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MG34通用機槍現身美國,槍管完好度99%,出廠之後一槍都沒打過

2020-12-20 騰訊網

前段時間,一挺MG34通用機槍出現在美國某槍店內,引起了不少槍迷的關注。MG34的大名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它是世界上第一款通用機槍,在二戰期間被德軍大量裝備,理論最高射速1000發/分鐘,不過因為美國法律的限制,民間禁止出售全自動武器,所以這挺MG34已經被改成了半自動,

MG34老照片。

從細節圖不難看出,機槍本身的狀態非常好,你甚至在表面都找不到多少磨損痕跡,仿佛保持著出廠狀態一般。

MG34的槍管下方有三個兩腳架安裝點,根據兩腳架安裝位置的不同,機槍也能獲得不同的射界,所以MG34不僅能對付步兵,也能對付飛機。

槍託、槍託套箍的編號為4462,槍機為4730,而兩腳架為773,編號並不相同,這也解釋了它的狀態為何如此完美,應該是賣家應該是擁有幾挺狀態不佳的MG34,如果直接售賣,價格會非常低,於是他乾脆把完好零件拼湊在一起,組成一支狀態完美的MG34,以此抬高武器的價值。

槍管上方裝有一個圓形瞄準盤,這是專門用來對付戰鬥機的。按照槍店的說法,槍管的品相最好,除了在工廠測試時開過幾槍外,這支槍管在出廠之後就再也沒用過,完好度達到99%。

拉機柄上可以看到一支振翅鷹標誌,下方還有納粹的萬字符,這是德國陸軍軍械局的驗收剛戳,證明這挺MG34符合標準,可以交付給軍方使用。

因為品相完美,槍店開出的價格為6850美元(約4.8萬人民幣),而正常情況下,MG34在美國的價格為3500-4500美元,也就是說這挺MG34的價值上漲了52%-95%,遠比同類武器更值錢。

