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經典】《血戰臺兒莊》——正義的勝利

2021-02-23 北鬥融媒

臺兒莊,這個地名大家一定不會陌生,臺兒莊大捷是抗戰以來國民黨政府在正面抗戰中的第一次勝利,電影《血戰臺兒莊》上映時,也引起了轟動,今天的穿越經典我們帶您走進電影《血戰臺兒莊》。


電影《血戰臺兒莊》1986年拍攝完成並上映,在電影一開始,就交代了臺兒莊的重要地理位置。1937,日本侵略軍佔領南京、濟南後,為了迅速實現滅亡中國的侵略計劃,連貫南北戰場,決定從南北兩端沿津浦鐵路夾擊徐州,而要想攻佔徐州,必經之地就是臺兒莊。為了粉碎敵人的計劃,臺兒莊成為必爭之地。


在臺兒莊戰役中,敵我力量對比懸殊,雖然中國軍隊人數佔優,但是軍械裝備都與日軍有巨大差距,日軍有坦克、各種車輛、大量的槍械,而中國軍隊的槍械數還不到敵人的一半。參與過臺兒莊戰役的老兵徐世椿回憶,當時他們連槍都很少見到。

臺兒莊戰役老兵——徐世椿
那時候中國軍隊沒什麼武器 一個連也看不到什麼槍 我們都不知道有多少槍 但是都看不到什麼槍 連我們都是發4個手榴彈 那個前頭有個撞針 得把它甩下去 讓撞針撞在地上它才能炸 所以很落後很落後的

臺兒莊戰役歷時1個月,中國軍隊取得了最終勝利,同時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犧牲人數達到5萬人。其中,滕縣保衛戰進行得最為慘烈,當時為了阻擋日軍向南推進,李宗仁調來川軍趕往滕縣,日軍以數十架飛機30餘門大炮狂轟濫炸,守軍師長王銘章死守,最後用刺刀、大刀片與敵人奮戰,200多名士兵用手榴彈自爆犧牲,為後方部隊爭取了寶貴的3天半時間。

臺兒莊紀念館研究員——宋勝健
1938年的3月17日晚上,就是日軍已經攻佔滕縣了。當時城內中國軍隊殘留的這些士兵仍然是和日軍堅持巷戰。最後到了3月18日的午後2點多鐘,城內的中國軍人才全部壯烈犧牲,可以說也是非常慘烈的。



1986年,電影《血戰臺兒莊》在香港首映,之後在大陸地區上映,上映後,海內外華人給予了普遍讚譽。我們來到了電影中,飾演李宗仁的演員邵宏來家裡,在他家的牆上,仍然掛著當年電影拍攝時的劇照,他說,當時這部戲在臺兒莊拍攝時,很多經歷過這場戰役的老百姓都來給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他們沒有忘記發生的一切。

《血戰臺兒莊》李宗仁扮演者——邵宏來
當時最感人的是徐州的火車站天橋上東北的流亡學生唱著「九一八不忘國恥」,下面是軍車 一列一列從四面八方來參與會戰的這些軍隊。那個車盒子外面很醒目的標語「生在陝西 死在山東 不當亡國奴」。

電影上映引起轟動後,在臺灣的蔣經國也看到了這部電影,並請國民黨中央全體常委人員觀看,不久後,蔣經國決定同意開放國民黨部隊老兵回大陸探親,兩岸同胞在骨肉分離了近40年後,終於把苦苦的鄉愁化作了喜悅的重逢,從而揭開了大陸與臺灣公開互動往來的序幕。

遼寧號記者:王子驕,張磊,韓煦

遼寧號新媒體編輯:J姑娘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及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騰訊微博

