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美元運動醫學市場,春立醫療(01858)等本土企業迎來契機?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要聞 百億美元運動醫學市場,春立醫療(01858)等本土企業迎來契機? 2020年6月11日 08:30:22 智通財經網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思宇醫械觀察」。

前言

運動醫學作為大骨科的重要細分領域,近年來發展迅速。相關數據顯示,到2024年,運動醫學市場規模將達91億美元。然而近百億美元的市場,外企壟斷了90%的市場份額。目前國內運動醫學市場情況是怎樣的?國內企業的機遇在哪裡?面臨的挑戰又是什麼?這篇文章將為您一一道來!

一、運動醫學的定義

運動醫學發源於骨科創傷學,是醫學與體育運動相結合的一門基礎和臨床多學科綜合性應用的學科。主要診治與運動有關的骨與關節、肌肉、肌腱、韌帶、軟骨、半月板、滑膜等組織的損傷和病變。與骨科、康復醫學、運動學、材料科學、生物力學和內鏡微創技術等關係密切。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國便有通過按摩、導引來防治疾病。公元前150年左右,古羅馬出現了為角鬥士治傷的體育醫生,這些都是運動醫學早期的基礎。1928年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的建立標誌著處理與運動相關的創傷和疾病的運動醫學正式成為一門新的學科。中國的運動醫學是從1955年北大醫學院建立運動醫學教研室開始,發展至今已有65年歷史。運動醫學學科建設目前已列入國家衛生部重點建設項目。運動醫學產品主要分為關節鏡系統和植入物兩大類。以關節鏡為代表的微創技術已成為主要治療手段,並不斷創造出更先進的治療方式和更積極有效的康復措施。

二、運動醫學行業分析

2019年,全球運動醫學市場總規模為66.29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長到91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6.5%。運動醫學作為大骨科重要的細分領域,佔骨科整體市場10%以上份額,而且是未來骨科市場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

1、產品類型分析

從產品類型的角度來細分,膝關節產品佔了最大的份額。在運動中膝蓋受傷是非常常見的,因為過度的跑步和跳躍會導致膝關節的磨損和撕裂。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統計,膝蓋受傷約佔運動損傷總數的41%。而且在未來的幾年中,這類產品的增長速度也高於整體平均水平,複合年增長率預計將達到8.9%。治療膝關節損傷有各種先進的治療方法,包括幹針、軟組織按摩、骨科手法、富血小板血漿治療和膝關節鏡手術修復。因此,先進而廣泛的治療方法的使用和膝關節損傷的發病率增長是推動膝關節領域產品銷量增長的主要因素。

2、地理區域分析

從地理區域的角度來細分,北美地區市場份額最高;其中美國運動醫學發展成熟,約佔全球 1/2 市場份額。2018年美國市場規模就達到 28.3 億美元,預計2026年有望達到38.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 4.1%。究其原因,發達的醫療保健基礎設施,加上高支出和先進技術醫療設備的可用性是主要因素。例如,在2018年,Stryker公司在世界各地安裝了六百多臺Mako手術機器人,用這些機器人進行了近8萬例膝關節和髖關節置換手術。隨著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運動醫學的普及率不斷提高,亞太區域正成為增長最快的地區。這些國家對產品批准的管理程序相對較松,這便利了先進產品和醫療設備容易進入。此外,預計該地區不斷增長的醫療旅遊將進一步推動市場增長。

3、市場佔有率分析

從市場佔有率角度細分,銳適(Arthrex)以最高的市場份額統治了2019年運動醫學市場,緊隨其後的是施樂輝(Smith & Nephew)、強生骨科(DePuy Synthes)、以及史塞克(Stryker)。目前全球運動醫學市場主要被以上4家大公司把持。

此外,還有一些比較大的公司,他們已經建立了龐大的產品組合,並在所有主要國家建立了自己的業務。此外,他們通過收購整合、發布新產品、不斷升級產品、建立強大的分銷網絡等多種策略來提高市場份額,加強市場地位。比如施樂輝於2014年以17億美元收購ArthroCare,進一步豐富運動醫學產品線,尤其在射頻技術及肩關節治療產品線方面得到加強。

