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部經典好看的抗戰電影:《英烈千秋》《血戰臺兒莊》

2021-01-09 小峰峰說娛樂

英烈千秋

《英烈千秋》是一部以張自忠將軍在抗戰中抵禦日寇、壯烈犧牲的事跡為題材的大型戰爭巨片。由丁善璽執導,柯俊雄等主演,影片通過張自忠生前幾個重大光輝事跡和經歷,表現了一個中國軍人的忠貞國家民族,不屈膝投降的壯烈情操。1933年日軍侵犯長城。國民政府軍二十九軍三十七師師長張自忠因奇襲喜峰口,殲滅日軍一個聯隊,名聞遐邇,後升為二十九軍軍長。1937年7月7日蘆溝橋炮聲響起,蔣介石命令張自忠退守保定一線。後日軍突襲南苑,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及師長趙登禹相繼陣亡,部隊全部南撤,張自忠被任命為北平市市長。北平淪陷後,張自忠聽命留在北平與日軍周旋。

人們認為張自忠已經投敵,使他有家歸不得。張自忠忍辱負重,完成使命後化妝逃離北平。到南京後,蔣介石任命他為第三十三集團軍中將司令,防守鄂北襄樊一帶。1938年10月底,日軍侵佔武漢,與張自忠部隊在襄南血戰。1940年春,日軍動員五個師向張自忠部隊防區進犯,血戰數月,張軍所 部傷亡過半。張自忠決定入虎穴以挽危局,乃選敢死隊五百人,自老河口南瓜店渡過漢水,突襲日軍指揮所。不幸被圍,激戰三日,五百人無一生還。張自忠將軍自殺殉國。

血戰臺兒莊

《血戰臺兒莊》是由楊光遠和翟俊傑聯合導演,邵宏來,初國良、江化霖、趙恆多、翟俊傑等主演戰爭電影。該片講述了1938年春,國民革命軍在臺兒莊與日軍正面對戰,最終告捷的歷史。1938年春,侵華日軍新任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陸軍大將,接替了松井石根的統帥權。為一舉打通津浦線,他打算與華北方面軍南北夾攻,合圍徐州。與此同時,國民革命軍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冒著硝煙炮火,急速抵達徐州,親自布置戰略,與敵人進行決戰。李將軍力排眾議,起用了代人受過、被民眾斥為"漢奸"的張自忠,同時,將川軍王銘章師收編進自己麾下。不久,在津浦路北線的韓復榘集團軍為保存實力,擅自放棄重鎮濟南,致使津浦線大門洞開。

日軍主力磯谷乘虛南下,連克泰安、濟寧、大汶口……蔣介石聞訊,將韓復榘騙至開封扣留,後押赴武昌槍決。日軍坂坦師團為策應津浦線上磯谷師團的正面進攻,佔領青島後,沿膠濟線進迫魯南軍事重鎮臨沂,與中國守軍展開激戰,臺兒莊會戰的序幕拉開。臨沂激戰,龐炳勳集團傷亡慘重。李宗仁命張自忠部隊增援。由於張自忠部隊及時趕到,與龐炳勳部隊前後夾攻,打得日寇潰不成軍,保住了陣地。3月15日,日軍磯谷師團不待東南兩路日軍的配合,搶先入關,直撲滕縣,與王銘章的川軍一二二師展開激戰。由於湯恩伯沒有及時增援,致使滕縣失守,王銘章以身殉國。

日軍攻克滕縣,又全力向徐州進犯。李宗仁決定扼守要塞臺兒莊,在這裡與日軍展開大規模決戰。他迅速向孫連仲、張自忠、湯恩伯幾個集團軍下達了命令,並做了周密部署。經過與日寇空軍、坦克部隊幾個回合的拼殺,孫連仲部傷亡慘重,三十一師池峰城部張靜波營長又因負傷臨陣脫逃。池峰城激憤之中決定破釜沉舟,決一死戰。他炸掉唯一的退路--運河浮橋,忍痛處決了張靜波。屢遭挫折的日軍改變部署,遂佔領了臺兒莊四分之三。但抄後路的湯恩伯卻依然按兵不動,李宗仁以軍法嚴令湯立刻出兵,湯恩伯不得不率部隊從側後向日軍進攻。同時,臺兒莊一線中國守軍全線反擊,日軍磯谷師團陷入重圍。中國軍隊乘勝進擊,全殲日軍於臺兒莊外。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向國民軍事委員會發出電報,臺兒莊大戰告捷。