點擊右上角→複製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查看

如何訂閱LRTV新聞中心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遼寧廣播電視臺遼寧號

添加朋友→搜號碼:lrtv110820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老電影經典:《血戰臺兒莊》
    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之際,廣西電影製片廠將抗戰初期震驚中外的臺兒莊會戰搬上銀幕,為世人展示了一幅振奮中華民族精神的、慘烈而悲壯的歷史畫卷。
  • 《血戰臺兒莊》:至今,我們仍然沒有拍出比它更好的戰爭片
    1986年,由廣西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戰爭片《血戰臺兒莊》上映。戰爭類型的電影,想要做到好看,相較於其它類型,是難上加難的事情,因為戰爭本身就不是一件具備「好看」基因的事情,與「好看」正相反,它實在是太血腥、殘酷、醜惡了,雖說作為正義的一方,有太多感人的事跡,但這並不能改變戰爭的本質。
  • 父親血戰臺兒莊
    磯谷師團傷亡慘重,撤出臺兒莊,倉皇向北潰逃。  悲壯的戰鬥,血染的風採。城頭,河畔,坦克旁,焦土上,餘火還在燃燒,硝煙還在瀰漫,屍體橫陳,一片狼藉。  臺兒莊血戰,持續半月之久,殲敵1.2萬人,擊毀敵人飛機1架、重炮10門、卡車90輛、坦克30多輛,繳獲敵人步槍1萬多支、機槍1千多挺、大炮31門,戰馬550匹。這是抗戰初期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第一個最大勝利。
  • 《血戰臺兒莊》怎樣拍成的?蔣經國:沒抹黑我父親
    臺兒莊大捷是全面抗戰以來,繼長城抗戰、平型關戰役等作戰後,中國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勝利,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民革命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湖南芷江,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中陳列的油畫《臺兒莊大捷》和槍械《血戰臺兒莊》的電影劇本在經過多方研討
  • 《血戰臺兒莊》:比它更好的戰爭片,至今還沒有
    《血戰臺兒莊》卻在這些方面都有兼顧,主線和副線一起進行但是主次有別,其中一些情節的點綴也是恰當好處,讓劇情本身變得有可看性,其中演員都是一些老戲骨,演技更是沒話說。《血戰臺兒莊》是建立在當時真實的歷史上,根據當時倖存者的回憶寫出來的劇本,在一定程度上對於臺兒莊戰爭進行了還原,而且是在一個意識形態鮮明對比的情況下真實的刻畫出國民黨軍隊抗戰的歷史,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並且有著不一樣的政治意義,就在那以後臺灣和大陸的關係有所緩和,臺灣的老兵得到回到大陸看望親人的機會。
  • 國軍抗戰電影巔峰,應該是《血戰臺兒莊》,直接改善兩岸關係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原來學校當了《血戰臺兒莊》劇組的宿舍。拍攝完成後,全鎮人民都得到了去電影院免費看《血戰臺兒莊》的機會,從此,這部電影成為筆者永恆的記憶。》,甚至於如果將範圍擴大到國內戰爭片領域,《血戰臺兒莊》依然能佔據很高的地位。
  • 電影的力量(三):《血戰臺兒莊》!
    1986年,楊光遠攜手翟俊傑,兩位八一廠的導演,製作完成了電影《血戰臺兒莊》,它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反映抗戰時期正面戰場的影片。
  • 《血戰臺兒莊》掀起國民革命軍抗擊日寇的銀幕新篇章
    [類型]戰爭[上映日期]1986年[片長]120分鐘 經過三年的艱苦創作,文化部共青團的田軍利相約電子工業部的費林軍共同創作的《血戰臺兒莊》電影文學劇本終於完成了,並刊登於1983年《八一電影》雜誌第4期。
  • 86版《血戰臺兒莊》有多厲害?換成現在消費水平,票房300億
    但是,能夠成為經典的,卻是很少。而其中有一部,時常被人們提起,這部電影就是1986年的《血戰臺兒莊》。在當時,這部電影一張門票才是3毛錢,但卻創下了2.7億的票房紀錄。如果換成現在的消費水平,起碼有300億。