三、國內運動醫學市場分析

1、市場整體規模及增速

隨著中國運動人群的快速增長、老齡化趨勢加重以及居民醫療消費需求的持續提升,國內運動醫學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9年中國運動醫學市場規模接近30億人民幣,增速約25%,是骨科市場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超過50億人民幣。

2、市場發展的有利因素

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增強,體育設施覆蓋率的提升,我國健身人群持續擴容。群眾健身運動參與度提高,運動損傷發病難免提升。我國運動損傷率高,運動醫學發展滯後於運動人群增長。我國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速快,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老年人運動損傷數持續增加;與老齡化直接相關的骨質疏鬆、骨關節類疾病發病率持續攀升。

3、運動醫學醫院科室情況

目前,國內單獨開設運動醫學科室的醫院以傳統知名骨科醫院為主,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湘雅醫院等,大部分醫院僅將運動醫學設立在骨科科室之下。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為例,其運動醫學科有101張床位,年門診量達12萬餘人次,年手術量達7,200餘例,並呈逐年增長趨勢。

4、市場佔有率分析

儘管市場發展迅速,由於進口產品先入為主,中國運動醫學市場目前仍處於進口廠家壟斷的狀況。而國產品牌發展緩慢,其原因主要是受限於技術壁壘,對市場認知不足,產品註冊周期長等因素。隨著國內醫保限價,和國家戰略大力發展國產醫療器械,骨科領域國產產品逐漸擠壓進口品牌市場,創傷領域國產的產品銷售份額已經實現反超,這也為國產運動醫學未來的發展給予充分的發展空間。

5、國內運動醫學產業鏈

運動醫學產業鏈上遊包括植入類與非植入類的原材料及零部件;中遊是運動醫學產品及耗材製造商,以海外廠商為主;下遊主要指產品流通領域及終端醫院。

產業鏈上遊:高值耗材的生產加工工藝是競爭的關鍵

運動醫學高值耗材既需要強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又需要較強的可加工性。從材料的更新換代角度,經歷了鈦合金→可吸收材料→聚醚醚酮(PEEK)複合材料的變革,且替代過程仍在持續中。醫用高值耗材多屬於植入人體的高風險醫療器械,優質的原材料能極大的提升植入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對原材料要求較為嚴格。目前國內外的優質植入級原材料供應商數量相對較少,尤其是PEEK材料。每個成型產品對材料用料量較少,也造成了單價極高,進口品牌普遍壟斷的格局。因此,掌握優良的生產加工工藝是保證產品價格空間的關鍵。

產業鏈中遊:外企壟斷目前市場,國內企業逐步壯大

運動醫學的主要核心設備和耗材系統包括:關節鏡系統(包括主鏡系統和動力刨削系統等)、重建系統(界面釘、帶袢板)和修復類(半月板修復系統等)。這類產品國內起步較晚,主要由外企壟斷。

產業鏈下遊:看誰的成本管控強

產業鏈下遊主要包括運動醫療藥械流通企業和各級運動醫學醫療服務機構。藥械流通行業集中度高、強者恆強,隨著「兩票制」和「器械集採試點」等政策的逐步落地,對藥械流通企業的降本增效能力提出較大挑戰,未來成本管控集約化優秀的企業更具競爭優勢。

四、運動醫學代表廠商

運動醫學植入產品的主要企業有Arthrex(銳適醫療-美國)、Smith&Nephew(施樂輝-英國)、Depuy Synthes(強生旗下公司-美國)、Stryker(史塞克-美國)、Conmed(康美-美國)等。五家全球市場份額超過90%。在國內,以凱利泰為代表的上市公司及春立醫療(01858)、大博醫療等積極布局運動醫學領域,完善產品線,但目前均處於較初期階段。創業企業如德美醫療、利格泰多次得到一級市場投資機構青睞,在資本的助力下乘風破浪。我國運動醫學企業蓄勢待發,未來向好。

