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何以成為巴赫丨他用一生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音樂無盡的熱愛!

2021-02-07 巴赫在人間

管風琴的歷史—從斯韋林克到巴赫




巴赫的性格與音樂風格巴赫一生的成就及其音樂風格的形成與他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宗教虔誠、音樂追求、血脈傳承、神秘數字這一系列元素構成的「性格標籤」造就了在古典音樂史上獨一無二的音樂家巴赫,更鑄造了一段永世不朽的偉大傳奇。 



二、巴赫的第二個性格標籤:勤奮的音樂追求者 

巴赫用他一生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音樂無盡的熱愛,除了他幼年時期接受父親和哥哥安排的音樂教育外,幾乎一生中所獲得的音樂技巧和才華都是用自己超乎常人的勤奮和努力換來的。 

巴赫二部創意 No.4 任天愛 管風琴演奏 九歲



巴赫小時候學習演奏小提琴和中提琴,但這卻不能滿足他幼小心靈對音樂的渴望,他常抽空跑到堂叔那裡,在堂叔演奏管風琴時幫忙翻樂譜,拉出笨重管風琴的音栓。這些舉動雖小,卻已為他日後成為「管風琴之王」埋下伏筆。 


等到巴赫稍大一點以後,他開始學習抄譜,用這種看似極其枯燥的學習方式來探知作曲家前輩們駕馭音樂的技巧,從中受益匪淺。當時,為了能抄寫德國管風琴家約翰•帕赫貝爾的樂譜,他花了整整6個月的時間,甚至偷偷借著月光抄譜,可惜,最後竟被嚴厲的哥哥發現,無情地將樂譜毀掉。這件事使少年巴赫傷心不已,但經歷的這點挫折和打擊卻遠遠不能澆滅巴赫心中求知的火種。後來,在呂內堡時期,他又抄寫如迪厄帕、馬爾尚、雷蒙和庫普蘭等法國作曲家的音樂作品,這表明他已經開始注意並積極吸取別國的音樂元素,那時的他不過才16、17歲。 


除了抄譜,巴赫還十分珍惜聆聽大師演奏的機會。他克服困難,親自前往各地,近距離聆聽大家的演奏,悉心接受他們的啟發和教誨。 

點滴的積累匯川成海,巴赫不斷的吸收,不斷地提煉,漸漸將各種風格融會貫通,運用到自己的音樂作品中。比如在他的管風琴音樂方面,其賦格風格就來自帕赫貝爾;三重聖詠前奏曲風格來自16世紀的赫夫海麥、布赫奈、克雷貝爾和柯特爾;至於華麗的裝飾風格則受到15世紀中葉波曼和16世紀史裡克等人的影響;在變奏技巧方面,巴赫受史維林克、史愛德等人的影響;他的觸技曲風格則明顯受到弗羅貝格、富雷斯可巴爾弟及布克斯特胡德的影響。在大鍵琴音樂方面,他受到法國大鍵琴樂派代表人物庫普蘭等人的影響,其管弦樂及室內樂作品則強烈帶有義大利音樂家柯賴裡及韋瓦爾第的風格。合唱方面,他主要汲取了加布裡埃利、舒次、布克斯特胡特烏德和泰雷曼的精髓。 



以上提到的眾多音樂家中,有幾位音樂家是巴赫同時代的好朋友,如義大利作曲家柯賴裡和德國作曲家泰雷曼,這兩位著名的音樂家都是巴赫在魏瑪時期結識的音樂界的摯友。其實巴赫的交往圈遠不至於此,他是一位思維活躍,交往甚廣的音樂家。巴赫的青壯年時期在與不同領域朋友的藝術交流中,獲得了很多創作靈感和藝術營養,這些都對他的音樂成就起著重要作用。

巴赫《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BWV 565



值得一提的是巴赫對同時代另一位德國著名作曲家亨德爾也一直保持謙遜、友好的學習態度。1713年和1716年他曾兩次拜訪過亨德爾的老母親,並向她談起她的這個兒子,希望能有機會向亨德爾請教歌劇創作方面的技巧。1719年在巴赫得知亨德爾在國內的消息後,他專程從科滕前往哈雷,可是亨德爾此時已經返回倫敦。10年後,亨德爾再次回到故鄉哈雷時,巴赫正有病在身,但他還專門派大兒子威廉•弗裡德曼執信前往哈雷,邀請亨德爾來萊比錫會面,可惜這次也未能如願。事實上,人們經常將巴赫與亨德爾這兩位同年出生的同時代偉大的音樂家進行比較,如果說亨德爾巨大的藝術成就與他遊歷各國,足跡遍布歐洲大陸,更在義大利及英國生活多年的豐富閱歷分不開的話,那麼巴赫這個終身活動範圍不足幾百公裡的偉大音樂家則正是靠他的勤奮及對音樂不倦的熱愛與追求,使他的音樂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成為巴洛克時期音樂集大成者,巍然屹立在西方音樂史上。 



