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扒開了楊瀾的秘密

2021-01-10 李砍柴

本文作者 | 獨依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做什麼事能讓生活立刻變得更好?

最贊答案只有四個字:好好說話。

沒錯,知識要慢慢學習、經驗要慢慢積累、健康要慢慢維護、錢要慢慢攢……

妄想立竿見影有收穫,都是白日做夢。

但除去這些硬體,有一項軟實力卻是可以立馬見效的——好好說話。

羅振宇在《奇葩說》

職場上,工作能力相當的兩個人,老闆憑什麼不選那個交流起來更舒服的?

生活中,朋友聚餐,誰會喜歡跟開口就冷場、張嘴就尷尬的人聊天?

回到家,跟愛人起不必要的爭執、不小心傷害孩子,會說話的人怎麼會有這些困擾?

……

從學校到社會,從職場到家庭,有多少人因為不會說話,默默踩了一個又一個本可以避免的坑。

也難怪蔡康永感嘆:

「在這個時代,把說話練好,才是最划算的事。」

可道理都懂,誰不想擁有高情商、會說話的開掛人生,但具體該怎麼做呢?

答案就在楊瀾的這本《提問》裡:

「你和會說話的距離,只差一個好的提問而已。」

作為家喻戶曉的央視金牌主持人,楊瀾無疑是最會說話的那批人。

事實上,也正是語言改變了她的一生。她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就與提問緊密相關。

1990年,楊瀾剛從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正好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來學校招主持人,她就去了。

現場烏烏泱泱一群人,面試的導演辛少英直接開門見山:「我們需要一個純情點兒的女生,要善解人意的那種。」

楊瀾心裡一沉:「完了,我不是這種型兒的。」

周圍符合要求的姑娘很多,反正往這種形象上靠也比不過人家,楊瀾就想不如換個思路。

於是自我介紹後,她問了面試的辛導一個問題:

「為什麼在電視上女主持人總是一個從屬的地位,為什麼她就一定是清純、可愛、善解人意的,不能是一個有自己觀點的職業女性形象呢?」

二十出頭的楊瀾

心裡七上八下打著鼓,楊瀾努力讓自己跟對面大佬對視的眼神更堅定。

問出這個問題需要勇氣,而她收到的答案,就是去中央電視臺試鏡的機會。

七輪面試之後,楊瀾推開了她職業生涯的大門,走上了《正大綜藝》的舞臺,和趙忠祥站在了一起。

如今入行三十年,早已成為行業金字塔頂尖人物的她在書裡回憶當年:

「一個問題改變了我的一生。」

「其實我那個問題不是說有多好,而是當年《正大綜藝》招聘,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央臺第一次在社會上招主持人。新時代新氣象需要新面孔,我的問題正好跟這個新需求對上了,他們一看,覺得『這個小姑娘有點兒想法』,才選了我。」

楊瀾與趙忠祥主持《正大綜藝》

就是從那個時候,楊瀾懂得了在與人交流中,提問有多重要。

這也是楊瀾在這本書裡告訴我們的第一點:

在職場溝通中,說再多都不如問一個問題高效有用。

如果你有不理解的內容,不一樣的看法,直接問一句為什麼。

你的問題不一定正確,但當你在對話中開始提問,主動權就到了你的手裡。

你的想法被人看見,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用提問開啟了職業大門的楊瀾,經歷了成名、求學、沉澱後,在2001年從綜藝轉型,創辦了《楊瀾訪談錄》

——這是中國最早出現、也是播出時間最長的高端訪談節目。

總統首相、天王影后、總裁首富、奧運冠軍、學術大佬、平民英雄……

這些年來,楊瀾與全球上千位精英人物對話,提出了上萬條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她也越來越體會到,提問才是對話中最關鍵的環節。

那麼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如何才能把提問融入到生活裡,讓交流變得更簡單呢?

楊瀾把自己的經驗,全部都寫到了這本書裡。

首先是對話第一步——破冰:

「跟工作夥伴初見,生怕一言不合談不攏?

好不容易遇見大牛,卻不知道如何搭訕?

回回相親,除了尬聊就只剩沉默?

