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問以色列人祂是否欺騙過他們,以致他們要離開祂去跟隨偶像?他們都忘記了耶和華,就是那位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帶領他們越過許多危險的上帝。神帶領子民進入迦南美地,使他們可以吃那地的美食和果子;但是子民卻汙穢了那地,成為可惡的地方。牧養以色列民的牧人都不知道上帝在哪裡,反而帶民去拜了假神。
【耶二5】「耶和華如此說:「你們的列祖見我有什麼不義,竟遠離我,隨從虛無的神,自己成為虛妄的呢?」
有什麼不義?神問以色列,祂以前有沒有失信違約?先知實際上是在問:「神有沒有欺騙人,或忽略自己的任何承諾?祂有沒有不講信用」?這個感人的問題表達了一顆受到傷害的愛心,完全意識到自己的真誠和信實。虛無的神,指以色列的偶像。以色列人以前跟隨神,現在卻追求虛妄。成為虛妄,人所崇拜的對象會塑造他的品性。
5~8本節以概括性的言詞斥責了以色列的罪行。他們在每一個重大歷史事件中,均沒有承認恩待以色列的神(5,6節),而是拜假神(7,8節)。雖然以色列罪惡多多,但神首先指出其與神關係上所犯下的罪,從而表明人所有罪的背後,都是因人與神的關係不正常。
【耶二6】「他們也不說,那領我們從埃及地上來,引導我們經過曠野、沙漠有深坑之地,和乾旱死蔭、無人經過、無人居住之地的耶和華在哪裡呢?」
「死蔭」:指極其危險的地方。他們也不說……耶和華在哪裡呢:悲嘆猶大百姓不僅在行為上沒有盡心敬拜神,更是從心思意念中完全棄絕神。他們忘卻了神在出埃及的旅程中,從死亡的邊緣安然保守他們,且使他們順利地定居迦南地的恩典,反而生出了驕傲之心。
他們也不說,對於神的拯救和眷顧,百姓竟然忘恩負義,他們也不尊敬他們的恩主。領我們……上來。以色列作為一個民族,是從一次偉大的拯救開始的。聖經經常把以色列人得救脫離埃及的奴役,作為神神奇地說明祂子民的範例。經過曠野,神在曠野危險和困苦的環境中保護這麼多人群,神奇地證明了祂的仁慈和關懷,以及祂的全能。
【耶二7】「我領你們進入肥美之地,使你們得吃其中的果子和美物。但你們進入的時候,就玷汙我的地,使我的產業成為可憎的。」【耶二8】「祭司都不說:『耶和華在哪裡呢?』傳講律法的都不認識我,官長違背我,先知藉巴力說預言,隨從無益的神。」」
肥美之地。直譯是「果園之地」,即「種植葡萄和果樹的土地」,與以色列人到迦南以前所經過的「曠野」形成鮮明的對比。
先知、祭司、官長都是以色列民的領袖,誤導百姓在信仰上迷失。「祭司……官長……先知」,這些領袖帶領百姓走上悖逆的路。祭司,本節描述了三個統治階層——祭司,官長和先知的罪行。傳講律法的,祭司應該是律法的專家,他們要向百姓講解律法。官長,直譯是「牧人」,指以色列神權政體中民事和宗教的領袖。
【耶二8藉巴力說預言,隨從無益的神】希西家和約西亞縱然實施改革,猶大百姓依然經常復歸混合宗教的信仰,奉行迦南人的儀式,崇拜他們的神祇。這種混合宗教的先知奉巴力之名說預言,並在巴力的偶像之前求問默示。
做一個領導真的不容易,尤其作為牧養百姓的領袖,要行得正、站得正;不能把屬下帶偏了方向。神對以色列民是如此的信實,不曾有失諾言,在他們危難的時候,搭救他們,渡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困境。但是,當百姓可以享樂的時候,他們就忘記了神,隨心所欲幹得罪上帝的事情。現代人何嘗不是這樣子呢?他們以為自己所有的一切是自己的能力所得,不曾想到是上帝的恩典所賜。他們常會做出一些違背上帝旨意的事情,故遭到擊打,望知錯而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