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胃下垂的症狀?中醫告訴你強健腸胃的養生保健法

2021-01-18 快速問醫生

人體各種器官的位置對於人體健康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當人體各種器官移位時不僅僅會壓迫到其他器髒,也會導致周圍組織和相應器官受到損傷,而人們較為常見的器官移位以胃下垂為主,這是由於胃部周圍的韌帶鬆弛或者尾部的張力下降,導致胃部出現下垂的問題。

胃下垂對於年老或者體弱的人群更容易發作,與此同時做過腹部手術的人也會由於各種器官的調整而出現胃部下垂的症狀,對於人體的健康而言也有著不利的影響,因此對於胃下垂的人員而言,也需要注重日常的保健。

1.做仰臥起坐

在仰臥起坐的過程之中,身體的肌肉和各種組織也能夠得到一系列的鍛鍊,由於胃下垂後其胃部位置低於正常位置,並且其下緣已經達到了盆腔。因此中醫醫師認為,通過仰臥起坐的方式能夠增強胃部的運動,同時在運動的過程之中也能夠促進內臟的上移,另外在仰臥起坐的過程中也可以稍微墊高臀部,從而幫助胃部恢復原有的位置。

與此同時做仰臥起坐也能夠增強腹部肌肉的耐性,同時也能夠讓胃壁肌肉的張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讓腹部內保持一定的壓力,也能夠提高胃部的健康程度同時也能夠促進胃部上移。

2.推拿

胃部低於原有的位置時,也可以通過推拿一系列的方法促進恢復,通過手掌在腹部上下左右的進行推拿,由輕到重由快到慢循序漸進的進行推拿的能夠幫助胃部恢復。但在推拿調理的過程之中,也需要注意空腹推拿的效果更好,與此同時也能夠避免保障和壓迫造成胃部損傷,同樣每天也需要少量多次的進行嘗試,逐步的體驗並且適應才能夠更好的治療胃下垂。

3.食療調理

植物之中所含有的纖維素和維生素能夠促進腸胃的蠕動,能夠讓糞便鬆軟潤滑防止便秘的發生,同時也能夠減輕對胃部的刺激。與此同時胃下垂的人也可以使用人參或者黨參煲粥,早晨近期復用器能夠減輕對胃部的刺激和負擔,同時也能夠在事物之中吸取更多的養分促進恢復。

在日常的飲食之中也需要注意不要飽脹,少食多餐,才能夠避免胃部重量過大造成的肌肉鬆弛,只有如此才能夠防止胃下垂的繼續發展,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夠有效地改善胃部和肌肉的恢復。

總而言之胃下垂的患者應當注意日常飲食清淡並且少吃多餐,避免過多的食物滯留在胃部造成的消化不良和對周圍組織的拉扯,也只有避免胃部負擔過大,才能夠防止胃下垂的繼續惡化。

與此同時再出現胃下垂的症狀之後,患者也可以通過中醫理療幫扶的方式進行治癒,幫助胃下垂的患者獲得更高的胃壁張力,只有通過不斷的治療和日常飲食的調整,才能夠降低對胃部的負擔緩解胃下垂問題的惡化,讓胃部疾病和胃下垂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相關焦點