面試時,擔憂怎麼才能留下好印象?」

儘管我們每天都在說話,但總有些時候覺得張不開嘴。這些時刻,怎樣打破冷場、開啟對話呢?

楊瀾是這麼做的。

有一次,楊瀾採訪蔡瀾先生。

作為橫跨商業、電影、文學、美食等多重領域的大佬,蔡瀾我行我素、浪蕩不羈的形象一直以來深入人心。

也因此,跟《楊瀾訪談錄》這樣嚴肅正經的節目顯得格外不搭。

蔡瀾先生

燈光一打,沙發一放,攝影機圍了一圈,如何讓對面的老先生不覺得拘束,就成了楊瀾的難題。

這時候,第一句話說什麼就格外重要。

她是這麼說的:

「蔡瀾先生,您好,我們倆的名字很相似。」

老先生就笑了:

「是啊,怎麼這麼巧!你那個名字怎麼來的?」

於是楊瀾講了自己的名字,蔡瀾先生也說了自己的故事,整個採訪的氛圍一下子就放鬆了。

這就是楊瀾教我們的破冰第一招:

找和對方的共同點,比如你們都認識的人、都在做的工作、相似的物品……

兩個人的距離瞬間拉近後,對話就能自然展開了。

除此之外,說起破冰,楊瀾的另一場經典採訪也總被當作教科書提起。

那是1998年6月,在王小波不幸去世一年之後,採訪他的妻子李銀河,地點是在京郊王小波的墓前。

李銀河與王小波

跟著李銀河爬到半山的墓地,楊瀾把在山下採的野花紮成一束,獻在了那裡。

但接下來就只剩沉默了,跟遺孀談去世的丈夫,還是在墓地前,這要怎麼開口?

楊瀾想了想,提了一個問題:

「在北京郊區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墓地,最後為什麼將小波的墓地選在昌平這個公墓裡呢?」

李銀河說:

「找了好幾個呢,通惠陵園、八達嶺的陵園……但是他們非得要橫平豎直,一排一排弄得特別整齊。後來我覺得這不符合小波的個性,作為一個藝術家,他是要特立獨行,怎麼也得與眾不同。」

眼前是一塊天然的花崗石,有三四米長,骨灰就放在開鑿的石穴裡,前方是鮮豔的野花。

佛山陵園王小波墓地

於是兩個人都笑了,沒那麼凝重壓抑,不是要開歌功頌德的追悼會,她們就在這裡用輕鬆親切的態度聊起了這位遠去的藝術家。

這就是輕鬆破冰的第二招:

從周圍的環境尋找切入口:房間的布局、角落的綠植、牆上的裝飾……

從眼前可見的東西著手,話題就能開啟的十分自然。

你看,無論什麼場景,無論對面是誰,掌握好這兩個訣竅——找和對方的相似點、從周圍環境入手,就再也不怕「尬聊」了。

拋出一個小問題,等待對方回應,社交就是這麼簡單。

可聊天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對方說的事兒你不感興趣,或者聽太長時間無趣了,這個時候要怎樣巧妙轉移話題又不落對方面子呢?

楊瀾在書中寫了自己的一段經歷:

2013年,香港歌手陳奕迅在紅館連續舉行了25場盛大的演出。

借著轟動一時的熱度,楊瀾對陳奕迅做了一次採訪,聊他這場盛會背後的成功故事。

楊瀾與陳奕迅

節目進度條過半,勵志片段談的足夠多也足夠盡興,但再繼續下去就成泛濫的雞湯了。

於是怎樣轉移話題,又不打斷陳奕迅上頭的興致,成了楊瀾的難題。

楊瀾想了想,這樣問道:

「黃霑先生曾經說過香港樂壇已經死了,當然這個詞用得很極端,你的25場演出就非常成功。

但是這個演出市場上,與你等量級的演唱會,其實寥寥無幾,整個樂壇有一種蕭條的感覺,你怎麼看這個一熱一冷呢?」

就用了一個「但是」,話題就從陳奕迅一個人的輝煌轉到了整個香港樂壇大局面的荒涼。

不僅沒有讓陳奕迅覺得突兀,還引發了他對「香港樂壇靠你了」這種說法的感慨,後面越聊越盡興,談話收穫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陳奕迅彈唱寫給女兒的自作曲

