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書|《別為小事抓狂》

2021-02-17 三歲書屋

我們會發現自己有時候堅強的超乎想像,可以扛得住短暫時間裡某個巨大的意外;可以熬得過身體某個階段最不適的日子;可以經得起某些人的離開與情感的割裂.但是,成年人內心那座大廈的爆破和坍塌也只存在於頃刻之間: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蹭地一下引爆心中那股無名火,讓你訝異於自己的失態。如同黑暗與不堪似乎壓不垮的江陽,卻在丟失錢包的瞬間癱軟在地,泣不成聲.其實,奔潰是被積壓,而非一朝一夕形成,而積壓的很可能就是樁樁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所以懂得化解這些「小雪花」,也才能降低雪崩的可能性。

這段時間斷斷續續地把《別為小事抓狂》讀完了。本書用不同的篇章表述了面對生活之中不同場景下瑣碎的人、事、物的同一個態度:回看書名。

過去的小事

凡事都會過去

「我們的失望基本上以兩種方式出現。經歷到愉悅時,總希望它能永遠如此。可是,它從來無法持久。經歷到痛苦時,總要它立刻離開。可是,它通常也不會立刻消失。牢記這項領悟,就可以保持心情的平衡,即使面對逆境也可以沉著鎮定。」

誠然,世人大部分是「享樂主義者」,我們都有趨利避害的本性,也希望「好事常在,水逆消散」,可生活通常還是好壞參半,更甚者說「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在心底的留聲機裡面錄下一句「終將會過去」,這個聲音多少能讓我們不至於「樂極生悲」也心存「否極泰來」。

此刻的小事


1. 越過工作中的限速路障

把問題想成限速路障,可以鼓勵你說出類似這樣的話:「我不知道哪一種解決方法最有效?」這是一種超然的態度。當你能客觀地看問題,而不會反應過度時,你就能找出最容易的解決方法。但很多人是用應付緊急狀況的方法來面對所有的問題。

       書上這段話,讓我應對工作之中潛藏的一些突發事情,傳輸了一種新的思路。或許,不給自己面臨的問題設置一個標準解決方案,不要預支問題和煩惱,恰恰能夠更好解決問題。也許,我可以預留一個區域允許問題探頭探腦,並且所有的突發情況一定會有結束的時刻。畢竟,生活就是在一個矛盾的出現接替上一個矛盾的出現來形成戲劇性的發展吧。

2.       信任你直覺的心

「信任你直覺的心,意味著傾聽並相信內心那個安靜的聲音,它知道你需要什麼,該採取什麼行動,或者你的生活應該做些什麼改變。

如果你能克服恐懼,不要害怕直覺的心會給你錯誤的答案,如果你能夠學者去信任它,人的生活將會變成它本來有意變成的神奇歷險記。

開始信任你直覺的心,你會在你的生活中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不聽自己直覺的心,害怕自己不可能知道沒有想通的事情,或害怕合理的答案不可能那麼明顯。我們一旦允許思考的心介入,它就會說服我們放棄直覺。多數時候會被要求,或者自我要求保持理性,在我的理解裡,「理性」是「客觀的論據」或者「例舉支撐自己做選擇時的理由」,我們或多或少經歷過「找不到理由」或者「方向迷茫」的階段吧,下次再遇上這種情況,我不會再強迫大腦一定要挖地三尺找一個「合理的說法來說服自己」,也許能夠嘗試take it easy and follow my herad.

