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經典:《血戰臺兒莊》

2021-02-21 70er

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之際,廣西電影製片廠將抗戰初期震驚中外的臺兒莊會戰搬上銀幕,為世人展示了一幅振奮中華民族精神的、慘烈而悲壯的歷史畫卷。這不能不說這是抗戰題材影片上的一個突破。  

  《血戰臺兒莊》的編劇,是田軍利和費林軍這兩個年輕人。劇本刊登在《八一電影》雜誌上,發表已三年卻無人問津。1985年3月,陳敦德在北京見到了兩位編劇,用當時的高價——3000元買走了劇本,並從八一電影製片廠「借」楊光遠出任導演。楊光遠是一位集導演與攝影於一身的著名電影藝術家,他擔任攝影的影片《歸心似箭》、《花枝俏》、《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以及他導演兼攝影的影片《再生之地》、《老闆哥和電妹子》等,都給廣大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投拍《血戰臺兒莊》一開始,有些人就認為:「共產黨怎麼能去表現國民黨抗日?而且還打了勝仗呢?」也有人擔心:「拍這樣的影片不僅經濟上冒風險,政治上恐怕也難得通過的。」

  為此,電影局專門召開《血戰臺兒莊》劇本座談會。中宣部、文化部、軍事科學院等一些負責人、專家,全國政協副主席程思遠先生以及鄭洞國、覃異之等原國民黨高級將領應邀出席了座談會。適逢80歲高齡的荷蘭著名電影導演伊文思訪華,聽說此消息,剛下飛機就要求參加會議。伊文思向主創人員介紹了自己47年前在臺兒莊的情況:他從西班牙前線來到中國,在武漢見到了周恩來。臺兒莊戰事接近尾聲時,他和愛潑斯坦等外國記者一起探訪臺兒莊,用攝像機為中國抗戰留下了寶貴的史料。後來,他把在臺兒莊會戰中拍攝的那些鏡頭,編輯到紀錄片《四萬萬同胞》裡面,在世界各地放映。《血戰臺兒莊》中諸如「人梯渡橋」、「運河鏖戰」等許多動人的場景,都取材於這部著名紀錄片的真實鏡頭。


  1986年6月,李宗仁將軍惟一的兒子李幼鄰先生在美國得知拍攝《血戰臺兒莊》的消息後,馬上從美國趕回祖國探親。飛機一落地,就說:「我先不去賓館,現在就帶我去看《血戰臺兒莊》。」陳敦德告訴他:「電影正在最後製作之中,音樂還沒有最後合成。」李幼鄰急不可待地要求說:「沒關係,我就想馬上看到。」在得到電影局同意之後,他觀看沒有音樂剪輯合成的樣片。看了不到十分鐘,他的眼淚就譁譁地流下來,緊緊握住李宗仁的扮演者邵宏來的手,連聲說:「太像我父親了,太像我父親了!」

  1988年6月11日,電影《血戰臺兒莊》在香港首映,萬民爭看,轟動香港。臺灣「中央社」在香港的負責人謝忠侯在看完影片後,當晚就給蔣經國打電話說:「我剛才看了中共在香港上映的一部抗戰影片,講的是國軍抗戰打勝仗的,名叫《血戰臺兒莊》,裡面出現了令尊的形象,跟他們以前的影片形象不同,這次形象是正面的。」

  在《血戰臺兒莊》中,蔣介石形象是這樣一個情節:國民黨師長王炳章在戰鬥中英勇犧牲後,蔣介石親自主持了追悼會。這時,天空上有日本侵略者的戰機飛來掃射轟炸。面對危險,蔣介石臨危不亂,發表講話,鎮定自若。陳敦德介紹,這場戲是根據歷史檔案拍攝的。而這個經典的鏡頭畫面,與大陸此前反映蔣介石的影片,確實有著顯著的不同。

  蔣經國聽說後,很是震驚,馬上對謝忠侯說:「找一個拷貝來看看。」

  於是,謝忠侯就找到新華社香港分社。新華社立即報告了中共中央,並很快得到了中共中央的同意。於是,廣西電影製片廠就複製了一盤錄影帶,通過新華社送給謝忠侯。這樣,謝忠侯馬上帶著《血戰臺兒莊》的錄影帶飛回臺北。臺灣方面收到拷貝後,宋美齡和蔣經國都很快地觀看了《血戰臺兒莊》,並請國民黨中常委的全體人員觀看。看完後,蔣經國說:「從這個影片看來,大陸已經承認我們抗戰了。這個影片沒有往我父親臉上抹黑。看來,大陸對臺灣的政策有所調整,我們相應也要作些調整。」

