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和做作業不認真,讓孩子試試這個方法

2020-12-24 愛茶姐姐

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 ——洛克

小西一放學就在做作業,先做數學吧,做了一面試卷就覺得好難,不想往下寫了,放下筆在發呆,在一旁的媽媽看到了,建議小西可以先把數學放一邊,然後做語文作業,語文作業做完了再做數學試卷剩下的題目。小西把語文作業完成了,把數學試卷拿出來,沒一會就完成了。小西覺得媽媽的建議真有用,以後每次做作業的時候都用這種方法,每科作業完成一項就做另一科作業,這樣交替著把作業做完了,這樣比一科一科的寫完效率要高很多。

我們的大腦在記憶、學習、思考上有特定的規律,人們都有「喜新厭舊」的心理。學校的課程表上,並不是一天學一個學科,或者半天學一科,而是每上一節課就換一個科目,這符合我們大腦「喜新厭舊」的規律,我們在課下的學習中,也可以運用這個規律,每一段時間就換一個學科,交替學習語文、數學、英語。這種方法就是交替學習法

交替學習指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各個學科輪番交替進行,即在一定時間內,輪換學習各門學科,包括做作業

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如果符合規律,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方法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規律。比如,總做一件事,無論身體還是心理都會產生厭倦和牴觸。我們用這種學習方法,正是不斷的棄舊迎新,順應了這一規律。

所以,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不要固守傳統的的方法,多想、多研究事情發展的規律,找到符合客觀規律的方法,達到高效的做事目的。

如果你的孩子找不到好的學習方法,那就試試交替學習法吧!

