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工美作:非遺古法工藝傳承,掀起國潮古風新風尚

2020-12-20 新浪VR

結合近期的流行指數顯示,「守得住經典、當得了網紅」的國貨新潮流成為了大眾年輕消費者的新選擇,獨具民族韻味的國貨產品吸引了眾多青年消費者的目光。基於這一流行趨勢,越來越多的傳統品牌與潮流文化之間,碰撞出了奇妙的「化學反應」,這也為流行圈帶來了更多「可能性」。而說到國潮精品,自然少不了國潮「老字號」——京工美作。京工美作非遺古法工藝傳承,掀起了國潮古風新風尚。

「京工美作」是北京工美集團旗下一個中高端品牌,其貴金屬系列產品主打古法工藝,追求極致工匠精神,通過國禮團隊設計,極大滿足中高端消費群體的審美情趣和文化需求。北京工美集團是我國工藝美術行業領軍企業,是集工藝美術設計開發、檢測鑑定、文化交流等為一體的多元化綜合性企業集團。北京工美集團數十年來一直承擔著國家級禮品的設計製作任務,有「國禮造辦」之譽,更推出了多個經典首飾系列,成為了眾多青年消費者的熱門選擇。

寶相花項鍊:寶箱花系列的設計主要就是為了彰顯出中國女性魅力的本質與精髓,起設計靈感源於盛唐時期的傳統圖案,其中的福字代表我們中國人民自古至今的一種對福氣、幸福的寄託,致敬歷史傳承精神。

葫蘆手鍊:碗盤富有印成模,似此花瓶新樣殊,大小葫蘆連蔓綴,物毋忘本若斯夫。葫蘆手鍊主要就是採用了葫蘆的造型設計,其設計理念寓意著「福祿長壽」,因為葫蘆藤蔓綿延,果實蕾蕾,籽粒繁多,寓意美滿豐收,能夠求吉納福,招財進寶。

山盟海誓對戒:紋樣靈感來自於海水江崖,以山和海為元素,寓意「山盟」「海誓」。該系列的設計臻於雋永,絕非曇花一現,山盟海誓對戒的環圈是連結兩人永恆、無盡之愛的象徵。京工美作的設計師果敢大膽的創意出山盟海誓的系列,其低調的山盟海誓對戒設計,象徵了促成兩人結合的愛情力量。

除了上述經典設計外,在京東旗艦店京工美作還有魚尾吊墜、桔梗花耳釘等眾多經典首飾作品。這些都是由北京工美集團設計生產的「京工美作」系列首飾產品,從前期設計、選品、打樣定樣,到最終成型生產上市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由京工美作的年輕團隊規範完成。也正因如此,京工美作系列受到了大眾年輕消費者的青睞,更出現了目前的市場熱銷爆款,屢次出現暫時缺貨的情況。

作為國潮「老字號」的京工美作,其製作團隊對首飾產品的原材料以及工藝製作的把關非常嚴謹和講究。古法製作工藝的老師傅們秉承著匠心精神,堅持傳統工藝。手藝純熟的他們親自手作,嚴格把關每一道工序,正因如此,京工美作的國潮精品才得以傳承至今,成為大眾年輕消費者的熱選品牌。