國外

1、Arthrex

銳適(Arthrex)成立於1981年,總部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那不勒斯市。銳適專注於骨科新產品開發和醫學教育,是一家全球醫療器械非上市公司,佔據約 1/3 運動醫學市場份額,是全球關節鏡和運動醫學產品的絕對龍頭,2018年銷售收入25.3億美元。銳適秉承著「幫助外科醫生更好地治療病人」的使命,提供並研發超過15000種產品(每年開發超過1000個創新產品和程序),產品線覆蓋肩關節、膝關 節、髖關節、肘關節、手和手腕,腳和腳踝全領域,公司亦提供骨科、 生物製劑、影像學和切除術的產品。Arthrex 90%以上產品在美國製造, 現已出口至全球 100多個國家及地區。Arthrex的微創四腱採集套件和帶有FiberTag®固定裝置的FiberLoop®被評為「 2018年十大最佳運動醫學技術」之一。2019年,Arthrex公司與美國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建立了合作關係:籤訂了為期兩年的項目,為學生提供10美元7500美元的獎學金,7這些學生將學習專門針對外科器械行業需求的課程和實習機會。

2、Smith & Nephew

施樂輝(Smith & Nephew)公司成立於1856年,至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公司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在三十多個國家設有辦事處,現有員工17637名,產品市場分布於全球100多個國家。公司三大業務板塊分別是:骨科、運動醫學與耳鼻喉科、高級傷口管理都具有非常強的實力;在關節重建、傷口管理、運動醫學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其中,運動醫學收入約14億美元,佔全球26%的市場份額。2019年公司總收入51.38億美元(同比增長4.8%);可分配利潤8.93億美元;研發支出2.92億美元(同比增長19%)。施樂輝中國公司成立於1994年,目前已經在上海、北京、廣州、成都、瀋陽設立5個辦事機構和蘇州、北京2家工廠。蘇州工廠成立於2007年11月,將成為施樂輝集團全球最大的傷口護理產品生產基地。北京工廠成立於2008年8月,主要生產膝和髖關節的置換產品、創傷產品以及關節置換手術配套的器械。2019年,施樂輝公司收購了德國Brainlab公司。這一戰略性收購使得兩家公司能夠加快在數字手術和增強現實領域的研發。

3、Stryker

史塞克(Stryker)公司成立於 1941年,總部位於美國密西根州,全球員工超過3.3萬多名,主營業務涵蓋三大板塊:骨科(佔25%)、醫療與外科設備(佔44%)、神經技術與脊椎(佔21%)。2019年公司以149億美元年收入(過去40年平均增長率CAGR為16.2%)、794 億美元市值位列全球醫療器械企業排行榜第10位,是全球領先的綜合醫療器械巨頭。史賽克在全球擁有29個生產和研發基地;早在1986年及1988 年便通過代理公司分別進入臺灣及中國大陸市場,之後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蘇州設立分公司。在運動醫學領域,公司致力於提供多種創新的運動醫學植入物、儀器、 手術和生物解決方案,聚焦於對肩關節、膝關節、髖關節和小關節的 微創和開放性治療。公司於 2019 年初收購以色列企業 OrthoSpace,可植入、可生物降解的球囊系統加強了公司的運動醫學手術組合。

3、DePuy Synthes

DePuy Synthes由強生於1998年收購的羅氏DePuy和2011收購的Synthes 合併而成。公司提供最全面的骨科和神經領域產品,涉及關節重建、創傷、脊柱、運動醫學、顱頜面、電動工具和生物材料等領域。公司2019年銷售額88.39億美元(同比下降0.5%,業務增長1.2%,但受貨幣貶值1.7%的影響被抵消),在 60個國家/地區擁有約18,000名員工,每年在全球支持近一百萬種骨科手術。2008年強生在中國蘇州建造的最先進的DePuy製造工廠正式開始運營;2012年,收購Synthes後生產部門全部搬到蘇州工廠。2014年,在上海成立亞太創新中心,這是強生全球的第四個創新中心,推動強生產品由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2018年,公司收購了Orthotaxy Technology(法國)。該交易預計將利用矯正,以開發成本效益,時間效益,用戶友好的產品在廣泛的骨科手術。

