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大唐歷史,遠比《長安十二時辰》更驚心動魄!

2021-02-13 噹噹讀書匯book

 點擊圖片,領取七夕圖書大禮包 ↑

Ξ

大家對唐朝的普遍認知可能都是這樣的:繁華、開放、輝煌的背後又帶有一絲奢靡頹唐。

但,你了解真正的唐朝是什麼樣嗎?

今天要介紹的《大唐興亡三百年》完整還原了唐朝300年錯綜複雜的歷史,以大量真實史料為基礎,經過著名暢銷作家王覺仁先生的梳理整合,用風趣輕鬆的方式展現出來。

「楊貴妃原是唐玄宗的兒媳;程咬金並不是揮舞大斧的黑臉大漢;唐朝人最愛的料理竟是如今日本的生魚片……」由這些有趣的小知識串起最真實的大唐三百年,讓人讀一頁就上癮!

 內容簡介 

《大唐興亡三百年》全套共7冊,從隋末開始一直講到唐朝覆滅。 以唐朝歷史上最著名的主角為線:李淵、李世民、武則天、楊貴妃、唐明皇、李白、安祿山、黃巢…… 大唐的帝王將相、詩人草寇輪番上陣,鬥智鬥勇,上演了一場又一場好戲,說盡了唐朝的驕傲、恥辱與秘密。

書中以人物為主要闡述對象,力圖扭轉大眾對唐朝人物的刻板印象,從而還原一個真實的唐朝。舉幾個書中的經典例子——

▎ 大唐基業的奠基者到底是誰?不是李世民,而是李淵

在歷代正史中,李淵被描繪成一個平庸、怯懦、胸無大志、多疑反覆的傀儡型人物,而年未二十的李世民則被塑造成一個目光遠大、足智多謀、意志堅定的領袖,表現出了一種遠遠超越他年齡的成熟和穩重。 

但事實如何呢?這裡以晉陽起兵為例。 

按《起居注》記載,其實當時並不是李世民苦口婆心勸說李淵,反而是李淵主動對李世民說:「如果情況沒有好轉,那麼你們三兄弟就必須迅速集結、立刻起兵,不能坐以待斃,遭天下英雄恥笑。」 

晉陽起兵的首謀之人,包括整個過程的組織者和全局總指揮,正是李淵本人。之所以後世將功勞都算在了李世民的頭上,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對自身形象的美化。

▎ 楊貴妃原是唐玄宗的兒媳?

對於李隆基和楊玉環的這場不倫之戀,幾乎所有官方正史都閃爍其詞、語焉不詳。只有中唐人陳鴻所作的《長恨歌傳》中,才記載了這麼一句話:「詔高力士潛搜外宮,得弘農楊玄琰女於壽邸。」

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在高力士的精心安排下,楊玉環前往驪山(今陝西臨潼縣境內)的溫泉宮(即華清宮)與玄宗李隆基相會。這一年,楊玉環二十二歲,李隆基五十六歲。就在這座雲蒸霞蔚、溫暖如春的華清宮中,年過半百的李隆基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楊玉環,愛上了當初由自己親自選中的這個兒媳。

就在這短短十幾天的驪山相會中,玄宗李隆基已經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後半生,他無論如何都要與楊玉環長相廝守!

▎ 程咬金不用斧子,而用長矛?

時至今日,中國老百姓對「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這些俗諺依然耳熟能詳、津津樂道。

在正史中,程咬金使用的武器卻不是笨拙的斧頭,而是靈活的長矛。他使用「程咬金」這個搞笑名字的時間也很短,加入瓦崗不久就改了一個很嚴肅的名字——程知節,此後也一直以此名行世。

可是,程咬金這個名字基本上家喻戶曉,但「程知節」在民間卻鮮為人知。

▎ 李治其實並不平庸?

作為大唐王朝歷史上承前啟後的一代帝王,高宗李治並不是一個沒有血肉、缺乏個性的扁平人,也不是一個沒有能力、毫無主見的弱智兒。

他剷除自己的舅父長孫無忌時,表現出的冷酷和手段,令人心驚。在審判自己的舅父時,高宗李治流了好幾次眼淚,看上去還是一副「寬仁孝友」的厚道模樣,可事實上,這不過是李治刻意表演的一場悲情秀。乍一看,長孫無忌謀反案好像是許敬宗一手製造的,可實際上他不過是個具體的執行人而已。真正的主導者,其實就是這個看上去一臉無辜的唐高宗李治。

就是在高宗李治的逐步暗示和引導之下,就是在這對君臣的一問一答之間,長孫無忌的謀反罪名才被一條一條地羅織起來,從一開始的子虛烏有變成了最後的鐵證如山。可怕的李治!