相關焦點

  • 宮廷古法工藝精湛 京工美作送給最愛的她
    對比了多家,最終我選定了京工美作品牌最新推出的「寶相花項鍊」。講真,第一次看到這款項鍊,我這個糙老爺們兒,也被它特別的造型、精湛的工藝所震撼。雕琢精細的寶相花圖樣,栩栩如生,巧妙的鑲嵌於圓型牌狀中央,搭配細環扣鏈身。黃金的高貴質感與色調,與別致的造型、圖案相輔相稱。既新穎時尚,又有本身的價值。一方面很好的體現出了中國風的韻味,另一方面,又不失個性現代氣息。
  • 非遺很時尚,粵港澳大灣區首檔文創綜藝《國潮粵品》啟動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艾修煜 實習生 張曉芬圖/主辦方提供8月18日晚,廣東廣播電視臺與廣東省廣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廣州廣輕集團工美港舉行戰略合作籤署暨綜藝《國潮粵品》啟動儀式。現場,廣州本土知名歌手東山少爺演繹了原創歌舞表演《粵品潮天下》,由明星藝人、網紅達人、設計新銳及工藝大師所組成的文創戰隊也以4支方陣的形式亮相。
  • 「中國丹寨非遺周」:從苗族蠟染、古法造紙到非遺旅遊與論壇
    位於貴州黔東南州大山深處的丹寨匯集了苗侗等少數民族聚居,擁有苗族蠟染、古法造紙、苗族錦雞舞等七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納入非遺名錄的項目多達150多項。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非遺主題文化活動,從10月17日起,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在貴州省丹寨萬達小鎮舉辦,並將持續一周多時間,包括論壇、展覽、演出、文創大賽等多個環節。
  • 北京10位非遺大師亮手藝守「藝」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位於明代古剎承恩寺的北京燕京八絕藝術館裡,非遺大師亮手藝,呼籲更多人關注傳統技藝。值得一提的是,這場「古都新韻 匠心傳承 2020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非遺創新發展系列推廣活動」全程雲直播,邀請觀眾隔空飽眼福。
  • 永新華韻執行董事張軍:「非遺+旅遊」融合發展引領文旅產業新風尚
    (東博社記者/鍾霜霞)「非遺與旅遊融合,在進一步提高區域知名度,促進人文類旅遊的融合、促進區域城市文化發展、有效保護提升民間工藝、連接周邊產業共同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永新華韻文化產業投資集團執行董事、中國文旅康養度假聯盟副理事長張軍在近期舉行的第15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上表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遺+旅遊」 引領了文旅產業的新風尚,也顯現出融合發展的重要價值。本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的主題為「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旅遊開發」。旨在推廣中國與東協各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實踐經驗,探討文化遺產與旅遊業融合發展的形式及路徑。
  • 非遺花絲工藝引領國潮!萃華工匠大師受邀央視
    萃華珠寶工匠大師李玉昆先生受邀央視CCTV1、CCTV3,攜手新生代竹笛傳承人祝芝浩為現場觀眾展示萃華珍藏的中國傳承千年的非遺花絲臻品,為國人講解非遺花絲技藝的歷史、傳承與創新,講述幾代萃華花絲繼承人的故事,也將大國工匠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
  • 《國潮粵品》第二期已播出,物言所設計師黃健獲得「優秀設計師」
    傳承南粵文化,弘揚粵韻工美。12月27日,由廣東廣播電視臺與廣東省廣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首檔粵港澳大灣區文創綜藝節目《國潮粵品》在珠江頻道播出,物言(廣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物言所」)設計團隊有幸受邀參與節目錄製,並在現場舞臺上展示了自己的設計作品與創意理念。
  • 數百名非遺傳承人等齊聚福州 讓傳統工藝跨海傳承
    2020閩臺匠人大會近日在福州舉行,數百名來自閩臺各地的手工藝者、非遺傳承人及文創業者齊聚一堂,共話兩岸傳統工藝融合之道,把脈非遺傳承與發展   讓傳統工藝跨海傳承  本報記者 劉深魁 文/圖  跨海拜師,一脈同心
  • 國風猛刮的娛樂產業,國潮音樂如何破圈?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作者:顧貞觀; 編輯:張風屹近幾年,李寧、華為、完美日記、回力等國貨品牌揚帆起航,在國內掀起了「新國潮」風尚。如今,「新國潮」正在潤物細無聲般滲透向文娛、電子、服裝、汽車、化妝品、食品等各大行業。
  • 傳承古法造紙 復活指尖上的技藝
    李惠萍開設手工博物館,讓居民體驗古法造紙與活字印刷,近距離觸摸傳統文化 傳承古法造紙 復活指尖上的技藝   「這裡是紙漿池,大家先用木棍攪拌紙漿,然後雙手輕拿抄網放進水中,輕輕搖晃後快速拿起……」在武侯區火車南站街道高攀路1906軍民融合創意工廠的一家手工博物館裡,李惠萍正指導小朋友古法造紙。從2017年開始,她就給社區居民上課,介紹古法造紙與活字印刷。  「能在此傳授傳統文化,也許是命中注定吧!」
  • 2020中國非遺傳承與國際文創論壇在京開幕