4、CONMED

康美(CONMED)是一家成立於1970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國際醫療科技公司。公司2019年銷售額達9.55億美元,同比增長11.1%;全球員工超過3300名。公司前20年主攻監護電極、電外科產品,並於1987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近30年不斷向骨科及微創外科領域開拓,目前是電外科、微創外科、骨科器械領域的領導者。公司自主設計、研發、生產並推廣骨科運動醫學全面解決方案(包括設備,器械和內植入物),動力工具系統,高頻電刀能量系統,內窺鏡系統以及智能氣腹機系統等,應用於骨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和婦產科等多個領域,產品銷售超過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美國本土和歐洲是CONMED的主要市場,目前正在積極拓展他們在中國區的業務,在北京成立了合眾康美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5、Zimmer Biomet

捷邁(Zimmer)於1927年成立,2016年收購了邦美(Biomet),總部位於美國德拉瓦州。捷邁邦美在全球骨科領域排名第二,2019年營收79.82億美元(同比增長0.6%),其中優勢板塊膝關節產品佔35.2%;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擁有8500多員工,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設計、銷售和製造骨 科重建產品、運動醫學創傷產品、生物製品、四肢和創傷產品等。2019年推出的主要產品包括用於機器人輔助手術的ROSA膝關節系統和Persona膝關節修訂系統。ROSA機器人平臺已經被批准用於神經外科手術,它將Zimmer Biomet的機器人技術與行業領先的膝關節植入物結合在一起,幫助外科醫生為他們的病人個性化手術。為了進一步構建產品生態系統,公司正在投資更多的機器人和微型機器人技術,以及支持信息學和手術室效率的創新。

國內

1、凱利泰

凱利泰成立於2005年,並於2012年6月在創業板上市(300326)。是國產運動醫學的先行者,脊柱微創醫療龍頭。公司骨科產品線從成立之初的單一脊柱產品,到覆蓋骨科創傷類、脊柱類、關節微創等多領域的骨科醫用高值耗材產品線。此外,以關節鏡手術系列產品為切入點,重點發展運動醫學領域骨科微創產品,致力於打造骨科器械平臺型公司。運動醫學產品管線包括:預防與診斷、修復與重建耗材、骨生物材料、關節鏡設備及耗材、植入物耗材等領域,是國內運動醫學產品線布局較全的上市公司。凱利泰目前的業務圍繞大骨科領域,主要的產品線為:脊柱植入物、脊柱微創手術設備和耗材、PKP/PVP、創傷植入物;在布局的產品線有:關節植入物和運動醫學。凱利泰投資涉及的運動醫學相關公司包括利格泰、博進凱利泰、動之醫學技術、上海逸動醫學等。在運動醫學領域的布局情況如下:

2、春立醫療

春立醫療成立於 1998 年,於2015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01858.HK),主要從事關節假體及脊柱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關節假體涵蓋肩、肘、髖及 膝四大類,脊柱產品為脊柱內固定系統的全系列產品組合。公司2019年營業總收入8.55億元(同比增長29.64%),淨利潤2.37億元(同比增長43.99%)。在國產關節領域,春立市佔率排名第二。在升級推廣骨關節產品的同時,積極拓展脊柱和運動醫學類產品以形成有效補充,完善產品版圖。2019年6月,公司的不可吸收帶線錨釘獲得藥品監督管理局註冊證,正式進入運動醫學領域。

3、大博醫療

大博醫療於2004年在廈門成立,並於2017年9月在深圳交易所上市(002901)。2019年主營收入12.57億元(同比增長62.8%),歸屬淨利4.65億元(同比增長25.3%), 研發投入1億元(同比增長54.88%)。公司的產品體系中創傷類產品佔比高達60%以上,是這一領域絕對的國產龍頭。同時積極布局運動醫學、普外科及齒科領域以謀求新興持續增長點。