  • 原來這些胃部不適都是胃下垂造成,中醫告訴你緩解胃痛的好穴位
    胃下垂是指由於胃肌層張力低下及胃周組織遲緩無力而使胃小體弧線最低點下降至髂嵴連線以下的一種疾患。患有胃下垂的人群會有慢性中上腹痛,食後腹脹,自覺胃部下垂,可伴有便秘、腹瀉、眩暈乏力、失眠等全身不適症狀,極大地影響了日常生活。
  • 胃下垂的症狀 5大症狀表示你胃下垂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會有胃下垂的現象發生,那你知道胃下垂的症狀有哪些嗎?導致胃下垂的原因有有哪些呢,平日裡有哪些人容易患胃下垂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胃下垂的症狀1、腹脹及上腹不適患有胃下垂的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等現象的發生,那這就有可能是胃下垂的症狀。
  • 胃黏膜「修復王」公布了,若你堅持喝,胃強健,幽門繞道走
    俗話說,「十胃九病」,「腸胃不好,百病叢生」。我們身體的營養供給都有賴於胃的消化作用,如果平時不注意飲食,很容易使胃部受到損傷。胃部一旦受損,直接影響消化功能,身體的各項機能由於缺乏足夠的能量都會走下坡路,所以一定要認識到養胃的重要性。
  • 秋冬季節不同人群如何養生?中醫這樣說
    原標題:男補腎女養血,老補虛少調胃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 張國英秋冬季節,氣溫變化較大,很多人容易因抵抗力下降而出現頭疼腦熱等症狀。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人體「正氣」足,才不易得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張國英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正氣是人體正常機能狀態,如果陰陽氣血運轉失常,則正氣受損。增強抵抗力,要扶正祛邪,不同人群各有側重點。男性補腎。腎藏精,一是貯藏五臟六腑水谷的精氣,維持生命、滋養人體各部組織和器官;二是貯藏腎臟的精氣,主人體生長發育。
  • 一個動作改善胃下垂,順便瘦小腹消脹氣
    看似普通現象,若鼓起位置不對,竟有可能是胃下垂的症狀!想要改善胃下垂,不宜改善日常飲食習慣,也不會使身體累積過多的疲勞或壓力,另外,還有躺著可以做的簡單腹肌鍛鍊法,輕鬆改善胃下垂,甚至順便瘦小腹。簡單知道自己有沒有胃下垂!
  • 剛吃完飯,就胸悶腹脹想咳嗽,這是胃食道逆流的典型症狀!
    一餐飯你需要多久可以吃完?對於一線城市工作的年輕人們來說,生活節奏快速,工作忙碌,壓力大,不良的生活習慣,身體時刻處於緊繃狀態的你是否吃飯時狼吐虎咽,不到10分鐘便被你草草解決了?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要注意了。小心胃食道逆流找上門!那什麼是胃食道逆流呢?
  • 中醫養生 熟水建功
    中醫養生,就是運用食養、藥養等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時下,中醫注重養生、預防疾病的觀念深入人心。日前,在由北京角樓圖書館、今麥郎飲品股份有限公司等聯合舉辦的「涼白開健康飲水知識普及」活動中,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主任、博士生導師於智敏教授結合中醫養生知識暢談健康飲水,教大家如何喝對水。
  • 咳嗽是感冒還是胃食道逆流?腸胃科醫師教你分辨!
    要如何區分是胃酸引起的咳,還是感冒咳?過年前照胃鏡,診斷胃食道逆流,當時有點乾咳,一周後越咳越嚴重,痰也很多,喉嚨也痛,胃科醫生說跟胃酸有關,喉科醫生說是感冒,每天每餐都吃一堆藥,還是咳到快要吐,吃藥吃到很厭世。
  • 患有胃食管反流十幾年,吃藥吃了十幾年,告訴你中醫調治方可除根
    所有的胃部疾病都屬於慢性病,尤其是胃食管反流的問題,很多胃食管反流患者反反覆覆十幾年都無法有效地治癒,每天都還要按時按點的吃藥,只要有一天不吃,反酸燒心的情況就會出現,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幸福感,所以今天我就通過我接診的一位患者來,告訴你胃食管反流的中醫調治方法。
  • 【中秋】飲食調理護腸胃,捍"胃"健康家中備盒中藥摩羅丹
    即便健康人,吃太多的月餅也會加重脾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狀。還有,在食用過多過甜的月餅後,胃酸分泌增多很容易造成消化性潰瘍。月餅不能當飯吃。一般來說,正常成年人一天不超過1/2個月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和小孩等食用量應減半,以一天不超過1/4個月餅為宜。
  • 中醫告訴您 「三伏天」這麼養生