文/結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和轉發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家長可以這樣做,更有利孩子學習和成長
    家長不要過分擔心孩子會出錯,在鞏固新知識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是很正常的,這樣才會讓孩子對新學習的知識再次加深印象。艾賓浩斯記憶大師曾明確指出,孩子在複習的時候,對知識會有一個積累和重新學習的過程,而正是這個過程鞏固了以往所學的內容。如果自己不能思考出正確的答案,我們再進行指導也不遲,或者讓孩子到學校去請教老師。
  • 孩子作業多做不完、不想做怎麼辦?家長的作用很關鍵
    我真希望以後再也不上學了,這樣也不用寫作業了!家長 :孩子總說作業多,每次都寫到很晚,我們做家長的看著很著急,而且孩子睡的時間太少,睡眠不足會影響健康的,如果作業真的有很多,那得和老師溝通一下,畢竟孩子還在長身體,不能耽誤。
  • 孩子寫作業拖拉不認真?「三改變」打開孩子的自驅力
    若兮一直是班上的學霸,有人@若兮媽媽,讓她分享輔導作業的心得。誰知過了好半天,若兮媽媽說:「不好意思,我在和朋友喝茶,平時作業都是若兮自己做的。」或許別人會覺得她是有意隱藏孩子學習優秀的方法,但去她家做客,見過若兮寫作業後,我也問過她同樣的問題。
  • 孩子一做作業就心浮氣躁,靜不下心來。咋辦呢
    家庭不同,教育的方法也不同。有時我很羨慕別的家長對孩子的認真、負責、仔細,可我這個人就是這種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節,也許沒有那麼細心,但都希望孩子能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品學兼優。因此,我認為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我天天和兩個孩子說,不管學習怎麼樣,回家一定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每項作業。
  •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利用「狄德羅效應」,讓孩子一步步愛上學習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考試分數自然提不上去。遇到這種問題的家長,總是急得團團轉也找不到解決方法。最近,表姐經常和我說話,聊天內容自然和他家的孩子有關侄子最近的數學成績不理想是因為換了數學老師從那以後,侄子的學習熱情一直不高,放學之前,他總是把數學作業放在第一位,但現在他卻堅持到了最後表姐不能直接打電話和老師交流,所以每天自己在家趕時間表姐覺得這樣下去沒辦法,就找我商量孩子的學習問題我建議表姐先讓孩子喜歡現在的數學老師
  • 孩子不偷懶完成的作業,就是最棒的作業,專家:多陪孩子做作業
    其實,小編在剛開始當老師的時候並不曾給孩子們留過作業。因為即使留了作業,有些孩子們也不會好好做。這樣小編每天就必須把不做作業的孩子抓出來,然後對他們一一進行教導,這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即使小編很喜歡孩子,但如果他們不做家庭作業的話,小編也不得不對他們說一些小編討厭說的話。小編覺得,如果孩子們總是因為沒有做作業而在學校被老師訓的話,這對孩子的教育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 孩子靜不下心寫作業?浮躁的情緒,左右著孩子做作業的速度怎麼辦
    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靜下心,有一些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是會在心裡想很多事情的,或者說孩子會一會兒拿一個這個東西,一會兒又想去那邊轉轉,那麼孩子靜下心寫作業,很有可能是因為準備工作沒有做好,可能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少拿了很多東西,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準備工作應該如何做。
  • 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得了乳腺結節,孩子:這個鍋我不背
    據報導,湖北襄陽某女士最近感覺不舒服,到醫院檢查,患上了乳腺結節。醫生說某女士輔導孩子作業時喜歡發脾氣,肝氣鬱結所致。 該女士陪孩子寫作業,經常被孩子氣哭。看到這個新聞,我第一感覺是,這個孩子真慘,不僅被父母數落學習不好,還要承擔父母生病的責任。
  • 孩子的學習習慣及方法心得,我總結出來啦!
    今天聊的是學習習慣和方法。開聊前需要明確一下:學習習慣和內驅力是不同的概念。大家說孩子不願意學、學得漫不經心、吼罵都刀槍不入,這事更多和小孩的學習認同感,也就是內驅力有關。今天聊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只集中在具體實操。也就是分享我覺得特別有成效的引導方法。我們每天接觸小孩的時間有限,只集中在課餘時間。小孩校內表現,比如是否認真聽課、專注、主動學習,我們很難了解全面(你也不可能每天都去煩老師)。
  • 孩子學習不自覺,多半是這個原因!僅四招,幫你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元旦放假三天,向我諮詢學習問題的家長比平時多了不少,原本打算在元旦時好好休息一番,但還是閒不下來。由此可見,做一名線上教育的提分老師,並不比線下培訓機構的老師和在校老師輕鬆。假期中,向我諮詢得最多的問題就是,孩子學習不自覺、學習效率低,問我有沒有解決方法。
  • 「育兒」孩子不愛學習,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還在玩,快去學習」 「這麼簡單的作業都能被你寫成這個樣子,你在學校到底有沒有學習呀?「 。。。。。。 這樣的言語我們不停的在說給我們的孩子,而當年,我們的父母也一直在說給我們,我們完美的繼承了這種優良傳統。就像是當年天一亮就被父母一遍一遍的叫著起床上學,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樣子?
  • 孩子三年了寫作業老是拖拉,不認真,要怎麼去改正下不好的習慣?
    三年級寫作業老是拖拉,不認真,這是很多小學生遇到過的問題。出現這種情況之後,家長就會特別的發愁、焦慮,催促,數落孩子,反而適得其反,造成親子關係緊張。1.三年級孩子寫作業拖拉不認真,很顯然孩子的注意力並沒有集中在做作業上。
  • 孩子錯題太多、重複犯錯?試試富蘭克林、曾國藩推崇的這個方法
    "總是在這兒出錯,怎麼不長記性呢?""都說從哪跌倒從哪爬起來,你卻是撞了南牆也不知道回頭!""考的不就是我們經常做的那幾種題嗎?怎麼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錯呢?""小錯不斷,大錯屢犯,最終也是一事無成!"經常聽到家長或者老師這樣抱怨、責備孩子。考試時錯題太多,同樣的錯誤反覆出現,這在我們的生活中屢見不鮮。
  • 輔導孩子作業不生氣指南
    當孩子放學時,作為家長的您最怕什麼?經過調查,輔導作業,是使得親子關係中出現問題的一大環節。前陣子,人民日報的話題在微博引起熱議。在輔導作業這個問題上,家長著急,孩子質疑。最氣的不是孩子不會做,而是孩子在學習時「聽完就背,背完就忘」的情況,讓家長出現了一種幫孩子輔導作業的「無力感」。想像當中輔導作業的場景↓↓↓實際上,心中喊了無數次,別問了,這道題不是剛講過嗎?
  • 孩子成績下降,作業濫竽充數,根源就在於學習態度,態度決定一切
    孩子成績下降,作業不認真完成濫竽充數,學習態度不端正,該怎麼辦?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班級裡的一小部分孩子,感覺對號入座了。1.學習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作業就濫竽充數,完成任務一樣,只求速度不求質量,從而導致成績下降。這是個惡性循環。學生態度端正,上課認真聽講了,自然作業也就會做了,成績也會蹭蹭蹭地漲。2.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唯有對學習感興趣了,學生自然而然喜歡學習。可以找老師談談心,讓老師多多關注、鼓勵孩子。
  • 作業多,作業不會做,孩子都會急哭,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畏難心理
    用家長的思維很難理解孩子作業多,有幾道題不會做,就哭成這樣嗎?多大點事啊!我們看到的只是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殊不知真正讓孩子難過的是無法克服的畏難心理,有的孩子還沒有寫作業,拿出書本就開始發愁了。做容易的題目,可以幫助孩子先坐下來,慢慢地進入寫作業的狀態,另外,把容易的題目做完了,孩子也有信心,攻克最後的難關了。
  • 小學提供課後延時,家長稱做作業高效,兩種高效學習方法顯現
    近日,一段寶媽陪孩子寫作業的視頻在網上火了。這位寶媽陪孩子寫作業,孩子寫字時不會空格,被媽媽訓哭了,媽媽看到孩子哭了自己又氣又心疼,也跟著哭了起來。這真應了那句話: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輔導孩子按時寫作業是個老話題了,現在新的問題是如何輔導孩子高效完成作業。媒體發布的一則」河南一小學提供課後延時1小時服務,家長:每月100元做作業高效」的信息讓這個問題有了答案。河南焦作一小學提供課後延時1小時服務,孩子基本都能完成作業。
  • 「孩子,你要認真讀書,認真聽老師講課!」比這句話更有用的是
    文|動歷盒袁老師(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孩子上學,家長反覆叮囑:「你要認真讀書,認真聽老師講課!」孩子放學回到家,家長也不忘說上一句:「要認真做作業噢。」 這些話語是不是耳熟能詳?是不是也從你的嘴裡說起過?
  • 李玫瑾:孩子放學回家,寫作業前讓他做一件事,學習效果更好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放學回家後,寫作業前先做一件事,學習效果更好。我鄰居家孩子是典型的"先玩再寫",每天放學回家先看動畫片、玩手機,之後才開始寫作業。這樣做寫作業時心情很好,但注意力卻難以集中,而且一旦作業難的話就悲催了:到了大半夜還寫不完,邊哭邊趕。
  • 孩子寫作業拖拉,注意力不集中,該怎麼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好在上次我給羽毛媽媽打電話,就說孩子寫作業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她給了中肯的建議,並給我推薦了那套《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效果還真不錯。這個學期,我家倩倩在學校就能把作業給做完了,我們下班回來,就陪她一起玩書裡的遊戲。就連倩倩班主任都說,以前孩子喜歡上課搞小動作,這個學期上課也專注了,這次期末考得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