相關焦點

  • 美國二手槍店的重量級商品「德國電鋸」MG34通用機槍被當成步槍賣
    這是一支很酷的MG34,根據美國法律進行了一些修改,只能單發射擊,因此這是步槍!步槍!步槍!只有全自動射擊的才叫機槍,像這樣外形像機槍,卻只能半自動射擊的就是步槍。能夠全自動射擊的,哪怕是一支格洛克18,那也是機槍。這是美國法律的規定,千萬不要混淆。這支MG34步槍(好彆扭),品相完美,還有對空射擊瞄準具。
  • 德國MG34通用機槍不是一天煉成的,看看在它之前的兩款前輩
    MG34和MG42兩款通用機槍在整個二戰中都是盟軍步兵最頭疼的存在,一位訓練有素的機槍手能夠靠他們控制大片區域,曾經有媒體誇張的報導諾曼第登陸中一位德軍士兵用一挺機槍射殺了一個團的盟軍,實際上對於此事該槍手本人也承認被誇大了,但是側面印證了通用機槍的作戰威力。
  • 世界通用機槍之祖,德國的「死亡收割機」,MG42通用機槍
    這許多的輕重機槍就是步兵作戰時的中流砥柱,步兵的進攻全靠這些機槍提供掩護火力。然而德國卻開了一條不一樣的路線,輕機槍和重機槍都是一挺,我們後世所熟知的通用機槍,就是由此而生。 不過這槍射速太高,以至於槍管過熱嚴重, 所以每個機槍手配了兩根槍管, 這樣就可以在過熱時換掉槍管,繼續射擊。
  • 冷門輕武器【80式通用機槍】
    PKMC7.62毫米機槍由著名槍械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設計,是PKC機槍的改進型。1961年經過與尼克金-沙科洛夫設計的機槍進行一番比拼之後,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PK機槍以其良好的可靠性和低廉的成本贏得了最終的勝利,被蘇軍正式列裝。PK指其輕機槍狀態,配用三腳架後稱為PKC。1969年,卡拉什尼科夫在PK機槍的基礎上推出了改進型PKM。PKM機槍的槍管較輕,沒有凹槽,槍託底板上有翻轉式支肩板。
  • 二戰時美國有哪些機槍
    該槍是美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韓戰中使用的主要步兵武器之一,是「貨真價實」的輕機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廣泛的使用。它最大的缺點是槍管持續射擊時過熱,缺少可快速更換的槍管的功能,而且20發彈匣容彈量有限。
  • 第2槍管比水管還粗,一槍收穫99隻水鴨
    第2槍管比水管還粗,一槍收穫99隻水鴨槍械的打造有個標準,要考慮實戰效果的情況下,必須要按照標準來打造,否則的話容易誕生眾多的缺點,士兵作戰的時候也會很頭痛,像二戰時期,一些槍械都沒有經過測試,直接上就上了戰場,結果不是走火就是卡殼,司登衝鋒鎗就是個例子,然而像這樣的槍械還有很多,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1.
  • 「大白朗寧」的小知識:電影膠片也能當發射藥&換個槍管累出豬叫
    ▲改進後的拉機柄除此之外,還開發出了通用機匣——水冷機槍的水冷套筒是安裝在機匣上的,而早期武器想要從水冷改為氣冷,是絕無可能的,出廠的時候其配置就是固定的,要麼是水冷、要麼是氣冷;而通用機匣就是水冷、氣冷通用,視情況可以較為輕鬆的改裝冷卻方式
  • 《我的團長我的團》:出現罕見瑞士造輕機槍,迷龍換槍管堪稱經典
    ZB26輕武器展示品ZB26輕機槍是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兵工廠重要的對外武器貿易產品,ZB26輕機槍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輕機槍,它採用了非常可靠的偏移式閉鎖機構,它具有很多先進的設計理念,比如可以快速拆卸槍管,採用彈匣供彈等。
  • 兩種機槍的百年鬥爭,最終氣冷機槍打敗水冷機槍,成為設計首選
    自從馬克沁發明自動機槍以來就在考慮怎麼讓槍管更持久射擊,他一開始想到的是用水冷卻,所以馬克沁重機槍槍管上有一個大大的水筒,並且還有一個導流管和一個水箱,防止過熱水變成蒸汽流走。而馬克沁重機槍把水冷方式申請了專利,而法國另外一個槍械設計師哈奇開斯為避免侵犯專利,所以它採用了風冷設計,就是用其他金屬緊貼槍管,增大散熱面積。而這兩種散熱方式幾乎就是槍管的唯二方式,貌似還沒有第三種散熱方式。而馬克沁的水冷冷卻方式只適用於重機槍,而為便於機動的輕機槍和通用機槍都算採用風冷,也就是自然冷卻的方式給槍管散熱。
  • 想要認識機槍?看這篇就夠了!認識下各種類型機槍|輕武專欄