4、北京天星博邁迪

北京天星博邁迪成立於2017年6月,專注致力在膝關節、肩關節、踝關節、肘關節、髖關節六大關節領域,為運動醫學、創傷骨科醫生提供整體的臨床解決方案。作為國產運動醫學的領先品牌,北京天星博邁迪的100多種產品陸續通過了NMPA(國家藥監局)的批准上市,也獲得了歐盟的CE認證,成為了少數能夠提供運動醫學整體臨床解決方案的國產企業。產品應用於全國23個省市的500多家醫院。部分產品甚至優於進口產品。在國產運動醫學品牌中,北京天星已經上市的產品線最全。產品線覆蓋了關節鏡手術設備,比如射頻消融、刨削動力系統、影像系統,以及界面釘、錨釘、半月板縫合器、袢板等植入物和全套200多種肩關節、膝關節等手術器械,多個產品實現國產從0到1的突破,填補了多項運動醫學國產空白。

5、德美醫療

德美醫療成立於2015年6月,是一家專業設計和製造運動醫學手術器械、術中耗材和康復產品的廠商。德美醫療旗下擁有醫品匯、德美運動醫學康復室、德美研發中心等項目,利用超聲波理療設備、肌筋膜鬆懈術、關節鬆動術、肌力和本體感受訓練等技術,為用戶提供退行性疾病、韌帶撕裂、習慣性扭傷以及頸腰椎疾病等術前、術後檢測設備及康複方案。其產品包括創傷鈦合金纜索、骨科外固定架等創傷系列;運動醫學縫線、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器械等運醫系列;膝關節支具、踝關節支具等支具系列。

結語

雖然國內運動醫學市場比國際運動醫學市場起步晚,但是隨著國人消費觀念的變化以及對高質量生活水平的追求,國內運動醫學未來可期。與此同時,國內的廠商需要通過開發更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降低產品成本並為醫生提供更多教育培訓,讓更多基層醫生能夠掌握運動醫學手術。期待未來,國內企業能在外企壟斷的市場中有所突破!

(編輯:李國堅)

