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8句經典名言,心學精華,影響深遠!

2021-01-07 素佛堂

王陽明,官至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釋道三家,開創出了堪稱儒學新局面的心學,被認為是可直追孔孟的聖人,他還領兵平亂剿匪,用極少的代價閃電般地擊潰數倍於己的敵人。王陽明堪稱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史上極為少見。

一、怒所不當怒,是怒鬼迷;懼所不當懼,是懼鬼迷也。

【大意】不該怒而怒,就是怒鬼迷;不該怕而怕,就是懼鬼迷。

二、處朋友,務相下得益,相上則損。

【大意】與朋友相處打交道,一定要彼此謙讓,就會受益,如果彼此攀比,則只會受損。

三、故立志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志之事也。

【大意】所以說,立志,是學習的動力;學習,是為了實現所立下的志向。引申意義是指,沒有目標的努力是空談,但是沒有努力的過程,僅有目標也是空談,與沒有目標無異。

四、大凡朋友,須箴規指摘處少,誘掖將勸意多,方是。

【大意】與朋友相處,彼此間應當少一點規勸指責,多一點開導鼓勵,如此才是正確的。

五、志不立,則如無舵之舟,無勒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大意】志向沒有立定,就像沒有掌舵的船,隨水漂流,沒有嚼子的馬,任意奔馳,最後到哪裡才算了結呢?

六、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大意】身體的主宰是心,意在強調心的主導地位,心正則身修。性為天之原,性為心之體,心即為身之主宰。進一步的,心之所想,心之所發便是意。

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一個人如果他的心是正直善良的,那這就是一顆有高尚道德的心;一顆有高尚道德的心如果失去了他的正直善良,那麼也就變成一顆普通的有七情六慾的人心了。

八、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事親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從兄便是悌,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事君便是忠。

