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十大名將:孫臏排第五,王翦排第三,排前兩位的分別又是誰?

2021-01-21 執識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馬致遠《漢宮秋》。

行軍打仗,精兵重要,良將更加難得。周朝末年,趙、魏、韓「三家分晉」,禮樂徹底崩壞,公元前379年齊國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侯,於是七雄並立,春秋五霸也過渡到戰國七雄時期。

七雄相互爭霸,期間也是衍生出了許多著名的名將,這些名將實力層次不齊,若是給他們排個名,誰能排上第一呢?號稱「戰神」的白起都沒能排上第一。

十、蒙恬

蒙恬,秦始皇時期著名武將,只要稍微了解一點秦國歷史,肯定都記得這位大將,他出生在一代武將之家,祖父蒙驁在秦昭王時期,官至上卿,蒙恬、蒙毅兩兄弟深得秦始皇信賴,蒙恬參與了一統天下的大戰,攻破齊國,北伐匈奴,收復了河南地。

蒙恬駐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過秦論》中寫: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就是他一生寫照,可惜蒙毅、蒙恬最終都含冤而死。

九、趙奢

趙奢乃是趙武靈王之子,此時的趙國引入胡服騎射,軍事實力強盛,不過趙奢並沒有皇室身份,他得到起用還是趙惠文王時期,他率軍在閼與大敗了秦軍,他因公被封賞「馬服君」,他的兒子趙括比他的名氣更大。

趙括在長平之戰,還留下了「紙上談兵」這麼一個成語。

八、廉頗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廉頗作為戰國名將,前半生得到了重用,他討伐齊國,奪取陽晉,擊退燕國,令對方割讓五城求和,在長平之戰時,他以防守為主,抵制了秦軍的入侵,不過趙惠文王去世後,廉頗就失去了伯樂,他這匹戰馬,也沒能戰死沙場。

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他的排名不該這麼低,不過長平之戰他還是要付一些責任的,加上晚年不得志,因此排名較低。

七、匡章

匡章不僅戰國名將,還是一位儒家學術「代表人」,他師從孟子,齊威王期間,擔任了齊國將領,他一生打得仗雖然不多,不過每一場都改變了戰國的格局,齊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差點滅掉了燕國,他也是唯一一位攻入函谷關的人。

六、吳起

吳起是魏國崛起的一個重要人物,他改革魏國兵制,創立武卒制,前389年,吳起率領5萬人大敗秦軍50萬,他統帥的「魏武卒」幾乎橫掃六國,七十餘戰,無一敗績。

吳起除了這些軍事成就之外,他還編寫了《吳子兵法》,強調用道、義、禮、仁治理軍隊。

五、孫臏

龐涓是:「遇羊而榮,遇馬而瘁」卻也成就了孫臏,兩人作為鬼谷子的弟子,生來就是要相互爭鬥,龐涓挖他膝蓋骨,孫臏同樣誘殺龐涓,俗話說成王敗寇,在數千年的歷史上,龐涓成了反面教材。

四、樂毅

樂毅,燕國上將軍,封昌國君,燕國在戰國七雄當中實力相對較弱,戰國七雄一向喜歡合縱,齊國強盛時期,燕國聯合其餘五國,共伐齊國,此戰由樂毅領兵,他連續攻下了齊國70餘城,差點把齊國打沒了。

三、王翦

王翦也是秦始皇一統天下重要武將,他攻破趙國邯鄲,掃平三晉,又攻滅楚國,從因軍功官拜太師,封武成侯。

二、白起

白起秦國名將,了解三國的人基本上也都知道他,就算不了解歷史的人,也聽聞過長平之戰,白起坑殺40萬趙軍。

一、李牧

李牧是戰國七雄中威望最高的將領,他一直都支持著趙國,前半生抵禦匈奴,後半生抵禦秦國,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公元前229年趙王中了離間計,李牧被撤了兵權,不久後被殺,趙國也走向了滅亡。

