和基本特徵。而梅蘭竹菊作為文人畫常見的表現題材,其自身的品性特點是重要原因。
  • 文徵明晚年大字行書欣賞:長戈大戟、雄強逸蕩!豪氣堪比黃山谷
    眾所周知,文徵明是明代首屈一指的書畫家,其書法諸體皆能,尤以小楷和行書聞名於後世。他也是「吳門畫派」的領軍人物之一,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文徵明 小楷在中國古代的書畫史之中,不乏大量天資聰穎之輩,而文徵明卻是個例外。其實大家都知道,文衡山公是勤能補拙、笨鳥先飛的標誌性人物。和那些耳熟能詳的大書法家相比,是缺了些天賦,但難能可貴的是他筆耕不輟地堅持了下來!
  • 你見過文徵明寫的狂草麼?這字真是絕了,不愧是「明代第一」!
    文徵明《草書詩卷》長卷在此期間,幾乎整個明代最有名望的藝術大師都匯集於此,而文徵明便是其中佼佼者!如果從明代書壇選出一個最具影響力的書壇大師,那麼他一定會是文徵明,他也曾有著「明代第一」的稱謂!《明史》中這樣稱讚文徵明:「立風雅數十年,與之遊者王寵、陸師道、陳道復、王谷祥、彭年、周天球、錢穀之屬,亦皆以詞翰名於世。」
  • 明代畫苑奇才沈周,文徵明:我家沈先生不是凡人,是神仙中人
    他身上還有一些細節,也比如那身綠袍上的圖案是中國式山水畫,左胸上的幾行詩文,仔細看,可以看到那是他的弟子文徵明給他題寫的。沈周(1427—1509年),字啟南,晚號白石翁,世代隱居吳門,開創了「吳派」畫風,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吳門四家」。沈周一生布衣,但家世、人品、風採、才華都是頂尖的,在當時,沈周的名氣就非常大了,主要是繪畫成就非常突出,受到眾人敬仰。
  • 梅蘭竹菊,太美了!
    菊,凌霜自行,不趨炎勢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黃巢《不第後賦菊》梅,傲雪清高者也;蘭,孤芳幽泌者也;竹,操節高潔者也;菊,隱逸傲霜者也。「梅蘭竹菊」四君子,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形象,一直為世人所鍾愛,亦成為一種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徵。來源:古典書城
  • 桑蓮居|禮品、催促與推託:文徵明信札的一個側面
    如華世禎罹病,文徵明作書奉問,且特遣傭人朱龍前往問訊,隨信「微物五星奉充藥餌之需」;在聽說華世禎病情好轉且頗健啖之後,文徵明欲具少餚,然路遠不可致,故又奉「白銀一兩聊往見情」。同樣,當華夏祖父華壇下葬時,文徵明雖因老病畏寒,不克前往,因派兒子前往,並送紗帛,紗帛很顯然是喪事中常見的禮物。文徵明亦不能外。
  • 蔡泓傑:在篆刻與文字中,與梅蘭竹菊對話,常伴如故人!
    梅蘭竹菊,說起來似乎是個古老的話題,但有些話題說多少年都是不會陳舊的!四君子,應該就是!
  • 曝:《江南四大才子》造型師「服飾」過《甄嬛》
    浙江衛視目前正在獨家播出由李力持導演,鄒靜之編劇的古裝喜劇《江南四大才子》,儘管才播出了幾天,疑似石斑魚的配音、戴綠帽子的文徵明、做著娘娘夢的花痴秋香已經足以使該劇成為熱門話題。出品方綠城傳媒宣傳人員表示,因為不想去和93版《唐伯虎點秋香》對比,《江南四大才子》走的就是顛覆路線,所以觀眾必然會有一個適應過程。「那個遲帥的配音,你真的是石斑魚嗎?你要我怎麼把這個臉跟星爺聯繫起來?分分鐘出戲的節奏啊! 」「被石斑魚大大的聲音驚到抬頭……入眼的是遲帥沒對上嘴形的臉……美少女戰士一樣的鬢角,金裝四大才子+後現代的畫風,唐伯虎點秋香的氣質!!要了我的個老命啊!
  • 唐伯虎最美的一幅字,如今在美國問世,堪稱「大明第一才子」!
    很多人知道唐伯虎的名字,是因為「四大才子」的稱謂,這四個人分別是文徵明、祝枝山、徐禎卿跟唐伯虎。在明代中晚期的太湖流域,人文薈萃,幾乎囊括了全天下的文人才子,在文學領域最為著名的便是「四大才子」,在書法領域,唐伯虎亦堪為一代精英,在繪畫領域,唐伯虎以絕世之才,登上了時代的頂峰!
  • 祝允明、文徵明書法為什麼與宋朝書法疏離?
    明初書壇的思想領域受到南宋朱熹理學書法觀的影響, 在實踐領域努力實現著那種「平正、有法度, 字 跡也要像正人君子」的書法理想, 並最終在宮廷書風的影響下, 導致「臺閣體」的形成和推廣。臺閣書家雖曰取法晉唐, 實則追求那種結構停勻、點畫程序化、章法整齊劃一、風格雍容華美的規範和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