3.       原諒你自己,因為你是「人」

對我來說,不肯原諒自己是很愚蠢又荒謬的事。生命並沒有為我們搭配一本防愚蠢手冊。我們都在盡力而為。我們從錯誤與跌倒中學習。而我們所能幫到的最好境界是,在任何時刻,做任何事時,都盡其在我。

從小接受的教育裡,以及對自己的要求上,傾向於對待自己在意或者認可的事情要求做到盡善盡美。以至于越是在乎,越會假設「我搞砸了怎麼辦」,一旦出錯了就「是我做的不到位」。可生而為人,很多東西我也的的確確就才接觸,應該給自己試錯的可能,也應該給自己一個彈性空間去釋放,這並不意味著為自己的錯誤開脫,而是在下一次自己很在意的項目上出現失誤的時,我能更好接納自己做錯的事情,至少不是通過忘記和懊惱去抒發情緒。

4.       傾聽你的感覺

    負面的感覺並不需要研究和分析。當你分析你的負面感覺時,結果只會愈分析愈多。這個建議,簡直再認同不過了!當我習慣性地去做歸因和分析,用「理智」剝離當下那個「情緒」的抒發口,在不開心的狀態下鑽牛角尖一樣「盤問」自己:冷靜,請有條理地分析時你為什麼會這樣?這對自己簡直是一種「毀滅」。記得在大四畢業那天和老師喝奶茶聊天,無意中講到這個話題,老師和我說:每個人都要學會照顧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負面」就拼命要「消滅」這種情緒的「存在」,它屬於自己的一部分,硬性地割裂只會讓你被拽地更難以掙脫。在那次聊天之後,開始學著和自己的「不開心」和平相處,「不開心」就不開心好了,暫時性離開這個環境,做點喜歡的事情,「不開心」的小孩子就會慢慢起身調整頻道了。

未來的小事

   你總會有倒黴的一天

「總會輪到我倒黴」這樣的想法,對我很有幫助。這並不代表你喜歡這種亂七八糟的日子,而是你與生活和平相處的方法。你會讓自己有充裕的時間接受這一天的夢靨。在你心中能容納下人性的缺點與自然發生的錯誤之後,你就能保持幽默感,不會太神經緊張,即使在最壞的情況下也要做最大的努力。

你至少可以笑笑自己,看看老天跟你開的玩笑,然後努力過得好一點。

這個心理準備我覺得適合送給近期處於「風平浪靜,順風順水」階段的人,它像是一劑「預防針」,我還給他賦予一個「邪惡」的標語:給自己的一段善意詛咒。因為,這段話能夠讓我們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小怪獸,入侵我們美好生活的小段灰濛濛的日子裡,用一種自洽的方式,應對生活當中的「瑣碎」。

(文中劃線部分皆出自於原書《別為小事抓狂》)

   

 

