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遠帆
相傳,三島由紀夫少年時鼓足勇氣去鰻魚店見太宰治,只為當面跟他說一句:我不喜歡你的書。而太宰治笑著回應:你來了,說明你還是喜歡的。
我趕去電影院看《信條》了,說明我還是喜歡諾蘭的。但看完之後又必須承認,真的不喜歡。用故作諾蘭的方式來說:世界上有兩個諾蘭,一個是我基於其早期佳作如《追隨》《記憶碎片》再加酷炫預告片所腦補的諾蘭,一個是現實的諾蘭。從我的視點來看,仿佛一個潛力無限的童星長殘了。從物理學的視點來看,諾蘭的水平在開倒車。
《信條》劇照
這幾年諾蘭一直聰明反被聰明誤,形式與內容脫節。比如《敦刻爾克》本來要講在有限的時間裡大撤退,這種故事當然用線性的倒計時最具衝擊力,然而諾蘭卻花哨地把時間切為單位不同的三條線,把驚險的沙漏變成了精巧的拼圖,觀眾最後感嘆的不是軍隊終於撤走了,而是敘事終於拼起來了。
《信條》是諾蘭生涯的集大成,也是他缺點的集大成。誠然,一般人看一遍幾乎不可能捋清所有細節,但了解個大概還是沒問題的,所謂的燒腦首先燒壞的卻是人物和故事。《信條》儘管在形式上做到了回文式的對稱,卻是一部很脫節的電影。為了遷就形式的邏輯,必須犧牲內容的邏輯。
比如全片第一場歌劇院大戰,一回想就不對勁,哪門子外交官非要帶著一個機密的核裝置來聽歌劇呢?「歌劇院」是農神方形碑上的單詞(此碑是TENET這個單詞的出處),諾蘭必須讓它亮相,核裝置則是劇情的需要,兩者強行疊加,幾乎造成了一種喜劇效果:誰能想到這麼重要一個東西竟然就寄存在衣帽間呢……
又比如說主角(名字就叫「主角」)為什麼要拿這個關係人類安危的核裝置去交換那位雖然很美但非親非故的女人質。這只不過是類型片形式上的要求而已,我是英雄,你是美人,我一定要英雄救美的,但這顯然並不是一個特工正常的思路。
注意,一般電影裡,反派威脅主角的妻兒朋友來逼迫主角就範,此處諾蘭竟然讓反派以崩了自己的老婆來威脅一個陌生的特工,又是細思極好笑。
女主角也許擁有此片唯一的人物弧線:從家暴受害者變成復仇者。然而她在影片中段划船的時候,已經殺過一次夫了,這一重複削弱了最後的轉變。更要命的是,女主角還有一個身份是「忍辱負重的母親」,可是結尾,她在完全不知道炸彈已經排除的情況下,又一次,貿然殺夫,根本不在乎此舉可能引爆炸彈,似乎完全忘了一直掛在嘴邊的兒子。諾蘭可以用巧合來強行挽救這個任務,卻無法挽救這個人物。
徐皓峰曾批評國產電影本質是一場晚會。《信條》其實亦然,複雜的時間穿梭,只是一場精心編排的團體操,裡面完全不體現任何個人的主觀意志,只有導演假時間之名要求人物服從安排。這或許是此片最反諷的地方,《信條》這個片名只剩一個回文形式,而喪失了「信條」的實質。
時間穿越的故事,最終必然涉及人如何看待「命運」。對電影來說,這個態度比真真假假的物理定律重要得多,更何況諾蘭已經以「未來人不在乎」直接迴避了祖父悖論。導演借男二(羅伯特·帕丁森)之口說出他的哲學:「已經發生的永遠會發生。」好吧,這算是一種信條,但說出來是不夠的,甚至男二本人為此獻身還是不夠的——這只能說明男二願意無條件相信。而要讓觀眾信服,就要讓這一信條接受挑戰和檢驗。
根據劇作原理,應該有另一個人(也許是主角,也許是反派)以另一種信條對此發起挑戰:你說不能改,我偏要改,咱倆走著瞧!結果主角和反派也都默認這種觀念,它未經檢驗就得到了無條件的擁護。人甚至沒有任何反抗命運的嘗試。整部電影表現的不是信念之爭,而只是在比賽作弊。
回到「過去」的唯一意義,就是偷看劇本,好讓「現在」的人原式原樣地演出來。既然過去和現在像橋梁合龍一樣容不得絲毫偏差,那麼諾蘭反覆強調時間不是線性的還有什麼意義?讓人物照著過去演,非但不是複雜的燒腦,反而是簡化的偷懶。當時間成為聖旨,悖論就變成耍賴的萬能藉口。過去和未來可以互相打掩護,我們再也無法抓住諾蘭的把柄,但代價是人物變得極其愚蠢。
大反派既然知道世界不會在某日後毀滅,又何必再回到某日之前啟動滅世炸彈?既然第一次突襲歌劇院的行動失敗了,為什麼不倒回去再來一次?過去到底能不能改變?
折讓我想起以前看過一個脫口秀,開場時主持人要求觀眾必須安靜,又要求觀眾必須熱烈鼓掌。「那麼到底你們應該安靜還是熱烈鼓掌呢?答案只有一個,在我需要你們安靜的時候安靜,需要你們鼓掌的時候鼓掌。」
諾蘭最後似乎也要與人物和觀眾都達成一個這樣的契約。雖然號稱「發生了的總會發生」,但發生了什麼本就是諾蘭決定的。不如此,則無法限制這種偷看答案的作弊遊戲,既然你可以穿回十分鐘前預覽戰況,我為什麼不可以穿回十天前守株待兔?真那麼做了,《信條》就和一般的時間旅行電影毫無區別。
儘管人穿兩次旋轉門就可以在過去正著走,諾蘭仍執意要主角表演高速公路開倒車。實話說,這種創意屬於喜劇,類似國產凌凌漆的古靈精怪槍,除了在生理上折騰人物之外,並沒有任何心理深度。實際上諾蘭早期的《記憶碎片》已經完美地示範了心靈層面的倒車,所以《信條》與之相比,不得不說是敘事和創意的倒車了。
世界上掌握這等資源的大導演不多,我衷心祝願諾蘭的未來,不開倒車。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轉載請聯繫後臺。
新刊出爐!點擊下圖下單
「小鎮做題家:如何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