    從養生角度來看,「冬養三九,夏養三伏」,意思是說,伏天養生做好了一整年都會少生病。那麼,在這個時節要如何養生呢? 三伏天,吃什麼? 1.多食清熱解暑、健脾利溼的食物 三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溼氣侵入人體,而外溼入內,使水溼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消化不良,出現食欲不振等症狀。
  • 腸胃虛弱,選擇健脾丸,還是歸脾丸?中醫:其實可以這樣選
    脾氣健運了食物就消化了,食物被消化掉了,所以脾也健運起來了,歸根到底,健脾丸主要用來治療食積,也就是吃多了加上腸胃虛弱。脾胃虛弱,運化失常,食積內停,不能消化,鬱積在體內化熱,患者有內熱症候。食物堆積在胃中,燻蒸上舌,舌苔黃膩,有些患者出現口臭。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谷,食物難以消化,下口出的就少了,表現為大便溏薄。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患者就會倦怠乏力。
  • 腸胃好不好,看嘴唇也能略知一二,當嘴出現這幾點,要注意腸胃了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只有保證脾胃健康,身體的各個器官組織才能得到更好的滋養,身體抵抗力自然也會提高,當腸胃比較虛弱時,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供給,導致整個機體也會更加虛弱,抵抗力也會降低,給各種疾病留下可乘之機。該如何判斷自己的腸胃是否健康?
  • 早上的8點到10點,若是堅持做兩件事,有效改善腸胃問題
    現代人胃不好都已經成為一種正常現象,但是要知道胃不好會慢慢演變成為病,而且,胃不好導致的食欲不振,胃痛,胃脹氣等症狀,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養胃的重要性。而養胃在中醫看來,就是在對的時間做對胃好的事,在這個時間就是在早上的8點到10點。
  • 國華中醫養生課 一家人的中醫養生小金方
    我的一位「中醫女神」閨蜜悄悄告訴我。閨蜜名叫國華。但凡見過她的人,很難想像她已經40歲了。平時工作忙,國華有時候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寫論文到深夜12點。但神奇的是,國華卻總是滿臉膠原蛋白、精神飽滿,閃閃發光。而且,照顧家裡人的健康,對國華這個「老中醫」來說,也不在話下。
  • 中醫說艾灸去百病!你知道嗎?艾灸具有這麼多神奇的功效和作用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這句諺語也足以證明人們對中醫艾灸的肯定和喜愛。艾灸是對人體重要穴位進行燻烤,通過經絡調節人體各項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艾灸療法適用人群很廣泛,對內外科、兒科、婦科等疾病,都具有許多神奇的功效和作用,不信的可以去試試。
  • 【學會中醫】源於《黃帝內經》的智慧:中醫養生四大基石之運動養生
    【學會中醫】源於《黃帝內經》的智慧:中醫養生四大基石之運動養生 2020-04-27 14: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胃不舒服就吃藥?醫生:日常把這5件小事做到位,胃或慢慢好起來
    胃不舒服就吃藥?醫生:日常把這5件小事做到位,胃或慢慢好起來1、調整好飲食如果偶爾出現胃部不適的情況,比如胃脹消化不良,可以先通過調整飲食的方法進行改善,在飲食中儘量選擇清淡飲食,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2、重視胃部保暖現在的胃炎在中醫上認為就是胃寒,未受寒之後就容易加重炎症,經常出現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狀,因此這時候首先要重視胃部保養工作,不吃生冷刺激的食物,不穿露臍裝,根據天氣變化適當增減衣物。
  • 陽氣受損內臟易下垂
    中醫常講,陽氣不足,百病叢生。陽氣是什麼?體內陽氣是如何漏掉的……很多人對這些常識一知半解。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期,同時也是陽氣最易受損的時候。多位知名專家分享了一套固護陽氣的實用方法。陽氣不足會導致臟器下垂為什麼中醫常講「陽氣不足,百病叢生」?河南省中醫院肝膽脾胃病科主任張勤生表示,當陽氣虛衰到一定程度後,人體也會自然出現變化,其中較為嚴重的影響是臟器下垂。「陽氣主升,其中一個作用就是升舉內臟。」
  • 一家人的中醫養生小金方
    我的一位「中醫女神」閨蜜悄悄告訴我。閨蜜名叫國華。但凡見過她的人,很難想像她已經40歲了。平時工作忙,國華有時候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寫論文到深夜12點。但神奇的是,國華卻總是滿臉膠原蛋白、精神飽滿,閃閃發光。而且,照顧家裡人的健康,對國華這個「老中醫」來說,也不在話下。老公應酬喝多了?她會貼心地調一壺「解酒茶」;家裡老人便秘、睡眠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