相關焦點

  • 行研|大骨科市場支柱?百億美元運動醫學市場深度研究
    前言運動醫學作為骨科創傷中的一個細分領域是近年大熱的朝陽行業。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數據表明,全球運動醫學的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超過90億美元,年均增速接近8%,遠高於傳統骨科(2-3%)和骨科耗材(5%)水平。
  • 運動醫學-未來骨科增長最快的領域?國產廠家突破之路?
    全球運動醫學市場持續增長,增長率超傳統骨科,中國市場矚目目前運動醫學市場已經覆蓋39個國家,日益增長的運動損傷將驅動其增長速度,2018年全球關節鏡(包括植入物和設備)市值接近60億美元,同比增長8%,高於傳統骨科市場增速(5%左右),按此年複合增長率,預計2024年全球運動醫學市場將超過90億美元
  • 北京和眾匯富: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的未來市場空間很大
    體外診斷(IVD)醫療器械中有這麼一個細分行業,它被譽為「醫生的眼睛」,是現代檢驗醫學的重要載體;它曾長期被外資品牌主導,國際前十大企業佔據了全球80%以上的市場;它在國內的發展堪稱一部勵志史,本土廠商採用技術跟隨策略,逐漸縮小了與外資品牌的質量差距,又憑藉高性價比的產品和設備硬是從外資巨頭主導的市場中撕開了口子,開啟了國產替代的逆襲之路。
  • 醫療器械公司實控人賄賂醫院院長230萬獲刑 春立醫療維力醫療...
    近日,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則新餘市創晟商貿有限公司、吳某單位行賄一審刑事判決書揭開了一醫療器械公司實控人賄賂醫院院長230萬獲刑的事實,而一些上市公司如維力醫療(603309,股吧)、凱利泰(300326,股吧)等公司曾授權其銷售產品。
  • 百億美元市場的誘惑,保健食品企業搶灘個性化營養產業
    2020年12月25日,艾蘭得健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艾蘭得」)宣布獲得Affinity Equity Partners等投資機構的1.27億美元融資,其中之一是支持公司在個性化營養領域的投入,從而助推公司在全球營養健康服務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 史賽克高價收購創生 跨國企業加碼搶奪醫療器械市場
    原標題 [史賽克高價收購創生 跨國企業加碼搶奪醫療器械市場]   先是康輝,後是創生,這兩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皆被財大氣粗的跨國公司收購。近日,美國醫療器械製造商史賽克公司宣布,計劃以7.64億美元(約59億港元)現金收購創生控股(00325.HK),以拓展中國市場。  跨國公司收購頻繁  史賽克此宗收購涉及創生控股的全部股份,每股普通股作價7.5港元,相等於創生1月8日停牌前收市價5.16港元溢價45.3%。
  • 燃石醫學成功登陸納斯達克:開盤大漲50%,市值超25億美元
    不出所料,燃石醫學刷屏了。國內腫瘤NGS企業把IPO目標瞄準納斯達克,燃石醫學並不是第一家,但最終還是燃石率先掛了牌,順利成為中國腫瘤NGS赴美第一股。6月12日,燃石醫學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BNR」。發行價為每股16.5美元,開盤價報22.8美元,較發行價漲38%,隨後迅速走高。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網際網路醫院、康泰醫學、聖湘生物
    專題上,醫藥創新、智慧醫療、醫療投資人3個專題均有更新,億歐大健康在近期內專訪了保諾科技生物部高級副總裁李翔、迪英加創始人兼CEO楊林、道彤投資合伙人黃寧。 企業動態上,上周,創業板註冊制正式開閘,康泰醫學、維康藥業成為其中首批上市公司,同時,因疫情業績大漲的聖湘生物也登陸科創板。
  • 瑞朗泰科完成億元A輪融資,在運動醫學領域「進口替代」大潮中迅速...
    瑞朗泰科是一家專注於運動醫學領域、布局國內高端市場的創新型醫療器械公司。董事長王仲然先生深耕骨科領域23年,曾帶領國際知名運動醫學品牌連續17年取得國內第一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競爭對手,一度佔據國內運動醫學70%的市場份額。作為行業資深專家,他深度理解產品和市場,且擁有廣泛的運動醫學行業資源。
  • 企業級開源分布式資料庫廠商「PingCAP」完成D輪2.7億美元融資...
    ◆「極飛科技」完成12億人民幣融資,正在搭建無人化農業生態系統◆「憶恆創源」完成總額2億人民幣D輪融資,加速企業級SSD市場布局◆以色列網絡安全創企「Cato Networks」融資1.3億美元,晉級獨角獸◆運動健身應用「Strava」獲1.1億美元F輪融資,將利用資金繼續擴大規模Part.1
  • 玻尿酸毛利率超80%:中國5000億醫療美容市場等待爆發
