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背後的故事

2020-08-29 亞索科普

豆瓣電影評分9.6,排名中外所有電影第二位。



它斬獲了38個國際大獎——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日本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費比西獎」…………

國際影評人聯盟評價說:「這是中國版《亂世佳人》。」

英國BBC評價說:「《霸王別姬》令人熱血沸騰,是取得世界性成功的藝術電影。」

1994年,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並斬獲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韓國青龍獎最佳外語片等多項大獎。

我今天要說的就是《霸王別姬》背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程蝶衣



首先就是關於《霸王別姬》中的選角,選角是最重要的事,當時對於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一角風波還是很大的,原作作者李碧華是哥哥的忠實粉絲,裡面程蝶衣的角色基本上就是按照哥哥的模樣來寫的。張國榮對於這個角色也有很大的興趣。

但是當時出演過《末代皇帝》的尊龍名氣很大,而且原本就出身梨園行,所以當時徐楓直接召開發布會,宣布尊龍出演程蝶衣一角,哥哥還恭喜過他。不過後來尊龍的經紀人開始「搞事情」,臨時要求漲片酬,而且還耍大牌,後來徐楓又找回哥哥飾演程蝶衣,尊龍後來接了同類型的《蝴蝶君》,只不過爭議很大,反響也不是特別好。

段小樓



別看是霸王,但段小樓的選角也並不容易,因為這個「假霸王」本身就不好演。作者的精妙之處也就在這,臺上的楚霸王威震四方,臺下的小樓卻少了幾分楚霸王骨子裡的豪氣。軟弱這面可以後期培養,可霸氣這塊學不來呀。

順著霸氣這條線索,徐楓首先想到了同是戲班出身的成龍,成龍、尊龍雙龍聯手,票房上就是保障。可成龍看到劇本後,對包含同性元素的電影似乎並不感興趣,畢竟大哥也是「宇宙直男」。

成龍這邊沒了音訊,徐楓又想到了姜文,姜文一看這戲好啊,可演霸王有什麼挑戰,演虞姬才是能人,徐楓這會有點懵了。

程蝶衣爭著演,到了霸王反倒沒人了,這可把徐楓愁了好一陣。看見他兩次空手而歸,陳凱歌推薦了自己的老同學,飾演過駱駝祥子的張豐毅。

可徐楓覺得張豐毅不像臺上的霸王,陳凱歌反覆解釋:段小樓本身就是臺上臺下兩個樣,哪都不變的那是程蝶衣,倆角色不一樣。

菊仙



霸王和虞姬敲定了,再把菊仙定了,一部戲的骨架就穩了。相比前兩者,菊仙的選角沒有太多波折,因為徐楓早就把心中的最佳人選透露過了——鞏俐和梅豔芳,一個北方美人,一個港風佳麗。

既然程蝶衣確定由張國榮出演,那麼鞏俐也就自然而然勝選了,因為張國榮和梅豔芳是多年好友,站在一起CP感簡直太強了,而且本身哥哥就要配音,梅豔芳再去找合適的配音演員就更費精力。

鞏俐是敲定了,可陳凱歌心裡卻有些犯嘀咕,那時的鞏俐剛剛出演完《秋菊打官司》,更是拿下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演慣了張藝謀的電影風格,猛然演起妓院頭牌來,怎麼都叫人捏一把汗。

可事實證明,鞏俐確實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在黃土高坡和煙花柳巷之間切換自如。

袁世卿

頭號配角當屬袁世卿這個角色了,舊時代的滿清遺老,對程蝶衣一往情深,活脫脫的一個戲痴。首次登場是在小樓蝶衣一折滿堂彩的《別姬》演出之後,「一點薄禮」相贈,為只為請蝶衣「舍下小坐」,卻接連被拒。

用今天的話講北京爺們好個面兒,有身份的更另說。但袁四爺的反映是暴跳如雷嗎?還是咄咄逼人?都不是,披衣挪步,緩身而退,這是其一;其二是袁四爺被批鬥,臨刑前邁出的那兩步四方步,這樣一個角色完全是活在戲裡的,到死都是。

拿到這個角色的是葛優,當時的葛優剛剛憑藉《編輯部的故事》走紅,加上也是戲迷,頗有幾分袁四爺的神韻。據說葛優最開始也對霸王的角色感興趣,後來可能是陳凱歌覺得不合適就不了了之了。