 精彩原文分享 

☉ 其實,楊廣並不是一個昏庸無能的皇二代。他不但從小天賦異稟,擁有很高的文學才華,而且謙恭克己,勤勉自律,在道德上毫無瑕疵;成年後,他在政治和軍事方面的表現更是出類拔萃,引人矚目。

☉ 在單雄信被砍頭之前,和他拜過把子的李世勣曾經聲淚俱下地央求李世民饒他一命,但是李世民卻一口回絕。這種情形我們經常在港產影片中看到,一個老大要殺一個人,旁邊有人苦苦求情,老大憤怒咆哮:「他曾經用槍指著我的頭——用槍指著我的頭啊!我怎麼可能不殺他?」

☉ 文治的昌盛並不必然帶來國家的強大。對此,作為一個從血與火的戰場上走過來的帝王,作為一個曾經用刀劍蕩平群雄、鼎定天下的創業之君,李世民比任何人都清楚——要締造一個繁榮而強大的帝國,既要有一襲崇文的華服,更要有一根尚武的脊梁

☉ 那一刻我們仿佛可以望見,一個英武而決絕的李世民就這樣從陰暗抑鬱的武德一下躍入了華麗燦爛的貞觀,把另一個無奈而傷感的李世民永遠遺落在玄武門鋸齒狀的陰影之下,遺落在不堪回首的武德往事之中。

☉ 無論是「用人如器」,還是「唯才是舉」,都說明李世民擁有高度的「知人之明」。但是在管理學中,「知人」固然是一個重要的層面,可還有另一個重要層面,就是必須「善任」。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善任是知人的目的。只有做到知人善任,讓部屬各司其職,管理者才能從具體而瑣碎的事務中抽身而出,站在一個最宏觀的層面上,制訂整個團隊的戰略規劃,實現整個組織的願景目標。

 熊貓君有話說 

唐朝是一個令後人無比嚮往的朝代,但它近300年錯綜複雜的歷史,也令人生畏——正史《唐書》《資治通鑑》不但卷帙浩繁,讀起來也晦澀難懂;小說《隋唐演義》雖然通俗易懂,但大量人物情節純屬虛構。

《大唐興亡三百年》完整還原了唐朝近300年經歷的腥風血雨, 既嚴格遵循正史史料,又風趣輕鬆,是目前最權威、最精彩的大唐全景式歷史讀物。

一讀就上癮,首次出版銷量就超過十萬冊,一不小心就火成唐代歷史標杆書!

之所以說它「一讀就上癮」,熊貓君覺得是因為這套書對語言風格鬆緊程度的掌握恰到好處。對於真實史料能夠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同時將史料中的事件用現代人極易接受的語言描繪出來。

在真實度上,嚴正而不過於嚴肅;在閱讀觀感上,輕鬆而不流於嬉鬧。

借用一句讀者的評論:「作者的寫作功底很強,不僅能夠把歷史娓娓道來,而且講得十分生動有趣,前一秒還在正經地寫人物命運,下一秒就說起段子,抖出各種八卦傳聞,簡直哭笑不得。