晚年時代,巴赫仍筆耕不輟,他開始總結一生的藝術成果,那本沒有完成的《賦格的藝術》無疑是對位法變化最多、最複雜、最偉大的智慧結晶,包含了他一生的音樂創造力和想像力。他對自己的這部作品有著獨特的見解,他並不在意這些曲子能否被演奏,而只是為了延續爐火純青的對位技巧的命脈。這部作品以理論為目的,完成了其思維中從具體到抽象,從外在到內省的過程。 

往期巴赫精選:1、巴赫在神學上傾向於虔敬派,在音樂上卻傾向於路德派;2、如果說莫扎特的音樂使人幸福的純粹,那巴赫的音樂就會使人幸福的深邃,有些超出幸福的範疇了;3、琴聲像一束柔軟的光,射進了我的心房,我的心裡仿佛這一刻成為巴赫的舞臺……4、來,幹了這杯巴赫的諧謔曲的狗糧!5、古爾德丨假設莫扎特活到70歲;6、張卜天丨格倫·古爾德隨想丨他在瞬間使你完全沉浸於他的世界中!7、張佳林丨淺談巴赫的鍵盤音樂及其演奏;8、聆聽巴赫鍵盤帕蒂塔(BWV825-30)丨這六首帕蒂塔幾乎概略了巴赫鍵盤音樂的風格;9、我的蕭邦與巴赫丨「巴赫的旋律,總是迴環往復,雖然匆匆忙忙,卻總有一種永恆的感覺。」 10、古爾德都養了哪些動物丨「在六歲的時候,我就已經有一個重大發現:那就是我跟動物相處,要比跟人類相處融洽多了。」 11、古爾德丨「不管在表演中還是錄音中,所需的都不止是單純的技術範圍的挖掘。」 12、「我真的很怪」丨「電話狂人」古爾德眼裡的「快樂時光」 13、親愛的巴赫先生,真理是巨大的黑暗嗎? 14、不可錯過的演出視頻丨17位偉大演奏家演繹巴赫《四鍵盤協奏曲》(BWV1065);15、巴赫背後的光芒丨默默支持他的第二任夫人安娜·巴赫(Anna Magdalena Bach);16、不同的巴赫風格丨安吉拉•休伊特談古爾德、圖雷克;17、安吉拉‧休伊特談巴赫丨她演奏的「歌唱性,是學習小提琴的斷句和呼吸鍛鍊而來」 18、古爾德昭示了「一個藝術家在現代商業社會的壓力下,能夠以怎樣的方式和態度面對自己和大眾!」 19、巴赫的精神激勵著我們用樂器去表現不可思議的情景丨聆聽恰空舞曲(BWV1004)