所以,推致這良知的真誠懇切去侍奉父母就是孝,推知這良知的真誠懇切去尊敬兄長就是悌,推知這良知的真誠懇切去輔佐君主就是忠。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心學影響深遠,但他才是明朝「一哥」,貢獻和影響力巨大
    王陽明心學影響深遠,但他才是明朝「一哥」,貢獻和影響力巨大 在明朝276年的歷史中,出過許多偉大的人物。《永樂大典》的編撰者解縉、連中三元的奇才商洛、延續大明200年國祚的于謙等等,這些人都深深被刻在歷史功勞簿上。但是,當我們說到「大明第一人」時,總會想到這兩個名字:王陽明和張居正。
  • 王陽明這十句傳世名言,句句經典,受用一生
    提到陽明心學,很多人應該不會陌生。陽明心學是由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哲學家王守仁提出的,王守仁別號陽明,人們也叫他王陽明。陽明先生出生於明憲宗成華八年,即1472年10月31日,也就是547年前的今天。他的父親官至吏部尚書,家庭十分顯赫。
  • 王陽明:心學既是一門精神藝術,又是一門實用功夫
    王陽明開創了心學的新局面,他的思想對明代的哲學思想影響極大,他的學說甚至流傳於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被人稱為可以直追孔孟的大聖人。有很多有名的成功人士都從王陽明的心學中獲得啟示,如曾國藩、梁啓超、稻盛和夫等都通過王陽明的心血不斷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王陽明的心學既是一門精神藝術,也是一門實用功夫。不妨一起探索一下王陽明心學的奧秘。一、心靜修福報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不少人都過於浮躁。
  • 王陽明心學的「格物致知」非「格物窮理」,常被錯誤解讀
    王陽明,陽明心學的創立者,傳奇的一生實現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成就,能被尊為中國的第二位聖人是實至名歸的。陽明心學對近代東方尤其是中國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很多歷史名人都學習、踐行他的學問。但是,學習陽明心學往往會陷入「唯物」與「唯心」思辯與爭論中,這不奇怪,年輕時的王陽明也困惑過,他按照朱熹的「格物窮理」的要求試圖求理於事物以失敗而告終,直到「龍場悟道」,才明白「心即理」,心外無理,求理於事物是錯的,那麼,陽明心學是「唯心」的嗎?也不是,應該說是「唯良知」、「唯天理」、「唯心體」的,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理解的「主觀」的「心」。
  • 「明朝一哥」王陽明的8句名言 帶你了解「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
  • 《傳習錄》10句最經典的內容,幫您打開「心學」大門,感悟大智慧
    王陽明中國歷史上,達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標準的只有兩個半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算半個。王陽明的一生,核心是八個字:聖人之道,內心自足。陽明成功發展陸九淵心學,提出知行合一,建立了自己的心學體系。
  • 王陽明的「心學」講了什麼,如此受人追捧,厲害在什麼地方?
    王陽明的心學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受到追捧,從清朝的曾國藩,到日本的稻盛和夫,以及馬雲都是他的追隨者,王陽明的心學到底有何力量,為何能受到如此多人的熱愛呢?王陽明是心學的開創者,更是明朝唯一一個封侯的文官,在以「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畢生追求的儒家思想中,他獨創「心學」,開闢了另一條文化之道。
  • 王陽明的心學是什麼?是中國的救命稻草
    以至於我們上學的時候,吃到奇怪的東西,害怕是什麼做的時候一般都是笑笑說句:吃不死人就行了,管他呢。雖然是句笑話,但是顯得有些可悲吧。中國經濟的確是發展起來了,但是有一些黑心企業家賺的都是黑心錢,罔顧人民的生命安全,一心只為了賺錢。那麼中國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古代中國各朝各代沒有出現像這樣的情況呢?
  • 王陽明心學智慧:「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五十多情,雞犬不寧」
    「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五十多情,雞犬不寧」,這句話是在王陽明五十知天命之時,與弟子交流心德的時,有感而發。王陽明不僅僅是中國的聖人,一代心學大家,他還是一個軍事家,一個創造心學的人,能將自己的心學智慧運用到帶兵打仗上,還能打勝仗,王陽明是個擁有大智慧的人。
  • 「明朝一哥」王陽明的心學在講什麼,為何如此受到日本人的推崇?
    這不禁讓人感到非常疑惑:為啥王陽明在國內不溫不火,卻能夠在日本影響力巨大?在很多國人眼裡,王陽明不過是一個"主觀唯心主義者"罷了,只有深入了解他和他的"心學"的人,才知道這位"明朝一哥"可不是浪得虛名的。王陽明的學說可以概括為三句話:心即理、知行合一與致良知,這三句話層層遞進,構成了王陽明的學術體系。下面筆者就通過這三句話為大家解讀陽明心學。
  • 「千古第一等人」王陽明的3句經典語錄:句句醍醐灌頂,值得收藏
    ,他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創立了偉大的「心學」體系,是中國歷史上位居第一陣列的大哲,被稱為「千古第一等人」。  01.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  有人說,人這一輩子就得讀一本王陽明,從他的心學中得到釋懷。
  • 王陽明:「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其實下半句更經典看透人性
    王陽明:「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其實下半句更經典看透人性王陽明是我國封建社會時期最後一位造詣極高的儒學大師,不僅開創了「陽明心學」這一影響深遠的哲學宗派,而且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口號並醫生踐行。雖然他也是一個古代文人,但是他最為人所稱道的卻是多次平定叛亂的赫赫戰功,可謂文武雙全。他與王守仁、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
  • 王陽明的「心學」講的什麼,為何如此受人追捧,厲害在什麼地方?
    王陽明的心學自問世至今,就始終備受追捧,從清代的曾國藩,到日本的稻盛和夫,還有馬雲全是他的追隨者,王陽明的心學究竟有哪些能量,為什麼能備受這般多的人的喜愛呢?王陽明是心學的開創者,也是明代唯一一個封侯的文官,在以「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一輩子追求的儒家文化中,他獨創「心學」,開拓了另一條文化之道。
  • 明治維新使日本崛起,其前、後三傑中有五人是從王陽明心學獲得了...
    日本之所以會發生這種奇蹟,正是因為有一批被王陽明心學力量武裝的明治維新的鬥士,包括明治維新前三傑:吉田松陰、高杉晉作和坂本龍馬;明治維新後三傑中的大久保利通和西鄉隆盛。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關鍵在於悟透這一「心學智慧」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關鍵在於悟透這一「心學智慧」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在修身、立學、為文、武功方面均有大成的人,這一點似乎只有清代的曾國藩能與之相提並論。然而曾國藩在為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卻「屢敗屢戰」,且兩次因為遭逢慘敗而急得想跳水自盡,其勝負之機、其為將風度又與王陽明四十二天內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相去甚遠。
  • 王陽明講八個字,是最高明心學精華,推開人與世間相隔的心靈之門
    王陽明的思想精髓是心學,在「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理論影響下,經歷坎坷的艱難險阻,最後在偏僻荒蕪的貴州龍場成功悟道,開創了他的心學理論。王陽明用兩句話「此心不動,隨機而動」,世人也稱「八字真言」,概括了世上最高明的心學精華,為我們推開了心靈通往世界的大門。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哲學家,也是著名的是政治家、文學家和軍事家。
  • 王陽明的心學是怎樣的?如何用思想平定明朝的宸濠之亂?
    王陽明創造的「心學」,不僅僅是一種學說,也包含了一種戰無不勝的法則。王陽明曾利用「心學」中的「心理學」思想平定了明朝宸濠之亂,並創下不世之功…… 1519年8月20日,明代大儒王陽明利用"心學"中的「心理學」思想平定了「宸濠之亂"。
  • 王陽明:「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下一句更經典,道出男性缺點
    其實一個男人的一生,總是要經歷那麼幾個階段,而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去重視,會影響到自己今後的人生走向。而對於男人來說,四十歲是一道坎,五十歲也是一道坎。而很早以前,王陽明就對男人如何度過這兩個階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說到王陽明,他可是一位傳奇的存在。
  • 心學大師王陽明預言:說天下要害有四處,若失了一處,大明必亡
    王陽明,他是一個傳奇人物,在程朱理學佔據統治地位的重要階段,他卻破天荒的提出了陽明心學。中國儒家思想裡面,孔子是開山鼻祖,孟子是經世致用的集大成者,南宋的朱熹是理學思想的開端,而明朝的王陽明,不僅是心學的開端,他還將心學運用到了人際關係處理以及——帶兵打仗上!王陽明曾經說:「大明雖大,最為緊要之地四處(宣大薊遼)而已。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
  • 王陽明4句名言,堪稱修煉強大內心的不二法門,你看過幾句?
    中國歷史上兩個半完人,一位是孔子,一位是王陽明,還有半個是曾國藩。王陽明的評價這麼高,為什麼在中國提到卻很少?反而是程朱理學火了幾百年,真叫人可惜,王陽明的學說確實被低估了。此人戰功赫赫,但是他刻了一枚印章,上面寫著:「一生伏拜王陽明。」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國人物有兩個,一位是孔子,另一位是王陽明。時至今日,王陽明依然影響著日本人。日本的經營之聖,創辦兩家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家稻盛和夫,他潛心學習陽明心學,在他的書《活法》、《幹法》、《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中,到處可以看到陽明心學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