如果你對唐朝歷史感興趣,對晦澀的古籍望而卻步,又擔心通俗讀物不夠嚴謹,那麼讀這套《大唐興亡三百年》非常適合!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結局真的是爛尾?其實是尊重歷史?
    去年8月12日,熱播一個多月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迎來大結局,千萬觀眾一起經歷了一場盛唐時期的傳奇故事。《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作家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死囚張小敬與靖安司司丞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大唐反恐24小時:《長安十二時辰》馬伯庸
    但是大漢那一聲發自內心的不屈呼喊,微眯的眼睛中透出的那一抹決然而然的眼神,以及最後那一筆血中帶淚的長安,讓我不禁起了想深究一下這個故事的心思。不是我埋汰編劇,只不過根據我多年的經驗,背景舞臺越細膩、人物道具越精緻,人、物如此用心之至的影片,其背後的原文只會更加精彩。所以百度一點,馬伯庸《長安十二時辰》呼之欲出。
  • 《長安十二時辰》結局隱藏的含義,是對歷史的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徐賓是幕後主使,相信有不少人會覺得這個結局很玩笑,甚至爛尾。不過,如果你結合歷史的角度來審視故事的結局,就會發現,結局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因為《長安十二時辰》的結局不僅僅是徐賓一個人的結局,還有程參、何老、李必、張小敬,以及右相。
  • 夢中的大唐,在這一日復活!走近「長安十二時辰」
    近一段時間,我的興趣點轉移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並執導了網絡劇《長安十二時辰》。看上去,傳統文化與當下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但對我來說,不論何種題材,所有創作的內在邏輯是一致的,就是要有現實生活做根基,堅持現實主義創作原則。《長安十二時辰》播出後,引發諸多有益討論,我也收到不少評價,認為這部劇比較真實地再現了唐朝文化。
  • 長安十二時辰有真實故事歷史事件嗎 歷史原型是什麼
    《長安十二時辰》是最近熱播的一部電視劇,劇情跌宕起伏,非常好看,裡面的歷史人物眾多。那麼長安十二時辰有真實歷史嗎?長安十二時辰歷史原型是什麼呢?一起看看吧。  長安十二時辰有真實故事歷史事件嗎?  其實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並不是真實的歷史。
  • 走進那道歷史華光,《長安十二時辰》遠比你想像的要深刻!
    歷史它只是一個停留在時間點上固化的東西,而文化仍然生生不息的影響著我們。我們不一定需要把歷史還原,但是我們需要一種新型的歷史文化。它引領著我們,它主導著我們,它塑造著我們的心靈和未來。那麼,想知道我們如何能夠獲得這種文化的力量嗎?那就和我一起走進本期讀書會吧!
  • 《長安十二時辰》原著你更不能錯過!
    從今天開始小思每天種草希望幫你找到省錢好物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   人氣暢銷書籍   《長安十二時辰》   要說2019年的年度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不能沒有姓名!   該劇完美還原了大唐盛世的風貌,並融入了懸疑又硬核的故事,怪不得豆瓣25萬人打出了8.3的高分!
  • 這些細節彩蛋中,藏著《長安十二時辰》的歷史真相
    儘管《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並非真實歷史,但這部從細節上挖掘唐文化的精髓,讓人能真正感受到天保三載的上元燈節,諸多歷史細節和彩蛋的巧妙安排,更讓盛唐氣象和長安風貌活起來。 在細節上的雕琢,並非為了好口碑而刻意為之,再精緻的細節,都要為劇情和人物服務。而《長安十二時辰》在人、事、物上的合一性,才最讓人拍案叫絕。
  • 國劇之光《長安十二時辰》,實力演繹大唐版「反恐24小時」
    正如黑格爾所說,歷史劇是「向過去時代取材」與「維繫歷史忠實」的嚴謹藝術。在真實歷史事件的基礎上,它應以遵照史實為原則,進行藝術加工編寫,在不偏離事實的前提下達到戲劇藝術效果。在古裝劇井噴的現今,歷史被商業架空,千篇一律的宮鬥之流標榜著「歷史正劇」,為人詬病。自此,能看上一部高度貼合史實的影視作品,並非易事。
  • 《長安十二時辰》李必有多牛?他的人生比電視劇還精彩!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漸入佳境,豆瓣上14萬人打出了高分8.6分,證明了這部「古裝反恐劇」的成功。 雷佳音飾演的不良帥張小敬兇狠堅毅,要在十二個時辰之內揪出壞人,拯救危在旦夕的長安城。 李必的歷史原型李泌,不僅是這十二時辰裡長安城的主心骨,更是歷經四帝、唐朝幾十年的主心骨,確實如劇中所言:「大唐的長遠,有我。」
  •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走紅 來陝西感受長安人的十二時辰