看,這就是轉移話題的小訣竅:

不要貿然打斷對方,也不要直接提起另一件不相關的事情。

試試用「但是」「既然」「所以」這樣的連接詞,把話題從「一個人/一件事」引向「一群人/一種普遍現象」,那接下來能聊的事兒可就多了。

談到脫口秀,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主持人侃侃而談,滔滔不絕的「口水秀」。

但事實證明,那些世界上最優秀的脫口秀主持人花費在傾聽上的時間比花在說話上的時間多。

「傾聽是最優秀的語言技能。」

我們在生活中的對話也是一樣,學會提問的技巧當然重要,但這絕不是讓你滔滔不絕、講完整場。

所以,要想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還有最後一個訣竅——學會傾聽。

在別人說話時,適當通過一些語氣詞、身體前傾、點頭等語言和動作,給予對方足夠的回應,會給人更好的印象。

沉默和傾聽同樣重要。

到此為止,從破冰找話題、轉移話題,到學會傾聽,楊瀾這本凝結了三十年入行心血的書,算是真正講盡了提問之道。

她在卷首寫:

「三十年的媒體生涯中,上千次的深度採訪,數萬次的提問,讓我不斷思考如何有效提問,如今,我想我終於交出了答卷。」

而這份心血也沒有被辜負,《提問》剛上市就包攬了各大銷售平臺新書榜榜首,被各路大咖紛紛推薦,收穫好評如潮。

正如蔡康永所說:

「你說什麼話,你在別人眼中就是怎樣的人,你是怎樣的人,就擁有怎樣的人生。」

說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但學會好好說話,已經越來越成為一項必備的生存技能。

而現在,會說話的秘訣就在你的面前——

有效提問,你學會了嗎?

【排版|匆匆 審核|沐漪】

【每日話題】關於楊瀾 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柴叔愛聽~

(歡迎關注,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原創不易,盜文必究。)