    人民法治網訊 為積極相應落實文化和旅遊部、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舉行的首屆「非遺購物節」及系列「非遺」主題活動,由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聯合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倡議發起的「走向世界的非遺更精彩 」為主題的2020中國非遺傳承與國際文創論壇今日在京開幕。活動期間將持續推出多場線上、線下的非遺作品展示、宣傳交流等活動。
  • 珠江頻道《國潮粵品》開播,工藝大咖齊聚玩轉國風潮流設計
    首檔粵港澳大灣區文創綜藝節目《國潮粵品》即將於2020年12月27日在珠江頻道開播!《國潮粵品》是廣東廣播電視臺與廣東省廣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戰略合作夥伴,聯袂推出的第一個重頭項目。是文化為產業賦能,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技藝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一次積極嘗試,樹立文化自信、傳承匠人精神。
  • 非遺傳承 | 重磅國綜《國家寶藏》,執著選擇胡姬花的真相
    非遺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國家寶藏》剛好挑選了同樣擁有非遺基因的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作為合作夥伴,作為傳承非遺古法技藝的花生油品牌,胡姬花又有怎樣的「前世今生」傳奇?  2015年,胡姬花古法榨油技藝被列入青島非物質文化遺產。 百年來,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所傳承的古法榨油技藝在數代匠人的堅守下延續發展至今。 為了達到更佳的風味,胡姬花與傳承人經過成百上千次試驗,在"多一度會焦、少一度不夠"中找到恰好的平衡點,才有如今備受食客青睞的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
  • 雲南羅平:傳承古法精髓 依魯菜籽油香噴花海_旅遊中國_中國網_中國...
    羅麗江通過祖輩口傳,傳承古法壓榨菜籽油技藝「細挑選,慢研磨;秘法炒,留純香;木榨技,見精細;取初榨,得上品;正宗味,真地道;依古法,妙儲藏」精髓,依然沿用古法榨油「清洗、晾曬、炒籽、研磨、蒸粉、包餅、壓榨、沉澱、水花」工序開發依魯牌菜籽油,每道工序都靠手工完成,對傳統古法精髓的傳承,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講究經驗的積累,對每一道工序嚴格考究,充分體現了民間手工的高超技藝。
  • 國家寶藏×長虹聯名空調,掀起居家國潮新風尚
    近年國潮正盛,國貨自強,各種本土國貨產品備受用戶喜愛。而作為國貨中的家電大品牌——長虹,也再次攜國潮精品來襲。7月13日,長虹X國家寶藏聯名款定製空調將於京東商城發售!目前已可接受預定,超高品質,實用功能和智能應用設計,搭配讓人驚嘆的國風顏值,為這個夏天再掀「國潮熱」!
  • 愛上「夷陵造」 | 夷陵非遺商品、非遺線路、非遺傳承基地推介
    9月16日,由宜昌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2020宜昌市「十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十優』非遺旅遊商品」、「『十佳』非遺傳承示範基地」網絡評選將正式啟動。下面為大家介紹的是入圍2020宜昌市「十優」非遺旅遊商品、「十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十佳」非遺傳承示範基地評選的2款非遺商品、2條非遺線路、2處非遺傳承基地
  • 留住手藝 堅守匠心,影像中的非遺傳承
    薛生金的彩繪作品 棠岙古法造紙薪火不斷> 儘管至今為止大部分中國傳統技藝的傳承仍沿用師徒制,家庭作坊依然是非遺傳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 謝佰霖:非遺基因使藝術玩具傳承文化魅力
    從備受矚目的藝術玩具三眼貓初代到引入非遺元素景泰藍傳承版,新晉藝術玩具設計師謝佰霖將民俗文化中的圖形元素轉化為他的畫作、雕塑和藝術玩具中。  他迷戀中國民間藝術中生動的色彩、粗獷的線條和通俗易懂的風格;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國潮才是真正的藝術玩具」。
  • 非遺釀酒工藝 固態發酵造好酒——傲百年高粱酒
    非遺釀酒工藝固態發酵造好酒——傲百年高粱酒 "好酒一定是純糧釀造的"這是被業界公認的常識,傲百年高粱酒傳承東北非遺名酒——大泉源,以大泉源酒的全套釀造技法,以單一東北紅皮高粱為原材,加以古井深層水,遵循非遺古法釀製而成。
  • 年度特稿|黃金珠寶乘「國潮風」踏浪前行
    國潮正是如此。「國潮」正在成為新一代年輕人認識和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紐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將「國潮」作為追求表達自我情懷和文化態度的新形式。國潮已成大勢,珠寶自然也不會錯過國潮這趟時尚列車。「珠寶行業作為一個傳承文化與價值的行業,在國潮演繹方面是有『先天』優勢的。從古法工藝(花絲鑲嵌等)的興起,到故宮、敦煌等IP的持續發酵,都證明了中國古代那些複雜的珠寶工藝和幾千年的文化沉澱,在現在也可以被很好地借鑑運用。另外,服裝時尚行業中式流行色、琺瑯彩的運用也為珠寶行業多材質配色提供了時尚跨界融合和創意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