    《長安十二時辰》熱播,古城旅遊再次火爆全國。6月底,由雷佳音、易烊千璽等主演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開播,劇中盛唐時期的繁華景象、恢弘壯麗的長安城,讓「網紅城市」西安更受關注。有數據顯示,西安博物院作為《長安十二時辰》原型所在地,近一周的瀏覽量環比增長23.29%。陝西歷史博物館何家村珍寶館的半日遊產品,人氣增長60%。同時,西安的人氣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碑林博物館、半坡博物館、西安博物院的遊覽量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其中,陝歷博近期採取限流政策,建議遊客在網上進行提前預約。
  • 長安十二時辰背後的大唐十二時辰擴張是唐帝國的生命線
    中國上千年的帝國歷史,一直是堂權與世家共治天下,比如東漢的南陽六大世家,東晉的限挪王氏陳郡謝氏,南北朝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南北朝時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都成為皇權的重要支柱,但這種共治關係,卻隨著帝國本身的成長而起伏,當帝國處於擴張期,世家與皇權往往能保持平衡上下一心,皇權不但會有所收斂,甚至會讓渡利益籠絡世家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李必,人物原型遠比電視劇更加精彩
    本文圖片來源:長安十二時辰官方微博在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在十二個時辰內拯救了滿城百姓,讓不少觀眾連連誇讚。 精彩的電視劇對應著的是歷史上李必原型的真實故事,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李必原型是誰?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人物在歷史上的真實面貌
    《長安十二時辰》的創作者們努力將大唐盛世中的一天展現在我們眼前,在我看來他們做到了,劇中不少的人物也和歷史中的原型高度相似,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長安十二時辰》裡的人物生平。第一位是在劇中一出場就死於非命的的焦遂,可以說是「長安大V」了,在劇中,焦遂是何監的酒友,他雖然只是一介平民,但卻以嗜酒而聞名,因而成為大V,可以腰懸金魚袋,自由出入皇宮。
  • 遊「長安」 十二時辰哪能夠?
    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抑或是外國人,都喜歡到長安來走一走。這些都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有所體現。7月,是西安最火熱的暑期旅遊季。隨著《長安十二時辰》的持續火爆,追劇的人扎堆兒來到西安,探訪「長安城」、感受唐文化,觸摸自己心中那個不一樣的長安。尤其是與影視劇相關的歷史文化類景點,如陝西歷史博物館、大唐芙蓉園、永興坊、華清宮、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等,更是流量與人氣節節攀升。
  • 《長安十二時辰》一睹盛世大唐,白玉蘭共享佳作榮光
    由優酷、娛躍影業、留白影視、仨仁傳媒聯合出品,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主演的《長安十二時辰》榮獲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獎、國際傳播獎三大榮譽!十二時辰》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講述了盛唐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機,雷佳音飾演的死囚張小敬和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城的故事。
  • 《長安十二時辰》《沙門空海》:遊走在長安的星空下,心醉神迷
    無獨有偶,另一部已立項改編網劇的小說《長安十二時辰》同樣將故事時空鎖定在大唐長安———曾是全世界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作者馬伯庸在長安一百零八坊間布下「疑陣」,跟隨主人公張小敬在縱橫交錯的街坊間輾轉追兇,抽絲剝繭,這種身臨其境感令讀者大呼過癮。
  • 《長安十二時辰》開播:60集的劇情全發生在十二個時辰裡?
    近日,《長安十二時辰》官方微博頻繁預熱,並且從側面宣布本劇將在12月份開始播出,由雷佳音飾演主角張小敬,是一名長安死囚,易烊千璽飾演李泌
  • 《長安十二時辰》,掀開一個你未曾觸達的長安
    近期最火的電視劇,當屬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長安十二時辰》。被劇中緊湊情節深深吸引,但是等不及更新的我,迫不及待去讀了小說。而後我不得不驚嘆,在這部小說中,馬伯庸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我們都不曾知道的長安城。煌煌盛世下盤根錯節的罪惡與災難,是你所不知道的長安城。
  • 精品劇如同「補習班」,《長安十二時辰》打響大眾普及戰
    聞道長安似弈棋,一日世事不勝悲。大唐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美劇般的刺激節奏跌宕起伏千鈞一髮,古詩中的邊塞落日路有餓殍美人如玉。長安24小時,既驚心動魄,又盡顯風華。或許正因如此,6月27日在優酷上線以來,《長安十二時辰》引爆唐文化的國民討論,也點燃了整個暑期檔劇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