相關焦點

  • 別再為小事抓狂
  • 別為小事而抓狂
    有人問我如何能變得樂觀起來,我總是因為一些小事抓狂?美國心理學哲學始祖威廉•詹姆斯說:「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就是,一個人可以藉由改變自己的態度來改變一生。」很早之前得到過一個建議,千萬別為小事抓狂,因為這些都是芝麻小事不值得。
  • 別為小事抓狂
    你常為生活中的不完美耿耿於懷嗎?你相信一個人可通過改變自己的態度,來改變一生嗎?《別為小事抓狂》是一本快樂心理學的書,作者是理察·卡爾森,他觀察與談論人生時,對於那些阻擋我們快樂的事物,有著非凡的透徹體悟。他告訴我們擁有快樂與正面的人生態度並不難做到,只要你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 別再為小事抓狂:小事永遠只是小事!
    別再為小事抓狂  別再為小事抓狂,小事永遠只是小事。許多人就是浪費了太多的精力在「為小事抓狂」,結果完全忽略了生命的神奇與美妙。  我們經常為了一些事情抓狂,但其實仔細想一想,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我們只是在鑽牛角尖,把問題擴大而已。比方說,有個陌生人在路上突然超車插到我們前面,我們就一整天無法釋懷,還說服自己應該要生氣。我們不斷在心中假想衝突的畫面,有些人還會四處告訴別人這件倒黴事,就是不肯輕易忘懷。不妨同情一下這個超車的人,並且記住匆匆忙忙有多痛苦。
  • 【唯美】別再為小事抓狂:小事永遠只是小事.
    別再為小事抓狂  別再為小事抓狂,小事永遠只是小事。許多人就是浪費了太多的精力在「為小事抓狂」,結果完全忽略了生命的神奇與美妙。  我們經常為了一些事情抓狂,但其實仔細想一想,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我們只是在鑽牛角尖,把問題擴大而已。比方說,有個陌生人在路上突然超車插到我們前面,我們就一整天無法釋懷,還說服自己應該要生氣。我們不斷在心中假想衝突的畫面,有些人還會四處告訴別人這件倒黴事,就是不肯輕易忘懷。
  • 不要再為小事抓狂,驀然發現生活原來竟如此美好
    很多人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小題大做,被情緒牽著鼻子走,一些人常為生活中的不完美耿耿於懷,更有一些人開車在路上,有人超他的車心裡就感到不舒服,或稍有一點撞擊就破口大罵,就爭個你死我活。很多人在面對人生大事、死亡、地震、金融危機時,都能找到內在的力量,但碰到小事卻會拼命抓狂,通過本書閱讀,你會發現當你不再為「小事」抓狂的時候,生活原來竟是這般美好!蘇格拉底說過:「聰明人並不一味地追求快樂,而是竭力避免不快樂.」在生活中,我們都花了太多時間為無關緊要的瑣事煩惱,老實說,這些事對人生並不重要,而我們卻因此忽略了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只注意到出問題的地方.
  • 小事永遠只是小事,掌控好情緒,別再為小事抓狂,你的人生更美好
    一、你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為一些小事抓狂嗎?之所以會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抓狂,讓自己處在生氣、煩躁、懊悔的狀態,是因為你對未來的不確定充滿了焦慮感,你不斷給自己施加越來越多的壓力,所以任何一點會影響你情緒波動的事,都有可能讓你憤怒。那些你當時覺得了不得的大事,等過了一段時間,經歷了更多事情之後,回過頭再想一想,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當時生那麼大的氣真的是不值得。
  • 還在為生命中的小事抓狂,這部電影分分鐘讓你爽翻!
    本文為電影天堂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Hey,小番茄問你,有沒有經歷過讓你抓狂到極致的小事?
  • 聰明的女人,不為小事太糾結
    女性總是期待事事做好,然而,並不是事事都能如意,生活中、工作中、人際關係中總是會出現這事那事讓你抓狂,刺激你脆弱的神經,激怒你的情緒,讓你感到疲憊。如何輕鬆面對這些讓你抓狂的小事呢?如何在紛擾的世界保持內心的平靜呢?
  • 15件常見的小事,卻讓人抓狂,第一個就無法忍受
    大事並不等於嚴重,而小事並不等於無所謂,壓垮我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或許就是一件非常不重要的小事,在最近,五雲車看到許多成年人,在鏡頭前痛哭,引起他們痛哭和抓狂的原因非常普通,或許是因為上班遲到,也或許是沒有按時送達快遞。