試想一下,葛優的霸王,姜文的虞姬,這畫面太美。

相關焦點

  • 聽 → 《霸王別姬》的故事和背後
    小說《霸王別姬》裡的秘密:          程蝶衣不是虞姬,菊仙才是小說最開始,就說:他們沒有死。他們,是段小樓和程蝶衣,不是楚霸王和虞姬。戲,終究是戲。程蝶衣愛段小樓,毋庸置疑。他每一次深入險境,都是為了段小樓。
  • 偶像歌手王一然向我們揭開「霸王別姬」背後故事
    說到霸王別姬會讓我們想起陳凱歌導演電影《霸王別姬》,張國榮飾演的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張豐毅飾演外表堅強、內心脆弱的段小樓,影片圍繞兩位京劇名伶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而我們今天要講講梅蘭芳與金霸王兩位先生《霸王別姬》背後的故事,如果說戲曲《霸王別姬》的成功,有一位老先生他功不可沒,他是被稱為「戲衣謝」的謝杏生。
  • 張國榮和《霸王別姬》背後的故事
    提及《霸王別姬》,誰人不知?提及「程蝶衣」,誰人不為之傾倒?1993年,張國榮和張豐毅聯手主演的《霸王別姬》,一經上映就博得滿堂彩,讓人久久回味。張國榮扮演的程蝶衣,動則百媚叢生,靜則溫潤如玉,成了一代人心中的經典。
  • 《霸王別姬》編劇揭秘:張國榮飾演程蝶衣背後的故事
    《霸王別姬》裡,我們沒有迴避歷史,都很真切的把我們對歷史的反思,通過電影故事展現在銀幕上來和觀眾交流。 這個電影最值得關注的一個品質,就是它並不標榜什麼主義,沒有什麼需要灌輸給別人的東西,也並不想教育誰。它的價值觀就深深地鑲嵌於故事之中,那就是對人性的關愛和審視。在這個意義上,這個電影完成了它的使命。
  • 經典電影《霸王別姬》,背後的神秘女作家
    電影《霸王別姬》是由張國榮、張豐毅等主演,陳凱歌導演的一部經典影片。電影中的程蝶衣也在哥哥張國榮的演繹下成為了永遠的熒幕經典……《霸王別姬》於1993年01月01日在香港上映,上映後隨即獲得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最——金棕櫚大獎。
  •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幾多風雨,霸王別姬背後藏著的故事沒幾人知道
    《霸王別姬》特別值得重新懷戀。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縱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還在心裡。1993.5.24這一天,《霸王別姬》獲得了第46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這是中國電影史的唯一一次,更配得上無數讚譽聲名。作為閣主一生都抹不掉的那份情結,和對李碧華的迷戀,以及對哥哥的無限懷戀,【宣謠別老閣】重開時光機,打開這份25年前不解情愫,舊事重提——關於《霸王別姬》的那些舊事兒。
  • 講述《霸王別姬》背後的故事
    為紀念張國榮,修復版《霸王別姬》原定計劃在韓國重映,卻受新冠疫情影響而撤檔。慶幸的是《霸王別姬》主題直播在今、明兩天陸續4場直播,講述張國榮的演藝生涯和《霸王別姬》幕後的故事,以及《霸王別姬》緣何成為華語片"頂流"?和為何在韓國大受歡迎。一代巨星張國榮的演藝生涯1977年出道的張國榮,憑藉一首歌風繼續吹而成名。
  • 香港「文妖」李碧華:陳凱歌靠《霸王別姬》封神背後的女人
    》封神之後,就一直被說水平下降,還一度被質疑《霸王別姬》是父親替他導演的。這些都是飯後談資,一個電影要導得好,觀眾喜歡看,故事一定要好,而這個故事的基礎就是原著和劇本了。可以說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成功,離不開《霸王別姬》背後的女人:香港文妖李碧華。
  • 霸王別姬的故事和古詩
    霸王別姬的故事和古詩【歷史典故
  • 《霸王別姬》故事大綱
    《霸王別姬》故事大綱 1924年,北京。
  • 7個小故事看《霸王別姬》,幕後爭議和正片一樣精彩
    為寫一篇外約稿,這兩天看了一些《霸王別姬》的訪談,也讀了幾本相關圖書。比如《電影編劇的秘密》,《香港有個好萊塢》,《因為我有生活》,今天抽時間匯總了7個關於《霸王別姬》的幕後小故事。 我覺得它們和正片一樣精彩。 文中故事大多提到信源,力爭有據可依。