  不久後,蔣經國決定同意開放國民黨部隊老兵回大陸探親,海峽兩岸同胞在骨肉分離了37年後,終於把苦苦的鄉愁化做了喜悅的重逢,從而揭開了海峽兩岸公開互動往來的序幕。

相關焦點

  • 【穿越經典】《血戰臺兒莊》——正義的勝利
  • 2部經典好看的抗戰電影:《英烈千秋》《血戰臺兒莊》
    1938年10月底,日軍侵佔武漢,與張自忠部隊在襄南血戰。1940年春,日軍動員五個師向張自忠部隊防區進犯,血戰數月,張軍所 部傷亡過半。張自忠決定入虎穴以挽危局,乃選敢死隊五百人,自老河口南瓜店渡過漢水,突襲日軍指揮所。不幸被圍,激戰三日,五百人無一生還。張自忠將軍自殺殉國。
  • 電影的力量(三):《血戰臺兒莊》!
    1986年,楊光遠攜手翟俊傑,兩位八一廠的導演,製作完成了電影《血戰臺兒莊》,它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反映抗戰時期正面戰場的影片。
  • 《血戰臺兒莊》:比它更好的戰爭片,至今還沒有
    《血戰臺兒莊》這部電影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製作播出的,雖然沒有很好的拍攝和製作條件,但是這部電影能夠獲得很好的口碑完全是因為它:真實。時隔34年,就算是現在回頭看看這部電視劇依然有很大的深意,非常值得一看。
  • 國軍抗戰電影巔峰,應該是《血戰臺兒莊》,直接改善兩岸關係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原來學校當了《血戰臺兒莊》劇組的宿舍。拍攝完成後,全鎮人民都得到了去電影院免費看《血戰臺兒莊》的機會,從此,這部電影成為筆者永恆的記憶。,開山之作和巔峰之作均為《血戰臺兒莊》,甚至於如果將範圍擴大到國內戰爭片領域,《血戰臺兒莊》依然能佔據很高的地位。
  • 《血戰臺兒莊》:至今,我們仍然沒有拍出比它更好的戰爭片
    1986年,由廣西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戰爭片《血戰臺兒莊》上映。至於《血》片中那些演員們的演技,就不用說了,隨便拉一個出來,都是老戲骨級別。二、真實上文說過,《血戰臺兒莊》的劇本採用了大量的真實史料,甚至還有很多當事人直接的回憶,所以該片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真實的還原了歷史上那場名揚世界的臺兒莊大戰。
  • 父親血戰臺兒莊
    年年歲歲,每逢「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清明節,我都要回到家鄉——陝西戶縣澇店鎮趙家堡,為他掃墓獻花,表達思念之情,重溫他血戰臺兒莊的悲壯故事。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日寇全面侵華,揚言要在3個月內滅亡中國。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在民族存亡之際,國共第二次合作,共赴國難,全民抗戰開始。中共敵後抗戰頻頻告捷。
  • 《血戰臺兒莊》怎樣拍成的?蔣經國:沒抹黑我父親
    《血戰臺兒莊》的編劇,是田軍利和費林軍這兩個年輕人。劇本刊登在《八一電影》雜誌上,發表已三年卻無人問津。1986年2月5日,廣西電影製片廠《血戰臺兒莊》攝製組正式成立。2月16日,大年初六,大小9輛汽車,滿載著攝影器材和各種物資,浩浩蕩蕩地開赴山東外景地。作為兩國軍隊武力的殘酷爭鬥和兩個民族意志的頑強較量,臺兒莊大戰的慘烈程度不容迴避。一個「血」字貫穿全劇,從臨沂之戰、滕縣之戰到臺兒莊保衛戰,影片選取的每一個會戰關節,無不是血染的畫面。
  • 《血戰臺兒莊》掀起國民革命軍抗擊日寇的銀幕新篇章
    [類型]戰爭[上映日期]1986年[片長]120分鐘 經過三年的艱苦創作,文化部共青團的田軍利相約電子工業部的費林軍共同創作的《血戰臺兒莊》電影文學劇本終於完成了,並刊登於1983年《八一電影》雜誌第4期。
  • 86版《血戰臺兒莊》有多厲害?換成現在消費水平,票房300億
    在國產電影中,抗戰題材不少。但是,能夠成為經典的,卻是很少。而其中有一部,時常被人們提起,這部電影就是1986年的《血戰臺兒莊》。在當時,這部電影一張門票才是3毛錢,但卻創下了2.7億的票房紀錄。如果換成現在的消費水平,起碼有300億。
  • 從《血戰臺兒莊》到《八佰》,抗戰大片熱血往事