相關焦點

  • 對巴赫音樂性格的思考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對於巴赫,只有聆聽、演奏、熱愛、尊敬,並且不說一句話。」巴赫確實太偉大了,太浩瀚了。他的音樂影響了300年來人們的藝術世界,也影響了人們的精神世界,無以言說,難以描述。——巴赫性格的四個標籤 提到巴赫,人們自然會把它同人類文明相聯繫起來,因為他的音樂藝術是世界文化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 巴赫音樂作品演奏指南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歐洲最偉大的作曲家,管風琴演奏家之一, 被譽為「西方音樂之父」。1685年,巴赫出生於德國小鎮愛森納赫,一生共有三個重要的職業生涯時期,分別為魏瑪時期,柯登時期和萊比錫時期。巴赫的音樂如同上帝的福音,晃過耳際卻如溫泉流動於心。
  • 巴赫的音樂到底是宗教的還是世俗的?
    他處於宗教氣息依然濃鬱的18世紀,他的鋼琴作品大多為教學而創作,後人卻從中分析出了更多的世俗性因素,因此,對於巴赫的音樂的風格就有了宗教性還是世俗性的爭論,本文試圖對此提出自己的見解。     J.S.巴赫(1885-1750)一生為我們留下了數量龐大的各類音樂作品。
  • 史懷哲丨終點是巴赫!
    4、當眼睛疲勞時,耳朵最愛巴赫;5、致巴赫丨我的靈魂一路上唱著您的旋律,被淨化、洗滌,澄明而亮麗。我感覺到了——音樂的全部意義!6、聽音樂,為何始於莫扎特而止於巴赫?7、餘華說:「我要生個兒子,讓他用搖滾的姿態聽巴赫」丨《搖滾巴赫音樂會》(Swing Bach);8、巴赫鍵盤音樂在鋼琴和大鍵琴上的區別丨《英國組曲》的感受;9、如何演奏巴赫古鋼琴作品中裝飾音?
  • 永恆的巴赫
    這會兒剛巧正逢巴赫誕辰335周年、逝世270周年,感恩有此機會提起拙筆來紀念偉人。在美國剛進音樂學院讀書的那會兒,老師一再強調巴赫在西方音樂史上不可顛覆的地位,同時我也聽到熱愛音樂的MIT博士朋友提起巴赫,對他的誇讚和崇拜那可是真愛,至今記憶猶新。而今作為一位母親,對於人生有更多的感觸,更覺得巴赫的偉大。
  • 古爾德的巴赫給我們哪些啟發丨他的巴赫,只能聆聽,不能複製.
    他的音樂有精湛的對位技巧,且描繪生動,熱情奔放;他音樂既賦予著那個特定時代獨有的特色,又為今天的人們所喜愛,是屬於全世界的音樂家。  在巴赫浩如煙海的作品中,貫穿其一生的是他的鍵盤作品,涉及了當時所有重要的器樂體裁,包括管風琴曲、古鋼琴曲等。 在他的管風琴作品中,有大量各種體裁的作品,包括眾讚歌幻想曲、前奏曲、變奏曲、賦格曲、託卡塔、帕薩卡利亞等。
  • 巴赫的性格與音樂風格丨四枚個性標籤丨神秘的數位音樂家
    可以說,巴赫的整個少年時期都浸潤在豐厚的宗教土壤中,系統的宗教學習,把巴赫培養成為一個虔誠的路德新教徒。  在他的一生中,虔誠的宗教性首先體現在他的人生觀上,他認為音樂是神性的表達,而自己的音樂才華不過是上帝的恩賜,所以他將自己的音樂天賦悉數奉獻給了世人。路德信仰中認為職業是上帝安排的任務,是人的天職,人們應在所處的地位上盡到所賦予的責任和義務。
  • 巴赫音樂特點極簡指南
    「對巴赫畢生所從事的工作,我只有這些可以奉告:聆聽、演奏、熱愛、尊敬並且不說一句話!」大師的回答雖然有些「意氣用事」,但還是道出了不少真諦:音樂,尤其是巴赫的音樂有時是不可言傳的。    除歌劇以外,巴赫的創作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
  • 每天一首巴赫丨細說巴赫的古鋼琴協奏曲丨格倫·古爾德演奏巴赫《第七鋼琴協奏曲》(BWV1058)
    在兩首為三架古鋼琴而作的協奏曲中,第一號作品d小調,據傳是巴赫改編自同時期一作曲家的某首器樂協奏曲,但僅僅是推測,沒有實際的詳細資料可考證;第二號作品C大調,出處不詳。唯一的一首為四架古鋼琴而作的協奏曲為a小調,上面已經提到過——改編自維瓦爾蒂《和諧的靈感 Op.3》中的一首為四把小提琴而寫的協奏曲。
  • 聖樂與靈性丨聆聽巴赫音樂所不可缺少的宗教知識背景
    (《呂氏春秋·音律》)巴赫的宗教音樂為解決永恆的靈性問題而生,因而具有讓靈性得到滋養和生長的功效。我們對於宗教及其宗教音樂應該抱有這樣的態度:「宗教的任務,不是成為理性的一個對手,成為思辨觀念的一個來源,而是要在理性無計可施的地方助我們一臂之力。」
  • 巴赫平均律中的神學精神
    (一)作為宗教音樂撫慰人民 《十二平均律》的創作與其說是一部純藝術品,不如說是巴赫個人信仰的宣露,在音樂中他用一顆虔誠的心與上帝對話,拉近了人民與上帝的距離。它的創作不可避免的受到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在宗教統治政權的這個政治背景下,巴赫的音樂常被宗教用來宣傳教義,成為宗教控制人民精神的一種手段。通常情況下,巴赫與宗教音樂是並存的。現實中的人們總是把希望寄託於上帝的恩賜,巴赫的音樂恰巧是人民與上帝對話的媒介,理性而莊嚴。他用音樂向人們闡釋著教義與生命,人們也通過巴赫的音樂走近上帝。