  • 《霸王別姬》: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
    要說陳凱歌的巔峰之作,一定非《霸王別姬》莫屬。它是第一部摘得坎城金棕櫚大獎的中國影片,也是讓張國榮深陷其中的一部演藝生涯的代表作。《霸王別姬》班底有多豪華?這麼說吧,不光是張國榮、鞏俐這樣耀眼的明星加盟,連跑龍套的都是大腕級人物。
  • 陳凱歌確實再也拍不出《霸王別姬》,但他畢竟曾拍出《霸王別姬》
    有人說陳凱歌除了拍攝老故事,也開始講述新故事,也有人說他並不像張藝謀那樣能上能下,拍攝《霸王別姬》那樣的電影還能抓住精髓,拍《和你在一起》這樣的當代故事則不倫不類,上下不討好。當年針對此片,馮小剛還委婉地進行過批評。
  • 《霸王別姬》:小人物悲歡離合的背後,陳凱歌想向觀眾傳達什麼?
    在我看來,若只關注電影的表面劇情,無法完全解讀電影《霸王別姬》的精彩之處。因此今天我將結合電影的故事內容、人物塑造和情感表達三方面來分析《霸王別姬》這部經典之作的精彩和魅力之處,並談談我的思考和見解。01、從故事內容分析:京劇伶人程蝶衣入戲太深慘遭辜負,窮盡一生演繹「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悲劇電影背景架構於20世紀的京都城內,彼時正值多事之秋,民國時期窮困人家眾多,不乏走投無路的窯姐、戲子等人。小豆子被作窯姐的母親送進戲班,卻因出身青樓遭到眾人欺負,只有師兄小石頭心無芥蒂地關照他。
  • 虞姬是真虞姬霸王卻是假霸王霸王別姬的故事在這部電影裡變了味道
    如今,我們再看《霸王別姬》,依然會為程蝶衣所感動,不得不說,這部影片的成功與好的劇本和好的演員都是分不開的,張國榮與《霸王別姬》是相互成就,不到三個小時,程蝶衣和段小樓看似單薄又豐厚的一生結束了。正如影片裡說的那樣,虞姬是真虞姬,霸王卻是假霸王。
  • 《霸王別姬》:兩個伶人與一個青樓女悲歡糾葛的故事.
    撇開書與電影的相較,回歸故事本身。這是一個哀豔的梨園故事,一個令人過目不忘、回味無窮的故事。多少人慕它盛名而來,在電影的瀲灩聲色中看它開場,在書本的意外結局中看它落幕,戲散了,卻仍深陷其中,再不願走出來。 這個故事,是《霸王別姬》——一個跨越了半個世紀,講述著兩個伶人與一個青樓女悲歡糾葛的故事。
  • 「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揭秘《霸王別姬》的幕後故事
    >從「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到「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程蝶衣一輩子都沒有走出來《霸王別姬》這部、蜚聲國外的影片,其藝術水準達到了華語影片史上的巔峰,為了這部電影,創作人員付出了很多努力,今天我們就走進這部影片,了解它背後的故事。
  • 《霸王別姬》豆瓣TOP2 從禁演到上映的坎坷故事
    有一部電影屹立不倒二十六年,坊間關於這部電影的幕後製作故事太多,這篇則是從殺青那一天開始說起。《霸王別姬》,豆瓣TOP2,從禁演到上映的坎坷故事。迫於口碑、民眾呼籲等壓力,1993年12月底,臺陸委會通過「國際影展得獎影片的修正規定」,十二月《霸王別姬》終於可以上映,但被級別列為輔導級。
  • 解讀《霸王別姬》,陳凱歌江郎才盡了?
    又看了《霸王別姬》後,一對比,尤其是在意境上,《美國往事》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因而也沒必要說《霸王別姬》是什麼「中國往事」了。 以往從未懷疑過陳凱歌的才華,這次再看,腦海裡一直浮現那個古老的疑問——這真是陳凱歌拍的嗎?
  • 豆瓣電影top250幕後的故事--top2《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是我大學有一年假期回家,坐在嘈雜的火車中看完的一部電影,也是我第一部和唯一一部看完第一遍就開始看第二遍的一部電影。再後來我看了陳凱歌的其他電影,尤其是《道士下山》,我一直深深的懷疑,這真是陳凱歌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