    直到離世前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廣西電影製片廠的陳敦德,希望協助完成。 在李宗仁歸國的20年後,電影終於提上日程。 1985年,陳敦德找到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楊光遠和編劇田軍利、費林軍,開始籌拍電影《血戰臺兒莊》。 電影還未開拍,爭議已經四起。
  • 從《血戰臺兒莊》到《八佰》,抗戰大片熱血往事
    1985年,陳敦德找到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楊光遠和編劇田軍利、費林軍,開始籌拍電影《血戰臺兒莊》。李宗仁兒子李幼鄰聽聞拍攝《血戰臺兒莊》,專程從美國回國。 《血戰臺兒莊》應該是中國大陸第一部展現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電影。
  • 1986年《血戰臺兒莊》創2.7億票房紀錄,最貼近史實的巨製
    抗戰題材歷來是國產電影中比較稀缺的類型,其中較為經典的作品也屈指可數,而1986年的《血戰臺兒莊》經常被提起——這部電影在當時一張門票才3毛錢的情況下,創下了2.7億的票房紀錄(換成現在的消費水平,最起碼超過300億)。
  • 《血戰臺兒莊》——沒有愛情,戰爭片仍然讓我們熱淚盈眶
    一部三十年多年前的老電影《血戰臺兒莊》給出了否定的答案——除了愛情,照樣有些東西能讓我們熱淚盈眶。敢死隊員扔掉大洋除去這種血性不屈的堅持,《血戰臺兒莊》創意地拍攝的一些戰爭外的細節,同樣令觀眾動容,因為正是這些細節
  • 1986年《血戰臺兒莊》創2.7億票房紀錄,最貼近史實的巨製
    抗戰題材歷來是國產電影中比較稀缺的類型,其中較為經典的作品也屈指可數——而1986年的《血戰臺兒莊》經常被提起。
  • 《血戰臺兒莊》邵宏來:演"李宗仁"傳神,一生忠舞臺享年84歲
    很多演員演過一些經典角色,他們是在為歷史致敬,為精神緬懷,像古月,他就曾87次飾演毛主席,孫維民50多次飾演周總理等。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老戲骨邵宏來,他堪稱是"李宗仁最佳人選",1986年這部《血戰臺兒莊
  • 《血戰臺兒莊》才是真正的抗戰神片
    它也就是《血戰臺兒莊》。真實再現,力求還原《血戰臺兒莊》以類紀錄片的形式真實再現了當年臺兒莊戰役的殘酷、恢弘。不偏不倚,客觀公正《血戰臺兒莊》堅持了客觀公正的原則,不管是對國軍的抗戰,還是對日軍的描繪,並沒有偏向哪一方,沒有扭曲歷史,沒有神話人物,不偏不倚。
  • 國軍抗戰的巔峰之作《血戰臺兒莊》:川軍浴血奮戰打出了尊嚴
    《血戰臺兒莊》這是一部抗戰電影題材的巔峰之作,從上映到現在國內外好評如潮,也是解放以來第一部高調宣傳國軍正面戰場的電影。已經看過好幾次《血戰臺兒莊》,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在臺兒莊戰役打響之前,1937年的中國都籠罩在國破家亡的氣氛當中,北平、上海、南京相繼淪陷,日本侵略軍肆意蹂躪著中華民族的土地,毫無人性的殘殺中國同胞。
  • 殲滅日軍數量超過臺兒莊大捷,孤軍以少戰多,血戰47天創造奇蹟
    中國抗日戰爭歷史裡,人們耳熟能詳的是平型關大捷、臺兒莊大捷等,而衡陽保衛戰論戰爭慘烈程度和殲滅日軍的數量,實際上超過了這些戰役,卻因為最終沒能守住衡陽,後世少有人所知。衡陽保衛戰,中國保衛衡陽的為殘餘的第十軍1.7萬人,日軍進攻的精銳11軍總共有11萬人,中國軍隊以少戰多,血戰47天,中方傷亡1.6萬人,日軍死亡2萬人,傷近6萬人。從參加雙方力量對比和傷亡人數可以看出,衡陽保衛戰完全超過了臺兒莊戰役,中方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堅守47天,讓日軍的傷亡人數超過了中國軍隊。
  • 李鎮西:臺兒莊遐想
    「臺兒莊大捷」。而今天——2020年1月4日,我就站在臺兒莊的街巷裡。這時全臺兒莊三分之二已為日軍佔領,日方電臺甚至已宣布日軍已將臺兒莊全部佔領。但池峰城下令炸毀運河上的浮橋,背水一戰。從師長到下級士兵,以必死決心,逐屋抵抗,任憑敵人如何衝殺,也死守不退。激戰到黃昏時,筋疲力盡的日軍停止了進攻。及至午夜,我軍先鋒敢死隊數百人,分組向敵人反衝鋒,殺入敵陣。敵軍血戰至此,已筋疲力盡,想不到中國軍隊還有力氣乘夜出擊。敵人倉皇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