相關焦點

  • 楊瀾一秒變臉?高情商回復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的確,有著30年主持生涯的楊瀾,不但作為「乘風破浪的姐姐」榜樣站在高光的舞臺上,也是很多職場女性的偶像,但可知道她的高情商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她在對30+女人的理解裡,揭開了她練就高情商的秘密:三十而立,三十而勵、三十而驪、三十而儷!
  • 楊瀾在讀|不要被別人的評價,過多牽扯自己的精力
    比如說《楊瀾訪談錄》,我們採訪了近一千位人物,那麼基本上為了每一個採訪,我大概要閱讀10萬到20萬字,當然有的時候不只是書,還有資料,但是如果匯總在一起,我也讀過將近2000本書了,就是為工作本身,所以它極大地開闊了我的眼界和對這個世界的接觸面,我覺得好像拓展了有限時間的維度,這對我來說是特別受益的。這是我在兩種不同的需求下讀的書。新京報:最近在讀的是哪本書呢?
  • 道器兼備,虛實結合——讀楊瀾《提問》有感
    楊瀾固以主持為職業,而且是一位享譽世界的著名主持人,提問亦是她的職業技能之一。據說,二十二年來,《楊瀾訪談錄》採訪過上千位人物,進行過上萬次提問。她所面對的人物,有各國政要、商界精英、科學泰鬥、文化名宿、藝術大師、時尚明星,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而她所遇問題之廣泛,之深入,自然也不是尋常主持人或記者所能想像的。
  • 楊瀾_楊瀾簡介,楊瀾的老公,楊瀾訪談錄全集_太平洋時尚網
    楊瀾父親楊鑫楠,原籍北京,北京外國語學院教授,媽媽是上海人。楊瀾出生在北京的一所醫院裡。楊瀾剛出生時,爸爸正在阿爾巴尼亞作外援專家,一直等到楊瀾長4歲時,他才回國。出生後不久,楊瀾就被媽媽送到上海的外婆家寄養。外婆住在上海城隍廟附近的侯家路,是一條窄窄的小巷。在外婆身邊,楊瀾一天天地長大。 一直到10歲時,楊瀾才被父母接回北京。
  • 《楊瀾訪談錄》:智慧的女人,從來不會放棄學習
    楊瀾有些微微緊張,但還是非常淡定的看著考官說:這不是敢不敢的問題,關鍵是要看得不得體!楊瀾這番話說完之後,考官一下也不知該說什麼了,而場上只剩下了經久不息的掌聲。還記得,《正大綜藝》節目在全國範圍內招聘主持人。楊瀾憑藉自己的實力,一舉拿下金話筒獎。
  • 暢銷百萬,楊瀾強烈推薦,這是一本可以改變女人命運的工具書
    暢銷百萬,楊瀾強烈推薦,這是一本可以改變女人命運的工具書快樂常源於簡單,痛苦皆來自複雜。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我們,猶如一張白紙,常常會因為一部好看的動畫,一頓美味的食物而感到滿足和快樂。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容易滿足,越來越不清楚自己的喜好。
  • 豆瓣9.2,這本書曝光了女生的所有秘密
    「這本書,應該要成為禁書,因為它無情地曝光了女生的所有秘密,讓人感到近乎赤裸!」有一位女性讀者,用一種別樣的方式,誇讚了這本書的精彩。這些「秘密」,隨著貫穿全書的、對女性心理露骨赤裸的描寫而曝光,引爆了所有女生的共鳴;「完全不想從故事裡抽離,像鏡子倒映出了最真實的自己。」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徵服全球100多個國家的讀者,火遍全球的現象級小說《那不勒斯四部曲》。
  • 楊瀾和吳徵的愛情:愛要輕拿輕放,婚姻的紐帶從來不是孩子
    楊瀾和老公吳徵,志同道合,一起走過很多風風雨雨。也是恩愛夫妻的典範!之前看過楊瀾寫過的一本書,叫做《世界很大,幸好有你》。這本書中,楊瀾就在書中寫出了,自己與丈夫吳徵,相識相愛,最後步入婚姻的過程。楊瀾和丈夫是在一次朋友聚會上相識的,當時的楊瀾在美國留學,兩個人經過主人介紹認識,就這樣吳徵就悄無聲息地走進了楊瀾的生命裡。
  • 楊瀾:一個媽媽的成功,就是讓孩子成功地離開自己
    楊瀾作為一名成功的女性主持人,同時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媽媽,對於育兒方面,她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楊瀾曾在節目中說道,作為一個母親,她人生最大的成功,應該是讓孩子成功地離開自己。楊瀾回答道,其實,他是他自己的,只不過他需要藉助母親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但父母並沒有佔有孩子的權利。而楊瀾的這段話也警醒了很多父母,親子之間的關係,並不能以「愛」為名義,從而控制孩子,而是要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讓他成為自己。但在生活中,父母的控制遠比你想像的要普遍。
  • 楊瀾《世界很大,幸好有你》,20年共同成長牽手看世界的愛情