相關焦點

  • 老電影經典:《血戰臺兒莊》
    這不能不說這是抗戰題材影片上的一個突破。    《血戰臺兒莊》的編劇,是田軍利和費林軍這兩個年輕人。劇本刊登在《八一電影》雜誌上,發表已三年卻無人問津。1985年3月,陳敦德在北京見到了兩位編劇,用當時的高價——3000元買走了劇本,並從八一電影製片廠「借」楊光遠出任導演。
  • 國軍抗戰電影巔峰,應該是《血戰臺兒莊》,直接改善兩岸關係
    ,解放後以反映國軍抗戰為題材的電影,開山之作和巔峰之作均為《血戰臺兒莊》,甚至於如果將範圍擴大到國內戰爭片領域,《血戰臺兒莊》依然能佔據很高的地位。我們從《血戰臺兒莊》可以看到,該片描述的戰役歷史從韓復榘逃跑開始,一直到臨沂阻擊戰、滕縣阻擊戰再到臺兒莊大戰,整個過程完全按照歷史脈絡走向,中間的改編極少。因此,整部電影看下來,基本上相當於臺兒莊戰役的全貌。
  • 國軍抗戰的巔峰之作《血戰臺兒莊》:川軍浴血奮戰打出了尊嚴
    《血戰臺兒莊》這是一部抗戰電影題材的巔峰之作,從上映到現在國內外好評如潮,也是解放以來第一部高調宣傳國軍正面戰場的電影。已經看過好幾次《血戰臺兒莊》,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在臺兒莊戰役打響之前,1937年的中國都籠罩在國破家亡的氣氛當中,北平、上海、南京相繼淪陷,日本侵略軍肆意蹂躪著中華民族的土地,毫無人性的殘殺中國同胞。
  • 【穿越經典】《血戰臺兒莊》——正義的勝利
  • 從《血戰臺兒莊》到《八佰》,抗戰大片熱血往事
    直到離世前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廣西電影製片廠的陳敦德,希望協助完成。 在李宗仁歸國的20年後,電影終於提上日程。 1985年,陳敦德找到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楊光遠和編劇田軍利、費林軍,開始籌拍電影《血戰臺兒莊》。 電影還未開拍,爭議已經四起。
  • 從《血戰臺兒莊》到《八佰》,抗戰大片熱血往事
    1985年,陳敦德找到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楊光遠和編劇田軍利、費林軍,開始籌拍電影《血戰臺兒莊》。 就這樣,《血戰臺兒莊》全國公映,立即引起轟動,據說當年票房達到2.7億。 《血戰臺兒莊》應該是中國大陸第一部展現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電影。
  • 中國戰爭電影編年史1:十二部抗戰正面戰場題材電影
    《八佰》上映後,有的小夥伴會問,還有其他反映淞滬會戰的抗戰電影嗎?還有其他反映抗戰正面戰場的影片嗎?當然有,筆者這次就來介紹與正面戰場有關的20部抗戰影片,每一部對應一次會戰,雖然不能完全表現22次正面戰場重大會戰的全貌,但連在一起也算是能構成一部抗戰正面戰場電影編年史。當然因為這裡所提及的都是電影,同題材電視劇就不包括在介紹範圍內了。
  • 【影視題材】十二部展現中國正面戰場的抗戰電影
    《八佰》上映後,有的小夥伴會問,還有其他反映淞滬會戰的抗戰電影嗎?還有其他反映抗戰正面戰場的影片嗎?當然有,筆者這次就來介紹與正面戰場有關的20部抗戰影片,每一部對應一次會戰,雖然不能完全表現22次正面戰場重大會戰的全貌,但連在一起也算是能構成一部抗戰正面戰場電影編年史。
  • 電影的力量(三):《血戰臺兒莊》!
    1986年,楊光遠攜手翟俊傑,兩位八一廠的導演,製作完成了電影《血戰臺兒莊》,它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反映抗戰時期正面戰場的影片。
  • 1毛錢電影票,大賣2.7億!《血戰臺兒莊》才是真正的抗戰神片
    它也就是《血戰臺兒莊》。真實再現,力求還原《血戰臺兒莊不偏不倚,客觀公正《血戰臺兒莊》堅持了客觀公正的原則,不管是對國軍的抗戰,還是對日軍的描繪,並沒有偏向哪一方,沒有扭曲歷史,沒有神話人物,不偏不倚。
  • 父親血戰臺兒莊
    年年歲歲,每逢「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清明節,我都要回到家鄉——陝西戶縣澇店鎮趙家堡,為他掃墓獻花,表達思念之情,重溫他血戰臺兒莊的悲壯故事。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日寇全面侵華,揚言要在3個月內滅亡中國。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在民族存亡之際,國共第二次合作,共赴國難,全民抗戰開始。中共敵後抗戰頻頻告捷。