  • 別為工作小事抓狂
    這種選擇給你帶來不少好處,它讓你覺得自己的效率還不錯,你能完成任務並完全發揮自己的潛力;或許比起做個低效能的人,你會賺更多錢,也更樂於工作;你不用擔心未來的經濟問題,機會之門也會隨時為你打開;或許每天完成固定的工作量,還能幫助你減輕焦慮。換句話說,「高效能」鞭策著你,讓你有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完全沒有必要把自己看成是效能不及你(在你看來)的那80% 的人手下的犧牲者。
  • 經常為小事發脾氣?學會這幾點,壞脾氣遠離你
    現今的社會,女性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和大多數男性一樣承擔了更多的工作,不僅要面對工作帶來的壓力,還要兼顧家庭,照顧孩子,「我負責賺錢養家,你負責貌美如花」也僅僅是停留在戀愛期的甜蜜情話,婚後經常被柴米油鹽,生活瑣碎壓得喘不過氣,在面對更多選擇機會的同時,她們往往更容易生氣,緊張,為小事抓狂
  • 高僧故事:別為小事抓狂
    「貪」為人生三毒之首,貪名、貪利、貪感情、貪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屬於貪。  貪的邪惡力量是無窮的,它所引起的欲望陰雲會徹底覆蓋一個人的本心,一個人如果沾染上貪的習氣,就會陷入欲望的深淵中不能自拔。  貪婪往往要付出代價。有時候,有些人為了得到他喜歡的東西,殫精竭慮,費盡心機,甚至可能會不擇手段,以致走向極端。他付出的代價是其得到的東西所無法彌補的,只是可能直到最後才會被他發現罷了。
  • 別為芝麻小事耗力氣,所有的事都是芝麻小事
    後來休克失去意識,當醒來時己是14日上午10點20分。在即將無意失那一刻是無比的滿足,心情非常好整個人都有飛起來的感覺。當怏醒時俺不知與誰在爭論,記的非常清楚我說「俺陽壽還應該有十年八年,就說俺性有點急,可在急也不能提前十年八年呀?在則說家裡還有很多未了之事,俺的回家把事辦完再來吧!」就在這時醒了,睜開眼看見圍著一圈白衣人。定下心來才知道這是醫院。
  •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別為「小事」生氣
    然而,對於很多小事來說,誰對誰錯往往並不重要。有句話說的很對:對於一些爭論,我們雖然贏了道理,結果卻壞了心情,甚至還可能輸了感情。學敬的大好心情,結果被一張偏辣味的煎餅潑了一身冷水,這樣的執拗未免有些因小失大。當然,生活中雞毛蒜皮的爭執不只有「辣味煎餅」這一件事。我們要知道: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別為「小事」生氣。
  • 如何讓自己不再為小事發脾氣,吳淡如教你簡單高效做好情緒管理
    視頻中的兩位主角-公交車與寶馬車在馬路上多次出現軋白實線變道、急剎別車的危險駕駛行為。經確認,這件事發生在三天前下午16時40分左右,事件地點為天橋南大街附近。晚高峰的繁華路段,卻出現這種「公交車蛇形走位鬥氣別車,3次別停後方寶馬」的事件,令人無語之餘,更多是詫異。朋友圈裡不少人轉發這段視頻時,都忍不住吐槽兩句,有人說:明明是一件小事,居然要搞出如此危險的操作。
  • 遇大事不慌,卻常為雞毛蒜皮抓狂的星座
    什麼事值得你抓狂?什麼事能讓你著急上火?摘星工廠-星吧相信很多人會脫口而出:肯定是大的事情啊!可是,為啥碰上這三個星座,這畫風突然就變了呢?他們遇到大事沉著冷靜,卻經常為雞毛蒜皮失去大將風度……
  • 千萬別覺得小刮擦是小事 逃了就扣12分
    事後民警通過偵查找到張某,告知其被認定為肇事逃逸,除了賠償被碰擦車輛的損失外,還要接受1000元的罰款和記12分的處罰。張某後悔不已,他原認為就是一個小事故,卻不知自己的行為已經構成了肇事逃逸。江寧交警提醒廣大駕駛人:別把小碰擦不當回事,逃了就要扣12分。
  • 最抓狂的小事,導致的大恐怖
    今天推薦一部電影《蠻荒故事》,講述了以航班、飯館、路怒、罰單、肇事和婚禮為主題的六個復仇故事,不知道為什麼看了之後很酸爽。
  • 別再因小失大,丟了西瓜撿芝麻
    看了美國著名的心理諮詢專家理察·卡爾森控制情緒書籍——《別再為小事抓狂:小事永遠只是小事》。特別有收穫。《別再為小事抓狂:小事永遠只是小事》中文版本有8萬字,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為我們闡述幸福和減壓,從而找到生活的真諦。看完書籍,記憶最深刻的有這樣一句話:我們以為自己的生活發生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其實,我們只不過把問題搞得更複雜了而已。