  • 巴赫與宗教(中)丨音樂「是一種精神和諧的最初體驗」!
    巴赫一生創作了一千餘首作品,他以自己的藝術幫助實現了路德的理想,從而使宗教音樂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頂點,他真正成為一代仰的代言人,應該說:他首先是一個虔誠的馬丁·路德——基督教徒,其次才是個音樂家。本文試圖從對他的宗教活動、創作活動和他的作品中的觀點的分析來探求巴赫宗教藝術的真諦。——巴赫與宗教(上)丨在那個時代,信仰、宗教就是生活!
  • 巴赫音樂的虔敬在這張專輯中得到了完美體現
    格倫·古爾德(Glenn Gould),二十世紀最具精神魅力的鋼琴演奏家之一,他演繹的巴赫《哥德堡變奏曲》已成為音樂史上的瑰寶。短短50年的一生中,他的雙手在鍵盤上鑿刻出了一個深邃、絢麗的音樂世界。1、每天一首巴赫丨格倫·古爾德彈巴赫(CBC電視節目);2、古爾德昭示了「一個藝術家在現代商業社會的壓力下,能夠以怎樣的方式和態度面對自己和大眾!」
  • 巴赫與小步舞曲
    他用音樂搭建人類通往天國的階梯古典鋼琴協奏曲的結構欣賞古典的三種境界 導讀:J.S.巴赫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管風琴家和教育家,是巴洛克音樂的高峰時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巴赫在復調音樂的創作上,使之達到了最高成就。
  • 巴赫生日談其音樂作品的演奏
    1685年,巴赫出生於德國小鎮愛森納赫,一生共有三個重要的職業生涯時期,分別為魏瑪時期,柯登時期和萊比錫時期。巴赫的音樂如同上帝的福音,晃過耳際卻如溫泉流動於心。嚴謹工整的結構和高超的復調技術影響了後期一位位音樂大師。演奏風格 當演奏者拿到作品時應當從認真研習作品,對作品整體結構有所把握。巴赫的作品涉及巴洛克時期所有的音樂體裁。
  • 巴赫及其音樂對人的教化體現在哪些方面?大提琴家王健說:「巴赫的音樂有很多旋律表現了中國人的生活哲學……」
    而巴赫正是在默默無聞、年復一日、兢兢業業的工作中創造了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財富。生時默默無聞,死時悄然離去,這正是絕大多數人的人生。巴赫的人生正是這些平凡人的典範,如同巴赫對自己唯一的評價:「我工作努力。」——當你《感覺身體被掏空》時,要記住巴赫一生都在爭取漲工資!他曾說:「我們生活極其節儉,卻常常連房租都交不起。生活何等艱難!」
  • 《巴赫:音樂年譜》
    巴赫的音樂具有德國人特有的嚴謹的創作特點,同時有具有自我釋放的獨創性特點。作為一名新教教徒,他把音樂從宗教附屬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來。音樂不再總是歌頌上帝,也開始歌唱平凡的生命。此外,他把復調音樂與主調音樂結合,大大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除了聲樂作品外,巴赫的體裁創作涉獵廣泛,奠定了現代西洋音樂幾乎所有作品樣式的體例基礎。因此巴赫被後世尊稱為「西方音樂之父」。
  • 音樂短札丨巴赫六首大提琴組曲的演奏風格丨為何在大提琴組曲的樂譜上,巴赫沒有留下任何表情術語?
    由於在樂譜中沒有留下任何表情術語,因此演奏風格的把握成為困擾眾多演奏者的難題。文中從曲式結構、色調微差、演奏技巧等方面進行探討研究,力求從整體上把握組曲的演奏風格。  巴赫的六首大提琴組曲,在大提琴發展史上是有重要意義的。有人評價這六首大提琴組曲是「大提琴音樂的舊約」。
  • 卡爾·李希特和他的巴赫康塔塔
    他用音樂搭建人類通往天國的階梯古典鋼琴協奏曲的結構   對於每一個喜愛巴赫作品的人來說,不聽德國指揮家、管風琴演奏家和古鋼琴家卡爾.李希特(Karl Richter)的演奏,可以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清唱劇和康塔塔,1958年他成為Archiv公司的主要藝術家,並於同年為Archiv公司錄製了巴赫的《馬太受難曲》,之後他又錄製了把和創作的幾部重要的康塔塔唱片,立刻獲得了人們的空前好評,從此李希特確立了他在巴赫聲樂作品方面的穩固地位。
  • 巴赫的音樂與奧斯卡電影
    被譽為 「西方現代音樂之父」的德國古典音樂大師——巴赫,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