  • [中國傳記片]:臺灣大片《英烈千秋》
    在這種大背景下,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意圖通過電影媒介提振民心士氣,「中影公司」的總經理梅長齡順勢而為,提出拍攝一部正面描寫抗日名將張自忠的傳記電影《英烈千秋》。《英烈千秋》海報《英烈千秋》拍攝於1974年,電影由丁善璽編導,柯俊雄、陳莎莉、甄珍主演,影片製作預算雖然只有100萬港幣,但卻內容豐富且戰爭場面壯觀,這主要要感謝蔣經國和臺灣軍方的大力協助。
  • [典賞]:《英烈千秋》中的張自忠
    在這種大背景下,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意圖通過電影媒介提振民心士氣,「中影公司」的總經理梅長齡順勢而為,提出拍攝一部正面描寫抗日名將張自忠的傳記電影《英烈千秋》。《英烈千秋》海報《英烈千秋》拍攝於1974年,電影由丁善璽編導,柯俊雄、陳莎莉、甄珍主演,影片製作預算雖然只有100萬港幣,但卻內容豐富且戰爭場面壯觀,這主要得益於蔣經國和臺灣軍方的大力協助。
  • 馬英九再看抗戰影片《英烈千秋》 數度感動落淚
    原標題:馬英九再看抗戰影片《英烈千秋》 數度感動落淚  中新網10月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臺灣電影中心策劃放映以抗戰勝利為核心的電影,今天邀馬英九觀賞「英烈千秋」,馬英九數度感動落淚。
  • 兵棋介紹 英烈千秋 重溫八年抗戰的鐵與火
    今天小編就要為大家介紹一款由臺灣福爾摩沙戰棋社出版的中文兵棋——《英烈千秋》。封繪英烈千秋是福爾摩沙戰棋社於2012年出版的抗戰題材兵棋,設計者為杜俊聰(此設計者可以說是華文兵棋界的大佬,他最有名的作品為巨獸兵棋《天無二日》)。
  • 中國戰爭電影編年史1:抗戰正面戰場篇
    《八佰》上映後,有的小夥伴會問,還有其他反映淞滬會戰的抗戰電影嗎?還有其他反映抗戰正面戰場的影片嗎?當然有,筆者這次就來介紹與正面戰場有關的20部抗戰影片,每一部對應一次會戰,雖然不能完全表現22次正面戰場重大會戰的全貌,但連在一起也算是能構成一部抗戰正面戰場電影編年史。當然因為這裡所提及的都是電影,同題材電視劇就不包括在介紹範圍內了。
  • 1986年《血戰臺兒莊》創2.7億票房紀錄,最貼近史實的巨製
    抗戰題材歷來是國產電影中比較稀缺的類型,其中較為經典的作品也屈指可數,而1986年的《血戰臺兒莊》經常被提起——這部電影在當時一張門票才3毛錢的情況下,創下了2.7億的票房紀錄(換成現在的消費水平,最起碼超過300億)。
  • 《血戰臺兒莊》:至今,我們仍然沒有拍出比它更好的戰爭片
    1986年,由廣西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戰爭片《血戰臺兒莊》上映。我之所以如此的痴迷《血戰臺兒莊》,沒有別的原因,就六個字:好看、真實、震撼!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絕對凌駕於所有國產戰爭片之首——尤其是抗戰類——我個人認為,從1986-2020,雖然已經過去了34年,但我們卻並沒有拍出整體水準能超越該片的戰爭電影,僅有寥寥幾部,稍稍可以望其項背而已(如《大決戰》三部曲),即便拿它同世界上一流的戰爭片作比較,它也光彩奪目,毫不遜色。
  • 1986年《血戰臺兒莊》創2.7億票房紀錄,最貼近史實的巨製
    抗戰題材歷來是國產電影中比較稀缺的類型,其中較為經典的作品也屈指可數——而1986年的《血戰臺兒莊》經常被提起。
  • 《血戰臺兒莊》:比它更好的戰爭片,至今還沒有
    《血戰臺兒莊》這部電影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製作播出的,雖然沒有很好的拍攝和製作條件,但是這部電影能夠獲得很好的口碑完全是因為它:真實。時隔34年,就算是現在回頭看看這部電視劇依然有很大的深意,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