來源:《每日讀宋詞》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相關焦點

  • 戰國名將:廉頗排第八,王翦排第三,第一第二實至名歸
    原標題:戰國名將:廉頗排第八,王翦排第三,第一第二實至名歸!
  • 戰國名將:廉頗排第八,王翦排第三,第一第二實至名歸!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這四位將領的功績。這四位名將生活在秦強而六國皆弱的年代,他們戰功偉大,但沒有軍事著述。其中白起和王翦乃秦國名將,李牧和廉頗乃趙國名將,不難看出,戰國四大名將被秦、趙兩國包攬。
  • 戰國四大名將排名:起翦頗牧。筆者:別鬧了,那只是順口溜
    「起翦頗牧」是戰國四大名將,這個排名最早的出處是《千字文》。對於這個排名,許多的學者紛紛表示質疑,「起翦頗牧」真的可以代表戰國名將嗎?這四個人的排名又是否公正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戰國時期,名將如雲。白起,王翦,廉頗,李牧他們都是屬於戰國後期同一時代的人,「起翦頗牧」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戰國後期四大名將。再來論一論排名的準確性,至少這個排名是把李牧極大的低估了。有人說白起王翦依託強秦,兵強馬壯,勝是應當;廉頗雖然常年南徵北戰,勞苦功高,但是在面對強秦的時候卻心有餘而力不足,被一位沒有什麼出色戰績的秦將王齕打的節節敗退。
  • 戰國四大名將中,白起與廉頗無爭議,那麼第二到底是李牧還是王翦
    由南北朝時期的史學家周興嗣在其作品《千字文》提出戰國四大名將的概念,在歷史上一直存在著諸多爭議,雖說戰國四大名將排名不分先後,可這四人的成就與能力,確實存在著高低之分。在眾多的評選中,白起第一的位置是比較穩的,而廉頗在四人裡面實力與成績都是最差的。那麼剩下的兩位,李牧與王翦到底該怎麼排呢?
  • 戰國七雄中,各國的第一名將分別是誰?
    戰爭是人類自古以來逃避不了的一個話題,而我國則是歷朝歷代都名將輩出。相比之下,因為亂世的戰爭頻率高、規模大,所以在春秋戰國、三國、隋末這樣的動蕩時代成名的將領比之太平盛世要多上不少。周定王十六年(前453),隨著三家分晉事件的發生,歷史正式進入戰國時代,諸侯之間的徵伐更加頻繁,更多的優秀將領也在此時湧現。那麼,如果在各國分別選出一位名將,應該怎麼選呢?首先,我們要看看戰國時期主要有哪些國家,眾所周知,"戰國七雄"是那個時代的主角,它們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引領了當時的歷史發展,也擁有最多的領土和人才。
  • 戰國四大名將:連吳起、樂毅都沒能入選,李牧憑什麼榜上有名?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之下,戰國時代各國十分重視治軍、練軍、戰術,因此也湧現了眾多的名將。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僅僅單獨列傳的名將,就有田穰苴、孫武、吳起、伍子胥、白起、王翦、信陵君、樂毅、田單、廉頗等10人。當然,戰國時期的名將還遠不止於此。齊將田忌孫臏、匡章;趙將趙奢、龐煖、燕將秦開等人也都聞名於世。
  • 日本排的亞洲十大武將,中國人排第一,韓國人倒數第一,你認同嗎
    ,將自家的歷史名人李舜臣排在了榜首。日本人看了之後炸了窩了,直呼什麼阿貓阿狗都用來充當名將,實在貽笑大方。這不,光打嘴仗沒什麼意思,日本人自己也做了個亞洲名將排行榜,結果前九位沒有一個韓國人入榜。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盤點日本人眼中的亞洲十大名將。
  • 連廉頗都能入選戰國四大名將,一生未嘗敗績的吳起為何沒能入選?
    戰國時期,戰火連綿不絕二百餘年,在這期間名將輩出,後世的人挑選出其中四位佼佼者,列為戰國四大名將。兩百多年的歷史中只挑出來了四個人,爭議必然是很大的。打個比方,廉頗是否能與王翦、白起、李牧並列,一直都是惹人爭議的話題。
  • 戰國名將輩出,每一個都是時代翹楚,大家都認可他們嗎?
    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戰爭是,周朝衰微後各自盤踞,成就了春秋五霸,後來晉國分裂為韓、趙、魏三家,從這裡開始正式進入了戰國七雄的局面,一般國家林立,強弱有別的時候就會出現不斷的攻伐和戰亂,而亂世出英雄,因為戰亂造就了很多名將,所以戰國時期名將是最多的,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戰國時期的十大名將,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可呢
  • 戰國四大名將唯一的直接對決,李牧對戰王翦,到底誰勝誰負?