  • 1986年《血戰臺兒莊》創2.7億票房紀錄,最貼近史實的巨製
    抗戰題材歷來是國產電影中比較稀缺的類型,其中較為經典的作品也屈指可數——而1986年的《血戰臺兒莊》經常被提起。
  • 1986年《血戰臺兒莊》創2.7億票房紀錄,最貼近史實的巨製
    抗戰題材歷來是國產電影中比較稀缺的類型,其中較為經典的作品也屈指可數,而1986年的《血戰臺兒莊》經常被提起——這部電影在當時一張門票才3毛錢的情況下,創下了2.7億的票房紀錄(換成現在的消費水平,最起碼超過300億)。
  • 《血戰臺兒莊》邵宏來:演"李宗仁"傳神,一生忠舞臺享年84歲
    很多演員演過一些經典角色,他們是在為歷史致敬,為精神緬懷,像古月,他就曾87次飾演毛主席,孫維民50多次飾演周總理等。在1986年,導演楊光遠為劇本《血戰臺兒莊》物色演員,其實這部劇早在1965年的時候,就有要求想把這段歷史改編成電影,那時候主人公李宗仁也剛好回國。
  • 2部經典好看的抗戰電影:《英烈千秋》《血戰臺兒莊》
    1938年10月底,日軍侵佔武漢,與張自忠部隊在襄南血戰。1940年春,日軍動員五個師向張自忠部隊防區進犯,血戰數月,張軍所 部傷亡過半。張自忠決定入虎穴以挽危局,乃選敢死隊五百人,自老河口南瓜店渡過漢水,突襲日軍指揮所。不幸被圍,激戰三日,五百人無一生還。張自忠將軍自殺殉國。
  • 從《血戰臺兒莊》到《八佰》,抗戰大片熱血往事
    席間,總理對電影導演成蔭說:「今天李先生從海外回來,我看他有兩件事今後可以拍電影,一個是1938年指揮國民黨雜牌軍在徐州會戰中的臺兒莊大捷,一個就是今天落葉歸根。」 要知道李宗仁戎馬一生,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打贏了臺兒莊戰役。那是抗戰全面爆發後,正面戰場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全國人心士氣都為之一振。
  • 從《血戰臺兒莊》到《八佰》,抗戰大片熱血往事
    李宗仁兒子李幼鄰聽聞拍攝《血戰臺兒莊》,專程從美國回國。 就這樣,《血戰臺兒莊》全國公映,立即引起轟動,據說當年票房達到2.7億。 《血戰臺兒莊》應該是中國大陸第一部展現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電影。 《血戰臺兒莊》在香港上映,萬人爭看。
  • 《血戰臺兒莊》——沒有愛情,戰爭片仍然讓我們熱淚盈眶
    一部三十年多年前的老電影《血戰臺兒莊》給出了否定的答案——除了愛情,照樣有些東西能讓我們熱淚盈眶。敢死隊員扔掉大洋除去這種血性不屈的堅持,《血戰臺兒莊》創意地拍攝的一些戰爭外的細節,同樣令觀眾動容,因為正是這些細節
  • 《血戰臺兒莊》才是真正的抗戰神片
    它也就是《血戰臺兒莊》。真實再現,力求還原《血戰臺兒莊不偏不倚,客觀公正《血戰臺兒莊》堅持了客觀公正的原則,不管是對國軍的抗戰,還是對日軍的描繪,並沒有偏向哪一方,沒有扭曲歷史,沒有神話人物,不偏不倚。
  • 殲滅日軍數量超過臺兒莊大捷,孤軍以少戰多,血戰47天創造奇蹟
    衡陽保衛戰,中國保衛衡陽的為殘餘的第十軍1.7萬人,日軍進攻的精銳11軍總共有11萬人,中國軍隊以少戰多,血戰47天,中方傷亡1.6萬人,日軍死亡2萬人,傷近6萬人。從參加雙方力量對比和傷亡人數可以看出,衡陽保衛戰完全超過了臺兒莊戰役,中方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堅守47天,讓日軍的傷亡人數超過了中國軍隊。
  • 揭秘臺兒莊大捷的抗戰史,戰役的結局有著怎樣的意義?
    2010年12月1日出版《血戰臺兒莊》本書描述的是1938年春,日本侵略軍調集大量部隊擁向了津浦路和隴海路的樞紐、中國南北交通的中心之一徐州。還有電視劇《臺兒莊保衛戰》等都講述了這段抗戰史,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這段歷史。臺兒莊大捷,又稱臺兒莊戰役、魯南會戰或血戰臺兒莊。
  • 國軍抗戰的巔峰之作《血戰臺兒莊》:川軍浴血奮戰打出了尊嚴
    《血戰臺兒莊》這是一部抗戰電影題材的巔峰之作,從上映到現在國內外好評如潮,也是解放以來第一部高調宣傳國軍正面戰場的電影。已經看過好幾次《血戰臺兒莊》,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在臺兒莊戰役打響之前,1937年的中國都籠罩在國破家亡的氣氛當中,北平、上海、南京相繼淪陷,日本侵略軍肆意蹂躪著中華民族的土地,毫無人性的殘殺中國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