    這本書《世界很大,幸好有你》在首頁楊瀾寫道 「僅以此書獻給我的丈夫吳徵,紀念結婚20年一起去看世界的日子。」氣質外貌出眾的楊瀾卻嫁給了其貌不揚的吳徵,總是讓網友表示,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讀完這本書你才會懂,楊瀾的選擇是有多正確,正是由於楊瀾選擇了其貌不揚的吳徵,才成就了楊瀾愛情事業的雙收。
  • 楊瀾的丈夫吳徵:用理智和正義徵服楊瀾
    而吳徵當時卻是除了楊瀾以外,其他的人都是吳徵的朋友。於是,吳徵與楊瀾的手就很自然的被主人招呼到了一起,雖然那時候是一種客氣的連接。也許連主人都沒有想到,這次偶然的認識竟然引起了一場後來電視界的狂瀾。主人對吳徵說:「這是楊瀾,國內最火的節目《正大綜藝》的主持人。」
  • 楊瀾的上位史,以及背後隱藏的4個男人
    >不得不說,在事業上的成就非常的大,但在她成功的背後,也是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和內幕,這兩人的搭檔,可謂是形成"四不像",但正是這樣獨特的風格,引起了大眾的歡迎和喜愛,讓《正大綜藝》風靡全國。
  • 素食名人楊瀾52歲再度與姜昆同臺,氣質驚豔眾人:真正的蔬香美人,無懼歲月侵蝕!
    而這,就是閱讀帶給女人的力量,它能改變女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態,讓你從中不斷汲取勇氣和智慧,向上生長。02楊瀾:一本看完會讓人吃素的書,我信了!這一讀不要緊,書中的一條重要發現讓我馬上想與大家分享!---楊瀾一位醫院院長最近送我一本書《中國健康調查報告》。我直到昨天才開始閱讀。這一讀不要緊,書中的一條重要發現讓我馬上想與大家分享!那就是蛋白質攝入量高的人最容易得肝癌。
  • 楊瀾大方回答,折服面試官
    你敢不敢穿比基尼出境集智慧與美麗於一身的央視主持人楊瀾老師,當年在進入央視前,也是經歷了重重的面試考核。楊瀾經歷了6層面試,終於到了最後一輪。卻不想,在這一輪面試上,面試官拋出了這麼一個問題:「你敢不敢穿比基尼出境?」
  • 放棄當紅節目留學,為採訪基辛格看遍他論文,楊瀾的成功絕非偶然
    楊瀾同樣是幹練的,但是她的這一份幹練裡還有一份溫柔與知性。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是北京與上海兩座城市留給她的獨特烙印。由於父母的工作原因,楊瀾從小就被送到了上海的外婆家。所以,在楊瀾的童年記憶裡,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穿梭在縱橫交錯的一條條北京胡同裡,而是依偎在說著吳儂軟語的外婆身邊。
  • 科普丨《皮膚的秘密》:看完這本書終於知道究竟如何科學護膚了
    要跟大家分享一本好書,而且這本書的確與你息息相關。豆瓣8.7分,很受讀者的歡迎。這本書的作者耶爾·阿德勒是德國醫學博士,權威皮膚專家,同時也是性病與營養專家。在本書中,作者不僅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精妙無比的皮膚世界,也為我們揭示了擁有好皮膚的秘密。同時,她還針對一些常見皮膚問題,比如皺紋、腳氣、蟲子叮咬等等,提供了科學的應對方案。
  • 楊瀾夫婦現身機場!看似平平無奇的吳徵,是怎麼把楊瀾追到手的?
    我們的電視上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主持人,在這些優秀主持人的加持下,無論是娛樂綜藝,還是紀實訪談,都進行得繪聲繪色,豐富了我們這群觀眾的精神生活。 楊瀾的老公體態豐腴,身形和消瘦的楊瀾相差甚遠,看上去很有安全感。兩人都衣著普通,很接地氣,沒有因為自己是知名人士而擺什麼架子,楊瀾老公還手拿充電寶和數據線,像極了我們從飛機上下來的樣子,簡直就是人間真實。
  • 楊瀾夫婦現身機場!看似平平無奇的吳徵,是怎麼把楊瀾追到手的?
    我們的電視上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主持人,在這些優秀主持人的加持下,無論是娛樂綜藝,還是紀實訪談,都進行得繪聲繪色,豐富了我們這群觀眾的精神生活。楊瀾的老公體態豐腴,身形和消瘦的楊瀾相差甚遠,看上去很有安全感。兩人都衣著普通,很接地氣,沒有因為自己是知名人士而擺什麼架子,楊瀾老公還手拿充電寶和數據線,像極了我們從飛機上下來的樣子,簡直就是人間真實。
  • 楊瀾:那個「乘風破浪」的姐姐
    但隨著一個人的出現,節目卻回歸了本位,這個人,就是楊瀾!「要讓世界看到我們姐姐妹妹的力量」。這是楊瀾開場的第一句話,言簡意賅,直奔主題,不夾帶絲毫的拖泥帶水。「舒適區」這一決定的正確性,也用努力回應著曾圍繞在她身上的無數爭議,和對自我不設限、不服輸的人生態度。
  • 張杰耳返燃斷,楊瀾一秒變臉,黃曉明爆趙麗穎秘密
    >黃曉明和楊瀾合作搭檔主持,楊瀾不愧是出道30年的主持人一姐!整場下來颱風都超穩,控場力更是超強,不過直播結束時楊瀾實力演繹一秒變臉,太真實了,像極了下班回家的自己,一秒都不想多營業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