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臺兒莊》這是一部抗戰電影題材的巔峰之作,從上映到現在國內外好評如潮,也是解放以來第一部高調宣傳國軍正面戰場的電影。
已經看過好幾次《血戰臺兒莊》,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小時候看的時候,只是覺得打仗很激烈,死了很多人血肉模糊。現在看另有一番感觸:戰爭很慘烈,國家貧窮落後就要挨打。在臺兒莊戰役打響之前,1937年的中國都籠罩在國破家亡的氣氛當中,北平、上海、南京相繼淪陷,日本侵略軍肆意蹂躪著中華民族的土地,毫無人性的殘殺中國同胞。
在這樣的背景下,明明知道對方武器很裝備精良佔有絕對的優勢,頭上有飛機炸,地上有大炮轟,能退卻嗎?唯有拿起手中的武器和血肉之軀去擋日寇的鐵蹄,驅逐外敵。明知是死,依然義無反顧向前衝,何等的悲壯。在影片中特別是對於川軍抗戰這一部分情節感觸頗深,英雄不問出處,奮勇殺敵保家衛國就是民族英雄。
抗戰之初,王銘章所率領的川軍並不招人待見。閻錫山指責川軍不聽調遣,要把他們趕出二戰區。而一戰區的陳長官一口拒絕收留川軍。蔣介石也大罵他們是爛部隊,跟土匪沒兩樣,既然大家都不要他們,讓他們回四川老家。
奈何國民黨軍中派系林立,存自保之心。再者川軍裝備簡陋,人多給養上是負擔。川軍鐵血軍團!個個都是好漢子!空有報國之心,卻難有容身之所。
「世界上就沒有無用之兵,只有無為之將。當年諸葛亮扎草人做疑兵,川軍總比草人強吧?」不愧為優秀將才的第五戰區的司令長官李宗仁一口答應接收川軍,並給他們補給很多的軍械裝備。
川軍師長王銘章深感李宗仁將軍的知遇之恩,根據第五戰區的部署防守藤縣。在防守藤縣保衛戰中, 正如王銘章所說:「以川軍薄弱的兵力和破敗的武器,擔當了津浦線上保衛徐州的第一線的重大任務,力量已不夠是不言而喻的。我們身為軍人。犧牲原為天職,現在只有犧牲一切以完成任務,雖不剩一兵一卒,亦無怨尤。不如此則無以對國家,更不足以贖川軍二十年內戰之罪愆了!」
日軍在滕縣碰上硬釘子,調集精銳部隊,調來大量的裝甲戰車、大炮集中炮兵火力,猛烈攻擊滕縣城區,敵機在上空瘋狂投炸彈,整個滕縣城硝煙瀰漫,房倒屋塌,頓成一片火海。
影片中川軍師長王銘章壯烈殉國這一片段我是含淚看完的。這種視死如歸的鏡頭真是絕了,不用喊口號。在被日軍包圍的時候,彈盡糧絕也是沒有抵抗能力。「幫幫我的忙吧,師長」 誓死不當俘虜,含淚親手打死戰友。王銘章像是幹活累極了,坐下來是吸支煙歇一歇,用藐視的神情看了一下圍上
來的日軍,當不存在一樣,視死如歸。那抽菸的姿勢真帥!抽菸點火都不用火柴,周邊的隨處都是戰場中餘火還在燃燒的半截木棍。連瘋狂的日寇也默默的圍觀,也許是對於英雄的敬畏。看得我好心酸啊,為國捐軀的英烈值得我們銘記。
滕縣之戰,川軍以血肉之軀抵抗日軍精銳,為臺兒莊大捷,創造了有利條件。用鐵骨錚錚的氣魄打出了川軍的尊嚴,無愧於當初他們千裡迢迢出川抗日之時,成都各界民眾送給旗幟「天府子弟抗日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