    大部分國家都在用栓動步槍,富一點的國家裝備有手搖加特林,但這種手搖加特林還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機槍。因為機槍的定義是:全自動、可快速連續發射的槍械。總之當時打起仗來很沒有效率。,士兵出了掩體就沒了火力支援。
  • 【軍武漫畫】機槍的殺戮傳奇
    他跟上一集《狙擊手的秘密》裡那個不務正業的攝影師巴雷特都是一個尿性。1862年11月4日,加特林獲得轉管機槍的專利,除包括1862年加特林機槍模型的技術說明外,還包括了兩點轉管機槍所共有的設計特點聲明:一個提供鎖膛的內有擊針的圓柱旋轉體,與槍管一起旋轉;每根槍管都有獨立的擊針。這使得以後所有與加特林機槍相似的設計都不能再獲得專利。
  • 「硬漢專屬」的加特林機槍,為何屢遭美國大兵吐槽?
    這還沒完,因為M134是由外部電源驅動的轉管機槍,這意味著你還得再帶上一塊約重14公斤的電源,才能把它「拿起來打」。然而前文也提到了,M134的射速最低都有每分鐘1000發,而其出廠標準射速則是4000發每分鐘。在這種情況下,悍馬車上那點彈藥根本不夠它打個幾秒鐘。
  • 「蘭博機槍」究竟好不好用?-你所不知道的M60(一)丨火器
    相信許多朋友對M60機槍的初了解都來自電影《第一滴血》,並稱它為「蘭博」機槍。片中正值壯年的史泰龍端著M60,向敵人猛烈掃射的畫面震撼了不少當年的懵懂少年,也讓M60的硬漢機槍形象深入人心。在《全金屬外殼》、《現代啟示錄 》《黑鷹墜落》、《絕命毒師》等影視作品中都曾有過它的身影,它的威猛表現至今仍讓許多影迷津津樂道 。
  • 能當機槍使用的步槍,德國傘兵的專屬武器——FG-42傘兵步槍
    因為根據他們的要求,不能夠攜帶過多過重的武器裝備,而且還要經常遠離補給點進行戰鬥,因此根據以上要求和本次戰役的慘痛教訓,德國大本營要求本國軍工企業生產一種能夠有限代替栓動步槍、衝鋒鎗和機槍的通用傘兵武器。當時的德國陸軍和黨衛隊正在測試最新的G41半自動步槍,並準備將其全面部署到德國部隊,成為制式步槍。
  • 中國8.6毫米狙擊步槍現身,比26萬打得準打的遠!|輕武專欄
    肯定沒套路,好貨不等人,錯過又是一年!今天提早下單,不僅可以提早享受雙11特惠,還免去了苦苦等待快遞的痛苦,豈不美哉!,但是射程一般都在900米以下。它和TAC-338都是麥克米蘭公司的得意之作。美國海豹3對隊員克裡斯.凱爾以255人的擊殺記錄被稱為是美國歷史上最致命的狙擊手。他在自己的自傳裡提到他就是使用TAC-338創下自己的最遠狙擊記錄2100米。
  • 良工鍛鍊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歷久彌香的MG3通用機槍
    而由大名鼎鼎的德國Rheinmetall公司(曾生產過包括Leopard 2在內的多種軍用裝甲車輛的主炮)於1969年推出了在MG42基礎上改良產生的MG3彈鏈(指將子彈以串聯方式連接在一起的彈藥,可使機槍保持強大火力持續能力)供彈機槍。從誕生之初這種機槍便大受歡迎,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的戰場上發光發熱。
  • 武器進化知識科普:最早的機槍
    迅雷銃迅雷銃是明代火器專家趙士楨1598年發明的多管火繩槍,吸收了鳥銃和三眼銃的優勢,身上裝五個銃管,每發一槍後轉動72度發射另一管,五管均射畢後銃身前端可發射火球焚燒敵兵在蒙蒂尼機槍之後不久,英國人就製造出了范登堡機槍(Vandenburg Volley Gun),槍管數量增加到85根,且通過螺紋密封槍膛。范登堡機槍的外形如下:
  • 抗戰時中國輕機槍巨大優勢觀點徹底錯誤?!《八佰》沒把故事講全
    而且歪把子的壓彈結構很容易損壞子彈,所以射擊時副射手還需要不斷給子彈塗油才能保證順利射擊,其漏洞狀設計和大型散熱片設計又導致了其製造和保養十分不易,而且無法更換槍管。實戰中為避免炸膛,歪把子往往射擊沒多久就需要停火歇息,再加上操縱配合十分不易,所以一些經驗不足的射手甚至無法完成有效快速射擊。
  • 美國出售的兩挺MG42機槍,都是二戰德國武器,為何價格相差十倍?
    MG42通用機槍,二戰德軍制式武器,總產量超過40萬挺。它被稱為「希特勒的電鋸」,憑藉1200發/分鐘的超高射速給盟軍帶來了巨大傷亡,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射速最高的機槍之一。
  • 電影裡捷克式機槍為什麼插著AK彈匣?現實中還真有|老照片
    此槍當時曾廣銷各國,英國採購其設計重製成布倫輕機槍,而後德國合併捷克後改稱之為MG26 (t)輕機槍。,首支仿造的ZB vz. 26在1927年的大沽造船廠問世,後續參與廠商絡繹不絕,不過但受限於技工水準使得槍枝品質很差,各廠生產的機槍零件無法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