    大家都知道,戰國有四大名將,嚴格來說,這四人所處的年代,其實相差不遠,尤其是白起和廉頗,以及王翦和李牧,但是這四人基本上沒有交過手,原本白起和廉頗在長平之戰當中是有機會交手的,但是最終趙國換帥,錯失了這一次機會,而四大名將唯一一次交手,便是王翦和李牧的井陘之戰了,那麼這一場戰爭,到底誰勝誰負呢?
  • 金庸武俠十大最強光棍,蕭峰只排第五,第一被金庸改了名字
    【思品時間(武俠時間)侃金庸第1056期:金庸武俠十大最強光棍,蕭峰只排第五,第一位金庸還幫他改名】文/江湖百小聖大俠們光棍節快樂
  • 為什麼吳起不是戰國四大名將?筆者:亞聖不屑與小輩相提並論!
    很顯然,所謂的「兵家四聖」的含金量是遠高於「戰國四大名將」的。後人將「兵家四聖」分別給予以下稱號:孫武是兵聖,吳起是亞聖,韓信是兵仙,白起是殺神。「兵家四聖」的選材相比「戰國四大名將」是要廣泛得多的,所以「兵家四聖」要強於「戰國四大名將」也是不無道理的。在「兵家四聖」中只有吳起可以勉勉強強地稱作戰國人(吳起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人物)。
  • 戰國七雄中各國第一名將分別是誰,誰能稱得上戰國第一名將呢?
    戰國七雄中各國第一名將分別是誰,誰能稱得上戰國第一名將呢?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歷史上稱之為戰國時期,當時七大強國分別為齊、楚、燕、趙、韓、魏、秦史稱戰國七雄。七國的具體位置是南楚、北趙、燕在東北、西秦、東齊、中則為韓魏。
  • 《大秦帝國》系列中秦國的八大名將,哪位能夠排第一?
    說到秦國名將,估計很多人第一個想起的就是白起,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又叫公孫起,白起出身不高,幸運的是趕上了秦國在商鞅變法後推行的軍功爵制,使得他的才華沒有被埋沒。白起在秦昭王時徵戰六國,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為秦國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戰國四大名將中,除了廉頗之外,還有一人不夠資格
    關於戰國四大名將,人們早已耳熟能詳,今天聊一聊其中最不夠資格的兩位名將。所謂戰國四大名將,源於南北朝時梁朝周興嗣編撰的《千字文》,書中有「起翦頗牧,用軍最精」這一句話,由於《千字文》流傳甚廣,於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就被約定俗成為戰國四大名將。但戰國時代兵家天才輩出,說這四人「用軍最精」,實難讓人信服。
  • 世界前十大經濟體的首富都是誰?中國的首富排在第幾名?
    來源:九哥財經財富排名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雖然都知道福布斯富豪榜以及胡潤富豪榜上的人並不一定真的是首富,但作為唯一的探得財富渠道來源,兩個榜單依然受到人們的追捧,那麼目前全球前十大經濟體的首富各是誰呢?中國的首富在前十大經濟體中又排在第幾名?
  • 戰國四大名將都有哪些,白起和王翦哪個功勞最大?
    戰國四大名將的名頭那是響噹噹的,幾乎無人不曉,他們就是歷史上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的廉頗、李牧。秦趙兩國各2位,秦、趙是戰國後期軍事實力的代表,戰國後期基本也就趙國能和秦國一拼,趙國的強大的得益於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下面我們就具體了解一下這4位名將的一些貢獻,看看他們為什麼能評上這個稱呼。秦國白起白起又稱公孫起,外號「人屠」,四大名將之首,戰國時期秦國人,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
  • 三國武將實力排名:張飛僅排第五!前兩位堪稱無敵!
    有專家根據他們的實力,列出了一個三國武將的排行榜,其中張飛才在榜上排第五,其中前兩位不僅是現在,三國時期也是公認的武力最強。第五名:張飛張飛是劉備的三弟,其中張飛最有名的一次戰績是威震長坂坡,他一個人單槍匹馬立在長坂坡上,一聲大喝就嚇退了曹操百萬大軍,之後在劉備入川的時候,運用計謀打敗了嚴顏,奪下了巴西。
  • 戰國東方八大名將:其中一人與孫臏齊名,是兵謀貴後的鼻祖
    西漢初年,為了分析秦朝政治的成敗得失原因,以資借鑑,儒生賈誼寫了不少政論文,其中一篇叫《過秦論》,裡面提到「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後世將這八位稱為戰國「東方六國八名將」。
  • 廉頗為什麼能擠掉吳起、樂毅和魏無忌,位列戰國四大名將?
    兩大典故讓廉頗知名度非常高,在民間廣為流傳,可以說知名度已經高於白起、王翦和李牧,更別說吳起、樂毅和魏無忌了。當然歷史迷會不屑,誰不知道這些人的事跡?普通人還真不一定知道。廉頗知名度最高,可不代表能力和戰功比他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