    2016年,全球玻尿酸的市場達到17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27億美元。目前醫美市場,價格起伏最大的是玻尿酸,幾百元白菜價到幾萬元天價不等。金星認為,隨著競爭市場的加劇,未來5年,中國醫美市場也會與韓國類似,將會從目前的一種玻尿酸針劑延伸出30種、40種功效不同的玻尿酸針劑,那時不管是進口還是本土,一支玻尿酸的價格會降到500元以內。據了解,目前韓國注射一支玻尿酸在100美金左右。華熙生物執行董事、執行長金雪坤透露,歐洲市場上有132個玻尿酸品牌。隨著中國市場品牌多樣化,產品價格和企業利潤率都會下降。
  • ​CCEE工廠秀(31)|億萊富:人口老齡化引爆運動器械市場,他每年...
    以下是億萊富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展位號:B38)的產品介紹,如果您對其產品有興趣,想進一步合作,可以到現場諮詢了解【報名參加】。 人口老齡化帶來了運動器械市場的商機,這種趨勢從發達國家一直蔓延至發展中國家。老年人由於機體抵抗力的減弱和客觀影響因素的增加,就會滋生疾病,從而增加城市的醫療消費。
  • 邁瑞、瑞普等大企業重點布局,新瑞鵬融資額領跑,寵物醫療迎來爆發...
    其中,頭部企業新瑞鵬完成數億美元戰略融資,投資者包括騰訊、碧桂園、勃林格殷格翰等大型企業,同時,報導稱新瑞鵬擬啟動上市計劃。  從大型獸藥集團瑞普生物2020年前三季度財報也能看出寵物醫療市場的火熱程度。瑞普生物前三季度寵物藥品增長達到173%,遠遠高於家畜(增長98%)、家禽(增長43%)業務板塊。
  • 翔宇醫療:大健康賽道下康復醫療器械龍頭企業
    在醫療健康愈發受到重視的今天,翔宇醫療上市之後,必將受到資本市場的重視,也將是投資者進行中長期價值投資布局的優質標的。盈利能力行業領先康復醫學是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保健醫學並列的四大現代醫學門類之一,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 動脈橙周報20210110:丁香園完成5億美元融資,科亞醫療完成3億+D輪...
    醫療保健公司Color宣布完成1.67億美元D輪融資,用於拓展美國醫療基礎設施  2021年1月4日,醫療保健公司Color宣布完成1.67億美元D輪融資,融資後估值為15億美元。本輪融資由General Catalyst領投,T. Rowe Price、Viking Global等跟投。
  • 盤點:2019年交易金額超百億美元的藥企併購案
    對此,筆者根據公開的信息進行一番梳理,對2019年交易金額超百億美元的藥企併購交易案作了盤點。   百時美施貴寶收購新基   交易金額:740億美元   事件描述:2019年1月3日,百時美施貴寶宣布,將以現金和股票作價合計740億美元收購新基,這是史上規模無比龐大的製藥業併購案,將兩家癌症藥生產企業合二為一。
  • 康復醫療市場解讀:美國物理治療市場超300億美元,社區診所為主要...
    在過去的二十五年裡,Athletico物理治療已從一家單一診所的骨科康復機構迅速發展成為全美醫療保健巨頭,在全球十一個州擁有450多家診所。 Athletico擁有超過1500名臨床和管理人員,並提供40多種專業康復、外展和健身服務。Athletico的專家團隊包括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以及經過認證的運動訓練師,私人健身教練,力量和訓練專家以及按摩治療師等。
  • 中金醫療健康2021年展望:創新驅動成長 品質驅動消費 本土走向國際
    本土走向國際:由巨大但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孵化出的本土企業,在技術水平與全球接軌以後,國際化是必然的趨勢。未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走向全球,目前歐美市場依然是全球核心市場,全球化的商業模式不僅能夠較大幅度提升產品銷售體量,也能夠有效規避單一國內市場帶來的政策風險。
  • 2020年中國醫學影像設備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國產品牌任重...
    2019年我國醫學影像設備市場為939億人民幣,約合136億美元,約佔全球市場的32%,而2014年僅佔全球的19%。2020年我國醫學影像市場規模預計為1048億人民幣,約合151億美元,約佔全球市場的34%。
  • 字節跳動全資收購醫學科普平臺「百科名醫」;一點資訊獲得3.5億...
    本周大醫療市場火熱,發生多起投資事件:心臟高端器械公司「捍宇醫療」獲5億元D輪融資;感染精準醫學企業「微遠基因」獲2億元B輪融資。海外市場中,支付領域火熱。據悉,百科名醫成立於2010年5月,專注權威醫學科普知識內容的製作與應用,是「國家衛健委權威醫學科普項目」唯一指定網站。 心臟高端器械公司「捍宇醫療」獲5億元D輪融資 心臟高端器械公司捍宇醫療已完成5億人民幣D輪融資,由弘暉資本、CPE、盈科資本聯合領投,朗姿韓亞、朗瑪峰、冪方資本等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